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受"8·8"九寨沟地震影响,沙坝沟小流域内诱发新增大量山体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松散物源量急剧增加,极大加剧了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对沟口聚居区及旅游设施等构成严重威胁.通过分析沙坝沟小流域震后地质灾害发育基本特征,分析研究主沟泥石流形成特征、灾害史及发展趋势,按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提出了结合地方发展规划的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2.
汶川8级地震造成当地极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震后次生地质灾害又给灾区规划重建带来严重影响.本文分析了汶川震后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以流域为单元,选用改进后的震后泥石流总流量计算公式,以泥石流物源总量与沟床比降为评价因子,建立单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模型,对57条潜在泥石流沟进行了危险性评价.实地调查及相关资料验证表明,评价结果与实际较为吻合,具有较强实用性,可为汶川灾后重建规划与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黄央沟位于"5.12"汶川地震的极重灾区四川省都江堰市龙池镇,地震使沟内山体发生大规模的滑坡和崩塌,其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地震后黄央沟泥石流十分活跃,2010年8月13日、8月18日和2013年7月9日均暴发了泥石流,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通过对黄央沟泥石流灾害现场进行实地调查,详细分析了黄央沟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和发育特征,并对已有防治工程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针对防治工程存在的问题和黄央沟泥石流的特点,建议在沟道下游和堆积区修建排导沟,使泥石流顺畅排入龙溪河;采取工程和生物措施来稳定沟道内的崩滑堆积体和不稳定斜坡,减少泥石流物源;沟口公路采用高架桥跨越方式通过泥石流堆积扇。该研究结果可为强震区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四川地质学报》2022,(4):593-595
汶川地震诱发形成了大量高位崩滑坡地质灾害,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源。震后每年均产生多起泥石流灾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通过调查2008年9年24日因暴雨引发的五星沟泥石流基本特征,讨论了泥石流物源堆积过程、活动特征、强度,预测了震后地震灾区泥石流发展趋势,为震后泥石流研究提供了典型实例,对地震灾区泥石流防治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清岭沟位于四川省青川县碾子村五社,该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5.12"地震后沟内出现大量崩塌落石和松散堆积物,为泥石流的爆发提供了充足的物源,2008年8月清岭沟地区发生连续强降雨,8月25日清岭沟爆发了泥石流。目前沟源及沟道两侧发育一处规模较大的潜在不稳定斜坡、三处规模较大的危岩体、一处形成于"5.12"地震期间的崩塌堆积物,一旦遭遇暴雨等不良地质作用这些潜在物源极易失稳,成为清岭沟泥石流的物源,使清岭沟再次发生泥石流灾害,威胁清岭沟下游村落及公路。通过野外对清岭沟进行地质调查、室内试验和动力学特征分析提出了UX—150型泥石流栅栏、拦砂坝、排导槽和桥涵改造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绵竹清平8·13群发泥石流成因、特征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0年8月13日凌晨,5·12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绵竹市清平乡发生群发泥石流灾害,27条沟谷发生泥石流,占泥石流沟总数的69.4%,其中以文家沟泥石流最为严重。在调查基础上,分析了8·13特大群发泥石流的成因、特征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灾后规划重建中的地质安全问题。从成因上看,8·13特大群发泥石流是5·12汶川地震和强降雨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特征上来看,泥石流呈现出暴发空间的群发性、启动过程的复杂性、发生过程的持续性,成灾过程的链式性、危害形式的多样性、泥石流规模的放大性和泥石流隐患的隐蔽性等7个方面的特征;清平乡各沟8·13泥石流冲出方量约占物源总量的10%~50%,泥石流存在进一步频发、群发的态势,建议在灾后规划重建的过程中,应全面科学评估清平乡泥石流灾害的链式效应和地质环境容量问题,将地质灾害的防治同规划重建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7.
受到"5.12"汶川特大地震、"4.20"芦山地震的影响,我国西部龙门山区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进入了一轮高发期,特别是震区小流域暴雨泥石流,防范难度之大、破坏性之强,地质灾害的防灾形式前所未有。作者通过对四川省成都市域内的几次重大流域性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分析研究,总结了震后小流域暴雨泥石流的发育特征,提出震后小流域地质灾害防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干河沟为一老泥石流沟,曾于1996年8月暴发较大规模泥石流冲毁沟口红灯桥及木材厂。"5.12"地震后流域内新增大量松散物源,以崩滑体为主,主要集中于3~#沟,物源丰富,动储量约26×10~4m^3。该沟泥石流一次冲出固体物质量较大,大于2万m^2,规模大型。结合该沟泥石流的发育特征,提出了相关的防治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震后泥石流松散物质显著增多,临界雨量降低,导致泥石流暴发频率增加、规模增大,从而使震后灾区泥石流堵江事件频繁发生,给灾区带来严重的二次灾害。为了评价震后泥石流堵江概率大小,本文在野外考察基础上,获得研究区泥石流沟基础数据,并根据水文模型计算不同频率下的泥石流规模; 在此基础上利用泥石流堵江公式,获取研究区域泥石流堵江危险程度(数值),并结合研究区域已发生的泥石流堵江事件,界定了泥石流堵江公式的临界值,使之能够更加准确用来判定泥石流堵江概率,并对 5·12 地震极震区都汶公路沿线的7条泥石流在不同频率下的泥石流堵江概率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牛眠沟和关山沟在暴发50a及其以上泥石流时,会发生堵江; 烧房沟、红椿沟和磨子沟在暴发10a及其以上泥石流时,会发生堵江事件; 洱沟和太平沟在暴发5a及其以上泥石流时便可能发生堵江; 上述泥石流沟一旦发生堵江,便会给映秀镇和都汶公路带来严重灾难。通过本文获取的堵江临界值可以作为判定泥石流堵江的参考标准,为泥石流防治、预报提供参考,同时可以为灾后重建和预防二次灾害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10.
5.12汶川8.0级地震后,引发了大规模的震后灾害,绵竹市清平乡芍药沟在地震影响下,先后发生了3次大规模的突发泥石流,对流域沟口处的二级电站厂房威胁较大,且相关人员的安全也受此影响.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单沟泥石流法对芍药沟泥石流进行研究分析,以确定泥石流的危险程度等级.研究发现:区内总物源量达16.84万m3,...  相似文献   

11.
加强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防治能力建设,切实提高各级地质环境监测站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建设水平,是完善我省地质环境管理体系,确保各级政府提高地质环境管理工作决策水平和效率的先决条件。通过对四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各级地质环境监测站能力建设现状的分析,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地质环境管理工作的实际,提出了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建设的对策及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需要编写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综合评价。目前我国几百个泥石流防治工程及三峡水库区200多滑坡治理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均为定性的简单叙述,将灾害体危害范围内的承灾体价值总量作为经济效益,不能充分说明防治工程的重要性,提供了错误的决策依据。针对上述问题,文章研究了泥石流防治工程经济效益定量化评估模型和评估方法。为地质灾害设计单位使用,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水平。泥石流防治中工种经济效益为投资者投入资金,灾害防治企业建设防治工程而减少承灾体的最大可能经济损失与投资者投入的资金之比。防治工程资金利税率=地质灾害最大可能经济损失-防治资金投入/防治资金收入;防治工程直接经济效益:最大可能经济损失-防治资金投入;投入产出比=防治资金投入:最大可能经济损失。泥石流防治工程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第一步进行泥石流危害范围内的承灾体调查。第二步进行泥石流防治工程经济效益评价。其内容包括:防治工程概况;经济评价基本数据;经济效益计算;经济效益评价。该文以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南溪泥石流为案例,进行了经济效益评价。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岳阳市地质灾害特征,依据区内地质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地质灾害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为防治地质灾害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14.
5.12汶川地震给灾区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也诱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隐患,严重危及灾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保障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文章结合当前实际,从组织管理、队伍建设、防灾减灾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及建设性的意见,对指导灾区开展防灾避险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矿业城市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进德  田磊 《城市地质》2010,5(3):28-31
本文论述了矿业城市的含义,阐述了我国矿业城市的概况,分析了矿业城市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矿业城市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对策。指出矿业城市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应重点解决好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预防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两大方面的问题,逐步偿还矿山地质环境的历史欠账,杜绝再欠新帐。  相似文献   

16.
毛春节 《四川地质学报》2014,(2):218-220,233
面对震后极差的地质环境,成倍增加的地质灾害隐患,绵阳市积极开展各项防治工作,通过及时编制《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有序、高效开展工程治理、避让搬迁、监测预警、群测群防等防治工作,提高了防灾抗灾能力,有效保护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7.
马宗科 《西北地质》2006,39(4):105-109
宝鸡市地质环境复杂,加之近年来人类不合理工程、经济活动的加剧,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已成为陕西省地质灾害多发、高发区之一。目前全市有各类地质灾害点784处,已引起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笔者详细分析了宝鸡市地质灾害现状、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地质灾害形成条件与影响因素以及目前地质灾害防治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宝鸡市今后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为宝鸡市地质灾害的正确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山西省运城地区十年改水的基本情况,指出了改水井口氟加升的主要原因,探讨了有别于国家饮水标准的重病区水氟防治有效值的确定方法、并对今后的降氟改水工作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9.
1998年,兴发集团原料库后山发生了滑坡。为了达到“防”与“治”相结合的目的,对滑坡周界以外20m的范围进行了勘察研究,查明了滑坡范围、地层结构、主滑方向、平面上分块、纵向上分级、滑面位置、展布形态、滑带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等滑坡要素,以及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通过地质测绘、物探、槽探、钻探、井探及取土试验等综合勘探手段,对滑坡及相邻边坡的稳定性作出了合理的评价,获得了满足滑坡治理设计的参数,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施工抗滑挡墙和排水系统,收到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西平公路内社段东南侧后山高边坡的地形地貌、滑坡发育特征、地质特征和成因机制分析,采用华宁岩土工程勘察软件统计,判定该滑体的稳定性,再通过传递系数法进行稳定性验算,并针对边坡的主要特征和工程实际情况,对该隐患地段的治理方案进行综合比选,提出了较为科学可行、经济合理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