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其韬 《铀矿地质》1996,12(2):83-90
138矿床是中生代火山-沉积改造型铀矿床。本文对矿床的铀源、矿区地层岩性、岩相古地理及古气候、构造和改造再生等地质条件,以及铀的吸附还原剂,岩石的有效孔隙度、化学成分、酸碱度、氧化还原电位等物理化学条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孔雀河地区的区域地质背景,主要沉积盖层的古地理,古气候以及砂岩型铀矿床成矿条件等方面对该区就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前景进行了浅析,肯定了该区是寻找砂岩型铀矿的有利地区,并进一步指出了该区开展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伊犁盆地南缘在近十几年来一直保持砂岩型铀矿找矿的不断突破,自西向东查明了一系列砂岩型铀矿床,如洪海沟、库捷尔泰、乌库尔其、扎吉斯坦、蒙其古尔等铀矿床(陈戴生,1997;李细根,2002),在盆地东、西段也发现非地浸煤岩型铀矿床分布在,如达拉地和洪海沟矿床(阿种明,2003),具大规模成矿的特点。砂岩型铀矿的形成是受多种因素综合控制的结果,包括:大地构造背景与铀源条件、岩相岩性、盆古气候、水文-地球化学条件等(陈祖伊,2002)。伊犁盆地南缘已发现的铀矿床  相似文献   

4.
据国外研究,有一定规模的风化淋滤型富铁矿床的形成和保存条件有四:1.有变质浅的、粒度细的火山-沉积型的厚大的贫矿层作矿源;2.炎热潮湿的古气候条件;3.适合的古构造、古地貌条件;4.富矿形成后,要很快被覆盖保存起来。冀东地区上述矿源层、古地貌等条件是具备的,但能否形成风化淋滤型富铁矿床的关键,首先就在于古气候条件是否有利。不同的古气候决定了不同的风化淋滤作用,从而产生不同的表生矿物类型和矿物的共生组合。本文则利用成因矿物学的方法来研究冀东长凝风化壳的类型,进而推断形成风化壳的古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5.
对二连盆地2081铀矿床进行系统采样和分析,以探讨古气候转换对砂岩型铀矿成矿过程的重要意义。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分析了赛汉组沉积矿物中矿物含量及其他记录古气候变化的地球化学参数随深度的变化。结果表明,2081铀矿床成矿期古气候演化可划分为5个主要阶段,先后经历了温暖潮湿(Ⅰ)—干冷(Ⅱ)—温暖半湿润(Ⅲ、Ⅳ)—干热(Ⅴ)的演化系列,相应地出现了3个重要的气候转换时期。2081铀矿床的2个重要成矿期与其中2次重要的气候转换期在时间、空间上高度吻合,其中二号矿体的成矿期与Ⅱ—Ⅲ、Ⅳ气候转变期一致,一号主矿体的成矿期与Ⅲ、Ⅳ—Ⅴ气候转变期一致,这些特征表明区域性的气候转换期是形成砂岩型铀矿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从铀成矿条件分析西北地区砂岩型铀矿找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地浸技术的引进与不断完善,沉积盆地砂岩型铀矿床已经成为我国铀资源找矿重点。可地浸砂岩型铀矿主要受层间氧化带控制,同时与高背景的铀蚀源区、盆地较弱的新构造运动、沉积和成矿期不同的古气候、有利的岩相岩性、富含有机或无机质还原剂、良好的地下水径流动力条件等密切相关。通过对西北地区典型砂岩型铀矿富集区及其相关盆地成矿地质条件的宏观分析,指出吐哈、伊犁盆地南部和鄂尔多斯盆地周边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潜力,对具有类似于上述盆地的西北地区铀矿找矿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罗梅 《铀矿地质》1996,12(4):197-203
本文从中国北西部地区实际地质情况出发,着重阐明了区域中新生代盆地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形成的铀源条件、含铀建造的形成与分布、盆地类型与结构及富铀性对形成地浸砂岩型铀矿的影响;并以区内已有层间氧化带地浸砂岩型铀矿床为例,论述了砂岩型铀矿床形成的岩相古地理条件及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盆地古水文地质与层间氧化带发育条件及对铀成矿的影响;同时,从含铀盆地的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岩相古地理条件、含矿主岩的地层时代和铀成矿时代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四方面阐述了本区层间氧化带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分布规律与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8.
研究区处于华北地台与扬子地台的接合部位,属秦岭褶皱系的桐柏-大别褶皱带,位于灵山岩体西部.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为放射性高场区.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有利于铀及多金属矿产成矿.以热液型铀矿主要控矿因素为研究内容,分析了柳林铀矿床铀矿化特征和成矿规律,构建了研究区铀矿床成矿模型,对指导该区铀矿找矿以及同类型铀矿床找矿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四川盆地北部中生代砂岩型铀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盆地北部侏罗、白垩系河流相浅色沙岩中,广泛分布着铀矿化点带。它们是在干旱炎热的古气候条件下,在沉积成岩局部富集的基础上,经过后生作用迭加富集而形成的。这种大型陆相红盆中的层控型铀矿床无论在国内外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其研究工作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而且具有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0.
硅碳泥岩型铀矿床是我国铀矿床的主要类型之一。地下水在这类矿床的形成过程中,对铀的活化、迁移和沉淀富集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类矿床地下水中铀的存在形式及沉淀条件的研究,是其成矿规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对四个矿床的地下水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确定了铀的五种存在形式及其沉淀的物理化学条件。  相似文献   

11.
我国层控碳酸盐岩铀矿床成矿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振凯 《沉积学报》1984,2(1):65-75
近二十年来,在我国地洼区内元古代和古生代的地槽、地台构造层中,相继发现了一批层控型碳酸盐铀矿床,矿体集中,品位富,埋藏较浅,是我国特有的重要工业铀矿床类型之一。本文试图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对一些碳酸盐岩铀矿床的观察和研究,探索该类型铀矿床成矿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  相似文献   

12.
硅碳泥岩型铀矿床是我国铀矿床的主要类型之一。地下水在这类矿床的形成过程中,对铀的活化、迁移和沉淀富集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类矿床地下水中铀的存在形式及沉淀条件的研究,是其成矿规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对四个矿床的地下水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确定了铀的五种存在形式及其沉淀的物理化学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北西部地区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成矿条件与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亚地区发现大量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引起了我国的重视 ,目前正在积极开展此类型铀矿的找矿工作。我国北西部是寻找类似中亚地区层间氧化带后生地浸砂岩型铀矿床最理想的地区 ,本文在论述了区域大地构造特征、地壳演化与区域铀成矿带形成的基础上 ,着重阐明了区域中新生代盆地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形成的铀源条件、盆地类型与结构及富铀性对形成地浸砂岩型铀矿的影响 ;并以区内已有层间氧化带地浸砂岩型铀矿床为例 (伊犁盆地、二连盆地与测老庙盆地砂岩型铀矿床 ) ,论述了盆地砂岩型铀矿床形成的岩相古地理条件、水文地质与层间氧化带发育条件及对铀成矿的影响 ;并阐述了本区层间氧化带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4.
三塘湖盆地位于新疆东北部,是一个北西向延伸的山间盆地。三塘湖盆地是形成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有利区域。本文通过分析区域铀成矿地质条件,阐明了铀源条件、构造条件、水文条件、岩相条件、地形地貌及古气候条件以及油气条件对形成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陆相盆地沉积作用主要受构造作用及古气候的控制,所以从区域构造背景出发,结合地层、古生物、沉积、地球化学等方面资料,对小洼油田东营组的沉积环境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了沉积物源来自北东方向的中央凸起,古气候属于半干旱—半潮湿的温带气候条件,水介质是弱还原性的淡水滨浅湖泊沉积环境。此时中央凸起上丰富的风化剥蚀产物经过河流的搬运和分异作用,进入湖盆中形成三角洲沉积体  相似文献   

16.
中亚地区发现大量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引起了我国的重视,目前正在积极开展此类型铀矿的找矿工作。我国北西部是寻找类似中亚地区层间氧化带后生地浸砂岩型铀矿床最理想的地区,本文在论述了区城大地构造特征、地壳演化与区域铀成矿带形成的基础上,着重阐明了区域中新生代盆地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形成的铀源条件、盆地类型与结构及富铀性对形成地浸砂岩型铀矿的影响;并以区内已有层间氧化带地浸砂岩型铀矿床为例(伊犁盆地、二连盆地与测老庙盆地砂岩型铀矿床),论述了盆地砂岩型铀矿床形成的岩相古地理条件、水文地质与层间氧化带发育条件及对铀成矿的影响;并阐述了本区层间氧化带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7.
铀源体及盆地型沉积铀矿床的铀源条件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铀矿地质工作的内容极其广泛,本文仅对铀源盆地型沉积铀矿床的铀源条件加以粗浅讨论,试图作为促进盆地找矿工作的初次尝试。而以外生沉积为基调的复成因类型的矿床,各时代沉积的含铀矿物机械堆积所形成的砂矿矿床,以及所有外生淋积矿床,其铀源条件无不与盆地型沉积矿床的铀源条件相似。触类旁通,可及其余,故在本文中皆予略去未议。  相似文献   

18.
十红滩铀矿床地浸地质条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原地浸出采铀技术的基本要求,论述了适合于地浸开采的铀矿资源评价条件。在论述十红滩铀矿床矿体、矿石及水地质和水地球化学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将其与美国和前苏联满足铀矿床地浸开采的资源评价条件进行对比,认为十红滩铀矿床的地浸地质条件不是十分理想,但属于地浸开采范围,需要在地浸地质工艺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地质条件为基础,从含水层(带)特征、地下水动态及动、静储量变化、坑道涌水量预测、矿床充水因素、工程地质条件等5个方面对阿苏达铀矿床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确定该矿床属于水文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类型,并对矿山建设及开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松辽盆地北部具有优异的砂岩型铀矿勘探潜力,为了快速圈定有利勘探区,通过复查油气钻孔放射性测井资料中高伽玛放射性异常,结合油田地质及地震资料,综合分析铀源、构造、沉积、水动力、古气候、还原体等基本成矿条件的时空配置关系,构造反转作用形成剥蚀天窗,局部发育区域性古层间氧化带,含氧水在灰绿色地层中流动,促使铀的迁移和富集,并在氧化带前锋线及其附近沉淀,形成砂岩型铀矿床。四方台组和嫩江组上部砂岩是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重点找矿层位,西部斜坡区、大庆长垣及周边地区和朝长地区为有利找矿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