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这一名称,早在西周初年,武王姬发(公元前1027——1025年)已用以称呼华夏族所居住的地区。(西周初中国是指黄河北的商王国所在地的“冀”为中国)。《商书·樟材篇》·《诗大雅荡篇》称商王国为中国,是因为商王国在当时各国中,政治、经济、文化都被公论为唯一的中心国。(参见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一编第107页)。《尚书·禹贡》、《周礼·方职》是两部在我国地理学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书。内容包括历史传说中的行政区划单位。《汉书·地理志》“昔在黄帝……方制  相似文献   

2.
莱州系山东省辖县级市,由烟台市代管。莱州历史悠久,名称更迭错综复杂。据记载,早在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据《莱州府志》记载:"莱之开辟以来,夷于唐虞三代。"相传,唐尧、禹舜时期,禹分天下为九州,胶东半岛属青州,称"东夷"或"莱夷"。《尚书.禹贡》:"隅夷既略,莱夷作牧"。注云:  相似文献   

3.
五、综述先秦是我国行政区划的萌发时期,一方面由于年代久远、史料记载不祥,另一方面,有关先秦的行政区划资料纷繁,而各个时期对先秦行政区划的记载、论述多有矛盾,更由于对行政区划定义认识的不一致,直至今日学术界在先秦行政区划问题上的看法仍存在相当的差距。(一)关于州制问题1、九州制九州又名九有、有囿、九域、九服、九原、九野等,被后人认定为大禹时代和夏、商、周的行政区划。早在西周,古人就有广泛的“九州”概念。《诗经·商颂·玄鸟》:“奄有九有。”《诗经·商颂·长发》曰:“帝命式于九围”。马瑞辰在《毛诗结笺通…  相似文献   

4.
参户县,为西汉初高帝所置县,属幽州勃海郡(《汉书·地理志》)。参户县治在何方? 据《中国历史地图集》(1975年版)标明,平舒地名前称徐州。笔者曾于1983年请教于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谭先生转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  相似文献   

5.
菜州系山东省辖县级市,由烟台市代管。莱州历史悠久,名称更迭错综复杂。据记载,早在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据《莱州府志》记载:“菜之开辟以来,夷于唐虞三代。”相传,唐尧、禹舜时期,禹分天下为九州,胶东半岛属青州,称“东夷”或“莱夷”。《尚书·禹贡》:“隅夷既略,菜夷作牧”。注云:“隅夷,地名。用功少日略。莱夷可放牧也,即菜子国。”隋开皇五年(585年),本地始称菜州,州的治所在现城区,莱州之名自此开始。  相似文献   

6.
先秦时期黄河下游存在的两大分流,各在其下游段形成九河分流系统,即冀州九河与兖州九河o《尔雅》释九河,实属兖州九河即《汉志》河下游分流水系,在今高唐、黄骅、利津之间。《禹贡》河所播冀州九河,在今深县、黄骅、天津、容城之间。古白洋淀消亡的关键因素是《禹贡》河泥沙的长期堆积,其消亡过程即为《禹贡》河九河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7.
杨奇 《中国地名》2012,(2):57-57
医巫闾山,古称于微闾、无虑山。《周礼.职方》称:"东北曰幽州,其山镇曰医无闾。"得名甚早,已不可考。与古华夏民族的"医、巫文化崇拜有关",今称闾山,地处辽宁省境内,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医巫闾山历史悠久,由华夏几千年的文明积淀而成。相传,舜时把全国分为十二州,每州各封一座山作为一州之镇,闾山被封为北方幽州的镇山。周时封闾山为五岳五镇之一,是我国东北名山之首。  相似文献   

8.
山东曲阜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京沪铁路东侧,北依宁阳县,南与邹城市接壤.东与泗水县为邻,西隔泗河与兖州市相望。 “曲阜”一名始见于《礼记·明堂位》:“成王以周公为有勋劳于天下,是以封周公于曲阜。地方七百里,革车千乘。”《春秋左氏传》:“鲁公伯禽宅曲阜之地”。据《尔雅·释地》记:“大陆曰阜”。《说文》:“阜,大陆也,山无石者。”《释名》:“土山曰阜”。又《风俗通·山泽》:“阜者,茂也.言平地隆踊不属于山陵也。”东汉应劭曰:“曲阜在鲁城…  相似文献   

9.
五岳,据《尔雅·释山》载:“河南华,河西岳,河东岱,河北恒,江南衡。”今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周礼·春宫·大宗佰》始言五岳。“五岳独尊”,泰山也。泰山,以其独有的古老礼仪——封禅大典,构成了泰山崇拜与信仰的重要内容。巍巍泰山,记载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兴衰,见证着历代帝王的荣辱成败……游山如读史。泰山,一座“露天的历史艺术博物馆”!  相似文献   

10.
胡尧 《中国地名》2014,(8):73-74
《尚书》之《禹贡》篇,大约成书于战国时代。为我国古代最早的历史地理学著作,它主要记录了我国古代九州的划分,山川的历史方位及走向,各地的物产、贡赋、历史时期土地肥沃程度,以及当时的交通状况。《禹贡》之名源于:"禹"乃是夏代开国君主,而"贡"指的是由下往上贡献方物。1.《禹贡》地名总论全文内容大致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讲全国九州的划分,对各州的疆域、水土的治理、物产、土地情况、贡赋等级、交通等作了介绍。第二部分"导山",把我国山脉依照由北向南由西向东的次序,分为四条东西走向的山列。基本上能够反映出这些山脉的地理位置、走向情况,同时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多平原,西部多山的情况。第三部分“导水”,对当时九条大河的源头、流向、支流、河口等情况作了描述。第四部分介绍了“五服制度”,同时颂扬了大禹的功绩。以下是笔者从《禹贡》中搜寻的一些地名。  相似文献   

11.
李慧 《地理研究》2006,25(3):560-560
按照1956年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史研究规划,北京大学侯仁之教授负责整理中国古代地理名著。侯先生遂于1957年夏天邀请顾颉刚、谭其骧、黄盛璋、任美锷四位著名学者分别注释了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四部地理著作《禹贡》、《汉书·地理志》、《水经注》和《徐霞客游记》,汇为第一辑,1959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是为《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因出版时间早,该书在“文革”以后就很难找到,学界一直盼望再版行世。在初版46年之后终于由学苑出版社重印。《禹贡》是我国最古老的传世文献之一《尚书》中的一篇,也是我国最早富有系统性、科学性记述的综合…  相似文献   

12.
医无闾质疑     
我在编写《尔雅音义通检》(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一书时,总为医无闾山的位置而困惑。《尔雅》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百科词典,成书于汉初,其权威性是很高的。《尔雅·释地》:“东方之美者,有医无闾之珣玗琪焉。”珣玗琪是一种美玉,而现在的医无闾并不产这种美玉,这一点《盛京通志》就注意到了:“按  相似文献   

13.
在安徽省北陲,有一个字义优美,字音(?)琮的县名——灵璧县。这里珠藏川媚,璧蕴山辉,钟灵秀毓,有石皆珍,是举世闻名的“磬石之乡”。古代以“灵璧”二字名县,是取“山川灵秀之钟,石皆璀璨如璧”之义。灵璧境内,美石繁多,光怪陆离,琳琐琅歼,各色纷呈,美不胜收。而就在其国际上称著,并卓有历史价值的应首推磬石。灵璧磬石即《尚书·禹贡》所称“泗滨浮磬”。其山名磬石山,在灵璧县城北35公里,北临泗水,山周多沼泽,古代洪水环绕,磬石山如浮水面,故有“泗滨浮磬”之称。《玉海注》和《文献通考》均记载甚详。  相似文献   

14.
一、说不尽的苏轼公元1101年(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7月,我国北宋的一颗文学巨星陨落了。这颗巨星就是做了四十年官,遭到多次打击,却又终生与文学相伴的苏轼。他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对地名文学贡献最杰出者,他毕生浸淫在文学艺术生涯中,给后人留下2,700多首诗、300余首词和数百篇文、赋。其中,一些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的名著如《游金山诗》、《新城道中》、《安国寺寻春》、《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饮湖上初晴后雨》等诗。《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中秋》、《浣溪沙》、《定风波》、《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词、《…  相似文献   

15.
苏轼一生至少曾有四次到过湖州。第一次在熙宁五年(1072)冬通判杭州时,受江南转运司差遣,为湖州知州孙觉相度湖州至松江(今吴江松陵镇)的堤堰;第二次在熙宁七年(1074)九月离杭州到密州任知州时路过湖州,曾与当时的湖州知州李常、诗人张先等六人聚宴,张有《六客词》记叙了这次雅会;第三次是元丰二年(1079)四月,他从徐州调知湖州。到任仅三个月,七月底就因“乌台诗案”被御史台派人逮捕进京;第四次是元四年(1089),苏轼由杭州知州升迁吏部尚书翰林学士,进京途中奉旨视察湖州、苏州水灾,与曹子方、刘景文等文人在湖州欢聚,苏轼有《定风波·后六…  相似文献   

16.
博斯腾湖的盐化原因及其控制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历史文献中,很早就有对博斯腾湖的记载,如《前汉书·西域传》讲“焉耆国……近海水多鱼”;《水经注·河水篇》称它为“敦薨之诸”;《西域水道记》称之为“巴喀喇赤湖”。就水域而言,博斯腾湖在新疆是仅次于罗布泊和艾比湖的第三大湖;就水质而言  相似文献   

17.
医巫闾山坐落在辽宁省锦州市境内,南北长约四十五公里,东西宽约十四公里,占地面积六百三十平方公里,被誉为东北三大名山(千山、长白山、医巫闾山)之首。·雄伟壮观的闾山山门·闾山山门造型奇特巧夺天工,使游人一到闾山脚下便产生了望而生敬之感。山门底部八幅壁雕,幅幅生趣妙不可言。如:西南正面的《舜封医巫图》,舜骑着硕大的青龙,巨手托日月,眺望霞光万道的医巫闾山,集威武威严威壮于一身,再现了舜封闾山为幽州镇山的历史画卷。再如背面的《历代尊封图》,正中间医巫阁山之神端庄侧坐,左有秦汉帝王至诚至敬顶礼膜拜,右有…  相似文献   

18.
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法器礼人“琮”始见于《周礼》等古籍。其形以《周礼·考工记·玉人》所释:“大琮十有二寸,射四寸,厚寸。”《白虎通·文质篇》曰:“圆中牙身玄外曰琮。”郑玄补注《周礼》时说:“琮,八方象地。”南唐徐锴释琮时讲:“状若八角而中圆。”后人因难辨琮状的实体,以致南宋时称为“镇圭”。至清乾隆,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以“琮,瑞玉,大八寸,似车”的说法为据,直呼“琮”为“辋头、杠头笔筒”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貌分类、区划与制图研究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在自然地理环境中,地貌是基本要素之一,它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因此,人类在很早以前就关心地貌,并加以分类、分区与制图。我国古代文献中虽然很早就有关于地貌的记载,但详细地叙述地貌并加以分类的著作,当首推二千多年前的《尔雅》一书,该书的“释地”、“释丘”、“释山”、“释水”等四篇,内容十分丰富详细。我国现今通用的平原、丘陵等名称均渊源于此。汉、唐以后,关于山川的记载更为详尽(如《汉书·地理志》)。宋代以来,方志之学蔚然兴  相似文献   

20.
英语系 ①名字·姓。例如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即诺尔曼·白求恩 (姓 ) ②名字·父名·姓。例如美国作家马克·吐温 (笔名 )。他的真实姓名是:萨缪尔 (名字 )·朗荷恩 (父名 )·克雷门斯 (姓 )。 俄语系 名字·父名·姓名。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尼古拉· (名字 )阿历克赛维奇 (父名 )·奥斯特洛夫斯基 (姓 );革命导师列宁的全称是:弗拉基米尔 (名字 )·伊里奇 (父名 )·乌里扬诺夫 (姓 ),也可只写“名字·父名”,而不写姓。 法语系 一般是“名字·姓”。例如法国工人诗人、国际歌的作者欧仁·鲍狄埃,前者是名,后者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