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中如何开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灾害地质工作,我们进行了一些思考,有如下一些设想。 一、水工环地质和灾害地质工作的部署依据 水工环地质和灾害地质调查工作不仅要保证当前国家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而且要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
陈梦熊先生与时俱进,积70年之功力,提出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新学科体系、目标任务、推动力量和前沿方向……这些新观点、新认识、新思考,高屋建瓴,气度恢宏,见地深邃,意义深远,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研究并加以实践. ——摘自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为陈梦熊院士《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学科发展战略研究》一书题写的序  相似文献   

3.
杨胜元  王林 《贵州地质》2007,24(1):13-16
本文简要介绍了当今世界地质工作的发展趋势,强调了资源与环境并重的环境型社会对水工环地质的更高要求。结合贵州省情和环境现状,从八个方面对我省水工环地质工作旺盛的需求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今后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1)西北地区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2)三峡工程地质问题及重大工程选址研究;3)“八五”环境地质研究;(4)中国地质灾害与生态地持环境;(5)全国地质环境监测与信息系统建设,(6)“八五”水、工、环、地质新领域与基础研究;(7)水工环地质市场科技成果;(8)水工环地质展望八个方面,系统全面介绍了“八五”期间水式环地质研究的主要成就与进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质勘查工作逐渐完善,其中水工环地质勘查是较为基础的工作,其重要性日益显著,但水工环地质勘查在发展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其技术不能满足地质勘查的需求,也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分析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的概况,并阐述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的实际应用,旨在提高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应用的能力,促进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的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6.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形成了地质工作的社会化和多样化,带动了矿产资源环境的一体化,给煤炭地质、水工环地质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根据我国国情和能源的客观条件,分析了水工环地质领域的一些基本需求与状况,对今后工作趋向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与时俱进”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7.
2012年2月17日,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本刊主编陈梦熊在考察了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科技资料情报中心后,决定将自己一生珍藏的著作和史料捐赠给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这些著作和史料包括:科技资料、科技刊物、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①西北地区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②三峡工程地质问题及重大工程选址研究;③“八五”环境地质研究;④中国地质灾害与生态地质环境;⑤全国地质环境监测与信息系统建设;⑥“八五”水,工,环,地质新领域与基础研究;⑦水工环地质市场科技成果;⑧水工环地质展望八个方面,系统全面介绍了“八五”期间水工环地质研究的主要成就与进展。  相似文献   

9.
<正>2012年2月17日,对于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一天,95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陈梦熊在大家的搀扶下,冒着初春的严寒实地考察了该院科技资料情报中心后,  相似文献   

10.
《四川地质学报》2014,(4):F0004-F0004
<正>四川省地矿局九一五地质队是一支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的专业水工环地质队伍。建队以来,先后成立了四川九一五建设工程公司和地矿眉山工程勘察院两个全民所有制企业,可提供岩土工程勘察、水工环地质调査、液体矿产勘查、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地质灾害勘査、设计、评估、监理、治理施工以及隧道施工、岩土工程  相似文献   

11.
叶善士 《广西地质》1994,7(2):93-93
我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承担的局列重点科研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志》,于1994年1月通过了评审鉴定。该成果主要记载了广西解放以来水、工、环地质工作及研究程度;以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和1:5万~1:10万城市及西江水系流域水工环地质成果资料为基础,全面系统地收集区内水、工、环资料,是建国以来首次对广西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全面系统的科学总结,  相似文献   

12.
《上海国土资源》2007,(4):F0003-F0003
2007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壇于11月15日至17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来自华东六省一市的1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地质科技盛会。出席论壇的领导和来宾有:安徽省副省长田维谦,省政府副秘书长金焰炉、国土资源部地勘作业管理处处长王军、省国土厅巡视员杨先静、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局长刘淮雪、省地勘局局长吴玉龙和中科院院士李廷栋、常印佛等。今年论坛的主题是:加强地质工作,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主要内容有院士学术报告,六省一市基础地质、矿产地质、水工环地质、农业地质、城市地质和旅游地质等领域的科技交流。论坛结集出…  相似文献   

13.
对拓展安徽地矿水工环地质工作服务领域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小军 《安徽地质》2009,19(3):172-17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水工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工作服务对象由原来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化,水工环地质工作服务领域的拓展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水工环地质工作应找准需求、寻求支撑、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推动地质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0,(2):I0003-I0003
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于1980年成立,先后与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中心、湖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合并重组,是省内唯一的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等专业领域集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监测检测于一体的地质勘查事业单位,承担全省公益性和商业性水工环地质勘查项目,为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技术支撑和社会化服务,隶属于湖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管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系统介绍了陕西省水工环地质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方案,提出了信息网络系统中所包含的各种数据库,介绍了省局级信息网络系统构成的基本框架,这对于地矿部门建立省级水工环地质网络系统,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地质部成立后,经过40年的艰苦努力,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以下简称水工环地质)工作得到迅速发展,它与矿产地质、基础地质并列为地质矿产工作三大领域.地矿部门从事水工环地质工作的职工已有5万多人,勘查、监测、工程勘察、研究单位近140个,承担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水工环地质勘查研究任务.如今已构成延伸业的主体,大大拓宽了水工环地质工作领域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2017,(4)
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能源消耗量增加,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传统的水工环地质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严重阻碍了我国长期发展。本文首先对水工环地质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当前主要存在矿产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水工环方面专业人才缺乏以及科学力量薄弱等问题,对新时期改善水工环地质的措施进行探讨,并对当代水工环地质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提出必须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对传统的思想进行转变,努力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进行转化,为水工环地质领域持续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地质找矿论丛》2012,(2):F0002-F0002
首钢地质勘查院地质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拥有地质、物化探、水工环、钻探工程等专业技术人员98人,其中,教授级高T5人,高级工程师36人,工程师42人,着力培育了一支专业齐全、技术精良的综合性地勘队伍;拥有固体矿产勘查、地质钻探的甲级资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  相似文献   

19.
为了展示新一轮国土资源调查实施以来的海岸带和沿海城市环境地质调查的新进展,研讨海岸带地区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为专家学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决定近期举办“海岸带地质环境与城市发展研讨会”。自第一号通知发出后,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各有关单位积极响应。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会议组织主办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天津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承办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陈梦熊院士、林学钰院士大会秘书长:于海峰博士大会副秘…  相似文献   

20.
《华北地质》2004,27(3):208-208
了展示国土资源大调查实施以来的海岸带和沿海城市环境地质调查新进展 ,研讨海岸带地区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借鉴国际上先进经验 ,为专家学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 ,决定召开“海岸带地质环境与城市发展研讨会”。自第一号通知发出后 ,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各有关单位积极响应。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组织主办单位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天津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 ;承办单位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 ;学术委员会主任 :陈梦熊院士、林学钰院士 ;大会秘书长 :于海峰博士 ;副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