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我市自去年以来,通过建立土地执法动态巡查责任追究制,将土地执法监察“关口”前移,积极探索建立以防为主,实行事前防范与事后查处相结合的土地动态巡查执法监察模式。特别是在土地执法百日行动中,我市对该模式不断完善,进行创新,形成了政府、土地部门全面落实动态巡查责任追究制的体制,保障了土地执法动态巡查预警长效机制的建立,减少了土地违法行为的发生,把许多土地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2.
《浙江地质》2009,(6):34-35
日前,为贯彻落实“双保行动”,维护土地管理良好秩序。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建立完善土地执法四项机制,坚持积极主动服务的同时,做好严格规范管理。一是完善违法预防机制。全面落实国土资源动态巡查责任制,将基本农田保护作为动态巡查重点;推进执法重心下移、执法关口前移;在全省推广县、乡、村三级国土资源信息员制度,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执法监察信息网络。  相似文献   

3.
一是健全工作制度。规范执法行为。建立衔接紧密、全程覆盖批供管用、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同时建立违法用地报告、通报制度。一旦发现土地、矿产资源违法行为,迅速作出书面报告,落实责任,及时查处违法用地行为,把执法工作制度真正落到实处。二是严格土地执法,加大监察力度。在执法中重点加强对耕地保护的执法检查,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建立耕地保护动态监测制度,坚决制止新的占地用地违法行为。严格用地预审,尤其对项目单位、供地条件和用地控制标准的落实情况进行强有力监督。  相似文献   

4.
2009年以来,梁山县国土资源局全面落实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制度,设立土地动态巡查专管员,建立完善执法监察网络,确保每亩土地都有动态巡查责任人。该局出台了《梁山县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责任制及考核办法〉,对执法监察大队、基层国土资源分局(所)的巡查职责进行了划分,全面落实国土资源动态巡查责任制。梁山县国土资源局与各基层国土资源分局(所)签订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工作目标责任书》。设立土地动态巡查专管员,实行土地动态巡查周报告、零报告制度,将全县691个行政村、965km2土地划分为56个巡查区域,每一个巡查区域设立一名巡查专管员,确保全县每亩土地都有动态巡查责任人。并根据区域经济、土地类别、交通状况、人口密度、矿山分布和矿业秩序等情况,结合辖区国土资源违法的特点,划分一、二、三级巡查区。要求巡查专管员对辖区内一级、二级巡查区每周要至少巡查2次,对三级巡查区每周要至少巡查1次。  相似文献   

5.
李强 《山东地质》2009,(8):42-42
聊城市东昌府区国土资源局根据上级的要求和部署,针对土地违法违规案件制止难、查处到位难的现状,相继开展了土地执法“百日行动”、“专项整治行动”、卫片执法检查等各种工作。着力落实了“三包”措施,使辖区内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包片巡查,案件制止及时有力。村级土地管理信息员负责及时传递反馈本村违法用地信息,坚持全天候巡查,发现苗头马上制止,并在第一时间上报;乡镇国土资源所具体负责本辖区内违法用地巡查工作,3~4个乡镇划为一个片区,每周一、三、五片区集中巡查,二、四、六各乡镇所独立巡查;国土分局监察科、执法队重点负责辖区内各乡(镇)办事处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督察与指导,凡遇有重大案件联合出动。形成了严密的村级土地管理信息员、乡镇国土资源所、片区、国土分局四级全天候、无漏洞春季动态土地执法巡查网,确保了全区违法用地早发现、早制止。二是包案查处,案件处结切实到位。对于涉及违法占地面积小、发现制止早的土地违规案件,由案件主办人从案件调查到查处结束,全程负责,一包到底;一般性违法占地案件,由国土资源分局分管领导亲自督办,并由主要领导审核,直到案件查处到位为止;重大或疑难案件的查处,采取由区政府领导牵头,有关乡镇及政府部门组成联合办案组进行查处,并及时与市国土资源局沟通协调,确保违法占地案件对事对人查处双到位。三是包访维稳,土地矛盾提前化解。  相似文献   

6.
一是动态巡查常态化。按照“网格化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网络,扎实推行局领导包乡镇、基层所人员包片执法监察责任制。纵向分段、横向切块,合理划分巡查区域;三级联动、逐级分解,巡查责任落实到人。制订出台土地巡查“零报告”和重大土地违法案件快捷报告等制度,提高土地执法巡查的时效性,将违法用地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对城乡结合部、国省道两侧等重点区域加大巡查力度。2009年以来,通过动态巡查发现各类土地违法案件24件,  相似文献   

7.
韩云波 《河南地质》2010,(12):25-25
今年以来,新县国土资源局从抓土地违法预防入手,将土地执法监察动态巡查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全力抓好土地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工作。  相似文献   

8.
王萍 《浙江地质》2012,(4):64-64
仙居县国土局将以年度卫片执法检查为契机,着重思考如何强化土地执法工作,把违法占地控制在萌芽中,并对已发生的违法用地如何依法查处.整改到位,确保不被问责。一是制度入手,完善共管机制。根据该县的文件精神,将明确乡镇(街道)是第一责任主体、工作主体和实施主体;国土部门是法律责任主体,切实形成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二是源头控制,加强巡查督查。严格落实执法监察动态巡查责任制,对于处置不力的情况,文件规定,实行处罚制度。  相似文献   

9.
日前,沁阳市国土资源局新修订完善了《沁阳市土地执法监察动态巡查责任制度》(以下简称《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国土所长在土地执法监察中承担的责任,规定执法不力的国土所长将就地免职。  相似文献   

10.
临沭县针对基层土地违法行为,建立起发现、报告、制止、查处、消除、问责的"六位一体"的执法监察长效工作机制。通过改革执法监察体制,壮大执法监察队伍,增强执法监察科技含量,完善执法监察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国土资源基层土地违法案件发现难、制止难、查处难的问题,为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全面落实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预防为主,事前防范和事后查处相结合”的方针,切实推进执法关口前移,及时发现、有效制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近年来,泰安市泰山区国土资源分局把积极开展动态巡查工作当作推进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抓,不断加大对所属行政区域内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情况巡回检查的力度,全面推行动态巡查责任制,增强了执法监察工作的时效性和预见性,保障了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在基层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2.
《山东地质》2009,(7):2-2
沂源县国土资源监察工作按照“上下联动、反应快速、严厉打击、搞好服务”的总体思路,全面落实日常动态巡查责任制,实行部门联合办案,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逐步形成了一套预防和早期制止的长效机制。至2007年,全县已设立执法监察大队1个、执法监察中队13个,全面构建起了上下联动的国土资源执法检查网络。2003年以来,先后开展了土地市场清理整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治理整顿、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土地执法“百日行动”等一系列国土资源执法检查活动。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1066起,拆除违章建筑134处,收回土地面积68034m2,查扣非法运销矿产品车辆664辆次。移交法院强制执行案件65起,移交纪委处理责任人21人次。对400余起涉及国土资源信访案件进行了认真调查处理,维护了良好的国土资源市场秩序。2003年、2006年被山东省国土资源厅评为全省国土资源执法模范县,  相似文献   

13.
沂源县国土资源局在排查和调处涉及国土资源方面矛盾纠纷工作中,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查处相结合”的方针,实行“零”报告制度。为防止新一轮土地违法现象的反弹,该局与各执法中队签订了动态巡查“零”报告责任状,建立了快速反应机制和执法联动机制.加强动态巡查,同时要求每位责任人每天必须到责任区巡查一次,对巡查发现的违法情况填写报告单逐级报告,对因漏报、瞒报、处置不及时等工作不力的,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加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力度。从严控制和查处土地违法案件,着力从源头上有力遏制土地违法行为,象山县局从以下三方面强力推进土地执法监察工作:一是加强业务培训。我局高度重视监察业务基础。始终将国土执法监察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年初以来,监察大队会同信息中心、法规科召开了执法监察管理信息系统培训会、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学习会等培训会,集中学习执法监察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违法案件的调查取证等业务知识以及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受教育培训达100余人次。  相似文献   

15.
沂南县在土地管理工作中,始终牢固树立发现及时、制止有力的工作责任意识,在土地动态巡查工作的组织上,推行专门巡查和信访查处相结合、执法巡查和案件查处相结合,多手段、多层面搞好土地执法检查。在沂南县600个行政村全部配备了国土资源管理村级协管员,健全执法检查网络,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将沂南县划分出27个重点区域为一般巡查区,主要由县国土局执法大队进行巡查每月巡查不少于1次,重点监控区每天巡查1次;  相似文献   

16.
南方视野     
《广西地质》2012,(9):53-56
瞭望八桂南宁:建立制止和查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联动工作机制近日,南宁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建立制止和查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联动工作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确定建立制止和查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加大执法监察工作力度,及时、有效制止和查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确保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意见》明确,制止和查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实行政府组织、部门协作、信息互通、实行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案件首查责任制和移送的联动工作机制和信息共  相似文献   

17.
据统计,2013年1月至5月,广西柳州市国土执法部门共发现新增土地违法行为234起,成功制止119起;移送城管执法部门查处14l起;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47件;已拆除违法建筑物6.16万平方米,已收取罚没款134.22万元。柳州市国土资源局抓重点、攻难点,以土地卫片执法检查为抓手,以集中清理整治违法建设活动为契机,加大巡查和查处力度,有力打击了“两违”行为,切实维护柳州市土地管理秩序。  相似文献   

18.
吴慧 《浙江地质》2011,(10):61-62
一是四大保障健全齐抓共管网络。连续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土地执法共同监管责任制的通知》、《关于建立土地违法案件协同查处机制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强化政策保障。建立市土地长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并下设办公室,强化组织保障。设立公、检、法驻国土资源联络室,新招录30名国土资源协管员队伍,实行监察大队大队长高配为副局级,强化人员保障。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土地违法违规专项行动整改动员会后.济宁市国土资源局迅速行动起来,全面自查自纠.紧紧围绕“管好用好资源,保障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全面履行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职能,重拳执法,刹风治乱,依法查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发生率明显降低,发现率、制止率明显提高,有效化解了土地执法难的问题。一是完善动态巡查,做到及时发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渑池县国土资源局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不断探索建立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长效机制,以巡查强执法,以查处促管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逐渐步入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国土资源违法案件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