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医学领域,现已利用 CT 技术和超声波回声图像检查技术精密诊断疾病并进行治疗。用可控振源法进行地下结构调查,就是这一技术在地震火山活动调查方面的应用。最近,日本科学技术厅国立防灾科学技术中心在日本首次把可控振源法用于对伊东市以东海域地下结构的调查,成功地了解到地震发生场所(地震巢)的详细状态。  相似文献   

2.
日本防灾减灾与地震应急工作现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帅向华  杨桂岭  姜立新 《地震》2004,24(3):101-106
介绍了日本目前的防灾减灾、 地震灾害应急工作体系和地震应急技术。 文中以日本最具有代表性的兵库县防灾中心和东京都防灾中心为例, 介绍并论述了日本地震应急工作的现状, 为我国更好地开展防震减灾和地震应急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3.
2011年9月30日,日本地震调查研究推进本部根据日本地震防灾对策特别措施法,对日本各有关机关2012年度地震调查研究项目及其预算等事务进行协调,并就2012年度日本地震调查研究项目及其预算要求进行汇总,初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应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社会学课题组的邀请,日本地震社会学家田中重好先生于1989年1月13—15日赴唐山考察了地震遗址并与有关方面的学者就减轻地震灾害的有关社会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田中先生是日本国立弘前大学副教授、中国日本学研究中心客座教授。长期以来,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对自然灾害,特别是对震灾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深入的研究。主要论著有《日本海中部地震的调查与研究》、《中小学生的避难模式》、《灾害与人的行为》等。在14日的学术交流会上,田中先生作为秋  相似文献   

5.
1987年12月17日上午11时8分左右,以日本关东地区为中心,在由东北地区至中国地区的很大范围内发生了强烈地震。据日本气象厅的观测,此次地震震级为里氏6.6级,震源区在千叶县东部近海,震源深度为70公里。警方说,这次地震是日本1987年发生的最强烈的地震之一,造成2人死亡,53人受伤,在整个日本震毁或破坏了16座建筑物,并引起3处滑坡。受灾最重的地区是东京东面的千叶、铫子及胜浦,有2人丧生,43人受伤,9座建筑物  相似文献   

6.
《日本科学与技术》1979年5月、7月和1980年3~4月各期刊载了关于日本地震工作的短讯四则,编译如下:1.府中地震观测井开始施工国立防灾科学技术中心为了预报关东地方大型并且是直下型地震,在埼玉县的岩槻、千叶县的下总2个点的深井设置了地震计,经常进行连续观测。第3个深层观测井的开孔式2月13日在东京府中市的多摩川旧河道举行。  相似文献   

7.
1990年是联合国规定的“国际减灾十年”的第一年。在洪水、火山喷发等灾害研究中,地震的观测、预报也是日本的研究课题之一。地震中有一种是因其它板块向某一板块下俯冲而造成的。日本国立防灾科学技术中心正在进行这种板块构造理论和地震预报的研究,这里是地震研究的主战场。茨城县筑波市的该中心第二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冈田义光,从总结地震预报研究的角度出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地震应急指挥中心互联平台是依托升级改造项目对辽宁省地震局应急指挥技术系统进行的全面升级,改进了原有的无线网络视频会议系统,新增了分会场功能,新建了测震中心、预报中心、强震中心三个分会场技术系统,进一步增强了应急指挥技术平台在地震应急指挥中的技术支撑能力,并在灯塔5.1级地震事件的应急工作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晓帆  孟令媛  闫伟 《中国地震》2015,31(1):133-140
2011年3月日本MW7.3地震51h之后,发生了东日本MW9.0地震并引发巨大灾难。地震学家多角度、多方法探讨了两次地震之间的关系,结果判断日本MW7.3地震是东日本9.0级地震的前震。本文计算了MW7.3前震和2005~2011年沿日本海沟一系列7级左右地震对MW9.0地震的静态库仑应力,结果显示其并未直接触发MW9.0主震,但对主震震中位置及周边区域的应力加载效应是明确的。利用Suito等(2011)基于GPS数据计算的板间地震滑移速率,分析了一般地震与有广义前震的地震在震后和同震释放能量的不同来分析2005年以来日本海沟发生的5次7级左右地震与MW9.0地震的关系。总的来说,日本MW7.3地震是东日本MW9.0地震的前震,从长时间尺度的GPS时间序列分析来看,2005~2011年日本海沟一系列7级左右地震可能是东日本MW9.0地震的广义前震。  相似文献   

10.
由日本的学术组织“断层研究资料中心”举办的“大陆地壳地震构造研究讨论会于1988年10月21日在京都大学会馆隆重召开。日本各大学、各研究机关的80余位有关专家、教授和地学科学家出席了大会。著名地质学家藤田和夫教授主持了大会,并做了重要的发言。会上共宣读论文16篇,对从喜马拉雅山脉到日本海沟的大陆地震应力场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者对中国大陆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会上发表的论文涉及地震学、重力学、地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日本兵库县南部7.2级地震和关东地区强震前的正、负地震演变过程的研究发现:大部分强震震源及附近地区内,震前某一时段、某一震级以上地震主要为正地震,形成正地震集中时段,主震一般位于正地震分布区内或边缘;在主震前数个月内一般发生负地震(不排除正地震),同时响应比值在震前存在降低的过程,这可能是孕震过程进入短期阶段的一种表现.这些特征对未来地震的发生区域和发生时间预测可提供一些参考,并对日本关东地区1996年9月11日6.6级地震的发生区域和发生时间的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日本兵库县南部7.2级地震和关东地区强震前的正、负地震演变过程的研究发现:大部分强震震源及附近地区内,震前某一时段、某一震级以上地震主要为正地震,形成正地震集中时段,主震一般位于正地震分布区内或边缘;在主震前数个月内一般发生负地震(不排除正地震),同时响应比值在震前存在降低的过程,这可能是孕震过程进入短期阶段的一种表现.这些特征对未来地震的发生区域和发生时间预测可提供一些参考,并对日本关东地区1996年9月11日6.6级地震的发生区域和发生时间的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从细观损伤力学及损伤演化的角度探索地震活动中的演化诱致发震是一种全新的方法.本文简要介绍了细观损伤演化诱致突变理论和图型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并对首都圈地区张家口-渤海地震带上ML 5.0以上地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实际震例与图型动力学理论存在较好的一致性,按演化的最终状态可分为两种演化模式,即整体稳定模式(GS模)和演化诱致突变模式(EIC模),两模式间没有明显界限,存在过渡区,过渡区明确给出了地震孕育过程的不确定性和随机影响的作用.此研究为地震预报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日本地震学会已成立一百周年。1981年日本地震学界的一些著名地震学家撰文进行纪念。现将日本地震学会的概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2011年日本本州海域9.0级地震、2008年四川汶川8.0级地震和2008年6月14日日本本州东海岸近海7.0级地震前后山东莒县井水位、水温同震响应的资料变化对比分析,对区域应力进行探讨,认为日本本州海域9.0级地震的发生,是对莒县井及周边区域应力的卸载。2011年日本本州海域9.0级地震,可能对山东及周边地区近期震情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6.
日本地震预警系统日趋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本是全球第一个建立地震预警系统的国家,在3·11日本9.0特大地震时发挥了作用.本文介绍了日本预警系统在3·11地震时,东京地区公众在地震S波最大震动之前收到地震报警信息,得以避险.介绍了日本地震预警系统技术和在全国实施的概况,指出地震预警工程是一个复杂社会工程.日本从预警技术到能够为公众服务,采用的方式和体制,是值...  相似文献   

17.
第五篇介绍了日本地震学会代表团访华期间就地震预报及有关问题发表的一些看法:如日本提高地震预报水平的两个途径、日本两个有希望的前兆手段、日本对观测强化地区的一些做法,并对地震云预报地震的观点提出了否定的看法等。  相似文献   

18.
在整理垂直摆地震响应的基础上,采用USGS提供的有限断层模型和速度结构模型,运用德国地学研究中心(GFZ)王荣江研究员开发的(PSGRN/PSCMP)计算程序,分析日本MW 9.0地震和中俄交界MS 6.6地震倾斜场变化,并与垂直摆记录数据进行对比。通过整理现有地质资料和断层数据,模拟依舒断裂带北段鹤岗周边发生MS 6.0地震时,该地区同震及震后倾斜场的变化,以了解不同震源性质的地震产生的地倾斜变化及对鹤岗地区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引言 在地震多发的国家日本,全社会对地震预测的呼声极为强烈,因此进行可靠的地震预测非常重要。为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地震预测、预测方法是否有效,或者在什么条件下有效等问题进行科学严谨的论证。另一方面,作为防灾信息的地震预报预测上,  相似文献   

20.
日本阪神地震以后,日本政府吸取了阪神地震应急响应太慢的教训,投入巨资(约300亿美元)来加强日本的地震监测系统和地震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