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辽西某厂泥石流灾害的实地调查,阐述了泥石流发生的条件,介绍了泥石流危害,分析了泥石流的现状并预测了发展趋势,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基于三维有限元的地下连续墙深基坑逆作法施工方案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芮瑞  夏元友 《岩土力学》2008,29(5):1391-1395
基于三维有限元,对采用"逆作法"施工的地下连续墙深基坑进行了设计方案研究,按变形控制提出了设计方法,并以天津某基坑为例进行了计算.首先,对结构进行了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结构设计计算,然后,在结构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3种基坑施工方案,分别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各方案的不同工况进行计算模拟,获得了各方案在不同工况下的连续墙和楼板的应力应变结果,找出了施工的控制工况和受力的薄弱部位.最后,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各方案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对方案进行了优选,可为最终设计方案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过去15年(2005—2020年),我国浅层地热能产业发展迅猛.在理论和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主要成就包括:创立了浅层地热能地质学理论体系,开展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及浅层地热能成因机理的研究,创新了浅层地热能规模化开发理念,建成了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示范项目,创建了浅层地热能研究和创新体系,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家对钛的需求越来越大,从钛铁矿中选钛成为急需解决的的问题。莒县天宝钛铁矿通过重磁联合选矿方法从尾矿中选钛,有效地回收了钛资源,增加了产品品种,拉长了产业链,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了污染和土地占用,保护了环境。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盆地地质环境演化及钾矿寻找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描述了我国钾盐资源的现状,总结了世界上大型钾盐矿床的分布和形成规律:物质基础、地质构造、岩相古地理及气候条件.分析了塔里木盆地的基本概况,阐述了在晚自垩-古近纪这一历史上重要的成盐期,塔里木盆地的地质环境演化历史,分析了塔里木盆地晚白垩纪和古近纪沉积相特点,确定了塔里木盆地的两个浓缩中心--库车凹陷和塔西南凹陷,综述了塔里木盆地的地质找钾状况,为钾盐的找矿工作做了良好的地质铺垫.  相似文献   

6.
朱晓原 《水文》2006,26(3):45-47
简要回顾了水文测验发展的过程,介绍了中国测验工作的现状,总结了近二十余年水文测验业务建设的重大举措,评价了水文测验技术应用成果,指出了当前中国水文测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今后水文测验工作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直流电阻率法超前探测研究中理论研究落后于工程实践的现状和探查效果较差的问题,对隧道直流电阻率法超前探测进行了系统的正演研究。首先,利用有限单元法数值手段对含水断层等多种典型含水构造的超前探测进行了正演,得到了典型含水构造超前探测的异常响应特征,提出了干扰识别与去除这一关键技术,形成了掌子面前方有用信息提取的有效途径,为隧道含水构造的超前探测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研制了隧道含水构造超前探测物理模型试验装置和相似材料并开展了物理模型试验,在实验室尺度下对直流电阻率法超前探测这一新型测量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验证了该方法用于含水构造探测的有效性。最后,结合实际工程进行了超前地质预报实践,实现了对含水构造的定性判断。应用效果表明,直流电阻率法超前探测研究为现场应用提供了指导和参考,并为含水构造的三维反演成像与定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张菊琴 《探矿工程》2012,39(5):53-55
在对绳索取心钻杆接头断裂现象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对钻杆接头热处理工艺的研究。经研究改进了热处理工艺,调整了表面处理方式,使钻杆接头断裂现象较调整工艺前有明显减少,延长了钻杆接头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勘探施工效率,减少和预防了孔内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杏花春雨     
如雾似烟的细雨清润的杏花有了些许的兴奋,排着队,一片一片地洇红了由近及远的几条山谷。杜鹃很是深情的一声声的鸣叫,令舒展了枝条的杏树陡然收敛了放荡的思绪。该是唱一杯杏花酒的时刻了,就着这细雨、这杏花,和那唱着歌儿已经远去了的杜鹃。 北方的春天,虽说少了江南特有的那一份烟的婉约和水的妩媚,却多了北方固有的山的刚毅与河的奔放。被春天反复熏染得或浓、或淡的远山,像极了白石老人笔下的丹青水墨。尤其雨后的山谷,杏树枝条的颜色较先前暗了许多,杏花却愈发明丽粉白。都因了一场春雨,再也寻不到杏花一点点的矜持了,自自然然,繁华满树,带着狂野和自信,开了个漫山遍野。  相似文献   

10.
周亚醒 《山东地质》2014,(12):66-68
该文给出了 Q 型聚类分析的原理和计算方法,并结合清凉泉水源地的污染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长系列的水质监测资料,查明了清凉泉水源地水质动态变化特征,并对特征污染因子进行了聚类分析,基本查明了清凉泉水源地的污染途径,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浆作用与成矿作用的新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浆作用与Cu、Ni、Co、PGE(铂族)、V、Ti、Cr、Fe等金属成矿作用关系密切。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浆能否成矿主要由岩浆源区的性质、构造背景以及是否存在古老且一直活动的深大断裂等因素决定。介绍了一些世界上典型矿床的新的成矿模型及寻找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有关的PGE矿床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浅谈岩土工程勘察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一些方法和建议,有些问题时有发生,应引起必要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Andrej Kranjc 《中国岩溶》2011,30(2):157-162
对于术语"karst"的起源和演化,不少文献(包括手册、教科书、字典等)仍有不准确、不一致甚至错误的论述。鉴于此,本文不仅重述了众所周知的关于"karst"起源的事实,而且介绍了"karst"起源和演化的最新语言学研究结果。"karst"是由喀尔斯(Kras)高地的名称演化而来的。喀尔斯位于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湾(Gulf of Trieste)达尔马提亚(Dal matia)海岸地区,其大部分属于斯洛文尼亚。喀尔斯是一处海拔150~450 m,覆盖面积550 km2(长约40 km,宽约13 km)的碳酸盐岩高地。斯洛文尼亚语、意大利语和德语分别称之为Kras、Carso和Karst。喀尔斯高地表面大致平坦,但从局部看,喀斯特洼地遍布,各种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形态随处可见,包括坡立谷、大小溶斗(包括大的塌陷溶斗)、喀斯特干谷和溶洞。这些形态规模较小,起伏平缓。喀尔斯高地的名称起源于前罗马时期,其古典拉丁语名称(也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名称)为Carsus。该词的词根*kar(u)s-是由意思为"石头或岩石"的词根*kar-演化而来。从欧洲众多文献中可以发现有许多名词来自前印欧语系的词根kar(r)a/gar(r)a。这些词根最初意思指石头或岩石,而后发展为石头筑成的遮盖物——一间房屋,一座城堡,甚至一个村落,这些词根还演化成喀斯特相关术语。由Carsus的宾格形式Carsum演变成现代意大利语名称Carso;同样的宾格依据前斯洛文尼亚语言规则(即r或l出现在元音和辅音字母之间时,须将其移至元音字母之前。)演变成Kras;德语Karst则是由意大利语Carso依据德语变化规则(以s结束的单词末尾须添加t)演变而来。由此可见,Kras、Karst和Carso均源于古拉丁文Carsus,该词含有词根*kar(u)s-。印刷技术的改进和新大陆的发现,带动了地图和地图集的出版。喀尔斯高地的名称不仅出现在地方性地图上,而且被大尺度区域性地图所标示出来,德文Karst甚至被用作区域地图的标题,足见喀尔斯高地的重要性。喀尔斯高地之所以比其它更大的地区重要且较早为人们所认识,与历史的地缘政治形势有关。16至19世纪,地中海东海岸大多由威尼斯共和国管辖,的里雅斯特港口和内陆地区则隶属于奥地利和土耳其帝国。对于奥地利帝国的公民,大部分中欧人和小部分东欧人来说,通向地中海唯一可行的途径就是从维也纳穿过卢布尔雅那市(Lju-bljana),经喀尔斯高地,至的里雅斯特镇。1719年,当的里雅斯特港宣布成为自由港后,这条道路变得更为重要。与此同时,喀尔斯高地不寻常的地貌和恶劣的自然环境给途经的旅行者和学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们的旅行记录中对Kras有近乎相同的描述:"碳酸盐岩裸露,岩洞繁多,没有水和土壤,夏暑冬寒,冬季强烈的冷风暴有时让高地无法通行......"。此后,当描述其他喀斯特地区时,作者们往往会将其与Kras(Karst)相类比。1830年F.J.H.Hohenwart在《Postojna岩洞导游手册》中,第一次确切地写道"喀斯特地貌不仅存在于Karst高地,它从Friuli平原一直延伸至希腊岛……"。十九世纪上半叶,地质、地理和水文学者开始了对喀尔斯高地的详细研究,出版了喀斯特地质地貌方面的著作,并开始使用一些喀斯特术语。自1830年起,由于这些记述性的文字和专业著作大多用德语撰写,德语名称Karst逐渐为更多地区的人们所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可以说"karst"已经成为国际科技术语。对"karst"加入国际术语行列影响最大的可能是毕业于维也纳大学的Jovan Cviji′c教授,他是最重要的学者之一,也是著名地形学教授A.Penck的学生。他最重要的喀斯特著作"Das Karstphanomen"(The phenomenon of Karst)的书名中就使用了"karst"。"karst"就这样由一个地名逐渐演变为学术名词,然后成为国际科技术语。  相似文献   

14.
组件技术在GIS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刘丹  彭黎辉等 《地球科学》2002,27(3):263-266
为了适应软件组件化潮流,新一代地理信息系统-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越来越成为今后GIS发展的趋势。在阐述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技术的基础上,讨论了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及其在实际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中的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较为深入地介绍了MAPGIS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原理和实用特点。针对MAPGIS组件开发平台多层次的体系结构,进行举例说明,按照其功能把组件分成不同的类型,分别实现相应的操作。然后详细地阐述了利用GIS组件进行应用系统开发的优点和方法:各个模块之间既可相互关联共同处理数据,又可独立操作互不影响,可以实现高效无缝的系统集成。  相似文献   

15.
袁方 《物探与化探》2008,32(4):448-450
电磁学的量、单位和公式在高斯制和国际单位制之间换算比较复杂,其中有几个导出量的单位之大小容易出错,笔者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冰冻圈变化的影响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很重要的直接影响,其中冰冻圈由于其脆弱性与灵敏性而首当其冲.同样,气候变化通过影响冰冻罔而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产生很重要的间接影响.通过论述冰冻圈变化的影响,选取较为典型的领域,在时空尺度、作用机制以及影响过程等方面,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冰冻圈变化的具体影响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气候变化的正面或者负面影响通过冰冻圈变化的作用之后可以加强或者削弱,从而为制定冰冻圈变化的适应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岩质边坡锚喷加固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锚喷加固岩质边坡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设计与施工尚未规范化,导致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岩质边坡的破坏特性、锚喷加固机理及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沈盛湘 《地下水》2007,29(2):61-64
通过对厦门市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结合前人资料综合研究,分析了厦门市地下水的分布情况及其类型、富水性等,提出了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浅淡地质雷达在工程勘察中的干扰因素及图像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介绍了地质雷达在工程勘察中的几种干扰因素 ,并对一些主要干扰因素图像特征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 ;对如何抑制干扰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 ,为工程勘察地质雷达的资料解释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0.
林福林 《福建地质》2006,25(4):204-208
通过钻(冲)孔嵌岩灌注桩工程施工的实例,介绍在施工过程中对持力层岩面判断与嵌入岩层深度的控制方法,以及清除孔底沉渣工艺流程,并分析嵌岩桩在施工过程中遇到质量问题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