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土壤物质成分,主要受控于成土母岩的岩石类型与矿物组成。平谷平原区具有适宜大桃种植的气候与土壤条件,这与平谷区特殊的地质背景密切相关,土壤中多项有益元素的含量普遍高于北京市其它地区。平谷区内的不同地区大桃果实中的矿质元素含量也存在着差异,以平谷东部大桃中的矿质元素含量最为丰富。  相似文献   

2.
金乡县农业地质背景与大蒜品质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印胜  李家田等 《山东地质》2000,16(4):50-54,59
在分析金乡县大蒜产区农业地质背景的基础上,依据该区代表性土壤及大蒜样品矿质营养元素的测试结果,探讨了土壤肥力状况及大蒜产品的优势与不足,认为金乡大蒜中的矿质元素含量与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呈显著相关关系,指出有机质含量是影响金乡大蒜产量与品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苹果产地土壤环境与地质背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苹果产地的地貌、地质以及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分析了可能影响苹果品质和产量的因素——土壤背景值、元素有效态、环境安全性、苹果矿质元素等方面特征。认为苹果产地位于利于苹果生长的特定温度、湿度以及富含较多矿质元素的洪积扇上,优良的地质环境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矿质资源。将所测表层土壤指标与平原区背景值进行对比,明确了相关指标的贫化与富集程度,同时了解到部分有效态元素与其全量、p H、有机质的相关关系,并掌握到产地具有低有效钼的特点。此外,对比了两个产区苹果果实矿质的含量特征,为进一步提高苹果质量和品牌附加值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北京怀柔板栗种植区地质背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京怀柔板栗种植区的地质特征和土壤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其广泛发育的花岗岩和片麻岩地质背景、适宜的海拔高度、降水量、温度以及呈弱酸性的疏松土质等条件十分适合板栗生长。研究评价结果显示,种植区土壤中富含P、Mn、Fe等矿质营养元素,以及有效铜、有效锌和有效铁等,并且环境质量总体优良,土壤和灌溉水重金属元素含量基本符合无公害板栗种植的产地要求,为怀柔板栗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及品牌宣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地质背景对土壤微量元素的影响——以渝北地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地质背景对土壤元素的控制特征,可为区域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种植施肥和农业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利用网格化定位与化学分析的方法,结合GIS技术和相关评价标准,探讨了地质背景对Cl、Mn、B、Zn、Cu和Mo元素含量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渝北地区土壤Mn、Cu、Zn元素含量整体处于适中与丰富水平,Mo、B元素丰缺参半;B、Mo元素含量显著高于重庆主城区,Zn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全国水平。受地质背景影响,B、Cl、Cu、Mn元素呈现高度空间相关性,结构性空间变异起主导作用;Mo、Zn元素表现中等空间相关性,由结构性因素和随机因素双重控制。地层的组对元素含量分布起主控作用,土壤元素含量分布形状在空间上与地层组相对应。成土母岩决定土壤元素含量,是土壤元素含量水平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其影响因素主要为岩石类型,其次为岩石形成的地质时期。土壤类型显著影响元素含量,总体上,Mn、Cu、Zn、Mo、B在石灰岩土中含量最高;除B、Mo元素外,其他元素在黄壤中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6.
地质体方法圈定化探异常——以张家口某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如何确定元素异常下限是化探工作的关键问题。由于元素在不同的地质体内具有不同的分布形式和背景含量,因此在地质情况较复杂地区采取统一值作为元素异常下限值存在一定缺陷。文章以张家口某地区1?20万水系沉积物数据为例,在分析不同地质体内元素分布规律的基础上,确定了不同地质体内元素异常区域,研究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弥补全区采用统一值圈定异常所造成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王保林  翁士明  汤正江 《安徽地质》2005,15(4):294-297,309
运用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中多种元素的背景含量对浅覆盖区的主要地质体和线形构造进行尝试性划分。通过对区域化探资料的整理分析,依据地球化学示踪作用原理,运用多元素背景判别法,较好地圈定了存在元素含量差的地质体和线性构造,提高浅覆盖区区域地质填图成果的信息承载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福建东部地区3.8万平方公里陆地浅层地下水(井水)1206件样品中19种元素的含量特征、元素间的相关关系、元素空间分布特点与地质背景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地区浅层地下水中以Ba、Cl-、F-、Fe、Mn、Sr、Zn元素含量高、变化幅度大为显著特征;元素含量与pH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Cl-、Sr、Co、Ni、Pb等元素间则具显著的正相关关系,Cl-具有决定性作用;地下水中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受地质背景及地理条件的制约。  相似文献   

9.
陆森钦 《福建地质》2009,28(4):305-309
根据福建沿海深层土壤元素含量的统计分析,表明9大类地质体为背景的土壤元素含量存在差异,与均值对比Ag、Au、Sn、Co、Cu的含量受地质背景影响较小,B、Cr、Ni、Li、As、Sb、Hg、Mo、Bi、Cd、Br、C1、S、CaO、I、Na2O含量则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0.
云南东部烤烟农业地质背景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曾群望 《云南地质》1994,13(2):121-132
本文运用农业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深入研究了滇东四县(陆良、路南、泸西、弥勒)烤烟生产与土壤地质背景的关系,发现稀土和钾、镁、钙、磷、铝等矿质元素以及土壤的pH值、质地、阳离子交换量等理化性状是影响烤烟内在品质的重要因子,成果得到小区试验的初步验证。  相似文献   

11.
滁州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与背景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滁州地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资料,统计获得了表、深层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背景值及相关的地球化学参数。研究表明:成土母质类型对土壤元素地球化学基准值影响显著,表层土壤元素含量相对于深层土壤既有继承性,又有差异性。在不同的土壤层的一些元素含量明显不同。土壤的形成过程和人类活动已经对土壤中元素含量的分布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与背景值研究中应多考虑地质背景、物质来源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福建沿海地区表层土壤矿物分布特征及地质和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为兴 《岩矿测试》2009,28(2):125-130
对福建沿海地区表层土壤矿物组分、含量、组合以及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质背景形成的土壤其重矿物组成具有复杂性、一致性和差异性;不同的土壤类型其矿物组合可以较好地反映土壤与成土母岩的内在成因关系;不同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土壤矿物组成受外力影响具有一定的分选性;平原区土壤中汞、砷等元素的区域性高异常则与土壤中辰砂、雄黄矿物存在有关。  相似文献   

13.
冲积平原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方法技术研究中矿物鉴定和化学分析结果对比研究表明,土壤中化学元素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主要取决于土壤对成壤母质中各种矿物成分的继承,元素的区域地球化学背景差异和在不同深度的含量变化均可通过矿物和矿物组合特征较为直接地示踪显现,土壤中矿物组成对其化学元素含量的影响是直接的、决定性的。因此,利用土壤的矿物组成确定其常量和微量元素的初始值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可进一步解析土壤中元素地球化学异常成因,判别土壤的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类型。  相似文献   

14.
浙江土壤矿物组成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浙江省29种母质和16种土类或亚类构成的69个母质一土类单元共194个土壤样品中的矿物成分进行测定,分析得出矿物种类及矿物百分含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浙江省土壤矿物组成特征。不同土类或亚类土壤中矿物组成存在明显差异,矿物种数和含量变化较大。突出的特征是,相同母质类型土壤含有相似的矿物种类,而且相同母质不同样品中同一矿物含量变化也较小,表现出同母质土壤矿物组成与含量具有相似性。在69个土壤剖面中,由A层到C层矿物种类和含量变化较小,土壤矿物组成明显受基岩影响和控制。宜把地质背景相同、矿物组成相近、土壤环境相似的成土母质作为划分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单元,土壤类型只能作为评价单元的辅助划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华南褶皱系五指山褶皱带北部加来地区地质特征为基础,进一步研究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岩石化学特征和矿物化学特征,探讨铷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研究表明:研究区内铷元素的水系沉积物异常、土壤地球化学异常、花岗岩类岩石化学特征和矿物化学特征基本吻合;本区花岗岩类中铷元素背景值普遍较高,但不同时期花岗岩类中铷元素背景值不一,中三叠世红岭花岗岩体中铷元素背景值最高;矿物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花岗岩类中钾长石、白云母和黑云母是Rb2O的主要载体矿物。  相似文献   

16.
四川仁寿优产粮棉区土壤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土壤地球化学调查结果,研究了仁寿地区优产棉、粮等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区内元素分布与地质背景、地貌景观、土壤属性、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土壤中营养元素产榔棉生长最优地质背景。研究评价结果为本区农业生产合理区划、种植、土壤改良、科学施肥等提供了重要的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林才浩 《福建地质》2008,27(2):166-174
在福建省沿海经济带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基础上,根据地质背景和地貌类型、土壤酸碱度和SiO2含量,将调查区划分为36个生态地球化学区,归纳了各区特征性的化学元素种类。为了正确评价各生态地球化学区的质量,分析了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村)的地质背景,探讨了滨海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稻米汞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海峡西岸生态环境质量良好,花岗岩低山丘陵区特别优良,重金属元素异常主要分布在河口平原,而在滨海沙地有害元素的生物有效性高。  相似文献   

18.
攀枝花地区昔格达土的土壤层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攀枝花地区昔格达土系粉砂壤土和粉砂土,土壤中原生矿物主要为石英和长石,次生矿物主要为蒙脱石,伊利石和高岭石。昔格达土不同层痊稀土元素分布特征相似,稀土元素在成土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地球化学迁移,对母岩具有一定的继承性。昔格达土各层位Ti、V、Cr、Ni、Cu、Zn、Pb、As、Cd等元素具有较高的地球化学背景,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作用下容易释放进入环境,造成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