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大多数传统的水质评价方法往往将评价标准或参照标准处理成点的形式存在一定的不足,将可变模糊评价方法引入海水水质评价,设计并建立基于 ArcEngine 的海水水质可变模糊评价系统,通过ArcSDE数据引擎和专用开发数据库访问类访问SQL Server中的海水水质评价数据库,在Visual C#2008开发环境下,将可变模糊数学模型与GIS空间分析手段集成,实现了海水水质等级评价结果的直观化、可视化表达。结果表明: GIS技术和可变模糊评价方法应用于海水水质综合评价中是完全可行的,为控制环境污染、进行环境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模糊数学法在海洋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福建东碇临时海洋倾倒区2007-2009年间实施的5次海水水质监测资料,应用模糊合成-加权平均复合模型对该区及周边海域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倾倒活动对水质的影响情况,并与单参数特征值法评价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应用模糊合成的原理,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评价水质,体现了分级界限的模糊性,其评价结果较单参数特征值法更接近客...  相似文献   

3.
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应用于渤海湾生态监控区的水质评价中,通过确定评价指标、评价等级、隶属函数、权重等构建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实现对各水体样本集水质的总体评价,增加对水质总体评价的精确性和可对比性,以期为制定科学的生态监控区环境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及综合管理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水环境污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污染物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关性,本文探讨将可变模糊数学方法和GIS技术相结合,应用于海洋水质评价中的路线和方法,建立基于ArcEngine的海水水质可变模糊综合评价系统,实现了海水水质评价相关数据输入与管理、水质环境信息选择与查询、海水水质可变模糊评价、空间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制图输出等功能,最后将该系统应用到胶州湾海水水质综合评价中,实现了海水水质评价结果的直观、可视化显示,实践表明GIS技术和可变模糊评价方法应用于海水水质综合评价中是完全可行的,为控制环境污染、进行环境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滨海地下水库是重要的地下水源地,建立科学的地下水库运行效果评价体系对于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考虑了地下水库的水资源、水环境属性和经济社会效益,选取水量、水质、脆弱性、经济社会效益为评价指标,建立了一套新的地下水库运行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改进的模糊综合法,构建了适于地下水库运行效果评价的模型,且以大沽河地下水库为例综合评价了该地下水库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大沽河地下水库运行效果评价结果为Ⅲ类,整体运行效果临界安全。但是地下水库的脆弱性综合指数较高,抗污染能力较差,地下水容易被污染。  相似文献   

6.
唐山沿海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唐山沿海地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以地质条件为背景,运用灰色聚类分析和模糊数学的方法,根据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质的特点,选择了Cl-、M、SO42-3项化学指标作为综合评价海水入侵程度的指标,侵染程度划分为4级;通过两种方法评价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唐山沿海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质评价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多目标可变模糊评价模型在海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水环境质量评价是一种多要素、多因子的评价,海水环境质量的分级标准、海水污染程度等都是一些模糊概念.目前已有的海水水质评价模型中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基于可变模糊理论,建立基于可变模糊的海水水质评价模型,并将该方法应用于胶州湾海水水质综合评价中.实践表明,该模型方法计算简单,能够比较合理地确定样本指标对各级指标标准区间的相对隶属度、相对隶属函数,并且能够通过变化模型及其参数(a 和 p 参数变化,变化为4个模型,包括1个线性,3个非线性),将稳定结果作为海水水质综合评价的结果,合理地确定出样本的评价等级,为海洋环境领域的多目标综合评价与决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水环境质量评价是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胶州湾2005年水质监测资料,分别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水质现状评价。运用单因子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表明,胶州湾东北部和西北部无机氮超标严重;粪大肠菌群超标较严重,主要分布在胶州湾东北部和东南部。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胶州湾大部分水质类别为Ⅳ级,东部、北部海域污染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9.
海水水质评价方法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实测数据为依据,分别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灰色聚类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及单项污染指数法对样本水质进行分析。对比分析评价结果,发现各评价方法均有其自身的侧重点及局限,提出在实际水质评价工作中综合利用各种评价方法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深圳南山区海水入侵综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深圳南山区地下水水质特点,选用Cl-、SO42-、矿化度r、Cl-/rHCO3-和Na K 5项指标作为判断海水入侵的标志,基于模糊数学的原理,建立了该区域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合不同时期地下水水质的特点,分别用单一指标Cl-浓度和多指标建立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研究区不同时期海水入侵程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研究区海水入侵经历了入侵—恶化—减弱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大沽河是胶东半岛最大的河流,近几年随着城市发展,用水量增加,其水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利用已有资料,结合本次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调查、野外弥散试验等工作成果,建立青岛市大沽河水源地地下水质数值模型并进行验证,模拟预测地下水污染并分析治理对策,通过预测,在进入地下水的污染物质浓度每年平均递减3%的情况下,今后10年内,大沽河水源地地下水质大部分地段有变好的趋势,下游李哥庄镇附近有变差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存在的海水水质受多因素影响、评价难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PSO)优化误差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的海水水质评价模型。该模型通过PSO得到BP神经网络最优的权值和阈值,结合青岛东部海域10个监测站点的数据得到水质评价结果。实验证明,该模型和单因子评价、传统的BP神经网络评价相比较,具有训练时间短、预测精度高的特点,在海水水质评价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水源地水质综合评价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俊  刘鹏霞  张丽旭  李阳 《海洋学报》2009,31(1):99-105
基于2005年至2007年上海市陈行水库和青草沙水源地的监测资料,应用基于组合权重法的水质综合评价模型对水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将综合评价结果与单因子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组合权重法的水质综合评价模型简便、适用,利用样本信息较为全面,能够实现对水质客观、准确、量化的分类和排序,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水质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孙宁 《海洋科学》2009,33(9):4-10
为了解设于屏东县新园乡界河以东港溪上的拦河堰对当地地下水的影响进行一系列研究.首先对台湾西南沿海的屏东县新园乡1989年10月东港溪拦溪建堰前后地下水水质及等水位线数据进行了分析,同时逐月收集东港溪拦溪堰周边的佳冬乡养殖池所用的井水、池水、浮游生物、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及虾等数据,进行分析与比较.此外,用以上2个乡的地下水进行了鳗鲡幼苗水族箱养殖试验,并检验分析试验后的鳗鱼.各项分析结果表明,拦溪堰的兴建使新园乡的地下水水位降低,附近污染河川的水渗入了地下,对养殖生物的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建议,在旱季应减少对东港溪拦溪堰水的抽取量;台湾西部尤其是新园乡的水产养殖活动应予以减少.  相似文献   

15.
多种群并行进化神经网络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新的多种群并行遗传算法 (NMPGA) ,并将其作为多层前馈神经网络(MFNNs)的学习算法 ,从而形成一类新的 MFNN模型——多种群并行进化神经网络(MPENNs)。首先 ,对一给定的网络结构 ,随机产生一初始权重的集合 ,这个集合实际上对应着一组具有相同结构但不同权重的神经网络。然后 ,采用 NMPGA对 MFNNs的权重进行进化。最后 ,性能最好的网络被选作目标问题的解。在 NMPGA算法中 ,作者采用浮点数编码来克服传统二进制编码的精度不足问题 ,并设计了专门的杂交算子和变异算子来增强算法性能。实验结果表明 ,MPENNs能成功解决异或问题、三元奇偶问题及成品烟的感官质量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准确、快速、全面获取内陆养殖小区池塘及尾水处理池水体水质变化情况,建立养殖水环境实时预警调控及数字化管控机制,选择浙江湖州市集中连片的养殖小区为试验区,于2020年12月采用搭载GaiaSky-mini高光谱相机的无人机进行试验区近地遥感图像采集,并进行图像拼接、辐射校正和几何校正等预处理;然后对反射波段进行差值、比...  相似文献   

17.
彭聪  周兴华  王颖 《海洋通报》2020,39(2):223-230
针对基于测高重力异常反演海底地形理论众多、选取标准无法确定的情况,利用中国南海海域内的测高重力异常和船测水深数据研究比较了重力地质法(GGM)和SmithSandwell (SAS)法两种精度高、计算速度相对较快的海底地形反演理论。其中,GGM方法的密度差异常数Δρ由向下延拓技术确定为2.15 g·cm-3,SAS方法采用移去-恢复技术得到反演波段内重力异常和水深数据。结果表明:测线分布条件一定时,水深多在-1 000 m左右或反演区域岛礁、海山等复杂海底地形较多时选取SAS方法,水深主要在-3 000 m以深的区域或海底地形复杂程度不高时选取GGM方法则能获取更好的效果,其效果最优处与船测水深在检核点处的差值最优平均值能达-0.61 m,标准差可达14.67 m。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海岸带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类活动的加剧,地下水超采现象十分严峻,由此引发的海水入侵已成为滨海地区普遍存在的地质问题.本研究以莱州湾南岸海水入侵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地下水连续监测数据分析了地下水位和电导率的动态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基于降雨、蒸发、潮汐及农业排灌用电量等影响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因素,建立了小波分析(WA)...  相似文献   

19.
针对基于传统BP神经网络的海水水质评价模型存在易陷入局部极小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利用头脑风暴优化算法(BSO)优化BP神经网络的海水水质评价模型(BSO-BP)。该模型引入具有全局寻优特点的头脑风暴优化算法,用于模拟人类提出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具有强大的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的能力,同时利用BP神经网络所具有良好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学习适应能力和容错性,最大程度上考虑到海洋水质评价因素的非线性和非平稳的关系,得到BP神经网络的各层权值、阈值的最优解,使得海水水质评价结果准确合理。并以胶州湾海域的12个监测站位的监测数据作为评价样本进行水质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能够克服局部极小问题,评价结果准确性较高,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多种神经网络的风暴潮增水预测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利用BP神经网络、小波神经网络、递归神经网络进行风暴潮增水值预测的原理。选取广东省珠江口以南的阳江站2017年风暴潮增水数据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三种神经网络方法针对阳江地区风暴潮增水的预测均具有可靠性和实用性。以当前增水值为输入量的单因子模型更能反映真实风暴潮增水趋势,而从增水极值预测的准确性来看,以台风风力、气压、风向等相关参数为输入量的多因子模型优于单因子模型。BP神经网络更适用于多因子长时间预测,小波神经网络在单因子短时间预测上准确性更高,递归神经网络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关性更强。在工程运用中,需根据地域时空特点、数据资料的丰富度与预测值评估指标选择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