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晓云  荔克让  张华 《中国沙漠》2000,20(Z2):129-134
沙地种植果树是治理风沙危害、发展沙区经济的有效途径,果树种植品种的选择和更新是增加果品产量、提高果品质量的关键。根据我国果品生产形势和果树品种发展趋势,结合豫北地区风沙化土地的自然特点,以豫北沙地果树引种栽培十余年试验研究结果,提出适宜于豫北风沙区优先发展的推荐果树品种30余种,就其主要品种经济性状表现给予简要介绍与评价,以期能对豫北沙地果树的发展和优质果品生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攀西地区引种红硕草莓(Senga Sengana),并进行观察试验,结果表明:红硕草莓(Senga Sengana)适应性强,抗病性也较对照品种“丰香”强;上市早,丰产,长势中等,易栽培管理,生产成本低,适于反季节和元公害栽培; 该品种结果数量多,果个小,果面深红色,果肉桔红色,肉质较硬,符合欧美市场畅销的加工型品种要求。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奈曼地区沙地引种葡萄的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瑾  王康富 《中国沙漠》1993,13(1):41-49
1985—1989年从四个不同的葡萄果树带引进71个品种,在奈曼沙漠化土地上栽植,经过5年的试验研究,葡萄具有适应范围广,抗逆性强,生长迅速,产量高的特点,栽植4年的葡萄鲜果平均产量为21.9吨/公顷,最高达33.1吨/公顷。并根据葡萄生物学特性总结沙地葡萄栽培管理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施"九五"农业开发项目,对延津沙地农业可持续开发技术进行了研究。综合应用风沙化土地环境治理技术,建立了沙地防护体系,控制了风沙危害;引进适宜沙地栽培的果树、经济植物品种,进行组装配套,实现了沙地果园的高产优质高效开发;探索了草食畜的发展模式及饲养管理技术,以及沙地农业集约化经营管理模式,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了农业知识系统的结构、功能及效果,表明延津试验站在促进农民致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涛 《中国沙漠》1989,9(2):54-59
沙坡头试验站建于1956年, 在过去的30多年中, 以铁路防风固沙为其主要任务。从1965年至今, 不断开垦沙地栽种果树总面积达90余亩, 已多年投产的为35亩(有效面积31亩), 引种果树树种8个, 品种30多个(表1)。经过多年的栽培试验, 目前总产量1-3万公斤, 取得一定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在沙坡头站该项工作于1970年列入"沙地农业开发利用"课题。  相似文献   

6.
张华  李晓云  荔克让 《中国沙漠》2000,20(Z2):141-145
油桃设施促早栽培是国内近年来兴起的一项高新农业技术,为了促进油桃设施栽培在豫北沙地的稳步发展,使之成为沙地高效开发的果产业之一,本文根据果树设施栽培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借鉴国内油桃设施栽培的成功经验,结合豫北沙地自然、社会经济的状况,建立沙地油桃高效设施栽培模式,提出适宜的设施类型、结构,适栽品种,配置模式,栽植密度及配套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7.
黄淮海平原风沙化土地果树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晓云  张小军 《中国沙漠》1996,16(3):319-325
为治理、开发黄淮海平原风沙化土地,3年间,从国内外引入149个果树品种,建果园15.3hm2。历时7年,选择出良种28个,有苗百万株,推广、辐射面积0.66hm2。研究表明:在现有条件下,本区采用引进选择、试验示范、推广辐射的办法,进行大穴栽植,截断淤积层,矮化密植,四季修剪,植物生长剂调控树体,少量、多次、浅施肥料,增施有机肥,间作留茬,冬春少耕、免耕,早防病虫害等一整套果树栽培、管理技术,是发展黄淮海风沙化地区果林业的一条快速、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甘肃沙区开发中果树资源的应用及良种区划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隐生  曹来均 《中国沙漠》1998,18(3):263-267
在论述甘肃沙漠戈壁地区的自然概况及沙区果树发展的现状之后,提出了甘肃沙区果树区划、适宜的优良果树树种、品种和果树在沙产业开发中的技术要点,并对沙区果树资源开发中需重点研究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 云和县“名、特、优、新山地水果引种驯化及推广”示范园区创建于1998年,是由县林业局、县农办等12个部门采取股份制形式投资兴建的,建设规模2000亩,种植品种主要有云和雪梨,国外李等适合山地栽培的名特优水果新品种。示范园区集果树引种、  相似文献   

10.
魏兴琥  刘金祥 《中国沙漠》1997,17(3):322-332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的绿化植物引种试验过程中,通过2年的栽培、观测和对比,从引入的68个绿化植物种或变种的194个品种中,筛选出了最宜本地栽培发展的38个植物种和在保护条件下可栽培的12个植物种,并总结出了适合本地自然条件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张秀伏 《中国沙漠》1996,16(3):310-314
本文对中国沙区驴蹄草属(CalthaL.)、白头翁属(PulsatilaAdans)和毛莨属(Ranam-culusl.)的植物进行了研究,认为我国沙区不产CalthapalustrisL.,PanamculuslongicaulisC.A.var.nephelegenes(Edgew.)L.Liou和PulsatilaambiguaTurcz.exPritz.,并认为ClathanatansPal.,Pulsatilachinensis(bunge)regel,P.sukaczeviJuz.RanamculusrigescensTurcz.exOvcz.,R.polyanthemusL.和R.platyspermus等在我国沙区有分布  相似文献   

12.
干旱沙区几种果树生理生态特性及其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选择沙区栽培的金冠苹果、毛里斯苹果、新红星苹果、苹果梨、锦丰梨、民勤小枣等主要的经济树种及其常用砧木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各树种光合、水分生理指标和合理灌水生理指标的测试分析及各树种和其常用砧木PV曲线的绘制。分析讨论了几种果树的主要水分参数、抗旱特性及对沙区干旱环境条件的适应性,首次提出以水势和相对含水量等生理指标来确定几种主要经济树种合理灌水方案的观点和方法。同时结合几种主要经济树种在河西生态环境条件下生长表现情况,对它们在河西沙区的适应性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河西沙区今后应以"三梨二枣和酿酒葡萄"作为经济林发展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3.
桑树的生态学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英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桑树是一种多年生木本阔叶型树种,长期以来桑树都是以养蚕为目的而栽培,近年,桑树在防沙治沙、石漠化治理、水土保持、盐碱地治理、退耕还林等方面的作用被重新认识,同时桑树作为畜禽饲料和果、茶等多级利用的价值也逐渐被发掘,由此带来桑树产业经营观念的变革。本文介绍了桑树的生态作用、多级利用价值,以及生态桑应用案例和桑生态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唐友林 《热带地理》1994,14(4):357-363
本文叙述了热带果树对广州地区冷温的反应,讨论了热带果树冷害的影响因素,并介绍了一些新近引种的热带果树在广州地区的适应情况。  相似文献   

15.
广州华侨新村低密度住宅区庭院的树木和景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州华侨新村低密度住宅区庭院树木的组成、结构、空间格局、树木与生境的关系,以及私人庭院树木与公共绿地的不同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华侨新村庭院树木的种类多样性很高,共有114个树种。与广州城市行道树相比,华侨新村的乡土树种和果树比例较高。在调查的树木中84.75%的树木没有结构损伤现象,只有1.5%的树木生长较差。私人庭院内的树种较为分散,有45种树木为每个庭院仅一棵的单生种,有67.1%的庭院其树种在5种或以上。树木在街道的空间分布则有相对集中的趋势。庭院的大小是影响树木生长的重要条件,在有限空间的庭院内种植过多的树木是造成树木和环境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