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内蒙古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境内,东倚贺兰山,南接祁连山,西达黑河,北部有结构洼地与外蒙为界。该公园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地质构造、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形成了以沙漠、戈壁为主体的地貌景观,是中国唯一的沙漠地质公园。并于首届中国地质公园“选美”活动中获得“中国最美地质公园”的称号。  相似文献   

2.
一、估算的意义地下水资源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正确评价和实际应用,结合地下水形成的自然条件,划分了平原区、山丘区、沙漠区和内陆盆地区等四个“评价类型区”。在这些类型中,沙漠区由于资料短缺,成了棘手问题,所以《地下水资源调查和评价工作提纲》规定,“沙漠区一般按无浅层淡水处理”。这实际上使沙漠区成了地下水资源评价的空白区。  相似文献   

3.
当今地球上,沙漠地区分布甚广,集中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副热带,以及虽处在温带,但远离海洋的大陆内部。约占陆地面积的十分之一。形成沙漠的主要条件是干旱气候,造就沙漠沉积的主要动力因素是风力。按照“将今论古”的原则,地质历史时期中干旱气候的环境也经常发生,不乏存在沙漠和沙漠沉积。但是,由于地质时期的古代沙漠沉积的识别比较困难,尤其是沙漠沉  相似文献   

4.
塔克拉玛干沙漠,维吾尔语意“进去出不来的地方”,人们通常称它为“死亡之海”。它位于南疆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上仅次于非洲撒哈拉沙漠的第二大沙漠。这里一望无垠,十分荒凉,风沙活动频繁。  相似文献   

5.
中国中东部白垩纪沙漠的时空分布及其气候意义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中国中东部白垩纪沙漠沉积的时空分布,探讨了时空分布规律,认为:(1)中东部白垩纪沙漠分布严格受气候带控制,其实际分布限于北纬20—40°的干旱带(横跨当时的副热高压带),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江汉盆地和苏北盆地之中;(2)各盆地沙漠发生的时间不同,鄂尔多斯盆地为早白垩世,四川盆地为中白垩世晚期,江汉盆地为晚白垩世早期,苏北盆地为晚白垩世中期,(3)沙漠发生的穿时性反映了各盆地进入干旱带的顺序,由北到南,由西及东;(4)造成这种顺序的原因是由于亚洲在白垩纪时其总体为顺时针旋转,因而使西北部鄂尔多斯盆地率先进入干旱带,其次是西南部的四川盆地,然后是中部的江汉盆地。晚白垩世的降温事件迫使干旱带南移而使其滞后的最东部的苏北盆地进入干旱带,(5)中国白垩纪沙漠的存在说明处于“温室效应”的大气环流不仅不会“呆滞”而且还有所增强,季风的存在也说明当时的气候并不均一。本文提出了气候带漂变(climaticzonedrift)的概念,认为气候变化的表现形式为气候带漂变。漂变既有长周期和短周期漂变之分,又有相对和绝对漂变之别。中国中东部白垩纪沙漠的时空变迁就是干旱气候带漂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在约定的时间来到刘建跃办公事,他正拿着手机低头拍照,近视眼镜不时从鼻梁上滑下,他不得不用手往上托镜框,手机也随之一颤,只得重拍。他一边热情招呼我们坐,一边道歉说“对不起,稍等。”  相似文献   

7.
沙漠沙丘污水处理系统:原理、方法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漠沙丘系统(DDS)”是以地球化学工程学原理为指导的特殊水处理系统,它利用沙漠沙作为滤料,通过“机械过滤”、“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净化污染水,一方面可使沙丘变得湿润而不再移动,以固定移动沙漠;另一方面又能净化污染水,最终起到“以害克害、固沙治水、一举多得”的良好综合生态环境效应。DDS是绿色的水处理系统,所需的原料和生成物都属于自然界存在的物质,无二次污染的发生。在DDS设计中,要注意的主要因素应包括:滤料的种类、湿干时间比、微生物培养方式、滤料层厚度、进水水质、时间、温度和pH等。DDS可以把官厅水库水由V类和超V类处理成2~3类水,从而恢复官厅水库的饮用水功能。  相似文献   

8.
写在前面     
进入70年代不久,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曾向世界发出警告:“石油危机之后,下一个危机便是水”,历史上有多少城邦因缺水而衰败,有多少文明因缺水而沦落!可是人们对水资源的“SOS”,似乎是置若罔闻,一边是严重缺水,一边是肆无忌弹地在污染有限的地表水、地下水,以牺牲全局的长远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来换取局部的暂时  相似文献   

9.
柴娜 《河南地质》2012,(4):27-27
2月25日晚上9点多,正准备休息的陕县国土资源局张晓娜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张同志,我是王平江呀!家里着火了,值钱的东西都烧光了,你说咋办呀?呜呜……”原来是自己的包户对象、西张村镇西阳村的王平江打来的电话。 “您别着急,慢慢说,怎么回事?”张晓娜一边安抚对方一边说。  相似文献   

10.
一 陕北、陇东广大黄土丘陵区内的“涧地’、“掌形洼地”和内蒙南部毛乌苏沙漠区内的“滩地”中,蕴藏着较丰富的地下水,是干旱地区难得的富水地段。因地形平坦,土地肥沃,人口集中,农业发展急  相似文献   

11.
“9”字型钻杆捞钩新疆地矿局九队贾文波水井施工中常遇钻杆折断、跑钻、洗井活塞遇阻钢丝绳拉断落入井内等事故,由于井径较大,钻杆断落后往往倾倒一边,使丝锥打捞成功率降低。为此,我们设计加工了“9”字型捞钩,经实际使用表明,用捞钩打捞操作简单,成功率很高,...  相似文献   

12.
孙卫东  李毅 《新疆地质》2004,22(4):391-394
在新疆阜康沙漠绿洲生态环境与生态建设中应用了“资源 1 号”卫星遥感数据.利用 ERMAPER 等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对“资源 1 号”遥感卫星数据 CB 和同一调查区的 TM 数据进行处理及对比研究,评价了“资源 1 号”卫星数据的应用效果.实践表明:“资源 1 号”卫星 CCD 相机数据几何精度、空间分辨率能够满足生态环境与生态建设工作的需要,部分可替代 TM 数据,在沙漠绿洲生态环境与生态建设及其它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3.
阿尔金山东端北部区域生态环境修复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尔金山荒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是甘肃西部、新疆乃至整个西北地区重要生态屏障,对阿尔金山东端北部区域为代表的西土沟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和存在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构想和因势治洪-以洪治沙-自然净化-综合利用的区域洪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和以“水害”治“沙害”、变害为利的区域生态环境、沙漠治理模式。国内外学者对本区域荒漠化防治、草地生态安全评价有部分研究,但对沙漠区洪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研究比较罕见,在沙漠地区洪水资源化利用方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为阿尔金山保护区的规范管理和可持续对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对同类地区生态环境修复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14.
《新疆地质》2002,20(4):388-388
新华网西安8月10日电(记者:杨建民、刘书云)中国第一条沙漠高速公路榆(林)靖(边)高速公路尚未竣工,公路两旁已基本建成全线绿化、防护林带。该公路的承建者说,这条沙漠公路将成为一条“绿色长廊”。 榆靖高速公路主线全长116 km,其中有70多km路段通过中国北部的毛乌素沙漠.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所沙坡头沙漠科学研究站建站三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8月7日至9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沙坡头召开。朱震达所长主持了会议,出席会议的有院地学部原副主任李秉枢同志,兰州分院顾问、原分院副院长王维祺同志,以及宁夏、甘肃、内蒙和兰州铁路局有关研究沙漠整治的科学家和领导共70人。并邀请了日本鸟取园艺产业研究所所长远山正瑛一行三人及意大利外宾参加。 这次会议共收到三十五篇学术论文,其中兰州沙漠所的30篇,兰州铁路局系统的3篇,兰州大学生物系的2篇。该站站长赵兴梁同志和副研究员刘焕心同志就沙坡头地区“流沙固定的原理与措施”,“人工生态系统的形成及其演变”作了学术报告。兰州铁路局刘兆民总  相似文献   

16.
伊朗与我国有悠久的交流历史,研究其荒漠及其资源利用,可以为我国荒漠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应用实地考察和报道资料分析卢特沙漠及其资源利用.卢特沙漠位于伊朗东南部,延伸区域面积约占伊朗土地的10%,是世界上最干燥和最热的地方之一,分布雅丹、石漠和沙丘等多种沙漠景观,还有灌丛沙堆、大规模侵蚀沟、交错的水文网、构造洞、盐磐.当地居民利用卢特沙漠的壮丽地貌景观发展旅游业,在沙漠边缘开凿坎儿井,建立截流洪水溢流坝群,因势利导应用利用资源,保障了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沙漠化是全球气候、地表岩石、区域构造演化所控制的一种地质事件。岩石记录表明,古沙漠环境在中生代中期就开始了,第四纪以来南北两半球各存在一条中纬度沙漠带,中国的沙漠化是全球沙漠化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活动是局部的,在整个地球沙漠化进程中只是起到一个加速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白垩纪沙漠中的戈壁沉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戈壁是广义沙漠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在沙漠研究尤其在古沙漠研究中未得到充分的重视。笔者根据近年来的古今沙漠的研究,讨论了戈壁的形成作用、中国白垩纪沙漠戈壁沉积和风磨石的形成和分布特征,以便引起广大同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读着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我的眼前会出现这样一些画面:一个6岁的小男孩和两个小伙伴追追闹闹爬上一个小山顶,他们推开栅栏,来到一个“嗡嗡”作响的大铁罐前,小男孩好奇而又懵懂地用于去拍打,顿时一股强大的电流将他击倒在地;一位青年双臂夹着粉笔一边在黑板上板书,一边给村民们讲解怎样防治地质灾害,嗓子都哑了;  相似文献   

20.
应重视和加强我国沙漠绿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把散布在我国干旱荒漠地带内的沙漠绿洲,统一组合成一种独特而完整的生成地域单元开展研究,应予重视和加强。沙漠绿洲是干旱荒漠地带内精华地域,也是今后该地带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基地,还是改造利用沙漠的潜力与希望所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重点向西北转移,开发建设和整治利用沙漠绿洲,有着特别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