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陈刚  蔡耿华 《广东气象》2010,32(1):61-62
介绍WP3103型区域自动气象站测量温度的原理,以及该仪器维修的基本方法和要求,阐述自动气象站测温故障的判断,列举了一些温度故障实例。  相似文献   

2.
雷电过电压幅值高、陡度大,自动气象站的微电子设备脆弱,一旦遭遇雷击则损失重大。据此。分析了自动气象站的雷电过电压强度、入侵途径,并参照通信系统的防雷措施,探讨了用接地防反击、电磁干扰,多级重点保护电源,加装保护器和保护通信线路及传感器、采集器等方法来防护雷电灾害。以确保自动气象站正常有效地工作。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WP3103型区域自动气象站数据通信接口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志健  蔡耿华 《广东气象》2009,31(5):F0002-F0002,F0003
通过对WP3103型自动气象站通信接口的分析,在自动气象站只有一个串行通信接口的情况下,利用串行通信的电流环接口方法,设计了有关电路,在自动气象站同时和GPRS模块、LED大屏幕显示器、计算机等连接时,实现数据的远距离传输和共享。经过试验证明,按此方法设计电路,完全能够满足自动气象站数据在本地的显示和数据保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WP3103型自动气象站故障部件更换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广东省WP3103型自动气象站常见故障现象,在分析故障现象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更换故障部件过程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避免更换部件后对数据采集和配置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针对区域自动气象站建设过程中的站址选择、现场施工、雷电防护以及日常维护等方面进行总结性阐述,并对wP3103型区域自动气象站的数据采集器、风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雨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安装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陈述,以期达到从事相关工作人员相互交流,共同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自动气象站雷电过电压的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自动气象站的结构,雷电过电压入侵途径及破坏作用。采用了可靠的接地防止雷电反击、屏蔽线缆抗电磁脉冲、电源系统、通信线路和传感器采集器安装电涌保护器抑制雷电过电压,保证了自动气象站正常可靠地运行,提供实时的气象数据并发出预警信息.  相似文献   

7.
自动气象站缺测数据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地面自动观测系统正逐步替代传统的人工气象观测,自动气象站容易受到直接雷击及雷电电磁脉冲的侵害、仪器性能下降、电磁干扰和人为操作失误等因素影响,导致自动站采集器等设备损坏,造成业务中断,数据缺测,影响了气象数据的及时性、完整性、连续性。因此,台站观测人员需要在自动站设备故障,资料不正常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数据进行补测、挽救,保证气象数据完整、按时上传。对自动气象站资料缺测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并着重对自动站定时观测、每小时上传文件及日、月数据极值、统计缺测等方面的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雷击是自动气象站采集器被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经风杆引入雷电损坏采集器的情况极为常见。解决此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在保证数据接收准确的情况下,从物理连接(包括信号线和电源线)上将风传感器和采集器断开。设计了一款具有防雷功能的气象站风信号光纤传送器,解决了风杆引雷损坏采集器的问题。传送器采用EDA技术设计电路将风信号从传感器经过光纤传送至采集器,并使用防雷电源单独为传感器供电。经测试该传送器在保护了采集器免遭雷击的同时,又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具有很好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讨论自动气象站采集器的数据质量控制问题,以气温、风向、风速和降水量等4个代表性气象要素为例,提出自动气象站采集器数据质量控制程序的改进方案.在遵循向下兼容性、低运算量等要求下,改进设计在现有自动气象站采集器软件整体框架内进行.  相似文献   

10.
自动气象站采集器数据质量控制程序的改进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自动气象站采集器的数据质量控制问题,以气温、风向、风速和降水量等4个代表性气象要素为例,提出自动气象站采集器数据质量控制程序的改进方案。在遵循向下兼容性、低运算量等要求下,改进设计在现有自动气象站采集器软件整体框架内进行。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数据采集器校准实践工作的多年经验,给出了自动气象站采集器的校准方法、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并以使用JJQ1型信号模拟器校准DT50采集器为例,介绍了示值校准方法和流程,同时列举了选用其他型号信号模拟器作为标准器的校准方法,以及校准新型自动气象站数据采集器、校准正在使用中的采集器等的注意事项,并给出了示值误差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自动气象站故障排除工作中发现,DYYZ型自动气象站外转接盒及CAWS600型自动气象站地温变送器中使用的多片模拟开关集成电路CD4067BF及CD4066故障率较高,而且没有现成的测试仪器可以对其进行测量。再加上此类故障现象往往与采集器、传感器、电缆、外转接板或地温变送器板等故障  相似文献   

13.
以DZZ1-2型遥测自动气象站为例,针对在采集器工作正常的情况下,重点对造成自动气象站数据卸载失败的软件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数据缺测时的应对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如何减少因采集器电源故障造成的数据缺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DZZ1-2型自动气象站采集器供电基本原理及故障检测方法。如果采集器电源板发生故障时,在电源板没有得到及时更换之前,使用电脑开关电源替代将要耗尽的后备电池,持续稳定地给采集器供电,以达到缩短数据缺测的时间周期,尽可能记录宝贵的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自动站气象站防雷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自动气象站属于高科技微电子装置,如不进行雷电防护,很容易遭受雷电损害。本文通过西宁市大通县气象局自动气象站雷击事故为例,对自动气象站防雷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套自动气象站雷电防护方案。  相似文献   

16.
柳红 《山东气象》2016,36(4):63-66
为保证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的正常运行,确保区域自动气象站能实时提供连续、可靠的气象观测资料。文章介绍了主采集器为HY361型区域自动气象站的主要组成,描述了HY361型主采集器、6要素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部分技术要点,全面介绍了区域站各组成部分的日常维护方法及注意事项,对区域站“全部或部分数据缺测”故障原因、分析思路、维修测量方法、判断依据等作了比较详细、准确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自动气象站观测场防雷接地制式的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门市某自动气象站共用地网为例,把现场采集的数据和从广东省闪电定位仪获取的数据巧妙运用到计算暂态过电压公式中,分别计算了风向风速传感器、采集器、变送器在不同雷电流幅值下的暂态过电压值,并把此值与设备耐压值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得出两地网选择独立还是共用依据。  相似文献   

18.
自动气象站编报数据缺测的应急处理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在测报日常工作中,当临近规定编发气象观测报告时次的时候,突遇自动气象站正点数据采集失败、计算机出故障而采集器正常、采集器出故障而计算机正常、采集器和计算机同时发生故障等情况时,经多方探索,得出了如何取得自动气象站的编报数据,以确保气象数据完整、测报业务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减轻地市级气象部门仪器校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地市级气象部门的校准能力,利用C51单片机技术研发了一款集成CAWS100型自动气象站主采集器的仪器。该仪器能够实现CAWS100型自动气象站采集器与8支PT100温度传感器之间通道的通断,从而达到依次读取8支PT100温度传感器温度值的目的;并通过LCD240128液晶显示屏将读取到的8支PT100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进行显示;同时通过AC/DC及降压稳压技术可以直接使用220V交流电供电。  相似文献   

20.
自动气象站观测场防雷常见问题与防护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动气象站观测场设备室外的工作环境,耐受雷电电涌的脆弱性,部分台站观测场雷电安全防护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是近年来部分自动气象站观测系统在实施了防雷安全保护措施后仍频遭雷击侵害的根本原因。通过查找自动气象站观测场雷电防护工程在设计、施工过程中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方法,在全面分析自动气象站观测场设备防雷性能基础上,全面阐述了自动气象站观测场雷电安全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