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凯利斯 -博罗克院士是俄罗斯地震学和数学地球物理学领域杰出的科学家。他的高尚人品、科学的洞察力、活动能力以及他能从大量事实中择其主的聪明才智 ,使得他总能发现新的、常常是别人尚未提出的全球性问题 ,并团结各科学领域的专家进行研究。凯利斯 -博罗克建立了俄罗斯科学院国际地震预报理论和数学地球物理学研究所 ,并担任了首任所长。从 1 966年起他亲自编辑出版了《计算地震学》年度著作文集。凯利斯 -博罗克在科学活动初期专门从事数学地球物理学一些经典问题的研究 ,初期的研究是建立地震震源模型以及根据观测资料重建震源区的地面…  相似文献   

2.
苏联科学院国际地震预报理论与数学地球物理研究所于1990年1月2日在莫斯科正式成立,所址在莫斯科华沙大道79号二号楼。这个新研究所的前身是苏联科学院施密特地球物理研究所计算地球物理部。研究所所长是国际著名的地震学家、国际地球物理与大地测量协会(IUGG)主席、苏联科学院院士凯利斯、博罗克博士。主管科学研究的副所长是技术科学副博士库兹涅佐夫,学术秘书是物理数学科学副博士普罗佐罗夫。这个研究所现约有110名科技工作者,其中包括2名苏联科学院院士,10名科学博士和  相似文献   

3.
该书是一本文集,是《计算地震学》系列书的第23卷,由前苏联科学院院士凯利斯-博罗克和数理学博士列夫申担任责任编辑,科学出版社(莫斯科)1990年出版。本书对现代数学地球物理学和计算地球物理学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岩石圈动力学和地震预报(唯象学及模型);流体动力学和固体地球磁流体动力学;地震学的正演和反演问题;运用识别法和统计法解决广泛的地震学问题等。  相似文献   

4.
探索地震     
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科学院院长、科学院院士萨窦科夫()对霍德扎耶夫的评价:霍德扎耶夫曾就构造地震学这门年轻、奇异、而又极其复杂的科学作过充满信心而大胆的论述。他的副博士论文成果被用来编制苏联地震区划图。在他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确定东乌兹别克斯坦地区地震活动的等级作了重大的修正。最后,他大胆而又成功地作出了两次地震预报,后来完全被证实是正确的。这是青年学者在研究用有前途的地震地质方法探索地震前兆和确定自然现象出现的新规律方面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卓越的工作能力、明确的目的性以及对事业的忠诚,这就是霍德扎耶夫的性格特征,这些特征构成了他的研究才能……。  相似文献   

5.
据塔斯社莫斯科1980年7月4日电,苏联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发言人对塔斯社记者说,苏联国土上有近300个观测站日夜监视着地球的活动。地震预报服务对苏联有重大意义:苏联有1/5的领土是地震活动带。莫斯科的地球物理学家到设在地震活动带的观测站去试验地震预报的新仪器。观测站有最新式的仪器记录周围环境的变化。借助苏联发明的方法与仪器,专家们可以以相当高的准  相似文献   

6.
据塔斯社报道,苏联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专家们认为,国际地震资料交换系统能促使监督核武器试验系统发挥更大的作用。今天,他们与美国、澳大利亚和瑞典的地震学家一起,已开始检验国际地震资料交换系统各组成部分作用的国际试验。此项国际试验的技术负责人拉图什内向塔斯社记者说,“苏联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已在奥布宁斯克建立了国际资料中心,该中心通过瑞典地震中心与华盛顿(美国)、斯德哥尔摩(瑞典)和堪培拉(澳大利亚)的此类地震中心保持联系。今天,此类工作的任务之一就是检验计算机的工作状态,这些计算机  相似文献   

7.
一、苏联科学院远东科学中心火山研究所在以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费多托夫所长领导下,火山研究所在研究堪察加的火山、远东地区的地球物理、地质、地球化学、海啸及地震预报方面作出了很大成绩。目前,该所已成为远东地区地震预报区域中心。该所的主要科学研究方向是针对远东地区频繁发生的火山活动和岩浆活动等问题,根据地震资料研究岩浆活动机制、火山活动机制、地震的震源过程、地震区划、抗震工程、地震活动性和地震预报。最近,为加强海洋地震学  相似文献   

8.
1981年苏联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出版了《地震预报研究科研计划》一书。此书系统地介绍了苏联地震预报研究计划,全书共分七章,主要目次如下:第一篇地震预报的地质学和物理力学基础第一章地震活动区的地质地球物理学研究1.问题的定式化与处理方法的原则2.地震区划3.工作地区的地质学特征4.发震机制与地震预报5.古地震断层的研究6.地质过程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地震学家们正期待着苏联政府批准建立一个全国性的警报系统,以减少象去年12月袭击了亚美尼亚那样的地震所造成的破坏。苏联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地震预报研究项目负责人索博列夫(Gennady Sobolev)说:“我们知道如何建立一个预报、警报系统。”但是,他在会见政府日报——苏维埃俄罗斯报记者时说:“由于我们没有足够的仪器设备进行充分的地震监测,因此,我们的短期预测网很不完善。”索博列夫估计,在易震区建立监测台网需要花费3亿卢布(3亿英镑)。苏联有1/4以上的地区处于高地震危险之中。索博列夫说,受影响的地区主要在远东和  相似文献   

10.
日本长野县西部地震使人们认识到,用现今的科学技术进行地震预报是何等的困难。但是,苏联现在正在研究利用人造卫星从宇宙空间进行地震预报,而对一般人来说,这甚至会被视作“异想天开”。根据苏联科学院宇宙研究所的尤利·扎伊切夫介绍,这项研究的有关情况如下。对周围电系统的激发通过人造卫星“国际宇宙19号”的测定,苏联科学家首次观测到在强震前后几小时,电离层上部的低频辐射强度异常增大。接着,人造卫星“华盖3号”又证实了这一现象。很久  相似文献   

11.
苏联是世界上多地震国家之一,地震预报工作开展较早,近20年来取得一些进展,其中某些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笔者通过一年来在苏联进修所了解的情况,在本文中综述了苏联地震预报历史发展简况、苏联地震预报研究体制概况、苏联地震预报研究的进展和国际合作、苏联地震预报的管理体制及主要经验。认为苏联地震预报的基础理论研究扎实、方向明确、前景宽广;中苏两国应加强交流,为早日实现地震预报携手并进。  相似文献   

12.
目前,苏联约有400个地震台站,其中有60个台站参加苏联全国 M≥3(个别地区为 M≥2.5)地震的速报服务。建立在苏联科学院施米特地球物理研究所奥布宁斯克中心地震观测台基础上的服务中心负责整理各台站提供的汇报资料。该中心在震后两个半小时之内就能定出地震的基本参数,包括发震时间、震中坐标和震源深度(根据一系列台站地震图上纵波和横波初至时间)以及地震强度特征(里氏震级 M 和按国际1964年麦德维捷夫-施蓬豪艾尔-卡尼克12度烈度表标定的震中烈度)。速报服务的任务是向需要了解地震信息的20多个部门提供地震通报,其中包括苏联部长会议和各加盟共和国政府、苏联科学院地震和  相似文献   

13.
1991年5月3日至17日,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副局长李大贵同志为团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科技代表团一行6人应邀分别访问了苏联乌兹别克加盟共和国科学院地震研究所和土库曼加盟共和国科学院地震研究所,受到了两地震研究所的热烈欢迎。 新疆与苏联中亚地区的地震科技合作开始于1989年。此次新疆地震科技代表团访问乌兹别克和土库曼两加盟共和国地震研究部门,进一步扩展了中苏地区间的地震科技合作,加深了双方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新疆与苏联中亚地区具有相似的地质构造特征和地震活动特征。双方都具有长期地震研究的历史和经验,同时又具有各自的优势。加强和不断发展这一交流与合作将会大大提高两地区地震研究水平和地震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14.
由联合国救灾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苏联共同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加的“地震预报和减轻地震损失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0月8日至14日在苏联塔吉克加盟共和国首府杜尚别举行。近百名苏联地震学家和地震工程师以及来自其它31个国家的42名地震学家和地震工程师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涉及了地震预报和减轻地震损失,地震危险性评定和地震灾害控制,地震预报的科学基础,地震预报和地震灾害的杜会、经济及组织问题,成功与不成功的地震预报的实例以及地震预报实验场诸问题。与会专家共宣读了43篇论文、报告,研讨了地震预报和减轻震害工作的现状,对于正在一些国家中进行的国际或国家地震预报实验场的研究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会议举办了小型书展,安排了与会者参观塔吉克抗震建筑与地震研究所、杜尚别地震台和努列克水电站大坝抗震工程。  相似文献   

15.
苏联地震预报研究及其实验场的发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也是开展地震预报探索研究较早的国家之一。近20年来取得了一些明显的进展,并已在本国的地震学领域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苏联对地震预测预报的探索工作可归纳为二十年代、五十年代、六十年代至今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把测震学和地震前兆的观测作为重要内容。从第二阶段探索工作起,苏联便采取了实验场的方式,在中亚塔吉克共和国的加尔姆地区建立了第一个实验场,并开展了较大规模的综合观测。特别是近年来固体物理(首先是断裂物理和力学)取得的成就以及电子技术在地球物理实验中的应用,为地震预报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仅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对苏联地震活动区域分布和地震预报的历史,苏联地震预报体系与实验场,特别是中亚地区的实验场情况,以及地震预报研究实验场的主要成果和经验以及预报实例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6.
张魁林 《内陆地震》1989,3(1):71-80
为了研究地电阻率和电场的变化与地震活动性之间的关系,近年来苏联在中亚地震预报试验场进行了实地测量和多方面的探讨,现将其观测结果介绍如下。 一、地电阻率的变化与地震活动性关系的观测结果 1.1偶极电测深 1983年,苏联科学院高温研究所电磁方法试验考察队在伏龙芝地震预报试验场用偶极测深法,采用AB=620m的供电极距,对地壳上部岩层电阻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每年发生几千次地震,其中很多地震是灾害性的。为了完善地震预报方法,科学家们在做些什么呢?乌兹别克加盟共和国科学院地震研究所是研究这一重要课题的苏联科研单位之一。1966年4月的塔什干地震悲剧过后,由于建筑工作者的努力和地震工作者认识的深化,使新住宅的基础更加牢固,因此,塔什干的居民感到比较放心。根据科学的建议,乌兹别克斯坦水库的大坝也进行了加固。然而,研究所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更加完善的预报地震的方  相似文献   

18.
1982年欧洲地震学委员会地震预报研究分会在利兹召开了第一次地震预报研究学术讨论会,会上对欧洲地震预报研究作了简短的历史回顾。结果证明欧洲的地震预报研究主要发展于苏联,从本世纪初加利津(G.Galitzin)的研究开始。在阿尔派恩-地中海地区,迄今为止有关研究主要在于研究地震的规律性。1980年欧洲理事会发起的国际地震预报研究计划,预计对西欧国家日益增加的活动会有新的推动。  相似文献   

19.
一根据新疆科技代表团与苏联有关单位签署的协议及双方1988年9月签署的合作备忘录,应苏方邀请,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副局长、副研究员朱令人为团长的新疆地震科技代表团一行5人,于1989年6月1—21日首次访问了苏联哈萨克共和国科学院地震研究所、塔吉克共和国科学院抗震建筑与地震研究所、吉尔吉斯共和国科学院地震研究所,在所到之处受到了苏方热情友好的接待。访问期间,代表团分别向三个研究所介绍了我国家地震局和新疆地震机构和地震预报研  相似文献   

20.
苏联地球物理研究所苏联于1928年建立了第一所地球物理研究所。其间几经分所和合并成为现在的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目前该所已成为苏联最大的地球物理研究中心。该所的研究项目有地球物理、地磁、地球重力场、高温高压、电磁场、电磁测深、计算地球物理学等方面。该所与位于高加索、中亚、远东地震活动区的各研究所加强地球物理学、尤其是加强地震预报工作的联系和配合。各加盟共和国的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