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分析质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水中96种有机化合物的分析配套方案,包括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测定水中有机磷农药,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水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荧光检测器联用测定水中多环芳烃。方法检出限满足中国地质调查局《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规范》的要求。同时对样品测试中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研究,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案,质量控制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全国地下水调查中12种半挥发性必检组分的测定   总被引:19,自引:16,他引:3  
李松  饶竹  宋淑玲 《岩矿测试》2008,27(2):91-94
经过优化组合建立了适用于全国地下水调查中六六六、滴滴涕、苯并[a]芘等12种必检组分测定的分析流程。方法利用正己烷液-液萃取,以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11种有机氯组分,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荧光检测器)检测苯并[a]芘。建立了分析过程的质量控制流程程序与质量管理指标范围,确保检测数据达到允许的范围之内。所建分析方法检测限低、精密度好,方法简便、准确,适用于批量样品分析。方法报出限在1.00~1.50 ng/L,8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52%~6.07%,加标回收率为85.3%~106.0%,满足了全国地下水调查评价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取样是地下水调查、监测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工作,必须要根据调查场地的条件和调查的目的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采样,以取得真实、有代表性的样品。本文在梳理常用地下水采样方法和采样器具的基础上,介绍了行业标准《地下水采样技术规程》的编制过程及其主要内容。该规程内容涉及地下水现场测试样品、无机检测样品、有机检测样品、气体检测样品、同位素检测样品、专项样品(包括地热水样品和饮用矿泉水样品)等的采集要求、采样方法、样品保存、质量控制等。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污染调查样品测试质量远程实时监控管理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露  王苏明  刘菲  霍志彬 《岩矿测试》2010,29(5):571-574
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已全面启动,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样品分析质量控制是关键。文章通过对样品分析质量控制需求的分析,开发运行于互联网的地下水污染调查样品测试质量远程实时监控管理系统软件,针对地下水污染测试技术研究中样品测试的质量进行实时评价、实时监控和实时统计,了解实验室的分析测试能力,及时发现和纠正测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保障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5.
刘晓雯 《岩矿测试》2010,29(5):580-584
实验室分析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其目的是将检测误差控制在容许限度内,以保证数据在给定的置信水平内达到质量要求。国土资源部天津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根据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130—2006《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DD2008—01中国地质调查局标准《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规范》,并参照其他行业对水质分析质量控制要求,结合水质检测的具体情况,制定了适宜的地下水分析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使实验室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和可行性,确保检测数据的可靠性。文章从5个方面提出地下水水质无机组分检测中质量控制方法,使水质无机组分的检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中12项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测定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李松  饶竹 《岩矿测试》2009,28(2):157-160
以正己烷液-液萃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和高效液相色谱(紫外、荧光检测器)检测地下水调查样品中12项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组分的分析为例,从水样的储存、气相色谱进样口活性评定、试剂空白检查、萃取过程中乳化现象的消除等方面总结出一些经验。参照美国EPA方法中QA/QC的经验,建立了全国地下水调查样品中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分析过程的质量控制流程程序,通过引用质量控制图直观评价批量样品分析的满意度,实现了分析流程的受控状态。  相似文献   

7.
黄毅  饶竹 《岩矿测试》2009,28(1):15-20
利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建立适用于全国地下水调查中卤代烃、苯系物、氯苯等25种必检组分测定的分析流程,同时增加分析过程的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各组分标准曲线线性方程相关系数均在0.999 5以上,方法检测限为0.1~0.4μg/L。标准添加样品测定值相对标准偏差为1.73%~5.53%(n=7),回收率为88.8%~112.0%。建立的分析方法检测限低、精密度好、方法简便、准确,适用于地下水调查等大批量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马洪云  李成柱  张俊 《中国地质》2018,45(S1):27-31
本数据集包含了2014年、2015年两年内在鄂尔多斯盆地采集的742个地下水样品的位置信息、取样层位信息及35项无机地球化学成分测试结果信息。采样过程规范,结果均由合格实验室测试完成,数据质量可靠。可以真实反映该时段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质量状况,为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循环演化提供地球化学指标参考。  相似文献   

9.
连云港北部地区高氟地下水分布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磊  龚绪龙  陆徐荣  张岩 《中国地质》2015,(4):1161-1169
为研究连云港北部地区地下水氟水文地球化学特征,采集测试了63件地下水样品,分析了高氟地下水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形成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结果表明,地下水中氟的质量浓度呈现出随着地下水流动而逐渐升高的变化规律,高氟地下水分布于海湾低平原及平原洼地。HCO_3~-质量浓度高的弱碱性水化学环境是促进氟富集、并增强其从沉积物向地下水中转化的主要因素。高氟地下水的形成是长期地质作用和地球化学演化的结果,矿物溶解-沉淀作用、蒸发浓缩作用、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是控制地下水中氟富集的主要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相似文献   

10.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下水中44个元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地下水中44个元素。结果表明,ICP-MS可同时测定地下水中44个元素,方法检出限为0.002~0.981μg/L,大多数元素的精密度(RSD,n=10)均小于10%,加标回收率在90.0%~110.0%,符合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对无机组分测试质量控制的要求。方法应用于直接测定元素浓度范围在ng/L~mg/L级的实际地下水样品,快速、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1.
山东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有机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普遍受到有机物污染并形成多个有机污染区,检出的有机污染物达29种之多,个别地区有机物含量超过地下水饮用限量标准,致使地下水质量恶化。该文以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及地下水污染物组分测试为手段,对山东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种类及污染程度进行了研究,目的在于评价地下水安全性,保护宝贵的地下水资源。  相似文献   

12.
The continuous increase of industrial activities in the area of Berrahal (northeast of Algeria) resulted in an increase of waste disposal, induc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contamination of groundwater. Available data on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were used to develop a statistical study for contaminated regions and to identify exposure scenarios of pollution. Chemical analysis of the samples shows that water of most wells and drillings is in bad quality or not drinkable, whereas statistical processing of these data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discriminant factorial analysis suggests that wastewater coming from companies of the industrial park of Berrahal is very rich in organic pollutants (high percentages of BOD5 and NO2 ?) and has high mineralization (has strong concentration in major elements and high electric conductivity); these constitute the main factors of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quality of this water. The considered exposure pathways were drinking water exploited from wells and drillings implanted in this area and its contact with soil (ingestion and dermal contact) that could threaten either humans or wildlife, on site or off site. In addition, groundwater was considered to be a potential risk pathway, especially for the ecosystem of Lake Fetzara and for the aquiferous system.  相似文献   

13.
焦杏春 《地质学报》2016,90(9):2476-2489
地下水系统是包含地质环境、地下水动力、地下水化学等子集的综合系统,早在2000年前的古罗马时代,人们就已应用水文地球化学方法开展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地下水补给、径流与排泄等研究。近现代同位素技术的发展,为开展地下水补给和可更新性、追踪地下水污染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极大帮助。研究者通过分析地下水样品的水文地球化学指标,如K~+、Ca~(2+)、Na~+、Mg~(2+)等离子,结合δ18 O、δD、δ37 Cl、δ81 Br等稳定同位素指标,在地下水径流特征分析、水岩相互作用过程、地下水咸化、地下水资源管理以及地下水水质问题等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本文概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应用水文地球化学与同位素结合的手段进行地下水系统研究取得的成果及进展,着重回顾了在地下水咸化、地下水硝酸盐及微量有机污染以及地下水资源管理研究中的应用成果。文末讨论了应用水文地球化学与同位素结合的手段研究地下水系统的基本方法,探讨了开展地下水质质量评价与地下水资源管理的科学方法,展望了水文地球化学与同位素方法在地下水有机污染调查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认为该方法可以为地下水中新型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来源及污染特征研究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多元回归分析的铬污染地下水风险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水分配系数(Kd)是表征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包气带中迁移能力的重要参数,受污染物质量浓度、pH值、有机质质量分数、铁铝氧化物质量分数等多种因素影响。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分配系数与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基于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得到了分配系数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方程;并以分配系数、泄漏量、土壤孔隙度、初始含水率为风险因子建立了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以某工厂铬废液的泄露为案例,采用构建的方法进行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处地下水被污染的风险等级为中等。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的建立为重金属污染地下水的监测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Groundwater resources have become more vulnerable to contamination due to rapid population growth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study aimed to assess the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risk in the Weining Plain, China. Based on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of the Weining Plain, a new model DRTSWI with a weighting scheme determined b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was developed to evaluate the intrinsic groundwater vulnerability for the study area. An integrated approach, combining the toxicity, the release possibility, and the potential release quantity of the pollutants, was used to estimate the pollution loading. The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risk results were obtained by overlaying the intrinsic vulnerability and pollution loading maps. These indicated that two industrial parks pose the main threat to groundwater quality, due to their unfavorable hydrogeological setting and potential pollution sources on the surface. Some areas in and around the industrial parks exhibit groundwater pollution, which was identified on the contamination risk map using buffer analysis. High risk areas are industries with high or medium vulnerability. The vulnerability and contamination risk maps developed for this study are valuable tools for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can be used for predictive management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6.
文章指出不考虑地域、条件,一律采用《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的不合理性。提出了用负荷控制来代替目前采用的污染质排放的浓度控制、总量控制,并从石家庄市地下水污染现状出发,建立了以该市地下环境系统最大限度容纳污染质为目标的线性最优化模型;得出该市防止地下水污染的排放浓度;求得了污水允许渗入量区间和地下水开采模数区间。  相似文献   

17.
太原市属于我国北方的半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是区内最重要的供水水源。然而,该地区代表性地下水的水质演化趋势与常规污染物分布特征表明,区内地下水已经遭受污染,在研究区南部,地下水污染问题尤为突出。分析了研究区地下水污染的原因,结果表明人类活动是最主要的因素,包括地下水开采、工业与生活废弃物的排放、农业污灌、化肥及农药的施用、采矿活动等。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污染源识别的数学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下水污染源识别模型可利用有限的观测资料估计污染源位置、污染物泄露强度及其泄露过程,是制定地下水污染修复方案的依据。在阐明地下水污染源识别基本问题基础上,综述了污染源识别研究的两大类数学方法,一类为直接方法,包括反向追踪法和基于正则化的方法;另一类为间接方法,包括基于优化的方法和基于概率统计的方法。同时指出了当前污染源识别数学方法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地下水污染源识别问题的复杂性、地下水有机污染问题和模型求解效率的低下性。对土壤-地下水的联合管理、基于物联网的地下水污染监测、对非水相流体(Non-aqueous Phase Liquid,NAPL)类污染源识别以及基于图形处理器(GPU)的异构并行计算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9.
陶文靖  黄勤  李胜生 《岩矿测试》2010,29(5):543-546
采用顶空自动进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地下水分析测试中可能存在的25种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进行定性确认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卤代烃、苯系物和氯苯类均可以定性确认,各组分定量分析的检出限为0.03~0.13μg/L,精密度为1.98%~11.59%,加标平均回收率为84.5%~127.2%。同时优化了进样过程中的样品转移方式、进样器温箱加热温度和振摇时间。方法满足中国地质调查局地下水有机污染物的分析和评价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