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986年以前我站有偿服务几乎是空白.1987年初开了一次站务会议,把我抽出来搞专职服务.在站领导的支持下,我先后跑了20多个单位,进行了广泛的宣传.1987年与12个单位签订了有偿专业服务合同,服务收费2659元,年底合同全部兑现.1988年已签订了11份合同,合同收费4550元.服务面已扩展到农业、水利、保险、畜牧、砖瓦、林业、医药、区划等行业,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我局1992─1993年的气象专业有偿服务在1991年的基础上,仍然处在稳定发展状态之中,服务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一年比一年好,有偿服务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多,1992年上升到1叩OO余元,1993年又增加到1500o多元,年递增率始终保持在10%以上。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研究新增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推进专业有偿服务我局在1992-1993年内,共与74个用户签订了收费接近3万元的专业有偿服务合同。1992年的有偿服务费14300元,除贫穷落后的艾古斯乡的200元未能收回外,其余全部做到了年底一次性收清,发展是很J顺利的。这些年来,“三乱”现象十分…  相似文献   

3.
阿克苏地区气象台服务组是1987年4月成立的,由专职服务员3人加上2位台长(兼职)组成.1987年我们和16个单位签订了有偿服务合同,比1986年增加了10个,收费3570元,比1986年翻了一番,资料服务收费230元,全年共收费8800元,超额完成了3500元的目标任务,取得了比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下面就一年来的实践,谈点粗浅认识. 一,认识学习政策,提高认识,大胆开展气象专业有偿服务气象服务多年来一直是无偿的,许多单位对气象部门开展有偿服务不理解,认为气  相似文献   

4.
伊盟气象专业有偿服务起始于1982年,至今已整整走过了15个年头。15年来经气象服务人员的辛勤劳动,气象专业有偿服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几个用户发展到近百个,收费从每年数千元发展到十几万元。多年的专业气象有偿服务表明,进一步树立事业心和使命感,是气象服务人员开创气象专业有偿服务新局面的重要条件,气象服务人员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服务领域的拓展及服务效益的好坏。因此,加强气象专业有偿眼务,关键是要加强服务队伍的建设,要有一支技术水平过硬、思想素质高的服务队伍。通过10多年的专业有偿服务工作,我体会到…  相似文献   

5.
我站从1986年起连续三年与市气象处签定了气象专业有偿服务合同.回顾三年来的工作,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气象情报在园林植保上显示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蒲城县气象局从1988年开始开展气象专业有偿服务已经十个年头了。服务合同、经济收入逐年递增。目前已有用户274个、1996年专业有偿服务毛收入达5.1万元、纯收入3.5万元。服务项目也由天气预报单项服务发展到各种专题材料服务,121天气答询电话和彩球服务。服务合同款到帐率达99%。总结多年的气象专业有偿服务工作,有以下几点体会。1高水平的预报是专业有偿服务的基础天气预报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服务对象经济效益,也影响专业服务合同的签订和合同款的收取。预报准确率低、就不能给用户带来效益甚至造成损失、又使当年合同款兑现困难、…  相似文献   

7.
喀什地区气象系统有偿服务创历史最好成绩。截至6月底已签合同160份,收费达112800元,是去年的两倍,首次突破10万元大关。喀什气象处为开创有偿服务新局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认真学习和贯彻邓小平南巡重要谈话精神;2、处党组多次召开会议,结合两级局长会议和地委扩大会议精神,连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制定  相似文献   

8.
哈密地区气象处是1985年开始在哈密南部开展有偿服务的,服务窗。近在气象台服务组,从1985~1990年,每年收入在3000~6000元之间.1990年底处里专门成立服务科,对内是职能机构,对外是服务实体,接替了原服务组的有偿服务,翌年创收就翻了一番。以后4年中,连上四个新台阶,1995年上半年合同金额8.5万元,是I99O年的14倍(见下表)。1991~1994年用户合同巩固率95%以上,合同经费回收率保持IOO%。有偿服务创收增加,标志气象服务在国民经济中作用的提高。回顾我们把有偿服务不断推上新台阶的路子,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1.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9.
联合服务是搞好气象科技服务的有效途径马文瑞,王计平(阳泉市气象局045000)我局的气象科技服务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经过全市气象科技服务人员的共同努力。截止8月底合同收费已超额完成省局年初下达70万元的创收任务。收费已达86.5万元,其中...  相似文献   

10.
气象技术服务合同属于技术合同,是指签订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之间确立、变更、终止气象技术服务权利义务关系所达成的一种协议。我国自实行气象有偿服务以来,开始使用气象技术服务合同。它对稳定正常的气象有偿服务秩序,保护气象有偿服务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强化对气象有偿服务的监督和管理,都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我国实行气象有偿服务的时间不长,在实际中合同的操作还不完善,难免给气象有偿服务带来一定的风险和损失。因此,研究气象服务合同的风险及防范对搞好气象有偿服务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静 《湖北气象》2001,(3):44-45
20 0 1年 5月 ,我成功地与武汉轻轨 (指城市高架铁路电气轻轨列车 )工程建设小组签订了一份金额为 2 .5万元的气象保障服务合同。在此 ,以这一合同的签订为例 ,笔者将气象科技服务的营销过程总结为五个阶段。1 发现目标发现目标 (这里目标特指专业气象有偿服务对象 )是气象服务营销的第一阶段。自从事气象科技服务营销以来 ,我已形成了每天浏览武汉市各大报刊的习惯。两年前的一段时间 ,我发现武汉市接连推出了不少建设项目 ,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呈现繁荣景象 :武汉长江二桥刚刚竣工 ,长江三桥便已动工 ;城区道路改造还在进行 ,武汉“轻轨”…  相似文献   

12.
8月上旬,和田气象处工作组到皮山等东部气象站进行气象服务方面的调研.皮山站有偿服务进展缓慢,认为在天气简单的南疆很难订合同.为了寻找各方面的原因,我们走访了用户.在与用户的交谈中,特别是和皮山县委常委、科克列热克乡党委书记刘新胜同志的谈话中受到很大启发.  相似文献   

13.
贫困县开展气象专业有偿服务的体会李玉凤(陵川县气象局048300)省局会议之后,市局的目标任务下达我局有偿服务要完成8万元,这一个数字,对我们陵川这个有名的贫困县来讲,确实难度太大了,怎么办?首先稳住了第一块,领导亲自挂帅搞创收。有偿服务收费难,谁也...  相似文献   

14.
开展有偿专业服务,是当前气象工作改革、开放、搞活的一项新内容.它既有利于科学技术人员发挥其积极作用,又有利于推动气象科学工作深入发展,使气象工作更好的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进一步增强气象工作者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回顾近几年我站此项工作的开展,有偿专业服务的确给我们气象工作增强了活力.  相似文献   

15.
信誉是企业的命根子,企业要发展必须赢得用户信誉,才能繁荣兴旺。专业气象有偿服务领域的拓宽,同办企业一样,也必须赢得用户信誉才能稳步前进。下面是我台开展有偿服务的几点体会。 一、签订合同时要讲老实活。我台服务合同,从八一年只有几个合同,发展到壹佰叁拾多个,逐年递增。我们的体会是对用户要讲实话。一方面摸清用户的需要,掌握用户心理,需要什么天气,怕什么天气,问清预报的用处,另一方面本着“用户至上”的原则,处处要为用户着想。要把我们的预报能力和现代化设备手段,告诉用户,能做到的,不能做到的都要讲清楚,答应的一定要  相似文献   

16.
鄂西州局地处鄂西南大山区,是"老、少、边、穷"地区.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中开展气象有偿服务工作,困难是相当大的.过去几年,由于受外部环境和内部诸多因素的制约,州局气象有偿服务工作一直处于步履艰难、徘徊不前的被动局面.据统计,州局气象有偿服务从1984年至1991年的八年间,年平均创收额只有2万余元,其中创收最多年份是4.7万元.然而,穷则思变,今年州局的气象专业有偿服务创收出现了跳跃式发展的形势,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益:截至六月底,仅州局专业有偿服务一项创收合同额已达107697元,超过了历史上创收最高年份二倍以上,实现了州局党组提出的"确保专业服务创收比去年翻一个筋斗——10万元"的小目标.那么,我局今年的气象有偿服务工作仅仅半年多的时间是如何在困境中获得跳跃式发展的呢?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晋江市气象局自1988年以来,有偿气象服务工作年年登上新台阶,并实现了两次大飞跃。该市局在开拓“气象科技市场”方面的主要特点是:1.无合同,靠信誉,以信誉赢得用户。2.用户非国营。在发展的气象用户中,有90%以上是乡镇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而且,这些气  相似文献   

18.
怎样才能搞好气象科技有偿服务工作,使有偿服务工作充满活力,走上健康发展轨道,这是贫困地区气象事业改革中第二块亟需解决的问题。延川属全国贫困县,气象局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适合于自身发展的路子。气象科技有偿服务收入由1994年的几千元增长到1996年的近3万元,促进了气象事业的发展。抓好气象科技的宣传工作,是搞好气象有偿服务工作的前提。在气象有偿服务工作刚刚起步的时候,由于对气象科技工作宣传不够,群众对气象科技知识的认识不足,服务用户很少。后来,从气象科技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入手,走上街头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 ,全省乃至全国各基层气象台站的气象科技服务工作呈现出了新的特点 :一是服务内容不断丰富 ,已由原来单一的与用户签订气象预报有偿服务合同、为地方政府提供决策服务信息 ,发展成为现在的“1 2 1”电话气象信息自动答询、多媒体电视天气预报画面制作、建 (构 )筑物和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等高科技含量的气象服务 ;二是服务手段不断更新 ,已由原来的气象信息人工抄送、电话传递和依靠亲朋好友签订有偿服务合同 ,发展成为现在依靠法律手段和气象信息网开展服务 ;三是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 ,已由最初的砖瓦制造业、烟草业等行业辐射到工业…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我们在上级业务部门和区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做好公益服务的同时,气象专业有偿服务同步发展。自1987年以来出现了收入连年翻番的好势头,今年1—4月签订合同59个,收费已突破2万元。专业有偿服务的发展,不但使气象科技转化为商品,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促进了台站自身的双文明建设,提高了基础业务质量,出现了团结和睦、情绪稳定、纪律严明、奋发向上的新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