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2 毫秒
1.
齐河—禹城地区已钻探见富铁矿深度748~1542 m,第四系覆盖厚度超过500 m,富铁矿体地球物理场信息弱,找矿难度大。为了进一步缩小找矿靶区,为钻孔部署提供依据,通过研究矿致异常的航空和地面重磁异常特征,利用化极、垂向导数、总梯度模等方法,提取富铁矿直接找矿信息,建立了本区地球物理找矿标志,确定了7处重点勘查区。本项研究成果为齐河—禹城地区后续找矿工作部署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山东齐河—禹城地区矽卡岩型富铁矿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东省齐河—禹城一带,选择航磁异常与区域重力异常套合地区,实施了大比例尺重磁测量,经钻探验证在该区首次发现了总厚度72.73m、全铁平均品位56.75%的厚大富磁铁矿,取得了地质找矿的重大新发现。矿体产于燕山晚期中-基性岩浆岩与奥陶纪马家沟群灰岩的接触带上,矿床成因为矽卡岩(接触交代)型磁铁矿床。该铁矿的发现是山东省近年来地质找矿的重大发现之一,预示在齐河—禹城地区进一步开展富铁矿找矿工作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山东齐河—禹城矿集区内分布近南北向且具有一定同源特征的重磁异常带,前期陆续在北部李屯、南部大张重磁异常内揭露到厚大的矽卡岩型富铁矿床,铁矿勘查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但矿集区中部潘店异常区被超深的新生界覆盖,异常规模小、强度弱,深部铁矿体的地球物理信息被极大弱化,且矿致磁异常又一定程度被大规模的磁性岩体异常所掩盖,识别和提取难度较大,因此一直未取得找矿突破。【研究方法】本文充分结合相邻矿区重磁勘查的成功找矿经验,由已知到未知,对潘店重磁异常进行平面剖析和剖面定量反演,实现了研究区构造格架划分、成矿地质体圈定、异常剖析研究及2.5D联合反演的全流程解译。【研究结果】基于高精度重磁资料的综合研究,获取了超深覆盖层下的深部找矿信息,最终在齐河—禹城矿集区中部实现了矽卡岩型富铁矿的找矿新突破,使矿集区内3处重磁异常得以紧密关联,并证实了大张、潘店、李屯三处铁矿床处于同一近南北向的中性岩浆岩带内,开辟了齐河—禹城矿集区内又一处重要的找矿新空间。【结论】本次找矿成果为后续进一步开展超深覆盖层下的深部找矿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指示,同时表明齐河—禹城矿集区内具有广阔的矽卡岩型富铁矿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山东禹城取得了富铁矿找矿重大突破,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但区内尚有多处局部异常尚未查证。该区新生界厚度大(900~1100 m)、磁铁矿体埋藏深,矿体引起的地球物理异常弱,找矿难度大。为系统总结该区磁铁矿异常特征,为钻孔部署提供依据,重点剖析了禹城李屯地区航空重磁平面异常特征、地面高精度磁测异常特征,总结了矽卡岩型铁矿主要重磁异常找矿标志,主要为化极磁异常、剩余磁异常、垂向导数和总梯度模的异常中心,圈定了叠道村和于庄村2处找矿靶区。通过地震约束下的2.5D重磁剖面反演,推断了矿体赋存位置,指导部署了验证钻孔孔位,经钻探验证在禹城市李屯地区叠道村异常取得重大找矿新突破。研究成果对于该区下一步找矿勘查和其他深覆盖区矽卡岩型富铁矿找矿具有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相关滤波法提取重磁场中弱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每条测线内自动寻找剩余局部异常最大点处的观测值, 将其作为参考模型, 并沿整条测线进行滑动自相关处理, 对重磁异常处理中的自相关滤波因子进行了改造。理论模型研究表明, 改造后的滤波结果中零等值线能较好的划分异常边界, 对横向叠加异常的分辨能力很强, 能够提取常规方法很难识别的弱异常。对滤波窗口的研究表明, 自相关半径选择3~6个网格节点距为佳。利用改造后的自相关滤波因子进行实际资料处理, 发现了新的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6.
通过开展1∶5万直升机航磁测量,进一步研究山东齐河深覆盖区侵入岩体与矽卡岩铁矿的赋存特征和分布规律。以高精度航磁资料为基础,结合地质和钻探成果,研究该区岩浆岩的航磁异常及断裂分布特征,编制了航空物探推断岩性构造图。通过研究深覆盖区不同规模及埋深磁铁矿石模型ΔT异常曲线特征、航磁ΔT异常对比结果及重点剖面L8040线航磁ΔT人机交互反演结果,获得了深覆盖区铁矿的航磁磁场特征,建立了矽卡岩铁矿的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标志,预测了铁矿找矿远景区。共圈定了7个铁矿找矿远景区和8个铁矿找矿靶区,预测铁矿资源量达1.5亿t。该成果对山东齐河地区基础地质研究和深覆盖区铁矿靶区预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山东齐河地区航磁磁场特征与深覆盖区铁矿靶区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开展1∶5万直升机航磁测量,进一步研究山东齐河深覆盖区侵入岩体与矽卡岩铁矿的赋存特征和分布规律。以高精度航磁资料为基础,结合地质和钻探成果,研究该区岩浆岩的航磁异常及断裂分布特征,编制了航空物探推断岩性构造图。通过研究深覆盖区不同规模及埋深磁铁矿石模型ΔT异常曲线特征、航磁ΔT异常对比结果及重点剖面L8040线航磁ΔT人机交互反演结果,获得了深覆盖区铁矿的航磁磁场特征,建立了矽卡岩铁矿的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标志,预测了铁矿找矿远景区。共圈定了7个铁矿找矿远景区和8个铁矿找矿靶区,预测铁矿资源量达1.5亿t。该成果对山东齐河地区基础地质研究和深覆盖区铁矿靶区预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山东西北部齐河—禹城矿集区矽卡岩型铁矿找矿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该矿集区发育明显的航磁和重力异常,二者具有同源特征。地球物理异常查证工作显示,该区深部发育矽卡岩型铁矿床,成矿时代为早白垩世,铁矿物质主要来源于闪长岩体。铁矿体为地层、侵入岩和构造三者控矿,即铁矿体赋存于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地层、闪长岩体、地层与岩体接触带附近。勘查表明,总体表现为布格重力异常梯度较陡处、剩余重力异常高值处、磁异常较高处、化极磁异常高值处以及高低电阻率转换带是该矿集区矽卡岩型铁矿的找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9.
邯邢式铁矿是中国著名的铁矿类型之一.近年来,在邯邢地区采用深钻对白涧铁矿低缓磁异常区进行了验证,在孔深592.74~1 040.52 m处发现了厚度大、埋藏深、规模大、品位高的隐伏邯邢式铁矿,表明该区具有深部找矿的巨大潜力.通过对白涧矿区的综合找矿探测方法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对白涧铁矿深部隐伏铁矿的预测分析,证实了高精度重、磁方法相结合是寻找该类铁矿最有效的方法.EH-4电磁测深方法通过探测深部隐伏岩体的起伏变化,进而预测和发现盲矿体,是一种间接预测隐伏矿分布的有效方法.针对邯邢地区地表及地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重、磁、电干扰,该研究加强了实地干扰源的详细调查和室内资料的相关滤波、圆滑处理、位场的转换、异常正反演解释的研究工作,认为加强赋矿地层、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和重、磁综合异常"五位一体"的深部综合找矿模式,是寻找邯邢式铁矿深部矿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禹城深覆盖区发育有明显的航磁异常和重力异常;近年来地勘单位对该区地球物理异常进行综合研究认为该区具有良好的矽卡岩型铁矿成矿地质条件。通过系统的异常查证工作,在研究区深部揭露了多处矽卡岩型铁矿床,从而找矿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科研工作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旨在通过综合分析区内勘查研究成果进行成矿预测,以期指导区内今后矽卡岩型铁矿勘查工作。勘查工作表明研究区内铁矿体总体表现为“地层、侵入岩和构造”三者联合控矿的特征,即铁矿体赋存于奥陶纪(及石炭纪—二叠纪)地层中、燕山晚期闪长岩体中、奥陶纪(及石炭纪—二叠纪)地层和侵入岩体接触带处附近;通过分析该区赋矿地层、成矿地质体及控矿构造等主要控矿因素,并在对比区内重磁异常和铁矿体相关性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矽卡岩型铁矿综合找矿预测模型。在对该区地质矿产特征、重力场特征、磁场特征等方面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成矿预测工作,圈定了李屯、潘店、大张3个Ⅰ级铁矿找矿靶区和薛官屯Ⅲ级铁矿找矿靶区。同时,进一步圈定了李楼西、石庄、郭店村、丁寺东南、大张村、朱庄南共6个最小预测区,本次成矿预测研究工作为今后区内矽卡岩型铁矿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邯邢式铁矿是河北省重要的铁矿成因类型,已经探明资源储量达到8.7亿吨。以往在该地区经过了由高磁异常验证-复杂异常查证-低缓异常查证的过程,实践证明磁法找矿为邯邢式铁矿找矿的基本方法。随着找矿难度的逐步加大,对地质控矿条件的分析越来越重要。目前,该地区浅部铁矿资源基本探明,正在该地区开展邯邢式铁矿的深部找矿工作。回顾原来的找矿方法,对今后开展工作是十分有益的。本文以邯邢式铁矿的岩矿石物性(磁化率、密度、电阻率等)特点为主要依据,在前人实验的基础上,提出重磁电综合物探方法是今后邯邢式铁矿的找矿方法的发展方向,加强物探数据的综合处理和地质成矿条件相结合是该地区进行深部找矿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2.
提要:本文以局部奇异性方法为手段,结合证据权模型中点-面空间相关关系显著性指标t值,确定了成矿元素局部奇异值最优的α阈值,据此圈出了单元素异常分布区域。同时采用基于广义自相似性原理的S-A方法对复合异常进行分解,得出区域背景场和异常场的空间分布。研究显示,上述方法圈定的异常区域与已知矿床及区域成矿条件吻合程度较高,能有效地提取和增强元素弱异常,所圈异常区域可靠程度较高,具有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西北部齐河—禹城地区矽卡岩型富铁矿找矿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有望成为继莱芜、金岭和济南之后又一个重要的富铁矿基地。与传统的矽卡岩型铁矿产于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不同的是,齐河—禹城地区李屯铁矿的矿体产于石炭系—二叠系含煤地层内,富铁矿体与围岩呈截然的接触关系,并且矿体附近的围岩发生了强烈的角岩化。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提出上覆的煤系极低的热导率使得含矿热液能够保持高温状态,发生长距离迁移而就位于远接触带的石炭系—二叠系中。李屯铁矿的形成可能是高温的岩浆流体与低温的大气降水混合,导致温度和盐度下降发生快速沉淀的结果。另外,近矿岩体普遍发生强烈的钠长石化,导致了闪长质岩石“铁的丢失”,为出溶高浓度富铁流体以及富铁矿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幔源“高分异”的闪长岩以及浅侵位时岩浆流体的出溶,也是邯邢式铁矿形成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4.
利用重磁垂向二次导数和向下延拓等方法,分解江苏省王浩铁矿的一个水平叠加异常,提取深部盲矿体引起的局部弱异常,经正演计算和钻探验证,在预计深度找到一个有一定厚度的铁矿体。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惠民铁矿床所在区域、地区、位置三个不同层次的重、磁场特征进行研究,建立了澜沧惠民铁矿床的地球物理找矿模型.结合已验证的钻孔资料及矿石参数,用磁异常拟合体积法求取了76线C1、C2磁异常的资源量,用类比法对矿区其他磁异常进行了资源量估算,与已探明的资源量相比,该矿区尚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6.
应用遥感蚀变信息提取的方法,对新疆和静县班禅沟一带地表出露的与铜、铁矿有关的蚀变形成的特征波谱信息进行提取,综合分析影像特征和线性构造、环状构造的特点,初步圈定了该地区铜、铁矿化蚀变带的分布。通过野外的验证工作,据此建立了该地区应用遥感蚀变信息异常、影像地质特征进行找矿的模型。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新达来草原覆盖区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东南大陆边缘晚古生代陆缘增生带,属古亚洲成矿域的二连—东乌旗铜钼铁晚古生代—中生代成矿带的一部分,找矿潜力巨大。该区被牧草和第四系大面积覆盖,基岩出露较差,找矿工作相对滞后。通过研究该地区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分析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构建综合信息预测模型,提取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遥感等找矿信息,借助GIS技术进行覆盖层“揭盖”和对找矿信息进行提取,以GeoDAS 矿产预测软件为平台,运用多重分形滤波技术区分复杂背景与异常,提取矿化弱异常,应用模糊证据权法进行信息综合集成,形成预测后验概率图,圈定找矿远景区并进行验证,探索内蒙古草原覆盖区内生金属矿床勘查与预测评价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哈西亚图地区第四系覆盖层面积较大,地质找矿难度大的问题,通过1∶1万高精度磁测发现并圈定了很好的磁异常。经分析处理,择优对C11磁异常做了滤波,切线法、正反演计算,该处异常确为矿所致,结合后期钻探、地质、化探资料,验证了C11磁异常是由矽卡岩型铁矿床引起。采用以物探先导,配合钻探、地质、化探验证的找矿思路,在该区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齐河—禹城地区于不同年份开展过高精度航磁测量,为了更好地实现老资料的合理再利用,对已有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形成更大比例尺的高精度航磁资料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2011年和2017年两次航磁测量数据为基础,经过数据改正、延拓、合并等处理,使用切割线调平、弱磁场区调平以及微调平等方法,融合形成了1∶2.5万高精度航磁数据,其疏密度为250±16.2 m,总精度为1.3 nT。新数据具有更好的分辨力,包含更丰富的地球物理信息,填补了该地区1∶2.5万航磁资料的空白,是后续数据处理和解释的重要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0.
五台—恒山地区是山西省重要的铜、金等多金属成矿带之一,与岩浆热液有关的矿床通常与燕山期岩体关系密切。以往主要研究对象为特征明显的航磁异常,并未对低缓异常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次利用滑动平均法对1∶5万航磁数据求取剩余异常,进行位场分离,提取出弱磁异常信息,结合地质、重力、化探等综合信息推断该异常可能为隐伏岩体的反映,并对其进行野外异常查证,为本区深入开展找矿或找矿突破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