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发刚  刘星  彭程  曾庆荣 《云南地质》2005,24(4):414-420
将金平县龙脖河口一带原划二叠纪的玄武岩组,三叠纪的个旧组、火把冲组,更正为元古代,并命名为龙脖河岩群。为研究该区的地层展布、大地构造环境、古地理、构造活动等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龙脖河铜矿区火山岩地质及岩石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脖河铜矿床的成矿与该区火山岩关系密切,加强对其进行岩石化学的研究,对在本区和区域上同类矿床的勘查找矿和成因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大量野外调查和室内综合分析基础上,研究了龙脖河铜矿区典型火山岩及其组构特征、副矿物特征、蚀变特点和岩石化学特征,认为龙脖河铜矿区火山岩是一套富钠质的碱性玄武岩系列岩石,与大红山群变钠质火山岩岩石组合十分相似。  相似文献   

3.
中国云南金平龙脖河铜矿与越南生权铜矿初步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成矿地质背景、矿化特征、地球物理特征、稀土元素特征、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对中国云南金平龙脖河铜矿与越南生权铜矿进行了初步对比研究,认为它们具有诸多相似性,其成矿作用可以类比.因此,在金平龙脖河铜矿区具有寻找"生权"式大型铜矿的找矿前景,成果对区域找矿工作有战略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介绍GPS技术在龙脖河龙矿区控制测量中的特点与应用效果,并结合工程实践总结了GPS技术在有色金属矿产地质勘查基础测绘中首次应用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云南龙脖河铜矿区东带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俊 《地质与勘探》2006,42(5):12-16
古老的变钠质中基性火山杂岩--细碧-角斑岩是龙脖河矿区东带铜矿床的成矿基础,在经历了长期的构造变质变形作用后,它形成了两类最具工业开采价值的铜矿床,矿床的形成与火山喷发活动和后期构造作用关系密切,成矿作用多期次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6.
金平龙脖河矿区东带火山岩特征及含矿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笔者通过大量实际资料,对金平龙脖河地区一套海相喷发(溢)的火山岩岩石特征及含矿性分析,确定该区火山岩属细碧-角斑岩建造,其成矿作用和规模与岩浆活动强弱,火山机构,岩性,岩相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龙脖河铜矿带以红河断裂为界,分为东、西两个矿带,东矿带铜矿化赋存于五个层位中。本文系统地研究总结了这五个矿化层的磁、电、化参数特征,探讨了成矿成晕机理,提出了“一高、一中、一低、一多”的地球物理化学异常模式,并在具体的找矿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云南老新街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脖河铜矿带老新街铜矿床位于红河断裂与阿龙古-龙山断裂夹持的红河裂陷槽中。矿体呈层状、似太产出,受层位、岩性和构造控制。 蚀变发育,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与矿化关系密切,根据老新街铜矿床的地质特征,探讨了成矿物质来 成矿机制,指出了矿床属于火山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9.
龙脖河铜矿区东矿带火山岩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俊 《矿产与地质》2003,17(4):526-529
龙脖河铜矿区东矿带铜矿资源量已达大型规模,其含矿母岩为一套深海相变钠质(含铜)基性火山岩,岩石学、岩石化学特征与大红山铜矿区火山岩相似,成矿地质环境相同,推测其深邯可能还赋存有大型块状硫化物型铜铁矿床,是较具找矿潜力的地区。  相似文献   

10.
云南龙脖河铜矿区东矿带成矿条件、控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云南金平龙脖河铜矿区, 除铜外还伴有金、铁矿化,东矿带目前累计估算铜资源量已达100万t,具有矿床埋藏较浅、规模大、品位高、矿石质量好、交通便利、容易开采的特点,矿床受地层岩性、构造、海相中基性火山岩等因素控制特征明显,属海相火山块状硫化物型铜矿床,是云南三江南段找矿有较大突破的区带.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康山金矿田控矿因素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山金矿田位于华北地台南缘,花山-龙脖背斜南翼的马超营断裂带内,出路地层主要为太古宙太华群及中元古代熊耳群,太华群为矿田的矿源层,基底隆起控制了矿田的范围,一,二级断裂构造控制了矿床分布,四级及三、四级断裂的交换处控制了矿体的分布,燕山期岩浆活动,为矿源层中金的活化,迁移,富集提供了动力和热液背景。  相似文献   

12.
龙脖河地区构造——地层及成矿作用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脖河地区地层系统是一套由印支(青藏滇)板块俯冲碰撞扬子板块造出时形成的混杂的构造复合地质体。其主体地层应为二叠纪的泥砂质-火山岩建造,混有元古宙岩块和三叠块岩块。基优矿作用主要受二叠纪火山岩相及火山机构控制。采用造山带区域针层学--非史密斯地层学方法来恢复其原始状态,有利于查明成矿作用、矿体产出规律、找矿才会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简要回顾了我国山东省诸城市吕标乡库沟村龙骨涧晚白垩世早期辛格庄组中产出的巨型山东龙的研究历史,并讨论了巨型山东龙与"巨大诸城龙"的系统分类关系。对比两者的产出状况、骨骼结构和个体发育特征,作者认为两者为同物异名。依据古生物命名法规的优先律,巨型山东龙命名在先,合法有效;"巨大诸城龙"命名较晚,是一无效名称,应予取消。还讨论了巨型山东龙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认为巨型山东龙属陆栖性、群居性、植食性恐龙,生活在气候温暖、雨水充沛、植被繁茂的低山或丘陵地区。此外研究了巨型山东龙赋存地层的沉积特征,认为是一套辫状河流相或冲积扇相沉积,而不是湖相沉积。恐龙化石的密集产出是非正常集群死亡于突发性灾害事件的结果,而与国际上的K/T事件无关。  相似文献   

14.
禄丰老长阱含新的蜥龙动物群地层剖面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详细介绍禄丰县街乡老长阱村附近侏罗系剖面,并与禄丰盆地侏罗系剖面进行对比,对老长阱上禄井组(中侏罗统)蜥龙动物群的性质人予确认,改写了自1938年研究禄丰群以来,上禄丰组无蜥龙动物群的历史,对研究蜥脚类恐龙的起源和进化,提供了重析实际资料。  相似文献   

15.
云南金平龙脖河铜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脖河铜矿床流体包裹体和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其成矿流体总体上具中温、中高盐度和中偏高密度特征.成矿溶液是高矿化度的Na -Ca2 氯化物型,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地下热卤水、变质水混合型.从火山沉积成矿期到热液改造成矿期成矿流体的温度、盐度、压力、密度逐渐降低,前者相对于后者的成矿作用是为中性偏弱酸性环境,后者则酸性氧化性质更加明显,显示其氧化程度和开放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6.
龙脖河铜矿区(北段)岩浆岩及矿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昌华 《云南地质》2003,22(4):403-408
龙脖河铜矿产于中三叠统个旧组灰岩及其下伏地层中下三叠统火山岩建造中。矿床的形成与以红河断裂和阿龙古断裂为界的深海红河裂陷槽海相火山活动及后期的热液蚀变关系密切,矿化受地层、火山活动构造控制。富钠细碧角斑岩、火山碎屑岩、基性侵入岩为该区的主要岩浆岩类型。上述不同岩浆岩均有矿化产出,本文就区内岩浆岩的特征及其与矿化的关系作一简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河南陕县黄连垛组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人将河南省陕县李村龙脖一带覆盖于熊耳群之上的碎屑岩-碳酸盐岩组合划分为高山河群和官道口群龙家园组。本次研究,通过剖面测制和区域对比,发现该套地层实际为长城系汝阳群云梦山组—洛峪口组、蓟县系黄连垛组及寒武系罗圈组、辛集组、朱砂洞组、馒头组。同时,在黄莲垛组中发现的假裸枝和卷心菜叠层石,可与官道口群龙家园组—巡检司组对比,证实了官道口群和黄连垛组是华北陆块南缘在蓟县纪形成的同一套碳酸盐岩沉积。  相似文献   

18.
云南龙脖河铜矿区浅变质火山岩、辉绿岩与火山碎屑岩均具明显富钠贫钾特征;从各种岩石化学分类图解可得到互相不同的判别结果。轻稀上从略富集到略亏损的分配模式及低的RB、Sr含量表明具从洋中脊至岛弧拉斑玄武岩过渡的特征。各种火山岩TiO2与Nb、Th、Y、重稀土元素之间存在好的正相关关系,稀土模式具平移的特征均表明存在强的钠交代细碧岩化作用。钠交代作用与铁矿化同时发生。上述地球化学特征和大红山群变钠质火山岩系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1951年发现于青岛附近的莱阳市金刚口村西沟,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杨钟健研究,确定是一新属种,因其鼻骨长着一个棘状突起,故命名棘鼻青岛龙。第一次发掘,就找到至少5个完整的骨架化石。  相似文献   

20.
1987年8月,云南省昆明市博物馆恐龙发掘队在晋宁县夕阳彝族乡下禄丰组地层中,发掘出了一具属于古脚类的云南龙化石,当地村民纷纷前来围观。有村民告诉发掘队,这种骨头化石在木杵榔村青龙山也有,在村民指引下,果然在一小冲沟里发现了恐龙骨架化石,经几天挖掘,揭露出两具纠缠在一起的恐龙化石:一条兽足类恐龙正咬住一条古脚类恐龙的尾巴。其兽足类恐龙属双嵴龙。虽然双嵴龙化石早在1942年就在美国的亚利桑纳州下侏罗统地层中已有出土,但在亚洲则是首次发现。分类:蜥臀目(Saurischia),兽脚亚目(Theropoda),腔骨龙超科(Ceolophysoidae)。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