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腕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方法及其在腕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6例腕关节进行CT容积扫描,层厚1~3mill,层距1~3mm。将所有原始图像进行低对比及高对比薄层重建,然后将重建图像分别导入CT3D工作站,利用后处理软件MPR、MIP及SSD分别对腕关节进行成像,由两位CT诊断医生一起对各种后处理图像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全组病例的薄层重建及三维重建显示腕舟骨骨折35例,合并舟骨月骨周围脱位8例;三角骨骨折3例;大多角骨骨折1例。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能全面、直观地显示相应的腕关节骨折、脱位及关节腔内骨片情况,尤其是MPR对骨折、脱位、骨碎片显示率为100%。结论:螺旋CT薄层MPR是一种无创伤性显示腕关节形态的最佳方法,其相关CT表现可为临床诊断腕关节损伤、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16层螺旋CT多平面(MPR)、三维(3D)重建在距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132例距骨骨折患者的X射线平片、16层螺旋CT-MPR、3D重建影像资料对比分析。结果:132例距骨骨折中,16层螺旋CT-MPR、3D重建骨折和脱位全部显示,X射线平片查出骨折99例,脱位31例。骨折X射线平片检出率75%,三维重建检查检出率100%,脱位X射线平片检出率87%,三维重建检查检出率100%。结论:16层螺旋CT多平面和三维重建,可更好地显示距骨骨折和脱位,对术前诊断和治疗有很大价值,尤其是对距骨细微骨折和半脱位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骨盆骨折的X线和CT影像学特点并探讨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620例同时有X线平片及螺旋CT检查的骨盆骨折影像资料,比较检出率,分析漏诊因素。结果:620例共有骨盆骨折1036处及关节脱位/分离38处,其中髂骨骨折255处,髋臼骨折226处,骶尾骨骨折99处,耻骨上下支骨折341处,坐骨骨折115处,髋关节及骶髂关节脱位20处,耻骨联合分离18例。X线片共漏诊169处小骨折,1处髋关节后脱位,5处骶髂关节脱位、3处耻骨联合轻度分离。X线的骨折诊断检出率为83.7%,脱位诊断检出率为76.3%;其中226处髋臼骨折X线、SSD分别漏诊61处、20处,X线、SSD骨折诊断检出率分别为73.0%、91.2%。99处骶尾骨骨折X线平片与SSD分别漏诊48、11处;检出率分别为56.0%、89.9%。经χ2检验,骨盆骨折的X线平片与CT检查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SD与常规螺旋CT和/或MPR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螺旋CT骨折检出率明显优于X线检查;螺旋CT结合MPR、SSD可更好地显示骨折及其周围情况,术前正确诊断对治疗方案、手术入路及制定详细的手术计划可提供正确指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及MRI对非典型部位骨巨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非典型部位的骨巨细胞瘤的X线平片、CT及MRI表现。其中,19例行X线平片检查,19例行CT检查,16例行MRI检查。结果:骶椎9例,坐骨4例,跖骨2例,掌骨、腕骨、肩胛骨,腰椎各1例。X线平片及CT表现: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区,无硬化边;MRI表现:病灶在T1WI常呈等-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结论:运用多种影像检查方法,可提高对非典型部位骨巨细胞瘤的认识,做出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三维CT检查和X线片对跟骨骨折损伤评价的准确度及效用,同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32例跟骨骨折病例。分别使用三维CT和X线片检查,并对跟骨损伤程度及部位进行分析,对结果的准确度进行判断(依据为手术术中所见),并用McNemar检验比较其结果的准确度。结果:跟骨骨折三维CT重建在诊断准确率方面优于X线片,对骨折部位及特征描述具有更高临床应用价值。结论:应用三维CT重建跟骨骨折检查可以有效提高对骨折损伤评价的准确度和效用性,对于临床诊断及治疗均有明确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踝关节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踝关节扭伤后行X线平片(DR)及MSCT检查的患者影像资料。结果:确诊骨折20例,MSCT扫描检查共检出骨折46处,包括内踝13例,外踝17例,胫骨下端前结节4例,后踝12例,均可清晰显示骨折线走行及骨折块大小、移位情况。DR共检出骨折37处。结论:MSCT可准确对踝关节外伤所致骨折做出诊断,尤其可清晰显示胫骨下端前结节及后踝骨折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周围型小肺癌的多层螺旋CT征象,评价肺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性.方法对40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多层螺旋CT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40例周围型小肺癌中,腺癌32例、鳞癌5例、小细胞癌3例..周围型小肺癌的MSCT主要征象为:深分叶30例、棘状突起25例、空泡征5例、胸膜凹陷征8例、以及血管集束征7例.结论在周围型小肺癌诊断中,多层螺旋CT征象起着重要作用,多层螺旋CT扫描对诊断周围型小肺癌具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对急性结肠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可疑急性结肠出血9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检查,采用动静脉双期增强扫描,并结合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图像分析诊断,部分病例经手术或临床随访证实,部分与DSA对照。结果:9例临床拟诊急性结肠出血患者,多层螺旋CT明确诊断出血部位7例,出血显示率77.7...  相似文献   

9.
目的 讨论CT及X线检查在外伤性骨质疏松中的应用。方法 1998-2000年200例外伤复查病人行CT及X光检查。结果 2-3个月后出现骨疏松的病人113例,3-4个月后出现骨疏松的66例,未见骨疏松的21例。结论 骨折2-3个月后复查病人,应适量降低CT的窗宽,窗位和X线的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脂肪栓塞综合征的X线及CT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被诊断为肺脂肪栓塞患者的影像资料,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对患者的胸部X线片及多层螺旋CT图像进行评价。结果:行X线片扫描5例表现为双肺弥漫性分布的片状密度增高影,2例表现为双肺中下野分布为主的片状阴影,1例仅表现为肺纹理增强。行CT检查5例表现为磨玻璃样改变(3例弥漫性分布、1例呈"地图样"片状分布、1例合并肺小叶间膈增厚呈现网状阴影),3例表现为多发实变影或结节影,2例合并有双侧胸腔积液。结论:X线平片仍是诊断肺脂肪栓塞比较可靠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螺旋CT能够提供更多特征性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11.
螺旋CT三维重建对髋臼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髋臼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髋臼骨折患者的X线平片、CT三维重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X线平片确诊34例,疑诊3例,漏诊1例,对其中24例正确分型.CT三维重建对38例髋臼骨折的患者均明确诊断,且均能正确分型.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能立体、多方位、准确地显示髋臼骨折的部位、范围、碎骨片等情况,对髋臼骨折的诊断、分型及手术方案制定优于X线平片,有较人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MSCT和X线平片在诊断腰椎滑脱症中的临床价值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X线平片和多排螺旋CT诊断腰椎滑脱的准确性,并评价临床价值。方法:搜集40例经X线平片、MSCT检查诊断并手术治疗的腰椎滑脱患者,X线平片和MSCT判定腰椎滑脱程度、部位、类型的结果与手术对照。结果:40例患者,27例手术证实为真性滑脱,13例为假性滑脱。以手术为对照,X线平片、MSCT诊断腰椎滑脱程度和部位准确率为100%;X线平片判定腰椎滑脱类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为分别为59.3%、100%、100%和54.2%;MSCT判定滑脱类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均为100%;X线平片和MSCT对滑脱类型判定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X线平片、MSCT判定腰椎滑脱程度和部位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判定腰椎滑脱类型,MSCT比X线平片好,X线平片目前仍是基本的筛查方法,MSCT进一步明确腰椎滑脱类型诊断,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影像信息和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Lisfranc损伤MDCT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临床表现符合Lisfranc损伤患者31例,致伤原因车祸伤21例,坠落伤8例,碾压伤2例。28例手术治疗,受伤后立即常规拍摄足部数字X线正、斜位片,3例加摄侧位片;3日内行64排CT平扫及后处理重建,重建方式包括容积再现(VR)和多平面重组(MPR)。结果:31例患者CT检查均发现有骨折,其中单处骨折3例,2处骨折13例,3处及3处以上骨折15例,共89处;均发现关节脱位,共57处,其中关节面错位≤2mm的9处,>2~5mm的30处,>5mm的18处。骨折累及关节面时相应关节均发生脱位。与CT结果比较,X平片漏诊骨折13处(14.61%),不能确定骨折16处(16.86%);漏诊关节脱位14处(25.56%)。结论:Lisfranc损伤的CT表现主要是Lisfranc关节构成骨的骨折和关节脱位,骨折线累及关节面提示相应处韧带损伤。CT表现可作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并总结不典型主动脉夹层(AAD)的MSCT影像表现特征,评价MSCT对该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AAD病例的MSCT平扫及CTA征象,诊断参照Stanford分型。结果:Stanford A型3例,B型10例。13例病变主动脉壁呈新月形或环形增厚,平扫呈高密度,增强无强化,5例内膜钙化内移。其中伴内膜渗漏2例、穿透性溃疡3例,主动脉外径增宽3例、管腔内径变窄2例、动脉粥样硬化9例,并发心包积液1例、胸腔积液4例。结论:AAD的CT影像学表现有其特征性,主动脉壁新月形或环形增厚是其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可伴有内膜钙化内移、内膜渗漏、穿透性溃疡、主动脉形态改变、动脉粥样硬化等,常并发心包及胸腔积液。MSCT增强前后扫描诊断AAD优势明显,平扫结合临床可以强烈提示AAD,CTA具有确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软骨母细胞型骨肉瘤的X线平片、CT及MRI表现和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经病理证实的软骨母细胞型骨肉瘤1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其X线平片、CT及MRI表现。结果:X线平片和CT显示肿瘤骨(棉絮样瘤骨12例,象牙质样瘤骨3例,针样瘤骨3例)、瘤软骨钙化(沙粒状、斑点状钙化8例,环状、半环状钙化6例)、骨膜新生骨(葱皮状9例、线状5例、层状4例,其中形成Codman三角10例)、软组织肿块18例;全部病例均出现不规则形骨质破坏,边界模糊。14例MRI增强扫描显示肿瘤病灶呈边缘强化4例,不均匀的间隔强化6例,边缘强化及间隔强化4例。结论:肿瘤骨、瘤软骨钙化、肿瘤边缘强化及间隔强化,是软骨母细胞型骨肉瘤的影像特点。合理利用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提高软骨母细胞型骨肉瘤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直接数字X线摄影(DR)和多排螺旋CT(MSCT)在骶椎骨折诊断中的准确性,并评价对临床治疗指导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骶椎骨折患者的DR和MSCT资料.DR观察正、侧位片;MSCT观察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在骶椎骨折诊断率、分类上进行比较并与手术结果对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青少年胫骨结节撕脱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6例(都为男性)急性青少年胫骨结节撕脱性骨折患者资料,其中2例右侧,4例左侧。除1例为跌倒致伤外,其余5例为运动损伤。X线平片检查6例,CT平扫2例,MRI平扫3例。结果:X线平片表现,根据Ogden’s分型,1例ⅠB型,1例ⅡA型、2...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数字X线摄影(DR)和多层螺旋CT(MS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确诊率,评价其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作用。方法:观察80例肋骨骨折患者的DR正、斜位片,MSCT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及薄层轴位图像,对比分析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肋骨骨折确诊率、漏诊率和疑诊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相似文献   

19.
急性颈椎损伤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目的是分析急性颈椎损伤(ACT)的CT征象,评价CT在ACT诊断中的价值及限度。方法:78例颈椎外伤患者行平片、薄层CT检查及三维重建,并做对照分析。结果经影像学诊断60例ACT,CT诊断59例,1例CT阴性而由平片确诊 1例。平片与CT的骨折检出率分别为 53. 3%和 98.3%。结论:CT比X线平片可发现更多的骨折,并能明确骨折块与椎管的关系。这对临床处理严重颈椎损伤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平扫、CT血流灌注成像(CTP)、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比较影像学价值,找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合理影像检查路径。方法:3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经CT、CTA、CTP、DWI检查。结果:30例患者中,12例CT平扫显示责任病灶,27例CTA显示责任血管。DWI与CTP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敏感性分别为73.3%,83.3%,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5.7%,92.6%,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T平扫是常规筛选检查,CTP和DWI是发现脑组织缺血改变的敏感方法,CTA适用于确定责任血管。CTP和DWI、CTA检查可根据病人经济条件及临床表现灵活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