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陕西综合气象科技楼是由中国气象局、陕西省人民政府和陕西省气象局共同投资兴建,融气象业务、科研、服务于一体,是陕西省防灾减灾气象服务指挥中心,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PDS)是利用双绞线或光纤来传输智能化建筑物内的信息,是智能化建筑物连接“3A”系统各类信息必备的基础设施,采用积木式结构模块化设计,能满足智能化建筑高效、可靠、灵活性的要求。在应用综合布线系统时计算机系统、用户交换机系统以及局域网系统的配线是使用一套由公用配件所组成的配线系统。配线系统综合通信网络,并与语音、数据等信号全兼容,解决了因设备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省级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的全面质量管理水平,整合气象信息资料传输管理、综合观测系统运行监控、自动站实时数据质量控制和短信报警等业务质量管理功能,设计开发了湖北省气象监测网络业务管理软件系统。目前,该系统已成为湖北省气象监测网络业务重要值班平台之一。系统投入业务运行以来,湖北省各类气象资料收集上传质量呈现上升并保持稳定的趋势,自动气象站实时资料经自动数据质量控制后数据质量有较大程度的提高。由于采用主流成熟技术开发,系统具有较好的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气象网络实时业务系统的更新周晓红,张鑫晶1引言“全国气象信息网络系统”是由各级气象部门的计算机局域网,通过长途通信电路互联组成。为保证气象信息传输业务的正常运行,由国家气象中心制定了《气象信息网络系统资料传输业务规程》方案,要求全国各地级气象部...  相似文献   

4.
王甫棣  王鹏  何恒宏 《气象科技》2014,42(4):624-628
气象数据共享业务广泛采用了单一资料源向各个目标节点分发的方式,针对这种共享业务的特点,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对等网络技术的气象数据共享应用,提供资料源的共享发布以及节点间的共享访问功能。该应用通过搭建的仿真平台模拟实际业务应用,验证了在全国气象宽带网络上实现共享传输的可行性。在随后的小范围业务试验中进一步证明了该应用能够在特定的业务场景中不增加中心节点资源消耗而提升数据共享的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气象信息传输已经跨越了分组网时代,进入了更高效快捷的SD H宽带网络时代,在方便了气象信息传输和业务运行的同时,应看到存在的安全问题。黑龙江省省级气象信息网络是全省气象信息通信的枢纽,也是全省气象信息处理、分析、应用、服务的中心平台。省级气象信息网络对内通过SD H宽带数据交换网,D D N数据网、卫星信道与省内各地市县气象局局域网、同城台局域网、"9210"卫星通信网互联。对外通过互联网与行业台站,农业信息网用户相联。各地市县局域网机器通过A D SL与互联网相连。使得气象内部网络感染病毒机会增大。…  相似文献   

6.
1前言“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即9210工程)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在全国地(市)以上气象部门建成一个以VSAT卫星通信为主。地面通信为辅的计算机局域网互连成的广域网系统和话音系统,实现气象信息高速、网络化传输。现在,9210工程建设已取得较大进展,为了在还未正式投入业务使用前的过渡阶段,充分发挥9210工程已安装设备的使用效益,体现边建设边发挥效益的精神,从97年6月起,中国气象局通过9210工程卫星通信系统陆续向全国气象台站播发国家气象中心和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制作的有关气象信息产品。我省卫星通信网的省级气象信息控制…  相似文献   

7.
随着天气预报制作逐步无纸化、气象信息量大幅度增加、气象业务服务面进一步扩大以及MI-CAPS气象信息综合应用处理系统)的二次开发利用,武汉中心气象台原有的DECNET网络已无法适应业务需求,新型高速局域网的构建显得越来越紧迫。WINNT网络以其结构合理、稳定高效等特性显示出较强的优势。1998年3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的WINNT局域网为武汉中心气象台天气预报新业务流程的建立作了必不可少的网络环境准备,并在天气预报业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从实践出发对武汉中心气象台WINNT网络的整体设计、服务器选型配置以及建立在…  相似文献   

8.
新一代国内气象通信系统是继“9210工程”之后,国内气象通信系统的升级,建立了国家级和省级数据传输、通信数据处理和系统监视的统一管理平台。按照全国气象宽带网建设计划,新一代国内气象通信系统将取代现行气象通信系统。目前正与现行业务并行,这既是新一代国内气象通信系统测试系统及软件功能的需要,也是省级信息传输部门进行本地化配置、流程整理的需要。辽宁在分类流程梳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与现行通信系统并行的新一代气象通信系统传输业务流程,并投入业务试运行。雷达产品和基数据通过PUP软件、自动站资料、风能资料等由中心站软件实现向新一代通信系统传输,其他资料由9210通信服务器和雷达传输服务器转发到新一代通信系统。结果表明:在不影响现行业务的前提下,实现了省内所有气象信息通过新一代通信系统向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传输,满足了新一代通信系统的测试和本地化应用的需要。流程设计合理,可满足气象信息传输质量考核要求。最后,介绍了现行通信系统传输流程、新一代通信系统传输流程设计目标、设计原则、设计方案及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9.
《广东气象》2021,43(3)
针对目前气象业务监控系统存在的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利用信息化和集约化的理论,基于通用业务软件系统,开展对主要气象观测数据站点信息、资料类型、观测时间、业务节点、采集时间、发送时间等台站级数据全流程传输监控信息提取方法的研究,后续将逐步扩展到所有类型的业务数据。通过梳理主要观测数据传输流程,设计监控信息标准化采集协议并开发台站级数据流监控系统,实现数据流程传输最前端监控信息的有效采集,设计标准化传输协议并实现台站级与省级、国家级集约化监控平台的有效对接,为建立省级和国家级集约化的监控、展示和应用平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魏锋 《干旱气象》2002,20(4):8-9
引 言近年来,随着气象事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业务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根据定西地区预报业务工作的实际需求,改进预报业务功能,研制了定西地区本地资料库系统,改进了城市预报系统和中大雨、冰雹分县预报专家系统,并将上述系统综合,进而建立了自动化程度较高、流程清晰的预报员综合工作平台即定西地区预报业务系统。1 预报业务系统网络环境图1 定西地区气象信息网络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支撑定西地区预报业务系统的网络环境主要由气象信息卫星网和省地X.25网和本地局域网构成。气象信息卫星网主要承担“9210工程”资料的上下传递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