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栾川县自古有“四河三山两道川,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总面积24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仅有27.9万亩。在该县土地面积相对匮乏和社会各项建设事业迅猛发展的情况下,该县国土资源局一方面节约集约用地,做好各项重点工程建设用地保障工作,一方面又尽职尽责做好耕地保护工作,使各项建设事业不滞后,耕地保有量占补平衡,为全县的各项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临朐县积极推进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最大限度地挖掘用地潜能,拓宽用地渠道,有效解决了用地难、建设用地不够用的难题。该局以规划带动土地利用。该县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切实保障重点项目和有效益项目的用地。  相似文献   

3.
刘树东  张洪民 《山东地质》2010,(7):44-45,48
单县国土资源局开发区分局在土地利用上探索挖潜存量土地,节约集约用地,保障项目建设,搞好优质服务,促进开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开发区用地采取了高点定位,合理规划,挖潜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闲置用地,集约节约利用现有土地,实施利用土地置换,争取城镇挂钩,城中村改造,争取建设用地指标等办法,为开发区大项目及时落地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今年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坚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集中体现了“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的用地理念。如何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构建节约集约用地新模式,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巴在仁 《辽宁地质》2012,(11):22-23
随着近几年本溪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尤其是以“中国药都”为主导的“三都五城”建设不断驶向快车道。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已是加快全市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几年来,本溪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节约集约用地方针,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用地保障,为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6.
《浙江地质》2013,(7):62-63
绍兴市国土资源局为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强化措施,严格管理,不断拓延发展空间,提高土地利用效益,进一步破解阻碍经济发展的“土地瓶颈”。一是“节流”与“挖潜”两手抓。“节流”就是严把项目准入关,如我市下属绍兴县对有意落户的用地项目实行全县集体会审,凡投资强度达不到240万/亩、容积率达不到11以上的坚决“一票否决”;诸暨市规定工业用地实际投入不得低于300万元/亩,外资投入不得低于40万美元/亩;“挖潜”就是严把技改指标关,2011年,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了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工作,当年实现挖潜盘活土地2150亩,预计二年内可累计挖潜3850亩、五年累计可挖潜6700亩。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舞阳县国土资源局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千方百计盘活存量闲置土地,较好地解决了建设用地紧张的问题。目前该县引进项目5个,需占用土地600亩,全部落户到了闲置土地上。  相似文献   

8.
缙云县地处浙南山区,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只有0.68亩,土地后备资源匮乏。近年来,缙云县不断深化县情认识,立足科学发展,围绕“富民强县、创业创新”发展战略,以开展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为载体。充分发挥国土资源调控作用,大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努力破解用地“两难”,走出了一条具有缙云特色的节约集约用地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宜阳县按照全市“项目建设用地服务月”活动统一部署,创新服务方式,采取“四抓、四保、四做到”的方式,节约、集约、高效保障项目建设用地,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前5个月该县34个已上项目使用存量建设用地790亩,35个拟上项目已报请省审、市批18个,配置用地计划1884亩,有力地助推了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连地处丘陵地带,人均用地仅0.24公顷,远低于全国及全省平均水平。突出的人地矛盾严重制约着大连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决定了大连的发展必须走节约集约用地之路。多年来,大连市委市政府把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初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管理模式,保障和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郯城县国土资源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高举保护资源、保障发展两面旗帜,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建设“两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深化土地利用节约集约水平,促进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和枣庄市国土资源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帮助下,滕州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积极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通过集约高效利用,珍惜每一寸土地,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努力解决土地资源紧缺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对土地需求不断扩大的矛盾,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一是积极开展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滕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坚持“节约集约促发展、严格规范守红线”的工作理念,着力抓好科学集约高效用地,有效保障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市长任副组长的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的实施意见》,将节约集约纳入年度考核内容,落实责任主体和责任人。积极组织开展土地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活动,顺利通过2012年度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省级考核。  相似文献   

13.
张序 《辽宁地质》2011,(12):58-58
年初以来,义县国土资源局坚持以节约集约用地为主线,开拓用地保障新途径。全力保障基础设施、民生工程、重点项目用地需求。一是用好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全部用在牵动义县发展的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上。二是房地产开发和廉租房用地千方百计利用原集体建设用地(城中村改造)和老城区国有建设用地。将城中村13公顷土地,用于房地产开发和廉租房建设。三是利用荒山、荒滩上项目,面积达8.7公顷。  相似文献   

14.
近日,省国土资源厅与南阳市政府联合构建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保障联动机制,着力帮助该市破解用地难题,解决重大建设项目用地保障问题,加快建设用地报批和土地供应,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升土地资源保障能力,为南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用地环境。  相似文献   

15.
章剑 《浙江地质》2008,(6):18-19
土地是经济开发区最重要的基础资源,近年来,嘉兴经济开发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合理有序开发、节约集约用地、依法管理土地”的原则。开发与节约并举、保护与发展并重,努力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路子,初步实现了从土地粗放利用到节约集约利用的根本转变,促进了开发区的健康、持续发展。回顾我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方面的主要做法,可以概括为“一二三”法:即严把一个关——项目准入关,  相似文献   

16.
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近年来,许昌市自觉把这一观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坚持规划引导,严格控制工业用地指标,积极盘活低效闲置土地,加大标准厂房建设力度,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向纵深发展,走出了一条节约集约高效用地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7.
任烽 《浙江地质》2011,(10):45-45
近年来,安吉县坚持不懈走节约集约用地的发展道路,努力破解土地供需矛盾难题,以集约促利用,逐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近年来,安吉县积极开展节约集约用地行动,2010年至今,全县共盘活土地2064亩,工业用地容积率从2009年的0.8提高到现在的1.2,个别企业容积率提升至1.6,较规划容积率翻一番。实质性推进了节地挖潜。  相似文献   

18.
从桐庐经济发展来看,“十一五”期间经济仍将处于快速增长期,适度的固定资产投入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必要手段。依据目前形势分析,预测今后五年共需用地31871亩,其中工业用地13360亩。平均每年用地量2672亩;城市基础建设及交通用地约12161亩;经营性用地6350亩,主要用于房地产开发、旅游度假项目建设。因此,建设用地需求总量不会减少,基本农田与发展空间的矛盾、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的矛盾将更为凸现。针对当前国家对土地实行更加严格的土地管理和全县用地形势,要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推行节约集约用地。  相似文献   

19.
《广西地质》2010,(1):18-19
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下达广西的主要用地控制指标和要求,广西的土地资源禀赋条件与经济社会对土地的需求情况,《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耕地保护、建设用地保障、节约集约用地、改善生态环境等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20.
季相卫 《山东地质》2010,(11):45-45
临沭县国土资源局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按照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原则,不断创新举措,增强土地资源的供给能力,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用地保障。一是争取指标保发展。积极主动向省、市主管部门汇报,共争取到增减挂钩指标、建设用地置换指标、社区建设专项指标近千亩,比年初市里分配计划指标增加了5倍。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