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石炭纪古地理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周守 《新疆地质》2000,18(4):324-329
1 早石炭世早期古地理 早华力西期地壳运动曾一度使伊犁盆地的大部分地区处于陆地状态,准噶尔-天山古陆与昆仑-塔南古陆联成一体,成为主要剥蚀区。早石炭世维宪早期开始较大规模海侵,古地理格局较晚泥盆世有所改变海区除准噶尔和南天山继承晚泥盆世的基本轮廓外,伊犁海和昆仑海为新成海区1;塔里木晚泥盆世的大部分滨海平原变为陆表海。这个时期,伊犁海及阿齐山海槽火山活动最为强烈,准噶尔海有微弱火山活动,塔里木海和昆仑海无火山活动附图18。1.1 剥蚀区特征 准噶尔-天山古陆和昆仑-塔南古陆为最大剥蚀区,其次为阿…  相似文献   

2.
新疆志留纪古地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宝瑜 《新疆地质》2000,18(4):315-318
新疆志留纪古地理格局总的趋势是地壳稳定抬升,海域逐渐缩小,海水逐渐变浅,三分特征明显。根据沉积特征,可划分出阿尔泰-东准噶尔、西准噶尔-北天山、塔里木和昆仑4个沉积大区。其间有准噶尔陆、伊宁陆、塔北陆、塔南陆、喀纳斯陆及博乐岛附图121314。早志留世相当于兰多维列阶,中志留统相当温洛克阶,晚志留世相当罗德格阶和普里道利阶1,时限为435~409 Ma。由于后期构造变动影响,志留系除少数地区可见与晚奥陶世或早泥盆世为连续沉积外,大多数地区出露不全,多呈断块产出。1 阿尔泰-东准噶尔沉积大区 该沉积大区…  相似文献   

3.
新疆三叠纪古地理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李永安 《新疆地质》2000,18(4):335-338
1 早三叠世古地理 三叠纪开始,由于印度板块由经向运动转变为纬向运动,印度板块开始裂解成印度-喜马雅地块、冈底斯-羌塘地块和昆仑地块等地体。昆仑、羌塘地块快速向北漂移,以独立地块存在于古特提斯洋中。早三叠世塔里木在晚二叠世沉积基础上,沉积范围扩大,局部经受了古特提斯洋海侵,在杜瓦和满加尔坳陷中形成海泛区1,2。天山山前和准噶尔除局部地区为连续沉积外,广大地区均为不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触3。康西瓦-阿尔金断裂带以南的古特提斯北缘海相沉积区与晚二叠世基本一致(附图24)。1.1 剥蚀区 (1)天山中-低山…  相似文献   

4.
本文所述的新疆北部,系指塔里木地台北缘以北(不包括阿尔泰地区)的新疆北部地区,包括塔里木北缘地洼系的库鲁克塔格地穹列、柯坪地穹列、库车地洼列、天山地洼区及准噶尔地洼区(见附图)。塔里木地区是后晋宁地台区,其北天山及准噶尔是后海西地台区。经过一段时间的稳定后,本区开始了新的大地构造发展阶段——地洼活化阶段,但在大地构造发展历史和地洼构造型式上与华南区有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新疆地质》2000,18(4):287-292
太古宙以来,新疆陆块经历了离散→聚合→裂解→拼合的复杂过程,地壳运动和构造格局直接控制了古地理环境的变迁。新元古代塔里木陆块和准噶尔地块之间,有南天山洋相隔。古元古代兴地运动,使塔里木基底基本固结,中-新元古代均为稳定型盖层沉积。中、新元古代其间有3次构造运动使本区经历了3次大的海进和海退,陆地增加而海域缩小,沉积环境渐趋稳定。长城纪1 650~1 350 Ma以稳定碎屑岩沉积为主,蓟县纪1 350~1 050 Ma以稳定的滨浅海碳酸盐岩沉积为主,青白口纪1 050~800 Ma则以不纯的灰岩及细碎屑岩沉积为主。准噶尔…  相似文献   

6.
中国北方地区二叠纪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主要以实地踏勘和测量建立的87个标准剖面及529个辅助剖面为基础,通过对二叠系分布格局、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特征、古气候、古生态、古环境等分析,来恢复中国北方地区二叠纪的古地理面貌。早二叠世:主要存在额尔古纳和佳木斯古陆,塔里木-敦煌-祁连-内蒙古古陆;海域主要分布在松辽海相区,华北残留海湾相区,柴西残留海湾相区和南准噶尔-吐哈-北山残留海湾相区;此外还有塔里木西部碳酸盐台地相区和准噶尔腹部河湖相区。中二叠世:早二叠世的古陆依然存在,但华北北部古陆范围明显缩小,而准噶尔南缘-吐哈地区已上升成为陆地;海域只局限在东北和南祁连地区,华北地区-北祁连地区大面积为河湖相发育区;塔里木盆地主要为陆相碎屑岩沉积;准噶尔地区发育河湖相沉积,北山残留海盆火山碎屑岩发育。晚二叠世:仅在南祁连地区有海相沉积,其他地区均为陆相沉积,东北地区陆相和湖泊相沉积占主导地位;华北地区-北祁连地区主体为河湖相沉积;塔里木盆地整体为河湖相沉积;准噶尔-吐哈盆地主体为河湖相沉积。  相似文献   

7.
新疆寒武纪古地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屈迅 《新疆地质》2000,18(4):305-308
1 早寒武世古地理1.1 阿尔泰区 阿尔泰区北部推测为次深海。在新疆境内未见下寒武统露头,但在邻区哈萨克斯坦阿尔泰、蒙古阿尔泰可见下寒武统露头,从邻区沉积特征看,具有活动性海槽的特点附图7。1.2 准噶尔区 主要的剥蚀区有准噶尔陆、博乐岛、特克斯岛、巴伦台岛。由于寒武纪时,地壳处于拉张环境,海侵广泛发育,此时的准噶尔陆面积相对较小,呈三角状,位于准噶尔腹部。以准噶尔陆为参照可划分出两个沉积区域,准噶尔陆以北为北准噶尔海,以南为南准噶尔海附图7。 (1)北准噶尔分区 为次深海区。主要依据在东准噶尔恰姆斯…  相似文献   

8.
吴浩若  李忠 《古地理学报》2013,15(3):293-304
泥盆纪—石炭纪放射虫硅质岩在西南天山广泛分布,从东部的独库公路沿线到西部的阿合奇中—吉边境构成一条深水沉积带。独库公路沿线已发现中泥盆世晚期至早石炭世维宪早期的放射虫硅质岩,可用“库勒湖组”统称。从志留系顶统科克铁克达坂组经下泥盆统阿尔腾柯斯组到库勒湖组的生物地层和沉积相研究表明了南天山洋从浅海到深水洋盆的演化过程。南天山洋是塔里木北缘浅海陆架裂解产生的小洋盆。构造古地理和生物古地理研究表明,南天山洋是古特提斯的分支洋盆,不属古亚洲洋范围。塔里木以南的古特提斯分支洋盆,在早石炭世及之后的继续扩张,使塔里木北移,导致南天山洋和准噶尔—北天山区的古亚洲洋在早石炭世晚期和晚石炭世相继消亡。  相似文献   

9.
文章简述了新疆地区的地质理论研究成果、矿产地质特征,认为准噶尔、塔里木双亚幔柱是新疆金属矿产呈现"8"字型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双亚幔拉主体形成时期分别为石炭纪和二叠纪。准噶尔亚幔柱斜向天山造山带,塔里木亚幔柱近垂直,前者作用强烈、短暂,后者温和而漫长。准噶尔、塔里木盆地周缘薄弱带与内部构造体制为地幔深源岩浆及后碰撞造山岩浆的上侵提供了通道。天山造山带形成于晚石炭世,它受双亚幔柱挤压隆起作用有限,成矿局部叠加;二叠纪以来,以相对南北向挤压为主,是能源矿产主要形成时期;阿尔金、昆仑等山脉在新近纪快速隆升。基于幔枝构造启示,建议金属矿产地质找矿勘查与石油、煤炭及铀矿地质勘查展开合作,在准噶尔、塔里木两盆地内进行金属矿产综合找矿。  相似文献   

10.
西天山造山带的古生代造山过程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俊  何国琦 《地球科学》1997,22(1):27-32
古生代时期,西天山位于塔里木板块、伊犁-中天山板块和准噶尔板块之间,为古亚洲洋演化史上一个重要的构造域,曾经历了“古准噶尔洋(奥陶纪为主)”,“早古南天山洋(志留纪为主)”,“晚古南天山洋(中泥盆-早石炭世)”和“晚古北天山裂陷槽(晚泥盆世-早石炭世)”4个古洋盆演化时期,早石炭世末,天山及邻区的古洋壳已被完全消减掉,塔里木伊犁中天山和准噶尔板块与欧亚大陆拼合,中晚石炭世,天山地区接受陆表海(残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