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遗传BP算法在洛带气田测井物性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杨宇  康志宏  李福军 《新疆地质》2005,23(2):199-202
应用遗传算法(GA)对BP网络进行了改进,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多种测井数据及岩心描述资料作为网络模型的学习样本,以测井解释渗透率等参数的神经网络模型为例,通过网络的学习、训练,建立了神经网络模型.应用此模型计算物性参数值,解释结果及精度均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页岩气储层矿物类型多样,常规的测井解释方法难以建立储层参数体积模型。最优化测井可以有效地评价多矿物组成的复杂岩性油气藏,但该方法的关键是优化算法的选择。利用最新提出的海鸥优化算法对四川盆地渝西区块H井区页岩气储层进行了矿物、物性参数等最优化测井解释,并与遗传算法和遗传—复合形混合算法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海鸥优化算法的最优化测井解释与岩心分析资料吻合较高、误差小、计算速度较快,弥补了遗传算法过早收敛、容易陷入局部最优以及遗传—复合形混合算法需要二次优化、搜索速度较慢等不足。这为海鸥优化算法在其他地区页岩气储层评价中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过套管脉冲中子—中子(PNN)测井技术通过测量未被地层俘获的热中子数量来识别流体性质,解决了水淹层电性测井响应不明显以及中子寿命测井受伽马本底影响的问题。本文引入自适应遗传算法,通过选择、交叉、变异概率的设定以及在标准层中选取初始种群的方法,有效消除了多种非地质因素的影响,得到解释参数最优解;针对研究区块清污混注导致混合地层水矿化度变化大的特点,提出变参数PNN解释方法,分小层计算混合地层水宏观俘获截面,达到准确识别水淹层、大幅度提高剩余油饱和度计算精度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双感应测井受到泥浆侵入和围岩等因素影响,采用小生境技术的改进遗传算法对双感应测井进行原状地层电阻率和侵入半径等参数反演。利用多层层状地层模型对算法进行验证,反演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地层模型参数。实例资料的应用结果表明,改进遗传算法反演出的地层电阻率使测井解释结论更加接近试油结论。  相似文献   

5.
目前,测井解释技术正逐渐由单井解释向多井解释研究发展。多井解释是基于地震、地质、测井和油藏工程等多种学科的综合解释技术,它有效降低了测井分析结果的不一致性和差错率。本次开发的多井测井解释软件是基于W indows操作系统,专门为测井解释设计的微机测井应用软件包。软件分为数据管理、数值分析、地层对比、连井剖面、储层参数分布共五大功能模块,在生产中为提高测井解释符合率和降低劳动强度提供了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6.
杨斌  鲁洪江  昌伦杰  梁珀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1,33(2):195-201,108,109
水平井测井解释,主要体现在测井仪器响应的理论模拟以及各向异性的实验研究方面,远未达到实际水平井测井储层参数解释应用的深度和要求。在对比分析HD油田水平井段与对应直井层段测井响应特征基础上,这里针对水平井段测井曲线进行了校正,提出使用直井取芯物性数据刻度水平井段测井曲线,来建立适应于水平井段井眼和曲线特征的孔隙度、渗透率神经网络解释模型,进而对整个研究区水平井段进行测井储层参数解释和评价。通过用直井岩芯物性对测井解释结果的检验表明,水平井测井储层参数解释精度得到了明显改善和提高,能够较好地满足三维地质建模的井属性参数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水平井测井解释主要集中在测井仪器响应的理论模拟及各向异性的实验研究方面,远未达到实际水平井测井储层参数解释应用的深度和要求[1]。这里在对比分析DH油田水平井段与对应直井层段测井响应特征基础上,针对水平井段测井曲线进行了校正,提出使用直井取芯物性数据刻度水平井段测井曲线,来建立适应于水平井段井眼和曲线特征的孔隙度及渗透率神经网络解释模型,进而对整个研究区水平井段进行测井储层参数解释和评价。用直井储层参数对测井解释结果的检验表明,水平井测井储层参数解释精度得到了明显改善和提高,能够较好地满足三维地质建模的井属性参数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8.
谭廷栋 《物探与化探》1984,8(6):362-371
水文测井解释模型是研究含水层测井解释方程、评价方法和地质应用的基础。本文对这个新的测井解释概念进行了讨论,同时还探讨了应用水文测井解释模型建立估算水量参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多矿物测井解释模型及其在砂泥岩地层测井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宇  康毅力  康志宏 《新疆地质》2006,24(4):441-446
多矿物模型分析基于测井响应分析原理,采用最优化解释方法处理砂泥岩地层和复杂岩性地层的测井资料,可分辨出单井剖面中地层矿物类别,进行矿物体积含量、孔隙度、饱和度等测井参数解释.该方法弥补了全井段取心分析费用高的缺陷,可为计算地层参数提供可靠的岩性模型.应用该模型在洛带气田进行了实例计算,获得连续的地层矿物含量和各种储层参数,与传统的SAND2模型测井解释结果和岩心分析结果对比后证实,多矿物模型分析优于传统测井解释模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萨零组油层的有效孔隙度、渗透率、原始含油饱和度等物性参数测井解释方法的研究及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确定了萨中萨零组油层有效孔隙度测井解释标准、渗透率测井解释标准,利用测井资料计算储油层原始含油饱和度方法及标准,为萨零组油层进一步的开发设计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用自主研发的P型核磁数据处理软件对实际的复杂地层核磁测井资料进行处理,并结合常规测井资料和其他成像测井资料进行解释评价,改进了对地层流体性质评价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核磁测井资料的应用对低阻、低差异油气藏,低孔、低渗油气藏的识别,复杂岩性储层的评价均能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彦林  张德权  付东林 《物探与化探》2007,31(3):226-228,232
针对深层水勘探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流量测井的工作原理,并结合工作实例,论述了流量测井在基岩区水文地质勘探中求取部分水文地质参数的技术优势与应用效果.流量测井在两孔的成功应用,为两地后续的地下水资源评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In the paper, a novel inversion approach is used for the solution of the problem of factor analysis. The float-encoded genetic algorithm as a global optimization method is implemented to extract factor variables using open-hole logging data. The suggested statistical workflow is used to give a reliable estimate for not only the factors but also the related petrophysical properties in hydrocarbon formations. In the first step, the factor loadings and scores are estimated by Jöreskog’s fast approximate method, which are gradually improved by the genetic algorithm. The forward problem is solved to calculate wireline logs directly from the factor scores. In each generation, the observed and calculated well logs are compared to update the factor population. During the genetic algorithm run, the average fitness of factor populations is maximized to give the best fit between the observed and theoretical data. By using the empirical relation between the first factor and formation shaliness, the shale volume is estimated along the borehole. Permeability as a derived quantity also correlates with the first factor, which allows its determination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The estimation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those of independent deterministic modeling and core measurements. Case studies from Hungary and the USA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global optimization based factor analysis, which provides a useful tool for improved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相似文献   

14.
陈刚 《地质与资源》2018,27(1):103-106
介绍了PNN方法原理及其算法训练学习过程,详细阐述了网络识别岩性参数的选取、岩性识别模型的建立过程.通过对比研究PNN与其他6种岩性识别方法,分析相同条件下预测结果,得到不同识别方法的优劣性.经研究发现,PNN概率神经网络方法在生产应用中效果更佳、训练识别用时最短.利用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对测井数据进行自动解释分析,可满足随钻测井时效性及快速解释处理的地质导向需求.  相似文献   

15.
用自组织神经网络方法实现测井相定量识别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作者在本文中介绍了一种利用自组织神经网络进行测井相识别的方法。自组织神经网络是一种无导师学习算法,它通过网络自身的调节对输入进行聚类,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各类模式识别问题中。这里我们采用从测井曲线中提取出反映沉积环境的信息参数,再利用自组织神经网络进行测井相判别。此法从沉积成因角度出发,判别沉积相模式,消除了测井曲线中的不确定因素,更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16.
应用CP网络进行岩性识别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为通过测井解决岩性识别问题,引入了具有分类准确、算法简练等优点的CP(Counter-Propagation)网络。在详细介绍CP网络的网络模型和算法的基础上,结合某油田的实际测井资料,进行了CP网络识别研究。应用结果表明:CP网络训练周期短、识别准确率高、不存在收敛问题。通过试验研究得出结论:CP网络完全可以用于解决岩性识别等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基于K均值动态聚类分析的地球物理测井岩性分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球物理测井数据处理与解释中,岩性识别是地层评价、油藏描述等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利用计算机自动进行岩性识别已成为测井解释发展的重要方向、人们研究和关注的内容.聚类分析是数据挖掘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是一种数据划分或分组处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K均值算法是聚类算法中主要算法之一,它是一种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依据不同岩性在常规测井资料中的不同响应,根据K均值动态聚类方法的原理,结合其它资料,对井中的岩性进行分类,从而达到了区分和识别钻孔不同岩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孔隙度是储层评价的重要参数之一.密度测井是一种重要的孔隙度测井方法,在石油勘探领域常常被用作确定岩层孔隙度.通过研究密度测井的基本原理、仪器构成、刻度方法等,推导出不同情况下孔隙度的计算公式.并利用该公式进行Matlab编程,对实际测井数据进行处理,计算了多个井段的岩层孔隙度,证明了密度测井在孔隙度计算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遗传算法是近些年来产生和发展的一种模拟生物进化过程的自适应启发式全局优化的搜索算法。它不完全依赖于初始猜测,且具有全局收敛的特点,可以被用来解决各种复杂的实际问题,如工程优化设计,人工智能和决策系统,以及地球物理反演等。尽管遗传算法是一种效率很高的全局优化算法,但许多仿真结果表明,它具有计算时间长,局部搜索能力弱的缺点。而共轭梯度法属于非启发式全局优化搜索方法,收敛速度快,但容易陷入局部极值,且严重依赖初始猜测。根据遗传算法和共轭梯度法的特点,这里提出了一种混合遗传算法,用来进行地球物理反演。该算法既具有遗传算法的全局收敛性,又有共轭梯度法的快速收敛性,经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应用回归分析进行盐矿工业品位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漳县盐矿区为例,介绍了用测井方法确定岩矿层的优势所在;依据岩系地层的电性、放射性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用二元回归方法得出了矿区的理论方程;列举了用经验方程进行盐矿品位解释的应用效果。检验结果说明,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测井资料作定性、定量解释是可行的;对于满足相关条件的岩盐矿层,利用该法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地质结果,对盐田的评价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