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3 毫秒
1.
对701雷达光轴与几何轴一致性调整这一问题从理论上进行全面的分析,应用数学方法而不是像过去依靠经验的方法来指导实际操作;提供一种简便实用,准确快捷的新方法,并比较其它几种调整方法之间的优劣。  相似文献   

2.
奉超 《广西气象》1999,20(1):48-50
对标定中可能出现的误差进行定量分析,并介绍了701雷达标定中三轴一致性调整的一种简捷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标定中可能出现的误差进行定量分析,并介绍701雷达标定中三轴一致性调整的一种简捷方法  相似文献   

4.
浅谈L波段测风雷达-GTS1型数字探空仪频率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701雷达—59型探空仪探测系统相比,L波段雷达—GTS1型数字探空仪探测系统对雷达频率的要求更为严格,频率调整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到雷达天线自动跟踪、距离自动跟踪和探测数据的接收。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积累了一些雷达频率调整的经验。1放球前的频率调整GTS1型数字探空仪的载波中心频率f。为1675MHz±3MHz,即载波中心频率范围为1672 ̄1678MHz,通常以接近1675MHz为最好。在放球前需要调整雷达接收机的频率,使之与探空仪的载波中心频率最接近。调整雷达接收机频率的方法有两种:第一是增益控制按钮置于自动状态,然后手动调整频率,使监…  相似文献   

5.
用改善的EVAD技术和变分法计算大气垂直速度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提出利用修正的Gram-Schmidt算法(MGS法)解决EVAD技术的求解问题.并通过2个实例。根据这2种改善的EVAD方法,分别计算出大气平均散度,再用变分法对散度值进行调整,然后利用连续方程,计算大气的垂直速度,并对各种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
针对标定中可能出现的误差进行分析,并介绍三轴一致性调整的两种简捷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集成预报方法,将天气学诊断、雹云数值模拟、雷达回波参数判别三种预报方法的结论经(0,1)化处理,分别作为预报因子,根据三种不同预报方法的预报准确率给出各个因子的权重系数,最后调整组合成雹云临近预报方程。结合三峡近坝区5年的降雹资料,建立预报模型。外场试验检验表明该集成预报系统预报准确率可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8.
双多普勒天气雷达联合探测大气风场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古金霞 《气象科学》2004,24(2):246-252
本文详细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关于双多普勒天气雷达联合探测大气风场的技术和发展动态,阐述了双多普勒天气雷达联合探测大气风场技术方法的发展进程和几种探测方法的优缺点。从中可以了解到目前双多普勒天气雷达联合探测大气风场的最新技术——综合和连续调整技术。  相似文献   

9.
结合一次比较典型的华南前汛期暴雨过程,对目前常用的几种雷达回波反演技术进行比较,试图得到一种适用于华南区域高分辨率模式的技术方案。首先比较了两种不同的水凝物反演技术对短期降水预报的影响,发现基于暖雨假设构造的经验公式反演得到的云微物理量进行Nudging以后预报降水比实况偏弱,而利用LAPS系统可以反演出高层的固态粒子,这些云粒子通过冰相过程可以产生强度与实况相当的降水。仅仅引入初始场的凝结物只对第一小时降水预报改进比较明显。通过对两种不同的水汽反演技术进行比较,发现1D+3D方法反演得到的水汽场并不适用于高分辨率模式,按该方法调整初始场水汽之后反而导致降水预报效果变差,而根据雷达回波调整水汽饱和的方法却可以有效提高前6小时的降水评分,这种改进主要来自降水漏报现象的减少。总体来说,结合利用LAPS系统反演云物理量以及水汽饱和调整方法是一套比较适合华南区域高分辨率模式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0.
一种简易的多普勒雷达速度模糊纠正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普勒天气雷达是监测强对流天气中尺度风场的重要手段。纠正速度模糊是多普勒雷达探测风场信息有效应用的前提。速度模糊纠正技术大多需要首先对模糊点集或非模糊点集进行识别,如果无法识别或识别错误,将造成纠正过程的失败或需要人工识别。文章提出了一种不需先对模糊点集或非模糊点集进行识别的纠正速度折叠的简便方法。它只需首先将存在折叠的速度场恢复为连续的速度场;然后对其速度数值是否存在整体偏移做出判断和调整。给出的存在严重模糊的台风个例的速度模糊纠正实例表明,这种方法对二次折叠也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11.
TDR-3600HP雷达是由美国Kavouras公司生产的速调管全相干多普勒气象雷达,它有丰富的气象产品,这些气象产品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们可以直接用于天气的预警和预报上。它的产品可分为两类:实时产品和二次产品。实时产品是在整个雷达系统中的第三级控制Triton上生成,天气分析人员可通过Triton对雷达进行控制,改变雷达参数并获得实时产品。实时产品又分为两种:一是实时PPI产品,包括求修正的反射率(T),修正过的反射率(Z),多普勒速度(V)及谱宽(W);二是实时RHI产品,其中也包括以上四种实时产品,使用方便、快速,还可以…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统计归纳方法,统计分析了近12年来我市境内出现的夏季暴雨样本,归纳出夏季暴雨的天气形势类型,结合雷达回波形态特征和14时地面实况资料以及9210系统的物理量场,运用qB语言编程,进一步计算出各类天气形势的物理量场配置关系,提供了运用数字化雷达进行夏季暴雨预报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由于地物杂波不可避免地出现在雷达回波资料中,因此剔除地物杂波对于提高雷达观测资料质量的控制,充分发挥其在实际业务中的作用及其潜力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利用区域膨胀法设计了一种新的剔除地物杂波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区域膨胀法将雷达速度回波分成具有不同性质的几个区域,然后对每一个区域进行统计分析,设定阀值并识别出地物,同时将地物剔除。区域膨胀法的目标是将输  相似文献   

14.
用雷达观测资料改进MM5初始场的初步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同时调整热力学和动力学变量,并考虑湿度与温度的变化相协调的初始化方法,引进雷达资料改善MM5模式的初始场。试验结果表明:经过优化处理的初始场,显著提高了模式对降水特别是甚短时(0~6h)降水的落区和量的预报准确率。其中调整热力学变量对改进降水落区预报比动力学变量的调整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利用雷达进行风暴的识别,跟踪,分析和临近预报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以体积扫描的天气雷达资料为基础而建立的一种对雷暴的实时自动识别、跟踪和短时预报的方法,重点介绍该方法的一些基本概念,文中“风暴”被定义为其反射率和大小超过临界值的一邻接区域,用这种方式定义的风暴可以离散的观测时间间隔的资料来识别。按照某些几何逻辑关系去处理风暴的合并与分裂,用一种最优化方案使某一时刻的风暴与以后时刻的风暴相配对,风暴位置和大小的短时预报采用了对风暴路径历史资料进行加权线性拟合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的单部多普勒雷达反演技术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一些发展较强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往往与风场的旋转或辐合、辐散有关的事实,文章提出了一种单部多普勒天气雷达径向风场反演二维水平风场的新方法,即涡度-散度方法。文中对1994年7月12日的个例进行了反演处理,处理结果与天气实况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该方法不失为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单部多普勒雷达反演水平二维风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延安目前使用XDR WRDPS2000数字化雷达,手工地图绘制程序的画图工具窗口缺少放大、缩小、复制、粘贴功能,窗口仅为屏幕的1/3;只能用“↑↓←→”键绘制曲线,使用不方便。维护手册中用扫描仪制作实时采集用地图方法也烦琐复杂,需要多次图像转换、调整,很难操作。XDR WRDPS 2000数字化雷达的图像文件采用BMP  相似文献   

18.
用多普勒雷达反射率调整模式大气的云微物理变量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种简单云分析方案, 用于由多普勒天气雷达反射率反演中尺度大气模式初值分析中的云微物理变量(云水混合比和雨水混合比)和空气湿度变量(比湿),使模式积分初始场反映出观测空间的云微物理特征以及哪些空间位置上的大气处于饱和状态。应用于2002年6月梅雨期安徽省马鞍山市一次降水过程的临近数值预报试验结果表明,模式预报的大气综合反射率与雷达观测的回波图像相近,由云微物理变量变化表示的模式云系演变与雷达观测的回波图像一致, 伴随模拟的中小尺度云系, 模式大气能很快调整出合理的中小尺度流场辐散、辐合结构;它们明显好于模式初始场不引入雷达反射率时的结果,即这种方法对改进临近数值天气预报准确率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雷达数据的雷暴单体识别算法是雷暴追踪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连续区域法只能通过改变回波强度阈值来调整雷暴单体识别结果,不能满足当前应用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OPTICS(Ordering Points to Identify the Clustering Structure)算法的雷暴识别方法,该方法能基于高回波点的密度信息进行雷暴单体识别。利用高分辨率X波段天气雷达在两次雷暴过程中的体扫数据检验了算法的效果,并与传统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克服连续区域法在高分辨率雷达数据中可能出现的无法区分不同单体、识别结果过于零散等问题。并且能在不修改回波强度阈值的情况下灵活调整输出结果,以适应不同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20.
1引言1997年,加拿大开始布设横贯全国的29部多普勒天气雷达的计划。实施这个计划,除了用于传统的强天气预报以外,还有来自水文、气候应用、数值天气预报(包括资料同化)、环境监测以及包括航空在内的商业性要求。而雷达实际已经作为特需基础设施在这些领域使用,并被公认是上述领域不可缺少的部分。气象局执行该计划采用了自家内部购买雷达硬件元件组装出雷达整机的方式。计划制造安装10部新雷达并把现有的所有常规雷达翻新成多普勒雷达,其中一些翻新雷达需调整站址。图1显示了当前雷达网和计划目标雷达网的情况。该计划按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