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保定西部山区地处太行山东麓北段,区内地下水与地表水分布不均,缺水区分布较广,区内地质条件复杂,找水难度极大。在近年保定西部山区缺水区找水工作中,以地质控水理论为指导,综合遥感解译、物探勘查、钻探验证等技术手段,成功实施了系列的地下水勘查示范案例,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指出各专业人员相互配合以及各种技术方法的相互验证,能有效的提高山区找水的工作效率与成井率。  相似文献   

2.
普格县属于乌蒙山连片贫困缺水区。结合乌蒙山连片贫困缺水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及地方政府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在此基础上,对普格县黑水河断裂带附近具备开采条件的ZK12探采结合井进行成井利用,解决800多人缺水群众饮用水困难。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达里诺尔与阿巴嘎新生代大规模熔岩溢流火山作用形成数千平方千米的熔岩台地。本文利用40Ar/39Ar年代学测试技术以及ALOS-DEM数据研究熔岩台地时空分布规律。达里诺尔与阿巴嘎火山作用早期都有大规模熔岩溢流形成熔岩台地,晚期单成因火山作用形成零散分布的火山渣锥。贝力克牧场平顶山高低两级熔岩台地分别形成于~2.5Ma和~1.1Ma,阿巴嘎火山群熔岩台地形成于约6.2~7.5Ma。本文提出区域剥蚀模型解释在火山群边缘常见的多级熔岩台地的成因。火山作用与当地特殊气候引发的区域剥蚀共同作用造成多级熔岩台地地貌。  相似文献   

4.
刘祥柱  刘福臣 《地下水》2009,31(3):129-132
鲁中砂石山区地下水富水性严重不均,为山东省严重缺水地区.为探测鲁中砂石山区的地下水,利用四极对称剖面法、中间梯度法、偶极剖面法、联合剖面法等各种电阻率剖面法,寻找岩石破碎带、低阻正交点、低阻麻花异常、"V"形低阻异常、高阻岩脉等富水构造,成井率大为提高,找水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
夏凡 《地下水》2014,(1):115-116
利用大功率激电测深法( IP)在张家口地区某严重缺水村庄进行地下水勘探工作,并最终成井,取得了很好的勘查效果,极大的解决了该村庄村民用水难题。实践证明激电测深法在张家口地区地下水勘查中的应用是很有推广价值的。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是乌蒙山区革香河流域重要的饮用水源,由于地下水发育规律复杂,地形起伏巨大,给地下水的有效开发利用带来了诸多困难,广大地区存在干旱缺水问题。文章利用岩溶地下水综合调查—探测—评价方法,查明革香河流域地下水赋存发育规律,揭示流域内干旱频发的成因机理,归纳总结出向斜蓄水构造、背斜蓄水构造、断层蓄水带和断陷盆地蓄水构造四类典型蓄水构造模式,优选了断层阻水、向斜蓄水、岩性界线阻水、上下阻水和地下河径流带五种富水成井区位,并有效应用于严重干旱缺水区的打井找水工作,定井成功率达到70%以上,解决了流域内2万多人的饮水困难问题,有效服务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7.
济南泉域地下水环境演化与保护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济南泉水为国内外水文地质界和社会所关注,保持泉水长期连续喷涌和泉域水环境良性循环是焦点之一。本文根据实际调查成果,分析了泉域岩溶地下水环境的演化特征,认为自然和人为双重作用导致了泉域地下水补给、迳流、排泄和水化学条件的改变,引发了泉水断流、地下水降落漏斗、地表水体污染和地下水质量下降等生态环境地质问题。优化泉域内外地下水开采布局、人工调蓄补源、控制城区向直接补给区扩展等是保持泉水喷涌和保护水环境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郑松 《贵州地质》2003,20(3):187-191
地下水的开发是解决贵州饮水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对泉水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制定地方标准,以确保饮用泉水质量安全,为饮用天然泉水的生产经营及质量技术监督执法提供可靠的技术法规保障。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环境破坏经济损失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济南市地下水环境的实际情况,从地下水环境污染、泉水停喷、地下水位下降三个方面,分8个指标,对济南市地下水环境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了评估。表明2005年济南市地下水环境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约为10亿元,占当年全市GDP的0.58%,其中,泉水停喷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旅游业损失和农业缺水损失尤为突出,占总损失的50%。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干旱缺水问题在滇东南地区较为严重,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分析、评价对人畜供水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侠鱼塘泉为个旧市鸡街镇的一个重要水源地,通过选用PH、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氨氮、氟化物等20项水质监测因子,分别利用地下水质量标准指数法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对泉水地下水水质进行分析评价。由标准指数法评价法结果可知,监测因子亚硝酸盐氮指标超标,不符合《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地下水质量标准。对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光明  熊德全 《地下水》2011,33(2):49-51,104
地下水资源是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地下水资源全面科学的调查和评价,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基础性工作.农安县缺水由来已久,其中水质性缺水、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近年来,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局部地区出现了降落漏斗、含水层疏干、地下水水质恶化等环境地质问题.本文用回归分析法计算了研究区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分析地...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针对吉林省西部低平原深层承压地下水遭到高氟潜水污染,部分承压井水质氟离子超标导致水质恶化问题,提出了加强钻井管理,规范钻探成井方法。通过改善成井工艺来保护承压地下水不受污染。本文是多年工作经验的总结,可做为本地区水文地质钻探打井工作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碎屑岩地区寻找地下水相对难度较大,其主要途径是寻找构造裂隙.瞬变电磁法在多测道剖面上对构造裂隙具有典型响应特征,据此可以在缺水地区寻找地下水水源.在山西平遥和河南杨村矿,应用瞬变电磁勘探,准确地圈定了构造位置,经钻井验证,于井深300m处见破碎带,终孔深度350m,成井后水量为25m3/h.  相似文献   

14.
刘永兴 《广东地质》2001,16(2):122-126
水文测井是在水文钻孔中进行各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一个统称。在无岩心钻井中,水文测井已成了一个必不可少的配合手段,根据测井资料成井,可使成井率达100%,有力地促进了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水文地质勘探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结合区域地质资料,采用重力、高密度电法、激电测深及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等多种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计算机数值模拟反演计算等工作手段,为河南省鹤壁市气象干旱缺水区开展应急抗旱找水。多种物探方法的运用,对于应急抗旱找水打井的井位合理的布置、快速定井,保证成井后的出水率和地下水的合理利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综合物探方法的应用和类似应急找水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小尺度区域、缺水地区岛屿的浅层地下水富集性评估的相关问题,以岛屿为例,提出以GF-1与DEM等数据为数据源,选取岩性,地貌,坡度,植被覆盖度,地表温度,水域密度和土壤湿度,共7个指标进行提取,构建了该地区浅层地下水富集性遥感评估模型,得出了浅层地下水富集性等级图5级,并通过实测井中或泉水的水量对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评估结果满足误差精度要求,该方法能够对小尺度岛屿地区进行浅层地下水富集性评估。  相似文献   

17.
济南名泉断流多年,尚未根本治理。“泉城”外围地下水资源丰富,保泉供水不是不能解决,关键是条件不清,措施不力。其中最主要一个学术问题,就是泉水与东郊、西郊地下水的关系需要搞清。 过去对济南泉水的成因,大都是说“济南泉水来自南部石灰岩山区,受济南岩体阻挡而地下水溢出地表成泉”。作为一种概括的说法是无可非议的。近些  相似文献   

18.
泗县地区水文地质特征及缺水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泗县地处安徽淮北平原的东北部,缺水问题一直影响着该县的经济发展。通过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查明该区地下水的主要含水层富水性及其特征,掌握了地下水分布规律,依据施工的供水井和水质分析结果,了解了地下水水位动态,分析了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缺水的主要原因,一是以黏土为主的地层岩性造成的水源性缺水,二是以原生元素超标为主造成的水质性缺水,为缓解缺水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水文测井是在水文钻孔中进行各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一个统称.在无岩心钻井中,水文测井已成了一个必不可少的配合手段,根据测井资料成井,可使成井率达100%,有力地促进了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水文地质勘察事业的发展.本文2001年4月收到.  相似文献   

20.
黔西林泉片区表层岩溶带发育特征及供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黔西县林泉片区属于深切河谷斜坡地带,区内地下水位受乌江期隆升作用埋深大,不利于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且区内缺水人口分散分布于河谷斜坡地带,不利于集中供水。所以对区内表层岩溶带发育及表层带岩溶水分布特征的研究,是解决区内缺水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