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卡球式取盐单动双管是一种钻进岩盐矿层专用取心工具,加工制成后经过三个钻孔的试验,并几经改进,解决了某盆地钾盐普查钻探遇到的易溶岩盐矿层取心问题。一、结构的特点卡球式取盐单动双管(如图)由双管接头、悬吊轴、轴承、轴承座、调节轴、内管接头、内管、外管、卡球座、卡球、内管座和底喷式合金钻头等组成。内管座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普通管座,用于较完整的岩矿层钻进,另一种是胶爪式管座,用于破碎岩矿层钻进及捞取孔内的碎矿心。它的最大特点是可采取直径有一定变化的岩矿心,适合易溶岩矿层钻进,而且卡  相似文献   

2.
如何提高岩(矿)心采取率是钻探工程施工中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针对在钻探中经常遇到的岩(矿)心采取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套钻探工程施工用囊袋式双管取心钻具。该钻具能利用双管中的塑料囊袋结构满足在极破碎、易冲蚀、极软弱、水敏性等地层中钻探施工实现高取心率的要求,在进行双管钻进工艺且不需增加其他钻探设备的前提下,实现岩心采取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3.
为了使小口径钻进更好地适应地层的需要,仅有小口径单管钻具和小口径单动双管钻具是不够的.我们根据钻进的需要设计和加工了两种小口径钻具接手.四年来,在硬、脆、碎地层和粉状矿层中,我们用这种钻具钻进过铁矿、钼矿、铅锌矿和金矿等. 单管喷反钻具接手由上接头、喷咀,扩散器和下接头组成,结构如图1.上接头接φ43钻杆接手,下接头接φ45岩芯管.  相似文献   

4.
坑内钻探技术的应用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况近二十年来,我队在个旧松树脚矿区,共完成坑内钻探工作量20多万米。平均钻孔深度163米,水平孔最大深度360.24米,下垂孔(包括下斜孔)最大深度605.20米。所钻岩层多种多样,可钻性4~9级。矿区的钻进特点是:①土状氧化矿遇水坍塌,风化夕卡岩、白云岩结构疏松,影响了采心率;②未风化的夕卡岩、花岗岩致密坚硬,其中少量岩石可钻性高达10级,钻进效率低,常出现“打滑”现象;③受隆起、挠曲、倒转褶皱等构造影响和断裂切割,地层破坏严重。钻探中易发生坍掉,加之裂隙、  相似文献   

5.
在地层不太完整的情况下,小口径钻进用双管取心,不仅能有效地保护岩、矿心不被冲蚀,获得较高的采取率,保证工程质量,同时还能减少钻头振动,从而增加回次进尺,提高钻进效率,延长钻头使用寿命,减少金刚石消耗.最初,曾采用仿D-10型双管钻进,使破碎地层的岩、矿心采取率有了提高,但钻具发生折断难以处理.为此,我们分析了各种单动双管的结构特点和存在问题,设计加工了球型轴承单动双管,经两年来的生产使用,钻进五千八百多米,累计近  相似文献   

6.
小康锰银多金属矿受下三叠系溪口组地层、断裂构造破碎带和花岗斑岩接触带控制,氧化锰(银)矿床属"淋积型",含锰层经热液叠加改造和风化淋滤后在层间断裂破碎带中富集成矿;铜铅锌矿体分布于酸性偏中性的花岗岩体外接触带中(部分为层状夕卡岩),呈浸染状赋于夕卡岩中或沿裂隙充填成矿.主要围岩蚀变有夕卡岩化和角岩化.该矿床从上至下具Mn(Fe)-Ag,Pb,Zn-Cu,Pb,Zn的垂直分带规律.  相似文献   

7.
我队在千镜山矿区用大口径钻进复杂地层,由于岩矿层松软怕冲刷,长期来岩矿心采取率低,一般在50%以下。曾用喷反钻具,虽采取率可达要求,但分选严重,层位错乱,品质差。为此,我们根据早期使用的无泵钻具原理,设计了一种分水接头双动双管钻具,应用于施工的二个钻孔,效果较好(见附表)。经地质、水文、物探三家验收,认为岩矿心采取率高,层位准确,品质好,较好地满足了地质设计要求。一、结构原理1.分水接头双动双管钻具与其它双管无泵钻具基本相同,但改进了内管回水装置,并在内管上端加了一根短钻杆(见附图)。  相似文献   

8.
我们研制出一种正压型分流式双管单动局部反循环钻具(定为FF—1型,简称“分反钻具”),适用于硬脆碎或其它松散的破碎地层钻进。该钻具在八个野外大队,十七台钻机作生产试验,钻过十一种不同的破碎地层,总进尺3950米,1739个回次,平均回次长度2.27米,比正循环双管钻具(以下简称“正双钻具”)提高1~2倍;平均岩矿心采取率95%以上(极难采地层也达到75~85%)。此外,钻头的使用寿命还有明显的提高。据统计,西南地勘局206大队2分队使用分反钻具后台效由289米提高到649米,华东地勘局265大队8分队试验  相似文献   

9.
结合铝土矿地层特点,分析探讨铝土矿地层钻探工艺,通过常规绳索取心钻探、普通双管钻探与PDC肋骨钻头单动双管钻探工艺理论探讨及现场试验对比,得出了在铝土矿地层钻进采用常规钻探方法常产生卡钻事故、钻探效率低的原因,同时验证了采用PDC肋骨钻头单动双管钻探能较好地解决粘附孔壁而卡钻的问题并提高了钻探效率。  相似文献   

10.
柿竹园钨矿床,钨元素在夕卡岩中不仅可以形成白钨矿床,而且还可以形成黑钨矿床,两者均具有相当大的规模,构成黑、白钨矿复合型矿床,这在文献中却少先例.因此,探讨夕卡岩中黑钨矿形成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对进一步研究黑钨矿的成矿理论和普查找矿工作等均具有一定的意义. 区域地质概况矿田位于东坡-月枚复式向斜北段扬起部位.矿区内泥盆系余田桥组地层广泛发育.矿区的西北侧沿褶皱、断裂的交汇处有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侵入,接触带上形成不连续的“周边状”夕卡岩,  相似文献   

11.
陵东狮子山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岩成矿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铜陵东狮子山铜矿为一夕卡岩矿床,但与常见的夕卡岩矿床明显不同. 在产状方面,夕卡岩与围岩(大理岩)界线截然,围岩出现重结晶褪色边,夕卡岩边缘有淬火边,与夕卡岩相接触的辉石二长闪长岩出现烘烤褪色边,夕卡岩中出现辉石二长闪长岩角砾;在矿物组成上,具特殊的钾长石+方解石+石英囊状体,其内矿物边界规则,无分带现象,夕卡岩矿物无被交代现象;在结构构造方面出现特征的海绵陨铁结构、豆状构造、流动构造等;在地球化学方面,夕卡岩岩石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特征与辉石二长闪长岩相似,其中呈填隙状方解石的化学组成、同位素组成显示深源特征;夕卡岩矿物中出现熔融包裹体,均一温度高于920℃;矿体特征与寄主夕卡岩的各方面特征十分相似.这些特征显示该矿床可能是一种高温高密度粘稠的夕卡岩岩浆熔(流)体冷凝结晶演化过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矿田位于南岭纬向构造带中段北缘,矿区在大源岭背斜西翼,褶皱轴呈南北走向.地层主要为石炭系和泥盆系的碳酸盐岩及部分碎屑岩.区内构造以断裂为主,新华夏体系北北东向断裂为本区的导矿构造.岩浆岩以花岗闪长岩为主,并有晚期花岗斑岩、石英斑岩及煌斑岩脉.矿床以铜、铅、锌为主,次为黄铁矿,并伴生银、镉、铋等多种组分.矿床类型有接触夕卡岩型、层间夕卡岩型、石英硫化物脉型、接触黄铁矿型、破碎带脉状及白云岩中的铅锌矿等.矿体多  相似文献   

13.
我队某矿区地层复杂,基本分为三种类型:稍完整地层、松软地层和破碎地层,各占比例约20%、20%、60%左右。后两种地层的取心问题一直没得到很好的解决,尤其是松软地层,多在矿层附近,如绿泥石、金云母蛇纹岩、泥灰岩以及粉状铁矿层等等。它们的特点是胶结松散,质软,极怕水冲,且钻进中易堵。使用无泵钻进或双动双管钻进,岩心采取率不高,而且矿心质量不好,大多被烧损,失去原结构,常因此而补芯。针对松软地层的特点,我们设计了“水眼式”合金双管钻头(见附图),使用单动双管钻具,使冲洗液直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三矿沟铁铜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北段多宝山矿集区,矿体产于燕山期侵入岩与奥陶系多宝山组大理岩接触带的夕卡岩内。根据矿物共生组合及交代关系,确定热液成矿过程包括夕卡岩阶段、退夕卡岩阶段和石英硫化物阶段。铁矿化主要发生在退夕卡岩阶段,形成磁铁矿、镜铁矿等铁氧化物,呈浸染状、条带状、块状产于钙铁榴石夕卡岩中。铜矿化主要发生在石英硫化物阶段,形成黄铜矿、斑铜矿等硫化物,交代早期矿物。电子探针分析等研究表明,三矿沟铁铜矿床发育钙质夕卡岩矿物组合,其石榴子石主要为钙铝榴石和钙铁榴石,辉石为透辉石钙铁辉石系列,角闪石属于钙角闪石系列,绿泥石属于I型三八面体富铁绿泥石。石榴子石有3种类型:早期自形粗粒的钙铝榴石(Grt-Ia)和钙铁榴石(Grt-Ib),以及晚期呈脉状产出的钙铁榴石(Grt-Ⅱ)。夕卡岩阶段成矿流体具有高温、弱酸性、高氧逸度的特征;退夕卡岩阶段流体温度降低,pH升高,形成大量铁氧化物;石英硫化物阶段流体温度和氧逸度降低,金属硫化物沉淀。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西和县大桥一带金矿区钻探施工中地层破碎、裂隙发育,漏失,坍塌,卡钻,埋钻等复杂地层钻进难点,采用金刚石单动双管钻进工艺和聚丙烯酰胺不分散低固相钻井液护孔技术,并采用多种堵漏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相似文献   

16.
铜陵地区岩浆夕卡岩具有如下特征:(1)既可产于有碳酸盐岩的环境,也可赋存于远离碳酸盐岩的辉石二长闪长岩或角岩中;(2)产出形态复杂多样,可呈透镜状、脉状、小岩床、岩瘤和不规则岩枝状或角砾岩筒等等;(3)与围岩界线截然,在易交代的大理岩中也一样。作为其围岩的大理岩可见港湾状熔蚀边及重结晶褪色边,辉石二长闪长岩出现被烘烤褪色边,夕卡岩边缘部出现矿物呈等轴状三联晶嵌生淬火边;(4)夕卡岩常常与辉石二长闪长岩紧密伴生,构成了特殊的“夕卡岩-富碱侵入岩对”;(5)夕卡岩发育有海绵陨铁结构,豆状构造、流动构造和气孔构造;(6)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的特征与相关的火成岩相似;(7)有熔融包裹体,均一温度高达1000℃以上;(8)其矿物组成、化学成分与接触交代夕卡岩无明显差别。岩浆夕卡岩是深部中酸性硅酸盐岩浆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夕卡岩浆冷凝结晶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宋端正 《探矿工程》2012,39(1):44-46
针对甘肃西和大桥金矿区地层破碎、裂隙发育,漏失、坍塌、卡钻、埋钻等钻进难点,采用金刚石单动双管钻进工艺和聚丙烯酰胺小分散低固相冲洗液护孔技术,并采用多种堵漏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总结了该矿区复杂地层钻探施工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夕卡岩型铜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一大特色,在我国占有重要位置,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夕卡岩型铜矿床就其产出特征,可以分为三个亚型,即产于接触带上的正夕卡岩型、交代有利层位的层控夕卡岩型、沿断裂分布的隙控夕卡岩型. 笔者认为,伏牛山铜矿床属于隙控夕卡岩型矿床. 伏牛山夕卡岩型铜矿床地质特征伏牛山夕卡岩型铜矿床位于宁镇山脉中段,江宁县伏牛山南山地段.矿床赋存于伏牛山石英闪长岩体南侧外接触带五通组至龙潭组地层中.地层在褶皱过程中发生倒转,老地层盖在新地层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1991,(1)
并列三喷嘴喷反钻具并列三喷嘴喷反钻具,是用来钻进硬、脆、碎地层时提高岩矿心采取率和钻进效率的有效工具。该钻具结构特点具有同一个吸水管,三个喷嘴并列对称分布,每个喷嘴都有与其相匹配的承喷管、喉管、扩散管、结构参数:钻具外径为Φ89、Φ108和Φ130mm;喷嘴直径为do为Φ7和Φ8mm;候管直径d为Φ14和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指那些在时间和空间上与中酸性侵入岩无关或远离这些岩体接触带的夹于正常沉积岩或火山沉积岩中的层状夕卡岩.这种夕卡岩一般厚度不大,单层厚度数至数十米,呈多层出现.与这套岩层相伴随往往有钨、钼、铁、铜、铅、锌、金等矿产. 目前所知,这种层控夕卡岩的产出时代和层位很广,从元古代到中生代均有分布.由老到新,产于元古代的有江西九岭杨梅尖山的层控夕卡岩金-锑-钨矿床;产于中寒武统的有云南东南部文山地区的田蓬组层状夕卡岩白钨矿床(其规模中至大型,已知单个矿体长度1000~3000米,厚度1~5米,WO_3含量0.11~1.173%,含Sn0.048~0.09%)和都龙群大理岩片岩层中的层控夕卡岩大型浸染状Sn、Zn、Cu多金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