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构造型冲击地压发生过程及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来贵  王洪英 《岩土力学》1997,18(A08):101-104
从房山矿区地质构造的基本情况出发,分析了构造型冲击地压发生的特点,从系统动力学的观战提出了冲击地压的基本规律,认为冲击地压的发生过程是煤体拉破裂与整体移动的复合过程,提出了防治冲击地压措施。  相似文献   

2.
张和应 《江苏地质》1996,20(2):108-111
本文探讨了梅山铁矿地压活动的特征,形成机理和类型划分,阐述了治理与控制地压活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冲击地压矿井大直径卸压钻孔的成孔率和施工效率,通过对冲击地压矿井煤岩体应力特征、卸压孔孔壁扰动动力失稳特性及施工特点的分析,探讨了大直径卸压孔快速施工的关键点在于高效排渣、快速成孔提钻。采用具有1.25 m行程轨道、大通孔动力头的ZDY4000LR型钻机,优化了大直径卸压钻孔施工操作流程,形成了水介质螺旋宽翼片双动力排渣高效成孔工艺方法,并在河南义马矿区和陕西彬长矿区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技术能够安全、高效地施工大直径卸压钻孔,施工效率较大螺旋钻进技术提高了48.9%,成孔率可达到100%。研究成果对类似冲击地压矿区施工煤层卸压孔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现场量测位移反分析法及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场量测位移的分析法是通过测量开挖硐室、隧道、井巷等地下工程的周边和围岩内的相对位移和绝对位移值来反推岩体的原始地应力场及岩体参力参数,利用线弹性有限元位移反析程序计算出某石棉矿区的初始地应力场值,并得出圈套的水平应力,这正是该矿地压严重显现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代高飞  尹光志  皮文丽  李东伟 《岩土力学》2004,25(8):1263-1266,1282
根据冲击地压发生的力学条件和地质条件,引入(Ruina,1983年1单状态变量本构模型(Single state variable model,SSVM)对冲击地压的动力学行为和演化行为进行了描述。研究表明:模型中参数K,β对冲击地压系统动力学行为和状态变量演化行为贡献较大,而系统动力学行为和演化行为对φ,f初值的敏感性相对较低。模型模拟了冲击地压系统的粘滑特性和冲击地压系统的动力失稳过程,较好地解释了冲击地压的发生机理,为冲击地压失稳破坏的预测预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盆地地温和地压对油气成藏有重要的控制作用。针对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的地温—地压系统特征研究薄弱的问题,以实测数据为基础,应用地温—地压系统概念,分析珠一坳陷3个典型凹陷的地温、地压及地温—地压系统特征,探讨其成因并分析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认为珠一坳陷地温梯度表现为浅层低而深层高的特征;地压场表现为恩平组发育弱超压,文昌组发育中幅超压;珠一坳陷发育高压型复式地温—地压系统,即浅层为静压型地温—地压系统,深层为高压型地温—地压系统。迄今为止,珠一坳陷已发现的油气藏集中在浅部层系,以断层油气藏为主,而根据高压型复式地温—地压系统的基本特征,预测深部层系中极有可能发育与断裂活动无关的超压型岩性油气藏。显然查明地温—地压系统分布特征对珠一坳陷油气藏分布预测及勘探部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中条山胡家峪铜矿床深部地压活动的地质因素和原岩应力的分析,找出了导致地压活动加剧的生成因素和基本参数,提出并实施了避免或减轻地压活动危害的三项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水平地压计算方式考虑了土的天然特性,利用自行设计的高压K0蠕变试验系统试验得到深部土的K0参量,作为研究山东省巨野矿区埋深近700m的巨厚土层中煤矿立井水平地压大小计算参数,模拟实际状况.分析表明,在厚表土地区进行井筒建设中,由于含水层失水造成井壁竖向附加应力的存在,所以在该类地区进行井筒建设时,不但要进行环向稳定性验算,还应该进行竖向稳定性验算,该妹类地区井筒破坏主要是由于竖向附加应力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刘飞 《中国煤田地质》2005,17(1):30-31,35
对东滩煤矿三采区地应力进行了现场测试及非线性有限元计算,分析了地应力对冲击地压的影响。通过煤体强度实验建立了其强度准则,并结合工程实际建立了能量判据。在此基础上对该矿3号煤层冲击地压的区域危险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地压带是具明显异常高的地层压力带.地压是生压机制和限制流体流动机制的函数.由于地压带具有特定的温压条件,溶解在其中的地压气除分子溶液外,还可呈游离相或弥散相,因此,大大提高了地压气的溶解度.只要有合适的气源和储层条件,地压气的开发具有良好的远景.  相似文献   

11.
地震液化条件下重力式码头的变形破坏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云  东烟郁生 《地球科学》2001,26(4):415-418
现场调查发现在神户地震期间重力式码头破坏时都发生了相当大的侧向位移,因此,阐明挡土墙有变形机理对于改善抗震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根据相似原理设计了重力式码头的地基模型,进行了一系列的振动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基底土的强度降低和局部液化是挡土墙变形破坏的主导因素。墙后动土压力的增加为挡土墙的运动提供了条件。在液化条件下重力式码头地基的运动以侧向位移为主。重力作用是地基侧向运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减少作用于挡土墙上的动土压力和充分填实基底下的砂土是增加重力式码头抗震稳定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山区公路工程建设对地下水渗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就公路路堤、路堑、半挖半填等路基结构和隧道结构对周围岩土体的渗透性、渗流路径、地下水位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对公路工程建设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和与水文地质有关的灾害和损害的分析评价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烟台市地面变形灾害特征及其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山东省烟台市相继出现了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面变形灾害,给当地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对烟台市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面变形的特征、成因、危害及其防治对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产生这些灾害的主要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由于大规模地开发矿产资源及频繁的经济活动,使葫芦岛市南票、连山两区成为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引起的地质灾害分布范围广,危害程度大,已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大量人员伤亡,严重地制约着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危害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对相关矿山采空区地面塌陷、地裂缝进行调查研究。对该市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地质灾害的成因机理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由此进一步提出了该市两区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力求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碎石桩和注浆法处理岩溶地区软弱地基中的土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工程实例介绍了碎石桩和注浆法处理土洞的设计原理、施工工艺和技术要点,通过实践证明该地基处理措施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调整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并且堵塞岩溶发育通道,保证建筑物地基的稳定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顶板周期来压和底板突水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矿山压力角度分析采煤工作面底板破坏带最大深度产生的时间和位置,进而探讨顶板来压和底板突水之间的关系,最后给出工作面来压和非来压期间,底板究水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作者根据近半年成都地区已有渗入式压力灌浆地基处理工程实践及该项施工技术所面临的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着重对渗入式压力灌浆对砂卵石地基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探地雷达技术在隧道工程质量验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介绍了探地雷达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法,并以湘西某公路隧道为实例,指出了应用探地雷达技术进行隧道工程质量检测的主要内容和检测方式,说明了探地雷达技术在隧道工程质量验收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技术优势;同时,探讨了一些检测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经数据处理和图像解释,发现检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山西沁水盆地中、南部煤储层渗透率影响因素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山西沁水盆地中、南部井下煤层宏观裂隙的观测和统计,将其按大小和形态特征划分为4级,并在扫描电镜下对显微裂隙进行了系统描述和测量。在分析渗透率与地应力、埋深、裂隙、储层压力和水文地质条件等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指出影响本区煤储层渗透率的主控因素是地应力和埋深,在埋深相似的条件下,其他因素对渗透率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武汉市陆家街地面塌陷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生于武汉市陆家街的地面塌陷,是隐伏岩溶区的一种地质灾害,由于它与人类工程及社会经济活动有关,所以也是一种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用潜蚀机制解释这种现象较为合理,它是一个累进变形破坏过程。地面塌陷的发生与一定的地质、地貌条件密切相关。在搞清地面塌陷的形成机制、地质背景和发生条件的基础上,这种地质灾害是可以预测和防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