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粤东南澳岛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加快海洋产业的发展步伐,促使传统产业生机勃发,新兴产业迅速崛起,龙头产业蓬勃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海岛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重要支柱。1998年1月~10月,这个只有7.2万余人口的海岛县,海洋渔业、滨海旅游、海岛风力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南澳岛海滩资源储量、空间分布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开展海岛海滩侵蚀风险评价,选择青澳海滩开展岸滩及其海湾海床地形、沉积物、动力泥沙调查,分析探讨了青澳海滩泥沙动力沉积特征,灾变退化过程机制,并从海滩稳定性和游客安全角度给出安全调控建议。结果表明:1)南澳岛海滩资源储量与侵蚀风险区域分异特征明显,其中青澳海滩旅游活动频繁、开发强度大,侵蚀退化风险等级高,人为破坏干扰抑制滩海泥沙交换,无序无度占滩开发与利用破坏了海滩自然演化进程,短期过量旅游活动加速海滩侵蚀退化进程;2)青澳湾沉积物以粗粒砂为主,沙源供给不足,不同岸段岸线进退与岸滩蚀淤与海滩方位、波浪动力强度强弱关系密切,具有明显的纵向沉积地貌分带特征。湾内落潮优势流(SE)优于涨潮(NW),对泥沙输运进入湾内具有抑制作用,潮周期海湾泥沙自湾内向湾外输运,泥沙以外输为主单宽输沙为3 400 t;3)青澳海滩存在严重的"无序占滩建筑,污水肆意排放,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监测评价亦表明侵蚀退化风险巨大,游客安全面临着风险隐患,建议青澳海滩实行以生态化养护开发和"游客为中心"为理念的安全调控措施,设立红线及安全标示。该研究为岛礁生态建设、海岛保护及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粤东南澳县立足海岛特有优势,致力开发风能资源,已着手建设两处新的风力发电场,总装机容量达8850千瓦。工程分别于1997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建成后,南澳岛风电场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7530千瓦,成为世界开发风能资源的重点区域。 1989年6月以来,南澳县把风能开发列为海岛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先后分五期从瑞典、丹麦引进43台风力机,装机容量达8680千瓦,成为全国第二大风电场和亚洲沿海最大的风电场。1996年,南澳‘风车阵’大显神威,化风为电达2006万千瓦时,总产值1480多万元,风电场发电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源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名列全国风电场前茅。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海岛风力资源,南澳县风能开发总公司在  相似文献   

4.
我国最长的一条110千伏海底电缆,1995年11月11日在粤东南澳长山尾海域敷设成功。这条海底电缆长达9公里,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施工的第一条110千伏海底电缆,它从澄海莱芜跨海,直通南澳岛,为广东省海岛开发试验区提供跨世纪的能源保障。 南澳岛雄踞台湾海峡南端,濒临西太平洋  相似文献   

5.
基于生态足迹的南澳岛生态旅游开发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采用国际上可持续发展研究中较为前沿的生态足迹方法,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引入旅游生态足迹子模型来定量衡量测度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程度,实证研究方面,对广东南澳岛的旅游生态足迹和生态系统承载力进行测度,探讨并分析海岛旅游发展的共性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以南澳岛为代表的我国海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6.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系统正经历着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以海平面上升、水温升高、海水酸化、极端天气等因素为主要驱动力的气候变化正对海岛生态环境系统产生严重影响;与相对缓慢的气候变化过程相比,人类开发活动的盲目性和无序性是海岛生态环境脆弱性加剧的主要原因。文章以广东南澳岛为例,从人类活动影响和气候变化影响2个方面对海岛生态环境脆弱性的驱动机制和表现进行阐述,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南澳岛开发利用的对策措施,以期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福建海岛众多,总数为1546个,其中:有人居住岛102个,人口132.2万;无人居住岛1444个。海岛蕴藏着土地、港口、生物、矿产、旅游、海水、海洋能和空间等资源,已开发利用的海岛少,尚未开发利用的海岛多,大部分有人居住的海岛存在"四缺"和"四难",同时开发利用的海岛还存在缺乏统一规划、归属权与使用权不清、科技人员缺乏、财政困难、承受台风暴潮灾害的影响等问题。为此,笔者通过调研分析,提出了几点开发利用海岛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科学处理人-地关系、实现海岛保护与发展的平衡是重要的海岛研究课题。《全国海岛保护规划》明确提出在2020年形成以海岛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为主的海岛经济协调发展格局。在生态与产业的融合过程中,出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2种需求。对于生态资源优越的海岛而言,生态产业化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而海岛生态旅游就是海岛地区生态产业化的重要路径。文章考察鸟岛、克里特岛、海龟岛和博基萨岛等海岛生态旅游的国际范本,以我国三大国际旅游岛之一的平潭国际旅游岛为例,说明其生态旅游“工笔画”仍有待临描;以鸟类生态旅游点选划为示例,阐明平潭国际旅游岛观鸟点的选划方案;最后建议推动海岛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并建立国际知名海岛生态旅游合作网络。  相似文献   

9.
南澳岛之行     
冬木 《海洋世界》2011,(12):68-69
南澳岛地处粤东海面,位于高雄——厦门——香港三大港口的中心点,濒临西太平洋国际主航线。这里既有被誉为"东方夏威夷"的青澳湾省级旅游度假区,又有"南中国海上天然植物园"之称的黄花山国家森林公园;既有"候鸟天堂"之称的乌屿自然保护区,又有亚洲第一大海岛风电场;既有历史悠久的总兵府,又有充满传奇色彩的南宋古井、太子楼遗址以及众多国内外颇有影响的文史、古迹、寺庙等。所有这些如同簇簇竞相出水的奇葩,构成了一条亮丽的海岛风景。  相似文献   

10.
备受关注的广东省最长跨海大桥即南澳大桥正式通车后,南澳岛游客骤增,有力助推当地经济发展,也给当地生态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挑战。为促进南澳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采用国际上比较前沿的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引入旅游生态足迹模型、本底生态足迹模型和生态承载力模型,评价2018年南澳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研究结果表明:2018年南澳岛旅游业处于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但生态盈余非常小,须在饮食结构、旅游交通、旅游住宿和游客数量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控制,确保南澳岛旅游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