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通过对沭阳主城区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水文地质钻孔资料的分析,利用GeoDatabase空间数据库与OpenGL图形库,使用B-Rep模型构造水文地质含水层结构的三维模型,实现了包括旋转、平移、缩放、属性查询等三维模型浏览功能,展示了沭阳主城区三维水文地质结构整体形态和单个含水层的三维结构以及对含水层的任意切割剖面与三维可视化栅栏图,从而更加直观的反应沭阳主城区地下水的赋存条件与赋存空间的三维可视化效果和可认知程度,为沭阳主城区地下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升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的总体服务水平,通过搭建城市地质综合GIS平台,采用人机交互式单元分割-拼接建模方法,以水文地质剖面为基础数据,加入水文地质钻孔、水文地质图、地表高程等多源数据作为约束,首次在咸阳地区构建了建模深度300 m、建模面积3714 km2的水文地质三维结构模型。本次建模的工作顺利完成为研究咸阳地区地下水文地质结构、地下水资源赋存特征提供了三维可视化的数据支撑,也为其他城市开展类似建模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杜斌 《中国煤炭地质》2023,(5):61-65+70
辛安泉域岩溶地区存在较多岩溶管道、人工采煤巷道和复杂的地质构造等,水文地质条件十分复杂。为准确构建辛安泉域三维地表水-地下水数值模型,开展岩溶水资源承载力评价,需要精确建立辛安泉域三维地下含水层结构模型。采用GMS软件基于实际钻孔数据资料、虚拟钻孔数据和水文地质剖面资料精细建立长治市辛安泉域岩溶含水层三维含水层结构模型。结果表明,采用GMS模型,基于实际钻孔数据资料、虚拟钻孔数据和水文地质剖面资料建立的长治市辛安泉域三维含水层结构模型更接近实际,采用这种方法构建含水层结构模型能够为后期精确建立长治市辛安泉域三维地表水-地下水数值模型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三维水文地质模型可全方位展现地下含水介质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含水层系统分析的有效手段。以研究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与第四纪钻孔、地表DEM、基岩面、第四纪模型、水文地质剖面图、水文地质条件图等为基础数据,以苏州城市地质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为平台,采用"钻孔—地质剖面/等值线—地层实体"的整体建模思路,创建了苏州城市规划区三维水文地质结构模型,为苏州城市地下水资源信息化管理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地质数据和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是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中水文地质评价的重要内容.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是地下水流数值模拟的基础和前提.在北山预选区水文地质分析基础上,利用DEM数据生成了研究区地表水系,据此确定了模拟范围;借助GMS软件,建立了研究区三维水文地质结构模型;再通过边界条件、流场特征、地下水均衡项和水文地质参数的分析和描述,建立了北山地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6.
李继军 《华北地质》2006,29(3):233-240
本文中对天津城市三维地质结构调查的工作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天津松散层地质结构调查、工程地质结构调查、水文地质结构调查和基岩地质调查的工作思路和技术方法,特别指出利用物探资料进行二次开发研究对深覆盖区三维地质结构调查和建立三维地质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对其进行了充分地论述。  相似文献   

7.
在地质勘查初期,研究区的水文地质特征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建立研究区三维地质结构可视化模型,对模拟结果加以详细和准确的分析,是确保地质工作顺利进行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通过收集研究区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及钻孔数据资料,采用GMS软件建立区域三维地质模型,描述复杂的地质构造情况和表达已知水文地质现象及其特征。研究区动态地层结构特征地完美呈现,能够深入对区域水文地质特征的认知,为今后研究区地质工作的进一步进行提供前提保障。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太原地区的岩溶水文地质结构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寿全 《地质科学》1990,(2):173-182
本文论述了水文地质结构系统的基本思想以及建立水文地质结构系统模型的基本方法。具体研究了山西省太原地区的岩溶水文地质结构系统,将研究区划分为三个既相对独立又有一定联系的岩溶地下水亚系统,并分别建立了三个岩溶地下水亚系统的结构模型,即以多维脉络、三维层络、多层网络这些几何物理模型描述了该区岩溶地下水系统的四维特征;同时,对区内岩溶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流动数值模型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收集整理了相关的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通过对资料的综合分析,对边界条件、含水层结构等进行合理概化,建立了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MODFLOW软件建立了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流动的三维数值模型。模型垂向上剖分为10层,平面上每层剖分为499行×499列不规则矩形网格,有效单元共计1 103 000个,以刻画复杂的含水层结构和地下水三维流动特征。依据实测地下水位数据进行模型参数识别与校正,绝大多数计算水位与实测水位拟合较好,模拟流场与实测流场吻合,参数符合水文地质条件,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数值模型能够较好地刻画北京平原区地下水流动特征。  相似文献   

10.
华北型煤田防治水决策优化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层孔隙,裂隙-岩溶含水层组的立体充水结构,是华北煤放床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主要特征“拟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模型和其对应的优化管理模型不仅从立体空间的尺度真实地描述了其水文地质概念模型,而且本身也是一项能够为该类型煤田矿井防治水决策系统提供定量科学依据的防治水技术。  相似文献   

11.
Groundwater models simulating flow in buried valleys interacting with regional aquifers are often based on hydrogeological models interpreted from dense geophysical datasets and scarce borehole data. For three simple synthetic cases,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alternative methods of inversion of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TEM) data can lead to very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the hydrogeology inside and surrounding a buried valley. The alternative interpreted hydrogeological models are used in numerical modelling of groundwater flow to a pumping well.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alternative models result in quite different groundwater-model predictions of capture zone, recharge area, and groundwater age for the pumping well. It is briefly demonstrated that model calibration against hydraulic head data is not likely to improve the predictions or to identify the structural error of the interpreted hydrogeological models. It is therefore concluded that when TEM-based resistivity models are interpreted to construct the hydrogeological framework of a groundwater model, it must be done cautiously with support from deep borehole information. Too much reliance on geophysical mapping can lead to seriously wrong hydrogeological models and correspondingly wrong groundwater-model predictions.  相似文献   

12.
刘振杰 《中国煤田地质》2007,19(A01):29-30,45
针对岳城水库库区水下煤炭资源勘探难题,介绍了水上勘探作业平台的制作运输、安装程序和方法,指出了钻探施工应注意的问题。该区共施工了5个地质钻孔和1个水文孔,特、甲级率达到100%,完成了库区水上勘探任务,为解决库区内勘探难题提供了例证。  相似文献   

13.
三维地质建模及应用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介绍了实体模型、场模型和混合模型三类空间数据模型及其相应的三维地质构模方法,列举了三维地质构模在矿产资源评价、城市地质、地下水资源评价方面的3个应用实例。在矿产资源评价中的应用是实体模型与场模型的集成,三维显示与检索采用实体模型,资源量估算和矿化分布预测采用场模型;在城市地质中的工程地质层状地质体建模采用多层DEM构模法,介绍了基于三维地层模型的剖切等应用分析;地下水资源评价中含水层组的三维建模采用剖面构模法,以水文地质剖面为建模数据源,辅以钻孔、含水层组底界埋深等值线、地表高程等值线等作为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14.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uropean Union Water Framework Directive (WFD), technological and scientific support are required. 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ology to support a first step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WFD, which is the delineation of groundwater bodies. The methodology consists of (1) the development of a complete and generally-accepted hydrogeologic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Flanders, named the HCOV code, (2) the development of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managed borehole database, and (3) the development of aquifer and aquitard models by means of a solid modeling approach. For each unit of the hydrogeological classification code for Flanders unit, GIS maps are generated for the thre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hydrogeological layers: extent, base level and thickness, such that combined, the volume and extent of a hydrogeological layer is unambiguously defined. This GIS-based hydrogeological database has become a useful tool for groundwater management purposes and to provide the input for groundwater modeling.  相似文献   

15.
双河油田储层地质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建立双河油田高精度的三维地质模型中,首先进行了基础地质研究,主要包括岩石相的识别、沉积微相的划分、基准面旋回的划分与对比。在详细地质研究基础上,以24个短期旋回为单位采用截断高斯模拟方法建立沉积微相三维模型,采用相控物性参数建模技术,利用顺序高斯模拟方法建立孔隙度、渗透率的三维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了粗化,直接提供给油藏数模使用。  相似文献   

16.
柴达木盆地西部深层卤水型钾盐是近期新发现的一种以砂砾层为储存介质的氯化钠亚型钾盐资源,其中,以黑北凹地—大浪滩次级盐湖凹地工作程度较高,研究也相对深入。该区已经求取该类型KCl资源量(333)约3.5亿吨。对该类型成矿地质体的解剖可对该区钾盐找矿在面上和纵深拓展提供借鉴。鉴于此,笔者根据实际生产需要,系统收集了该区的钻井、测录井及地震探测资料,通过地震资料解释和属性分析,对比钻孔揭露储卤层岩性特征,获得研究区域内中深部孔隙储卤层地震响应特征:储卤层底部同相轴振幅较强、局部连续性较好,顶部同相轴为中-强振幅,内部多为弱反射振幅,成团块状;瞬时频率属性表现为中-低频反射特征;甜点属性表现为顶、底为甜点高值而内部为甜点低值的特征;包络属性表现为顶、底为异常高值而储层内部为低值分布。通过对地震剖面及钻孔资料分析,建立了砂砾储卤层的地球物理识别标志,为预测中深部储卤层分布范围及优选水文-地质钻孔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三维地层模型误差修正机制及其实现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朱良峰  吴信才  潘信 《岩土力学》2006,27(2):268-271
三维地层模型是地下工程辅助分析的有效工具,而工程钻孔数据是建模主要的数据源。由于地质现象的复杂性和采样数据的稀疏性,仅仅利用零散的钻孔采样数据无法有效地控制最终建模结果的误差和精度。在分析三维地层建模误差来源的基础上,提出并实现了两种误差修正方法:地质剖面修正法和虚拟孔修正法。在建模过程中,基于实际勘察获取的资料和工作经验,结合对地质模型的理解,在特定位置处生成能反映地层局部变化特征的地质剖面或虚拟孔,然后将其与实际的钻孔数据一起约束到模型之中,构建出相对精细的三维地层模型,从而在三维空间中实现对地层模型的精确修正。  相似文献   

18.
刘新义  王文霞  周立 《城市地质》2015,(Z2):118-126
通过对官厅水库浸没资料的分析研究,结合水库浸没危害的各项影响因素,分别采用数值模拟法和地下水动力学法,建立库区水文地质模型,模拟计算未来库水位抬高后两岸地下水位的变化,预测浸没范围和危害程度。经分析,目前官厅水库对延庆规划新城无浸没危害;当库水位达到或超过471.4m时,规划新城西侧将会受到浸没问题的影响,危害程度轻微;当库水位达475.2m时,工程建设规划区将会产生浸没问题,危害程度轻微。当库水位达设计高水位479m时,规划新城区3/4以上区域、规划建设区一半以上区域属于浸没区,危害程度轻微—严重不等。  相似文献   

19.
运用最优化理论,在认真分析研究南定矿区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多层层系统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相应的"准三维"数学模型,并识别了模型的水文地质参数;建立区地下水系统管理模型;运用响应矩阵法求解了管理模型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20.
储层地质模型建立步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贾爱林 《地学前缘》1995,2(4):221-225
本文系统介绍了单砂体模型、单井模型、二维模型和三维模型的建立步骤,是目前较为普及和实用的一种建模过程。文章对每种模型的关键点、参数选取和方法都作了概要的叙述,这一方法和步骤特别是对油田开发早期的模型建立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