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哈尔加乌组火山岩油气藏的分布特征,需对火山岩的旋回和期次进行划分。通过薄片鉴
定、单井喷发韵律识别、电性特征分析和地震反射特征分析对哈尔加乌组火山岩旋回和期次进行了厘定,认为哈尔加乌组火山岩
主要为熔岩类和火山碎屑岩类,发育溢流相、由爆发相过渡为溢流相、爆发相、熔岩与火山碎屑岩或沉火山碎屑岩互层4种韵律类
型,其中溢流相为主要韵律类型。对不同韵律进行组合,可将哈尔加乌组火山岩划分为4个喷发期次,4个喷发期次又可以组合为
2个喷发亚旋回,该时期火山喷发主要呈现出喷发-宁静-喷发-宁静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前言本文所指辽宁西部地区系医巫闾山以西的辽宁省部分。该区位于我国东部火山岩带内带(大兴安岭-燕山火山喷发带)东侧。早白垩世义县期火山岩盆地发育在三个北东向火山喷发带内,即锦西-锦州-义县-阜新火山喷发带;建昌-喀左-朝阳火山喷发带;三十家子-凌源-铁营子火山喷发带。它们常以上叠式角度不整合于侏罗纪或前侏罗纪地层之上。火山喷发型式以中心式为主,裂隙式次之。近年,笔者曾参加辽西中生代火山岩地质与矿产研究,对义县火山旋回,在传统划分方案的基础上,运用火山旋回、岩浆演化及地质构造的观点,结合火山岩相特征、岩石组合、同位素地质年龄等资料进行了划分与对比(图1) 。现总结如下,供研究者参考,谬误之处,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3.
本区熊耳群可划分为两个喷发旋回及五个地层组。自下而上,第一旋回包括磨石沟组、张合庙组、焦园组;第二旋回包括坡前街组、眼窑寨组。熊耳群古火山岩包括喷发相、火山管道相、次火山相及火山喷发沉积相。其喷发机构中央,发育一个熔岩穹丘带。伴随中央喷发,侧向火山活动环绕中央喷发带产生了一系列不同级别的古火山构造,包括熔岩穹丘、喷发盆地、溢流通道、爆发通道等形式,并形成一个环状卫星式的古火山构造群。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北海市涠洲岛钻孔中火山岩的对比分析,划分出三大喷发旅回,12次火山喷发活动。根据火山岩分布特点,构造特征、地形特征等,确定了大岭火山口的存在。最后,着重分析了南湾、横路山和大岭等三个火山口在更新世时的活动特征。  相似文献   

5.
外方山熊耳群鸡蛋坪组可划分为五个岩性段。二、三段地层含铅锌等微量元素高,喷发韵律类型齐全,岩石组合和物理化学性质对形成含矿断裂构造有利。因此,鸡蛋坪组有明显的控矿作用,形成较多铅锌矿床(点)。外方山地区鸡蛋坪组二、三段之所以有明显的控矿作用,与它所处优越地质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6.
利用山东地震台网70个宽频带测震台站记录的2022-01-15南太平洋汤加海底火山喷发原始地震波形数据,从时间域和频率域分析火山喷发地震波的记录特征;通过对20 s优势周期面波进行研究,测算该次火山喷发的地震学震级与地震波辐射能量。研究表明,该次汤加火山喷发的面波震级为M_(S)5.674、能量震级为M_(e)5.704,与GFZ测定震级基本一致,比USGS测定震级小0.126。本次汤加火山爆炸指数(VEI)为5级,但本文测定的地震波辐射能量为8.155×10^(12)J,可见火山喷发以地震波辐射方式释放的能量较少,绝大部分能量以超过1000 km/h的冲击波形式穿过大气层迅速释放到空中,这种能量的快速释放会抑制深部应力的挤压与拉伸。  相似文献   

7.
鄂西地区硒元素主要富集在二叠系孤峰组与吴家坪组炭质硅质岩中,而其他地层“黑色岩系”中硒含量却很低.富硒炭质硅质岩微量元素中 w(As)和 w(Sb)分别是沉积岩丰度的1.65倍和4.22倍,U/Th平均值为7.9、Co/Ni平均值为0.042,稀土元素具有明显 Ce的负异常特征,指示了富硒硅质岩以热水成因为主,而微量元素Mo、V 含量较高,证明又受到生物因素的叠加影响.岩石 La-Th-Sc以及 Th-Sc-Zr/10图解表明“黑色岩系”形成于大陆岛弧的构造环境.富Se岩石的 Cr元素含量也较高,Cr是典型的地幔元素,表明地幔物质参与了“黑色岩系”的成岩作用.孤峰组炭质硅质岩层间凝灰质黏土岩锆石 UGPb年龄约264 Ma,在时代上与峨眉山玄武岩起始喷发时间一致,表明孤峰组硒的来源与峨眉山玄武岩的持续喷发相关.吴家坪组炭质硅质岩层间凝灰质黏土岩的锆石 UGPb年龄为253~248 Ma,与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火山喷发时间高度吻合,说明吴家坪组硒的来源可能与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江苏G油田某断块储层采用注淡水方式驱油,采用电阻率测井技术划分水淹层比较困难,而地化热解录井技术不受地层水矿化度变化影响,可以区分油层/弱水淹层与中水淹层、强水淹层。在模拟断块储层条件下,选用孔隙度相近的7块岩样作为一组,采用稳态法油水同驱制作不同产水率样品,测量样品地化热解参数和电阻率;选取岩样含油气总量(P_g)、原油轻重组分指数(PS)作为断块地化热解水淹敏感性参数,选取RFOC-RILD和RILD作为断块测井水淹敏感性参数,采用地化热解图版将油层/弱水淹层、中水淹层、强水淹层区分开,再利用电阻率图版将油层和弱水淹层区分开,建立录测结合水淹层评价图版,图版精度为83%,明显高于地化热解录井水淹层划分图版精度和测井水淹层划分图版精度。结果表明:随着产水率(F_w)升高,P_g、液态烃含量(S1)和热解烃含量(S2)降低,且P_g降低更明显;当注入水矿化度与原始水矿化度比为0.5时,0≤F_w≤10%样品的电阻率明显高于其他产水率范围样品的电阻率。随着水淹程度的增强,井壁取心样品PS呈现明显减小的趋势。地化热解录井与电阻率测井技术结合的水淹层评价方法可更好地实现G油田4级水淹级别的精细划分与解释。  相似文献   

9.
辽西金羊盆地(金岭寺-羊山盆地)南部髫髻山组陆相火山岩发育,为一套以中性为主的基性、中基性、中性火山岩组合。火山岩碱度主要为钙碱性。火山岩形成环境为活动大陆边缘区,这与本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相吻合。根据当前火山岩的研究现状,尝试性地对该盆地髫髻山组火山岩进行了火山喷发旋回层序的划分,共划分了四级火山喷发旋回层序。其中 A-A′剖面Ⅰ级 1个,Ⅱ级 5个,Ⅲ级 17个,Ⅳ级 21个; B-B′剖面Ⅰ级 1个,Ⅱ级 5个,Ⅲ级 18个,Ⅳ级 24个。  相似文献   

10.
为统一地层认识和划分方案,根据层序地层学理论,结合地层厚度的发育特征、古生物特征,综合应用标志层、断块内密井网-断块间标准井对比及井震结合等方法,对欧利坨子地区S上3亚段地层进行划分与对比.结果表明,S上3亚段地层可划分为4个油层组、11个砂岩组和19个小层.此划分方案在油田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西湖凹陷天台斜坡区火成岩发育尤为丰富,其发育与分布对盆内储层改造、构造演化都有着重要影响。依据区内地震特征和构造环境,划分出中心式、裂隙式2种喷发类型;采用振幅-方差体地震属性分级-拾取-融合技术,系统刻画区内火成岩的三维时空展布以及火山喷发时期,发现区内火成岩具有始新世至中新世多期间歇性发育特征,且火山机构富集于天台斜坡西南部;在区内建立了中心式和裂隙式2种喷发模式,认为这些模式的建立对于正确预测火成岩的分布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对火成岩的成因机制进行了解析与探讨,发现区内火山活动与板块构造运动相互影响、火山的时空展布与断裂也具有一定的配置关系,认为裂隙式喷发可能会形成优势的油气运移通道,中心式喷发则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储集空间。基于此,我们将更容易找到区内有效的火成岩储层,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原制药厂水源地电测深资料的解释表明,低阻松散层中岩层之间的电阻率差别较小,以单层的砂层或粘土层直接作为电性层进行测深曲线的解释是困难的。应根据工作区的水文地质特点,结合已知钻井资料,划分出含水层组——以砂层为主的层段和隔水层组——以粘土为主的层段,以此作为电性层,对电测深曲线采用计算作图法定量解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求合理的气田压力系统划分方法、促进现场技术人员准确而快速地划分气田压力系统,根据气田实际情况,探讨气田压力系统划分原则、思路和步骤.结果表明:划分气田压力系统时,低渗气田宜遵循"就近、同层、同时、同流体、宜粗不宜细"原则,而中高渗气田宜遵循"就近、同层、同时、同流体、同压降"原则;划分时应按照投产顺序,由单井、井...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我国火山旅游资源地学特征的探讨,认为我国火山旅游资源主要形成于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3个不同地质作用时期.古生代的火山旅游资源区以玄武岩为主,中生代主要为中酸性流纹质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而新生代则以玄武岩和安山岩为主.空间分布上,受岛弧环境、陆缘环境、陆内环境和碰撞造山带环境的控制.火山地貌可划分为火山喷发-喷溢堆积型地貌、侵蚀地貌和构造地貌3大类型.  相似文献   

15.
虎睛石矿床赋存于耀岭河岩组一套基性海底喷发岩系中 ,受北北西向的一组缓倾斜构造裂隙控制。本文将矿床划分为 3个矿体 ,对其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吉南候家屯组与辽东小东沟组在辽东北部连成一体,以往地层划分和对比上的分歧,皆由王钰等定义小东沟组含有熔岩——“为小岭期火山喷发初的火山活动产物”所致。小东沟组、候家屯组为独立于辽东小岭组,吉南果松组火山岩之外的地层体,为干旱炎热气候条件下的河湖相沉积。辽东梨树沟组建立时未明确定义,建组剖面仅共分二层,为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夹砂页岩,多数研究者将其理解为小岭期火山喷发的尾声产物,无疑是正确的,但近年已人为地演义为“远火山相和湖相”(沉积),并与辽西九佛堂(沙海)组对比,已失去岩石地层单位组的客观性、物质性及组内岩性、岩相的一致性。现据“组应概分,不易细分”等有关原则,建议废弃梨树沟组名称,将与小岭组有成因联系的远火山相产物(包括夹层)划归小岭组,其上部确与小岭期火山喷发无关的河湖(沼)相沉积归于聂尔库组  相似文献   

17.
一、地质公园的地学意义 镜泊湖地质公园位于中国东部新生代岩浆岩带的北段,在亚洲最大的断裂带郯城一庐江断裂(简称郯一庐断裂)的西侧,是中国东部主要火山区之一,火山活动从第三纪持续到第四纪。因此,镜泊湖地质公园的建立对于研究中国东部新生代的构造演化、郯一庐断裂的活动历史、地球不同层圈的相互作用、火山喷发动力学机制以及火山喷发的环境效应均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辽南鞍山群岩石类型主要为片麻岩类、斜长角闪岩类。原岩是中基性火山岩,中酸性凝灰岩及硅铁质沉积岩,属含硅铁质沉积岩的中基性火山—沉积岩建造。根据原岩建造分析。辽南地区地壳早期演化特点力:大约2800Ma前海底火山活动强烈,以基性岩浆喷发为主。其后,以中基性岩浆喷发为主。在喷发间歇期间有沉凝灰岩的出现。大约在2800Ma 后的鞍山运动第一幕,使本区隆起上升,缺失上鞍山群堆积。辽南鞍山群低角闪岩相岩石属正常区城变质成因的片麻岩,原岩是火山岩和火山—沉积成因的层状表壳岩。其原岩组合特点不同于某些典型地区的绿岩带,不代表原始地壳,是后期为岛弧—海沟带火山和沉积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为查明油田开发中后期储层构型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以孤东油田七区西Ng52+3层曲流河储层为对象,在沉积微相研究基础上,采用岩心观察、测井曲线识别和动态资料分析等方法,刻画微相内部的储层建筑结构。在储层中划分不同级次构型界面,识别构型单元类型,并结合露头和现代沉积成果、经验公式、对子井资料分析,研究不同级次构型单元的发育规模。利用测井及生产动态资料,分析以侧积层为代表的构型界面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Ng52+3层发育点坝、废弃河道、泛滥平原3种微相类型,沉积单元内部划分出1~5级构型界面;识别出单一曲流带、点坝砂体、单一侧积体等不同级次构型单元,并确定单一曲流带宽度、点坝长度和厚度、单一侧积体厚度和水平宽度,以及侧积层平面间距和倾角等参数的取值范围。该研究为孤东油田储层精细表征及剩余油预测与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北祁连阿柔地区奥陶纪火山岩分布广泛,发育在早奥陶世阴沟组和晚奥陶世抠门子组。对北祁连阿柔地区奥陶纪火山岩分布特征和岩石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划分了3类火山岩岩相:爆发相、喷溢相、喷发沉积相。并划分了2个火山岩喷发旋回:阴沟旋回和扣门子旋回。揭示了阿柔地区祁连洋(裂谷)演化特征,对北祁连地区火山岩区域对比及火山机构恢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