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全面论述了我国天文大地网整体平差和1980年大地坐标系的建立及其应用。包括:第一,我国天文大地网的结构和参加整体平差的规模。第二,参考椭球的选择和定位;天文测量系统;长度基准;垂线偏差和高程异常的计算;在椭球面上进行平差的问题;平差中拉普拉斯方位角的处理;各级大地网整体统一平差的问题。第三,用于我国天文大地网整体平差中的条件联系平差法的基本原理和它的几个特殊问题的处理方法;一种适用于电子计算机计算的大规模法方程解算方法。第四,1980年大地坐标系的建立及应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天文大地网与1980年大地坐标系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论述了我国天文大地网整体平差和1980年大地坐标系的建立及其应用,包括:第一,我国天文大地网的结构和参数整体平差的规模。第二,参考椭球的选择和定位,长度基准;垂线偏差和高程异常的计算;在椭球面上进行平差的问题;平差中拉普拉斯方位角的处理;各级大地网整体统一平差的问题。第三,用于我国天文大地网整体平差中的条件联系平差法的基本原理和它的几个特殊问题的处理方法;一种适用于电子计算机计算的大规模法方程  相似文献   

3.
我国天文大地网与1980年大地坐标系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旦生  张莉 《测绘工程》1998,7(1):11-18
全面论述了我国天文大地网整体平差和1980年大地坐标系的建立及其应用。包括:第一,我国天文大地网的结构和参加整体平差的规模。第二,参考椭球的选择和定位;天文测量系统;长度基准;垂线偏差和高程异常的计算;在椭球面上进行平差的问题;平差中拉普拉斯方位角的处理;各级大地网整体统一平差问题。第三,用于我国天文大地整体平差中的条件联系平差法的基本原理和它的几个特殊问题的处理方法;一种适用于电子计算机计算的大  相似文献   

4.
我国通过全国天文大地网整体平差,建立了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这个坐标系采用1975年IUGG/IAG第16届大会推荐的地球椭球参数。  相似文献   

5.
《全球定位系统》2011,(1):80-80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在国内外导航领域历史悠久,实力雄厚。近年来的主要工作包括: 在大地测量与导航基准方面,在国家测绘局支持下,开展了我国天文大地网与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的联合平差、CGCS2000坐标系下的三、四等天文大地网平差、以及地心坐标系推广应用工作,建立我国CGCS2000坐标系并予以实现,为导航坐标系提供基准保障。  相似文献   

6.
全国天文大地网与空间网联合平差二期工程已经完成,由此建立起来的坐标系也将投入使用。本文计算了全国参加联合平差的天文大地网点的精度,并按三角锁网布设的等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天文大地网平差结果可靠,内部精度优于0.3m、外符合精度优于0.5m.  相似文献   

7.
全国天文大地网与空间大地网联合平差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天文大地网与空间大地网联合平差,对于检核、控制与加强天文大地网以及建立与扩展地心坐标系,都具有重要意义,全国天文大地网与全国GPS大地网联合平差(I期)于1998年初完成,本文报告平差采用的原则和模型,并提出平差结果,通过联合平差,消除了天文大地网尺度的系统偏差,减弱了它的局部变形,改善了它的整体精度,更重要的是建立了由近5万个大地点坐标体现的地心参考系,其地心坐标的水平分量精度好于0.5m。  相似文献   

8.
天文大地网坐标系统到2000国家大地基准的转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我国新的大地基准已建立,但仍有约17万低等天文大地网点未参加联合平差,其坐标仍属于旧坐标系统.针对我国天文大地网精度现状,对几个坐标转换模型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最小曲率模型能有效地顾及天文大地网的局部扭曲和误差积累,使局部系统差得到很好控制.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地坐标系建设主要进展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29  
杨元喜 《测绘通报》2005,(1):6-9,52
世界各发达国家及我国周边国家大多启用了新的地心坐标系,而且地心坐标系的精度在不断精化.我国地心坐标系的建立也已处于重要关头,中国学者除紧跟国际大地坐标系的发展动态外,也认真研究了我国现有法定坐标系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我国新一代地心坐标系发展的目标,及坐标系的定义、建立和维持等种种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在建立我国的地心坐标系方面,国家测绘局和总参测绘局都已迈出了重要步伐,建立了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为建立新一代地心坐标系打下了坚实基础;初步完成了全国天文大地网与地面大地网联合平差,平差在地心坐标系中完成,为地心坐标系提供了密集的坐标框架点.针对1954北京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转换到地心坐标系后地形图的改正问题,学者们也作了翔实的研究,并提出了具体改化方案.为了维持地心坐标系,地心运动的监测与求解也引起了关注,并获得初步结果.坐标转换理论与实践也有较丰富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在GPS定位中,其结果为地心坐标系(W GS-84),实际运用中必须把地心坐标系转化为国家大地坐标系。即GPS网点与国家大地控制点(一般不少于3个)重合,就可准确地确定GPS网与地面网之间的转换参数,重合点是GPS网约束平差时的基准点,重合点的误差和点位分布将影响GPS网约束平差的精度,所以必须对其进行精度检验。本文介绍了GPS网中已知重合点可靠性检验的几种方法,即实测基线比较法、附合路线闭合差法、约束平差分析法。  相似文献   

11.
浅谈地球坐标系及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地球坐标参考系统和国际地球参考系及参考框架;阐述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指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可按精度划分为国家级连续运行基准站、GPSA、B级网、天文大地网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12.
我国建立现代大地基准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提出了现代大地基准要考虑和顾及高精度、涵盖全部国土、三维、地心、动态、国际接轨等6个要素。建议在国家GPS2000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密GPS网点和永外性跟踪站,构建有足够数量和密度合理分布的新的大地坐标框架点。现代大地基准应为用户在我国任何地点、任何时间测定高精度的三维地心坐标提供可靠的地理空间基础框架。  相似文献   

13.
冀书叶  周文 《东北测绘》2012,(8):208-210,213
GPS静态定位在测量中被广泛地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地籍测量、物探测量及各种类型的变形监测等。在静态处理约束平差过程中需要了解这些不同坐标系统的椭球参数和中央子午线等参数。本文就TGO在处理地方坐标系的约束平差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4.
利用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的基准站为框架点,解算了七个ZZCORS站和九个GPS等级控制点的CGCS2000地心坐标,并对计算结果的精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坐标基准维持与动态监测网数据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坐标基准的维持不仅要求有高精度的连续大地测量观测或定期复测,还要求采用合理的数据处理原则与方法。分析了不同平差方法对基准的影响,其中包括经典整体平差、序贯平差和自适应序贯平差。利用GPS监测网数据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当个别点位发生异常移动或变形时,序贯平差会使坐标基准产生实际的扭曲,而自适应序贯平差则能有效控制异常点位对平差基准的影响,保证了坐标基准的可靠性和现势性。  相似文献   

16.
不同坐标系图斑理论面积计算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本文结合我国目前多种坐标系统共存的实际,通过详细的公式推导研究了不同坐标系坐标转换及其对国土资源调查面积量算的影响。结合实例对这种影响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不同坐标系统的转换对于国土资源调查面积量算的影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基于FME二次开发技术FME Objeets.Net将原数据的一种大地坐标系转换到另一种大地坐标系的方法,实现快速、无损、高精度的大地坐标系转换,有效的解决空间数据交换、共享中的坐标系不一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有关大地坐标系的几个问题,它们大都与国家大地坐标系有关;为了坐标系的维持与应用,提出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应由至少2 000个国家级GNSS连续运行站和若干GNSS复测站的坐标和速度实现;认为大地参考架的更新周期取决于参考架的实现精度与具体应用的要求。为满足1∶1 000比例尺测图的需要,大地参考架的更新周期大约为30 a。同时还对"动态大地基准"的说法进行了评说。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证了58T市独立坐标系与87T市独立坐标系的区别,使用T市扩建二等GPS网的平差成果,给出了87T市独立坐标系精确变换到1954北京坐标系的方法与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