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利用信息技术和先进的教学理论来改进课堂教学是当前学校地理教育改革的一条重要思路,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提出,地理教育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可见,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应该成为地理教育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地理教学》2009,(9):F0003-F0003
2009年8月8日至12日,“全国高师地理课程与教学论2009年学术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23所高师院校的专家学者、杂志社工作者及研究生近100人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高师地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委员会”主办,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和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务处承办,内蒙古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协办。出席会议的领导和来宾有:北京师范大学地理与遥感科学院王民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院袁书琪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院副院长段玉山博士,  相似文献   

3.
Internet具有重要的地理信息科学资源。地理信息的标准是保证网络传播地理信息的前提条件,也是推动地理信息科学数据共享的基础。借助于搜索工具,点击与地理信息科学相关的一些网站或者关键词,就可以寻找到所需要的地理信息资源。众多的Rs、GIS、GPS、制图、数字地球、全球变化、资源环境以及各种出版物和研究机构等网站,可以为地理信息科学的研究提供重要条件,网络资源需要进一步的挖掘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地理教学论”课程是高师地理院系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它是研究地理教学活动、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地理教学论课程对于培养称职、合格和优秀的地理教师都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我国师范教育体制、办学模式、教学计划等的影响,高师教育不适应社会和基础教育对人才的需要,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师教育理念显得滞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在这样的背景下,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地理教学论”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陈澄教授,我国第一位地理教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前理事长。 陈澄教授在从事教育工作时,主要承担《地理教育学》《地理教学论》《地理教学法》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编过相关内容的多本书籍,如《地理教育测量与评价》《地理教学论与地理教学改革》《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等。  相似文献   

6.
韩加强  周尚意 《地理教学》2019,(6):22-25,39
乡土地理资源在地理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为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地方性的四个层次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构建了乡土地理资源的深度开发与教学实施的策略。该策略梳理了乡土地理资源的类型及开发措施,形成了乡土地理资源深度加工的方法,构建了利用乡土地理资源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开展了丰富的乡土地理资源的开发和教学活动。实践证明,该策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原理,有利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戴敖锁 《地理教学》2013,(24):32-34
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课程基本理念”的解读为例,从文本内涵、彰显思想、实践指导等三个梯度对“课程基本理念”进行了解读。首先揭示其文本内涵及其内在关系,发现“有用”和“开放”是其两大内涵,两者互为“以生为本”核心思想的表里,两者是目标和途径的关系;其次在教育思想层面解读,发现其映照着“生活教育”与“生命教育”、“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价值;最后指向教育实践解读,发现其蕴含着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导向、以基于“问题”的生活化、乡土化地理案例为主要载体、以“自主+合作式探究”为主要教学方式的地理教育教学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发展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地理信息技术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给地理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本文通过挖掘GEOVIS Earth Studio平台在地理教学中的功能优势,构建其教学应用模式,以人教版必修《地理1》“河流地貌”为例阐明平台操作过程并进行案例教学设计,创新地理教学技术手段,促进中学地理教学的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课程资源是课程开设的前提条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针对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建议:“充分开发、合理利用地理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增强地理教学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按照课程资源存在方式来看,可以将课程资源分为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隐性课程资源也叫潜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一般是指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课程资源,以教育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等方式存在,它通过学生无意识、非特定的心理反应影响学生。  相似文献   

10.
推荐阅读     
《地理教学》2014,(4):52-52
正[1]陶本一.学科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袁孝亭.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地理课程与教学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0,(7):82-87.[3]俞立中.重建信息时代的中学地理教育——在《地理教学》创刊50周年纪念研讨会上的讲话[J].地理教学,2009,(11):2-5.[4]俞立中.对中学地理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地理教学,2012,(5):4-7.[5]李家清,户清丽.我国课程论与教学论研究现状透视与未来瞻望——基于2010年全国课程论研讨会和教学论年会研究成果的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3):23-27.  相似文献   

11.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进一步深入,创新愈亦成为教育的主旋律。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国家教师教育标准呼之欲出并引起广泛关注的背景下,思考高师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民与专业路向、构想地理教师教育前景,成为全国高师地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工作者共同关注并思考的问题。2010年8月8日-9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高师地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委员会主办,  相似文献   

12.
余培刚  王幼俊 《地理教学》2011,(18):25-26,16
资讯,是指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给即时获得并利用它的人带来价值的信息。新闻、资讯都是信息,但与新闻时效短的特点相比,资讯的时效较长,且能为教育提供教学价值,所以,资讯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因为它的价值而被关注和利用。如资讯教学就是一种很好的利用方式,它是指教师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精选与课程主题、课程内容相关的资讯进行授课的一种教学活动。澳门地理暨教育研究会理事长黄逸恒认为地理资讯教学就是地理教师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精选与地理课程内容相关的地理资讯进行授课的一种教学活动。地理资讯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地理教学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3.
新颁布的地理课程标准倡导地理教师要积极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在这一理念指引下,广大地理教育工作积极探索各种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但从实际情况看,许多地理教师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比较狭窄,往往把多媒体、模型、挂图、图书杂志等理解为地理课程资源的全部,致使很多其他形式的资源没有得到开发利用。曾有教育专家指出:“课堂上的错误是教学的巨大财富”。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错误就是一种宝贵的,但又极易被忽视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4.
陈澄 《地理教学》2000,(12):10-13
地理教学论是一门研究地理教学现象和问题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就是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一切现象和问题。  相似文献   

15.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笔者以传统文化为例,阐述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对于立德树人的意义和价值,深度挖掘了鲁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资源,并提出了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以期为地理教师的相关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地理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各方面与传统教育教学相比发生了很多变化,对高中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基于教师专业素养的调查,指出教师在理论学习、专业技能和教育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转变角色、更新观念、终身学习、利用资源等促进地理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7.
构建数字城市服务公共平台,能够有效地解决异源异构数据共享的问题,实现地理信息互操作。该文以数字城市服务公共平台下的地理信息服务为例,基于本体论,利用属性枚举的语义表达方法构建地理信息服务本体,以明确且形式化的方法描述服务语义,力图解决地理信息服务语义共享的问题。最后给出数字城市公共平台部分地理信息服务的形式化语义描述,在Protégé软件中完成地理信息服务本体的构建,同时结合HermiT1.3.4实现推理过程,并以地理编码服务为例构建了一组本体结构。  相似文献   

18.
焦秋生,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作者长期从事地理教育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多年来发表了若干地理教学设计、地理基础训练、地理摄影、学习心理学和课程哲学理论的论文和著作。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为中学地理课堂内外的教学提供了巨大的便利。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教学有效性;建立师生交流信息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健全的人格。本文主要为笔者多年来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和体会。  相似文献   

20.
胡锋光 《地理教学》2012,(14):31-33
区域地理是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地理高考命题中,往往只作为系统地理的基础或背景被涉及。教学中,如何合理把握区域地理的广度和深度,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如果仍按部就班地进行传统式的教学,从区域的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