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余振  顾浩 《地理科学》2016,36(9):1371-1377
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在测算出国家层面的各产业GVC分工地位指数的基础上,引入东北三省内的地区和产业差异因素,估算出东北三省工业产业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研究发现,整体上东北三省采矿业等基础工业贸易增值量较大,但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和低端锁定威胁;而其制造工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较低,对外贸易中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比较劣势,并且这一劣势还存在恶化倾向。就各省来看,基础工业方面,辽宁省在采矿业上的比较劣势相对较小,黑龙江省在采矿业上存在更为严重的产能过剩和低端锁定风险,而在制造业上吉林省的比较劣势较大。因此,东北三省要实现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和产业结构升级,就需要转变传统的产业发展和外贸理念,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将高新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生产相结合,发展新型工业化模式,在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走创新驱动的集约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最近几年,我国矿业企业"走出去"的热情日益高涨,各级政府部门也积极鼓励。据商务部的统计,2003年,中国在海外采矿业的直接投资额为13.8亿美元,占当年非金融类海外投资额的48.4%;2007年,中国在海外采矿业的直接投资额就快速攀升到97亿美元,占非金融类海外投资额的61.9%。2008年至2009年初,中国矿业境外投资高达700多亿元。  相似文献   

3.
中国资源枯竭城市产业功能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曹靖  张文忠 《地理科学进展》2013,32(8):1216-1226
当前中国多数资源型城市进入资源枯竭阶段后陷入了发展困境。产业功能严重失衡是造成资源枯竭城市产业发展不可持续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依据经济基础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借鉴城市功能研究方法,以国家发改委确定的24个地级资源枯竭城市为案例,对中国资源枯竭城市产业功能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1997年以来样本城市产业功能变化的动态过程。结果显示:资源枯竭城市产业功能较多体现在其基本功能方面(采矿业及相关行业),但在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以及大多服务业功能上存在缺陷;约半数资源枯竭城市优势产业功能已经由采矿业转向了制造业,但各城市间存在差异;依据产业功能特征,将24个案例城市分为四大类别,分别探讨其1997-2011年间的产业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4.
<正>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1~11月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5,794.4亿元,同比下降21.6%。数据显示,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3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8个行业下降。其中,采矿业中4个细分行业利润下降。具体来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利润1,104.5亿元,同比下降44.4%;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实现利润3,091.4亿元,下降13.2%;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实现利润7,12.2亿元,下降21.4%;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实现利润495.6亿元;下降  相似文献   

5.
《西部资源》2012,(6):40-41
我们的祖先对矿物的大量需要,必然要以发达的采矿业做基础,也必然会从生产实践中产生先进的采矿技术。下面分述几种主要采矿业和采矿技术。铜矿的开采中国铜矿石的开采极晚到商代已经初具规模,虽然历史上这方面的记载缺乏,但是从商代大量铜器的出现和铜矿遗址的发现,我们可以得出这个结论。据1989年一月二十七日《中国文物报》报道,江西瑞昌铜岭发现一处商代中期大型铜矿遗址,是目前发现的  相似文献   

6.
李虹 《西部资源》2009,(1):45-46
南非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东、南、西三面被印度洋和大西洋所环抱,国土面积122万平方公里,人口4800万,设置9个省。南非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五大矿产国之一,采矿业发达,但近年来对矿山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却甚少。这和南非实施严格的矿山环境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KPMG)最新报告显示,中国在澳大利亚的直接投资从2012年的101.05亿美元下降至2013年的91.15亿美元,反映了在采矿业和能源行业投资的下降趋势。同期中国在全球的投资额总体呈上升趋势。这份名为《解密中国对澳大利亚的投资(2014年3月最新版)》的报告显示,中国2012年的全球投资总额构成中,美国与澳大利亚各  相似文献   

8.
岩矿主要是由化学元素构成的,它本身就包含了多种天然存在的化学元素,因此岩矿的成分测定与分析,对我们科学合理的分析化学,并将其更好地应用于实际来说意义重大。近年来,随着采矿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地质分析工作也获得了较好的发展。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目前我国岩矿成分测定与分析的基本流程,然后指出了几种常见测定岩矿成分的方法,最后,对目前我国常见岩矿的成分测定与分析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工业化进程深刻影响着城镇功能格局的演变.利用区位熵法、集中度系数方法对2000-2006年期间天山北坡经济带行业产值数据进行分析,借此判断城镇功能格局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天山北坡经济带工业化进程加快,采矿业和制造业一直占有主导产业地位.2000年以来,过度集中于乌鲁木齐等少数城市的经济带功能格局呈现出分散化和相对...  相似文献   

10.
十九世纪以前,山区占优势的产业是畜牧业和采矿业。但是,在基础设施薄弱、与生产同类产品的平原地区竞争日益加剧的条件下,进一步发展上述产业的可能性愈来愈小了。这是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山区经济社会生活逐渐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人口流失加剧,山村渐趋消亡。很自然地,对于如此形成的真空,应当以某种方式加以充实。在对这类地域有所需求的为数不多的活动范围和经济部门中,游憩业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在中国逐渐兴起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它满足了城市居民渴望“回归自然”、享受“返璞归真”的追求,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历史任务。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标准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开发乡村旅游的硬件条件具有很高的重合度,而根植于西双版纳村寨的贝叶文化是一种良好的乡村旅游资源。因此,在版纳村寨开发乡村旅游是一项很好的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此举是促进西双版纳村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港口城市成长的理论与实证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宁波为例,着重探讨港口对港口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和港口城市的成长模式。认为港口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首先表为港口建设促进港口城市成长和城市中心职能的增强,然后是港口通过港口城市的中心带动作用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SincethereformgreatChangeshavetakenplaceinsocialandeconomicfieldsandti1erapiddeveloplnentofoutwardeconomyandruralenterprisesaretwomoStoutStandingaspeCtsinti1esechanges.Withti1edevelopmatofoutWardeconomy,ti1enumberofaterpriseswithforeigninvestmentincreasessharPly.Tl1etideofintroducingfOreigncapitalsoarstoLUrprecedentedheights.Theforeigncapitalusedinl993wasl8timesthatofusedinl983.Atthesametimeti1eforeigntradehadbeenincreasingrapidlybyanaveragegrowthrateofl5.4percwtbetWeenl978andl992,Whichwa…  相似文献   

14.
资源与环境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一个地区资源与环境基础状况及与城市发展的协调程度将对城市的发展起到推动或限制作用。发展滇中城市群、构建以昆明为核心的滇中大经济圈是促进云南省乃至我国西南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加快云南省城市化进程的重大举措。分析了滇中城市群发展的资源与环境基础及与之相协调的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滇中城市群的发展提出一些自己的浅见,以期对滇中城市群的发展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5.
格网技术对GIS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格网技术作为新一代的Web技术,必将深刻影响GIS的发展。格网计算为数据密集型空间分析提供了资源支持。数据格网为海量空间数据分布式存储、管理、传输、分析提供了一体化的解决方法。格网技术为VRGIS实时场景渲染和海量场景数据存储以及GIS互操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格网中的智能体组件动态组装应用软件将对GIS应用开发方式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建立空间信息格网可以实现中国GIS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不同阶段,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表现出不同特点。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东西差距,但不平衡性相对较小。依据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参照相关省区的发展实践,未来山东仍应继续保持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度不平衡,培植和发展省级、准省级、地区级、地方级、县级等5级增长极系统和胶济、京沪、日新、京九、烟青、环半岛等“三纵二横一环”的产业带格局。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探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的生产力要素,重点分析了第五次产业革命的生产力特征及其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深刻影响:(1)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成为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2)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相结合改变着工业、商业、城市布局的基本特征;(3)基因工程产业改变着传统农业的性质及其功能;(4)新能源产业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拓着新的前景;(5)知识园区的发展改变着城市与区域的空间结构;(6)多极化城镇体系将在  相似文献   

18.
南通县农村产业结构变化、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南通县为典型,研究了近年桌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农村产业结构类型的形成、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和空间转移以及县域城镇化发展,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从极化区的功能探讨长江三角洲的扩展范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极化区作为一种具有全球意义的区域发展模式和空间组合形式,日益成为集聚经济要素和支配国家乃至全球经济命脉的巨大载体,承担着引领国家经济发展、参与世界竞争的功能.长江三角洲地区经过了近30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初具极化区的特征.但是,与其它世界级极化区相比,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体实力和带动能力仍然不足,国际竞争力还很有限.通过扩展极化区范围,可以扩大长江三角洲核心地区的腹地,缓解极化区资源环境瓶颈约束.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合理范围,各界意见纷纭,争论较多.基于"长三角"作为世界极化区的要求,从极化氏的科学概念、条件和以提高国际竞争力、完善极化区功能的目标出发,通过区域内城市之间的功能互补和经济联系分析,结合区域一体化的现实性,研究了扩大"长三角"的合理范围,得出了应把温州、金华、盐城、淮安、马鞍山、芜湖、铜陵、巢湖、合肥、滁州、宣城等城市作为扩展优先选择区,把宿迁、徐州、连云港、丽水、衢州、池州、安庆、蚌埠、黄山、宿州等城市作为扩展保留资格区,从而把长江三角洲地区从16个城市逐步扩大到37个城市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区域发展格局演变过程与调控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樊杰  王亚飞  梁博 《地理学报》2019,74(12):2437-2454
2018年底中国人均GDP达到64520元(将近10000美元)。世界各国发展历程和区域发展差距倒“U”字型曲线表明,中国区域发展格局演变将步入从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持续扩大转向缩小的拐点区段。本文讨论了1978年以来拐点发生前40年间中国区域发展格局演变过程,① 处于发展上游(前8位最发达的省区)和下游(后8位欠发达省区)省区人均GDP的差距从1978年的407元增加到2018年的53817元;② 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重心在外向型经济、非公有经济的拉动下,呈顺时针方向发生旋转,中国东南地区成为经济加速集聚的区域;③ 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形成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区四大核心区域为顶点、相邻区域的连线为边界合围成的菱形结构,其GDP占全国比重稳定在75%左右。2020年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应进入演变的拐点,一方面表现为区域经济差距的缩小,另一方面则是从非高质量的区域发展向高质量区域发展的转变。区域高质量发展是在经济效益持续增长过程中,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将相向基本同步的增长过程,并呈现出因地域功能不同而分异的区域高质量发展模式。未来30年,按照促进区域均衡(协调)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双重目标要求,应把重点城市化地区、相对欠发达地区、重要安全保障区等三类区域以及区域间互动关系等为调控和优化中国区域发展格局的重点,而建立以主体功能区划—战略—规划—制度为统领的空间治理体系,将成为调控和优化区域发展格局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