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世界气象组织(WMO)参与策划和组织的"气象环境与COVID-19"会议,2020年8月在线召开,这次会议专家组的15位成员中,代表WMO的首席科学家、以及代表WMO和WHO(国际卫生组织)的两位专家全程参与主持会议(其余专家组成员见53页),两位专家的背景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的研究"是由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农业部、水利部组织实施的国家"九五"重中之重项目之一.项目共设置5个课题32个专题在1998年5~8月中期评估的基础上,又于1998年12月15~17日在北京召开了中期总结暨1998年年会.来自5个部委29个单位的88名专家及科研、管理人员出席了会议,会议由项目办公室副主任萧永生司长主持.中国气象局温克刚局长、邹竞蒙名誉局长、颜宏副局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国家科技部农社司、基础司、计划司等有关领导及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代表应邀出席会议.项目咨询专家、项目执行专家组成员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应用气象学报》2004,15(6):664-664
中国第三届气候与冰冻圈(CliC)计划专家委员会暨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0月7日在中国气象局召开。中国CliC国家委员会委员、秘书处成员、特邀专家和各专业组约60名气候与冰冻圈领域的学者和专家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CliC国家员会副主席姚檀栋博士主持,中国CliC国家委员会主席秦大河院士致开幕词,  相似文献   

4.
谢鸣 《气象软科学》2007,(1):F0003-F0003
按照中国气象学会《关于组建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六届理事会学科(工作)委员会的通知》(中气会发[2006]36号)的要求,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六届理事会气象软科学委员会于2007年3月正式组建。新一届气象软科学委员会的挂靠单位为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王守荣博士担任新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原主任委员刘英金研究员担任委员会顾问。委员会成员南来自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兆中央党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军队部门、高等院校和中国气象局部分职能司、省(区、市)气象局、直属单位等共64位专家组成。新一届委员会增加了来自大学的专家,以进一步加强人才和教育培训的软科学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5.
“第一届气候与冰冻圈国际科学大会”于2005 年4月11-15日在北京举行,来自25个国家共254 人参加了会议。本次大会由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和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共同主办,中国气象局、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及一些国外机构协办。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院士出席了会议开幕式,祝贺大会的召开。WCRP/CliC科学指导委员会成员,中国CliC 国家委员会主席秦大河院士担任本次科学大会的地方组委会主席。  相似文献   

6.
2012年3月5—9日,在美国夏威夷召开了CMIP5(第五阶段全球耦合模式对比计划)研讨会,会议由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主持,近170位参与模式对比研究的专家受邀参加(其中中国代表13人),展示了160余篇报告和墙报,并且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交流研讨。  相似文献   

7.
<正>2010年5月9—10日,"我国主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重大气象灾害监测、检测和预测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中期进展研讨会召开。来自国内20余个单位的70多位课题组成员济济一堂,项目负责人肖子牛研究员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2007年9月8-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与联合国环境署GRID/Arendal机构合作,在北京成功举办了"气候变化与中国企业:风险与机遇"国际研讨会。出席会议的70余位代表中有专家、政府官员,以及来自企业界、非政府组织(NGO)和新闻媒体的人士。  相似文献   

9.
2005年10月27~28日,模拟和评估气候变化贡献特别工作组MATCH在英国里丁大学召开了第6次巴西案文科学和方法学问题专家会议。作为MATCH专家组的成员之一,国家气候中心胡国权博士应邀参加了该次专家会议。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5月18—20日,IPCC情景(Scenarios)专家会议在奥地利拉森堡(Laxenburg)的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召开。IPCC AR5执行主席、3个工作组的联合主席和有关专家共100多人与会,其中9名中国专家参加了这次会议。早在2007年,IPCC专家会议就确定了4种典型浓度路径(RCPs),并将其作为综合气候变化减缓、适应及其相关影响的情景过程。到目前为止,RCPs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球状闪电信息中心于1990年6月3日正式成立。该组织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灾害研究委员会领导下开展活动。目前成员有来自大气物理学、气象学、等离子体物理学、地球物理学等专业的20多位专家、学者。办公地点设在大气物理所。 近年来国际上对球状闪电(或泛称火球)的研究迅速发展。我国是继日本、苏联、英国  相似文献   

12.
<气象与环境科学>2007年度编委会扩大会议于2007年12月24日在郑州召开.13位编委和23位审稿专家参考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在酝酿IPCC第四次科学评估报告的初始阶段,曾提出在3个工作组的报告基本完成时,组织一些主要作者撰写一份有关“气候变化与水”的技术报告。于是在第四次科学评估报告接近尾声之际,IPCC以第二工作组的有关主要作者为主体(其中有3位专家担任召集人),第一和第三工作组的少量主要作者参加,组成了一个大约30人的“气候变化与水”技术报告主要作者写作班子,在IPCC3个工作组第四次科学评估报告的基础上,撰写这篇技术报告。这些主要作者中发达国家17人、发展中国家9人、经济转型国家1人;主要作者的国家所在地理分布大致平衡,其中欧洲10人、美洲6人、亚洲5人(中国作者2人,其中一位是召集人)、非洲4人、大洋洲2人。  相似文献   

14.
有关农业气象数值模拟和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近十多年来,随着科学技术飞速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以及科学实验手段的不断改进,国外农业气象数值模拟和模式的研究有了较快的进展.美国、苏联、加拿大、荷兰、东德、西德、澳大利亚、巴西、伊朗、印度、土耳其、以色列等国均先后开展了此项研究工作."天气—作物"模式的研究引起各有关方面专家的极大兴趣.世界气象组织农业气象技术委员会于1977年10月在渥太华召开了"天气—作物"模式专家会议,会上决定成立专门工作组,并于1979年11月召开第一次工作组会议.农业气象技术委员会,在其第七届(1979年9月)会议上,美、苏两国代表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工作报告.会上还决定编写出版"天气—作物"分析方法规范.  相似文献   

15.
关于参加CLIPS专家会议和WGO第二次会议的报告李克让(中科院地理研究所,100101)1CLWS专家会议WMO于1996年5月22—24日在日内瓦召开了“气候信息和预报服务”(CLIPS)的专家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共有9个国家的10位专家,以及部...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04年做出的会议计划安排,应俄罗斯水气象局(Roshydromet)的邀请。第21次数值预报试验专家工作组暨第9次GEWEX模拟预报专家工作组会议(Joint WGNE21^st session and GMPP-9^th session meeting)于2005年11月7~11日在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十月革命发起的地方一圣彼得堡市召开。本人作为WGNE组的专家组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在会上作了有关报告。  相似文献   

17.
国家气象中心新业务系统经过两年业务运行,4月20日已通过国家验收。验收组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国家气象局各职能司等单位的学部委员、专家和领导组成,由温克刚副局长担任组长。孙金元、黄更生和陈善敏同志代表15个单位、25位专家组成的三个  相似文献   

18.
由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简称塔指,下同)和新疆气象局共同承担、实施并完成的《塔里木油田地面工程设计中气候极值概率分布规律研究和应用》,于1994年10月26日在塔指驻地库尔勒市召开了验收、评审、鉴定会。鉴定组成员除了新疆气象系统的专家外,还聘请了中国气象局科教司、中国气象科学院、水利水文及石油勘探方面的有关专家。正研级高工、新疆气象局局长张家宝主持了鉴定会议。鉴定会上,专家们对研究材料进行了认真审查、咨询,一致认为:该研究成果难度大,规模与工作量大,有学术上与服务上的开拓意义,在全国油田建设上是个突…  相似文献   

19.
2009年3月18~20日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召开了IPCC关于可选择温室气体排放测量方法的科学专家会议。此次会议为邀请专家的封闭式会议。来自挪威、英国、美国、塞拉利昂、意大利、日本、法国、俄罗斯、新西兰、巴西、瑞士、肯尼亚、印度、古巴、德国、马来西亚、荷兰、比利时以及中国共19个国家的20多位专家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受自治区科委委托,由新疆气象局组织召开的“新疆风能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课题鉴定会,于1987年9月26-27日在乌市新疆气象局召开.鉴定组成员共有11位专家,主鉴人是国家气象局气科院朱瑞兆研究员,副主鉴人是新疆水利厅水电研究所王文启总工程师.鉴定组其他成员有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研究所杨利普先生,新疆大学陈荣芬副教授,新疆气象科研所李江风高级工程师,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