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简讯     
海洋生命学院在青岛海洋大学诞生 应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我国第一所海洋生命学院近日在青岛海洋大学诞生。著名海洋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曾呈奎任名誉院长。 该学院以青岛海洋大学生物系为基础,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协助组建海洋生命学院。其宗旨是面向现代化、面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从事海洋生物研究的单位很多。下面我们仅扼要介绍一下其主要研究机构、经费来源及研究概况。 一、海洋生物的主要研究机构、 澳大利亚共有19所大学,主要分布在州政府所在地。除一所大学之外,这些大学都设有生物系。这些系都从事一定的海洋研究,只不过其中有些系更偏重海洋生物学研究而已。北昆士兰詹姆斯·科克大学海洋生物学在生物系享有一定地位,而其它大学在生物  相似文献   

3.
朱明远 男 ,1 94 3年出生 ,浙江镇海人 ,汉族。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海洋生物学家。 1 965年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生物系。 1 983年7月至 1 985年 1 2月赴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海洋研究所做访问学者。现任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研究室主任、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生命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主办,广东海洋湖沼学会协办的第二届国际南海海洋生物学术会议定于1993年4月在广州召开。会议旨在交流南海海洋生物学的研究成果,扩大南海海洋生物各学科领域的国际合作研究,促进对南海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 会议议题为:1.南海海洋生物资源与渔业;2.海洋污损生物;3.河口与海湾生态系统及人类活动对其影响;  相似文献   

5.
王玉荣  谢鸣  李佩 《海洋科学》2000,24(8):16-17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创建于1950年 ,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多学科综合性海洋科学研究机构。海洋研究所建所以来 ,在海洋气象、海洋环流、潮流、海浪、风暴潮、海洋沉积、海洋地球化学、海底岩石结构、化学海洋学、海藻化学、海洋资源化学、海洋生物分类区系、海洋生态学、实验海洋生物学、海洋水产养殖生物学与农牧化、海洋生物技术、海洋工程环境、赤潮与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腐蚀及防护、海洋观测与遥感技术等等诸多方面的研究中 ,做出了许多开创性和奠基性的工作 ,取得了近500项具有很高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 ,并形成了大量…  相似文献   

6.
邓昂 《海洋与湖沼》1978,9(2):241-24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于1978年6月1—2日,在青岛举行了西沙群岛海洋生物调查研究专题学术报告会。参加报告会的,除该所海洋动、植物科研工作者外,还有山东海洋学院生物系的教授、讲师及同学等共百余人。有20位海洋生物研究工作者在会上提出了17篇论文报告。这次学术报告会上报告的17篇论文,是该所与有关的科研、教学单位的海洋生物科学研究工作者和有关专业的教学工作者一道,于1956年及至最近几年多次赴西沙群岛进  相似文献   

7.
海洋生物技术是以海洋生物为主要对象,并与其他高新技术有机结合而形成综合性生物技术体系,它是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开发海洋生物等资源方面已展现出巨大的潜在力。一、各国重视海洋生物技术的发展近些年来,国际上非常重视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和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日本把积极开发利用海洋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把海洋技术包括深海生物工程列为日本90年代发展12项高技术之一,并专门成立了“海洋生物技术研究会”(1987年),举办过第一次国际海洋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8.
王凡 《海洋与湖沼》2020,51(4):663-663
正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成立于1950年8月1日,是我国第一个专门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国立机构,是我国海洋科学的发源地。2020年,海洋研究所迎来70周年华诞。70年来,研究所从最初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不断发展壮大,凭借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一代代优秀的人才队伍,成长为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综合性海洋科学研究机构之一。70年来,海洋研究所不断引领我国海洋科学的发展,在实验海洋生物学、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海洋环流与波动、海洋地质与环境、海洋环境腐蚀与生物污损、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以及深海研究等方面做出了许多奠基性和开创性的贡献,取得1900余项科研成果,共发表论文140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6400余篇),出版专著近300部;授权专利1100余件;国家和省部级奖励278项。  相似文献   

9.
发展生物海洋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荣 《海洋科学》1991,15(5):17-21
我国的海洋生物学研究是相当有基础的。许多老一辈的科学家都是国内外知名的海洋生物学家。今天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也正是从建国初期的海洋生物研究室发展起来的。40年来,在海洋动植物分类区系研究,潮间带、沿岸带和近海的生态学考察,西沙和南沙考察,南极考察,重要经济种类的资源考察和生物学研究,环境的生物监测研究,海洋动植物的生理学研究,养殖种类的基础生物学与养殖原理研究  相似文献   

10.
波影 《海洋信息》1994,(6):9-10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学开放实验室建立6年多来,在发育生物学、藻类光合作用、海藻种质与种苗生物学、海洋动物遗传与繁殖生物学研究中,取得一批水平较高,应用前景广阔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对开发海洋的日益重视,一门新兴的学科——海洋生物工程,应运而生。这门新兴学科,是在近代生物工程理论和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脱颖出来的,是生物遗传工程与海洋生物学相结合的产物,它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开发海洋生物的化学资源、改良海洋生物品种、提高渔业产量和获取具有特殊药用价值的生物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2.
曾呈奎 《海洋与湖沼》1959,2(4):203-213
海洋生物学是研究生长在海洋里的动、植物的科学,因此,它不但属于生物学的范围,而且也是综合性很强的海洋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跟其他科学一样,海洋生物学是从生产实践中产生、成长起来的;它主要地为水产业服务,但也越来越多地为国防、航运和其他生产部门服务。由于海洋生物学与生产实际的密切关系,这门科学在临海的科学先进的国家都很发达,但在我国解放前的反动统治下,与其他科学一样,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海洋生物研究虽然在二十年代就已萌芽,但在解放前的二十几年内发展很慢。在三十年代初期,我国海洋生物学有一度比较活跃,甚至还组织了全国性的“中华海产生物学  相似文献   

13.
海洋是生物资源的宝库,海洋生物技术是开发和保护海洋生物资源的重要基础。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发展海洋生物技术,纷纷制定各自的海洋生物技术发展战略。其中,欧洲2010年发布的"欧洲海洋生物技术发展新的远景与战略"行动报告是迄今为止国际上最新、最全和最详细的区域海洋生物技术发展战略之一。本研究结合这一行动报告,对欧洲海洋生物技术发展现状、优先方向、政策建议等进行了梳理,分析了我国海洋生物技术发展的优势与挑战,提出了我国今后发展海洋生物技术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80年代兴起的海洋生物技术是继蛋白质工程之后出现的一个新兴领域,被誉为第三代生物技术。它不仅反映了人类开发海洋的迫切需要,而且表明,海洋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趋成熟。海洋生物技术已经成为高技  相似文献   

15.
第二届国际南海海洋生物学术会议定于1993年4月在广州召开。会议旨在交流南海海洋生物学的研究成果,扩大在南海海洋生物各学科领域的国际合作研究,促进对南海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相似文献   

16.
文章总结了近些年来我国海洋科技在海洋调查和科学考察、海洋基础科学和海洋高新技术研究、海洋生物学和海洋生物工程技术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发展现状,并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海洋科技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7.
海洋生物多样性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演化过程不仅是生命科学的本质问题,而且对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演化机制尚不明确,而性状多样性的起源和适应性演化为回答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内源性机制提供了重要突破口。本文从演化发育生物学的角度综述了海洋动物适应性性状、其研究方法和新兴模式生物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印太交汇区的海洋动物适应性演化研究进展,探讨了该区域生物多样中心形成的驱动力,并就未来海洋生物多样性与适应性演化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李四海 《海洋信息》2004,(2):30-30,26
国际海洋生物普查(CoML)是由45个国家共同参与的一项国际计划,海洋生物地理信息系统(OBIS)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OBIS是一个包含海洋生物多样性、分布和丰度等信息的环境数据库为基础的全球在线网络系统,可提供全球海洋生物准确的地理位置信息,为生物物种与其环境关系提供了多种可视化空间分析手段,该信息系统可开展多种来源的生物学、物理和化学海洋数据评估和集成分析,进行海洋世界的多维动态再现。  相似文献   

19.
应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邀请,美国加州长滩州立大学生物系教授何汝谐博士于1989年5月29日至6月4日,在该所主讲支序分类法CLADISTICS在海洋生物学中的应用。近十年来,在生物学领域叶兴起了使用Hennig(1966)所发展的支序分类学进  相似文献   

20.
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是在海洋生物化学与海洋地球化学的基础上新发展的一门分支学科.近十年来,该学科研究进展迅速,已成为当前海洋科学中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