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利用斜轴圆柱投影方法可控制长线路施工控制网的投影变形,避免了多个高斯投影带导致的坐标转换烦琐、线路坐标衔接误差较大的难题,但其控制网短边的边长相对中误差不符合规范要求(大于1/150 000),为此,本文提出了对特定的控制网短边进行高精度地面测距,解决了基于斜轴圆柱投影的GNSS和地面测距联合平差问题,减小了短边边长相对中误差,并消除了大跨度控制网高斯投影的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2.
梁刚  李维平  邵秋铭 《北京测绘》2021,35(11):1447-1451
在城市快轨、地铁、高速铁路等线路工程的测量工作中,长度投影变形的存在造成放样点与设计不符,这会给施工放样、轨道铺设等带来不便.对投影变形的规律进行了介绍,在理论基础上,通过采用改变投影高程面的方法对长度投影变形进行限制试验研究,并结合工程案例进行了分析.通过应用分析,投影改正后满足了工程的精度要求,并指出各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应结合实际情况确定针对性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3.
为了减小投影长度变形对油气管道工程的影响,对影响长度变形的每个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不同位置和不同高程的投影长度变形进行了实际统计和数据分析,总结了投影长度变形的规律。针对油气管道工程的特点,分别对线路工程、穿跨越工程和场站工程提出了相应投影长度变形的不同处理方案,提高了测量成果的转换精度,避免了施工测量中烦琐的投影长度变形计算,为高精度施工提供了数据保障,同时也为水利、铁路、公路等线性工程测量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相向开挖20 km以上的超长隧道,洞内施工环境复杂,相关的洞内外横向贯通误差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案例较少,也无超长隧道测量的相关标准规范,导致洞内测量横向摆动难以控制。为给超长隧道建设提供贯通前误差预估,本文分析了横向贯通误差来源,研究了洞外、洞内控制测量对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规律,估算了洞外GNSS、测角误差、测距误差等对横向贯通的影响值,设计了洞内仿真计算试验,试验顾及了对中误差、观测误差等因素。在不同测角精度、不同导线边长条件下,推导并仿真计算了20~30 km范围内不同隧道长度的洞内横向贯通中误差值。结果表明,提高测角精度对横向贯通精度增益效果明显,仿真计算的结果准确可靠,且以2 km隧道长度为划分区间,获得了超长隧道洞外、洞内横向贯通中误差的推荐值。  相似文献   

5.
梁永 《测绘通报》2012,(Z1):221-223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要求线路坐标系统的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10 mm/km要求,且无砟轨道平顺性要求测量精度高。而铁路是典型的线性工程且线路长,常跨越多个投影带,在工程坐标系带边缘存在变形现象且变形程度不一样;另外不同基准间坐标系转换也是铁路测量中常遇到的问题,坐标系间的衔接问题一直是高铁测量中的难点,本文重点对这两种情况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隧道工程测量是地下工程测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隧道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建造和运营管理的各个阶段进行的测量,对地下工程的施工起着关键性作用。同时复杂的地质环境也将对隧道施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本文以包西铁路冒天山隧道为例,详细描述隧道施工中洞外控制测量、洞内平面控制、中线及高程的控制测量以及贯通误差的计算方法,最后探讨特殊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结合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首先研究西北-东南走向的超长调水线路的施工坐标系的建立问题,实现了顾及高程归化的斜轴墨卡托投影的工程坐标系,避免了采用高斯投影产生的沿东西方向分带较多的问题,满足控制网边长综合投影变形小于10 mm/km的设计要求。其次,对工程中的宝林隧道洞外GNSS控制网进行观测和数据处理,分别采用BDS、GPS、BDS+GPS 3种模式解算各个时段的基线向量,并以GAMIT解算值作参考进行成果的精度分析。结果表明,BDS可以满足宝林隧道的测量精度要求。对比BDS、GPS单系统基线结果,N与E方向差异保持在5 mm左右,U方向大部分保持在10 mm左右,BDS+GPS解算结果的精度高于任何一种单系统。最后,对宝林隧道洞内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案进行分析,并针对单一导线法、交叉导线法加测陀螺方位角,将其作为新增观测量进行联合平差,得到优化布网方案。  相似文献   

8.
工程建设中,投影面和投影带选取的优劣与工程测量控制网及施工放样精度有着密切关系。本文结合Visual Basic编程语言、投影变形约束参数进行软件开发,根据地形、地势条件复杂程度不同,通过坐标微动调整投影高程与中央子午线偏离距离、逐点投影、分段投影等方法来确定最优抵偿投影面,从而对工程投影面投影误差进行改正。工程实践应用表明,软件计算成果满足工程投影精度要求,具备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20~50 km超长隧道(洞)横向贯通误差允许值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国内超长隧道(洞)工程越来越多,但迄今为止,国内外20~50 km的超长隧道(洞)的横向贯通误差允许值尚无规范可循,在对洞外GPS平面控制网、洞内狭长导线网的布设以及测量误差对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值的估算方法,通过大量模拟计算,并根据山西省引黄工程超长隧洞的测量和贯通实践,给出了超长隧道(洞)工程横向贯通误差允许值表,可供制定相应的规范和类似的工程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冠青  黄声享 《测绘工程》2015,(4):25-27,32
国内超长隧道工程越来越多,而针对20km以上隧道的横向贯通误差限差问题尚缺乏规范与经验,针对此问题,文中利用CODAPS软件包,具体分析直线型和曲线型超长隧道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因素。通过模拟分析,得出导线网边长、测角精度、测边精度对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规律,为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树屏 《测绘科学》2007,32(Z1):10-13
文章通过介绍美国应急系统("911"系统)、城市服务系统("311"系统)和电子政务建设与使用情况,提出推进我国公共管理现代化和电子政务建设的建议与措施,特别提出电子政务的规划与建设应"以人为本,服务于民"。  相似文献   

12.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数字地图制图和多媒体等技术,设计和开发了海口市电子地图系统。该系统除具有一般电子地图的功能外,还具备若干特色功能,对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科学高效地从事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决策等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北京市建设"世界城市"目标的确立,市政基础设施的工程量和水平都不断提高,邮政设施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也逐年增加。如何对邮政设施进行信息化管理、如何对其进行科学配置,以及邮政设施安全需求等问题都是邮政管理部门需要破解的问题。本文阐述了如何将GIS技术、Web技术,以及空间存储技术相结合,实现邮政资源的空间化管理,打造一个"看得见"的"数字邮政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为邮政业务应用、领导决策分析等提供支撑,同时还提供了一套邮政资源数据采集、加工、更新及应用的完整流程,实现了邮政资源的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14.
徐克健 《现代测绘》2011,34(5):39-41
站在承包商的角度,诠释了在实行工程勘测项目经理责任制与承包制的情况下,如何全方位的管理项目,提出了相对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5.
建设工程从项目立项、规划审批、土地供应、建设施工、竣工验收到运营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以行政审批为主线,探讨了建设工程的生命周期管理的流程,重点研究了项目数据组织和关联方法,提出了基于WebGIS对建设工程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模式,并以武汉市为例,开发了平台框架。  相似文献   

16.
在运河“申遗” 工作的推动下,以京杭运河为代表的大量水利工程相继成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水利、文物等部门相继开展了古代水利工程保护与管理规划的编制工作、由于古代水利工程保护的特殊性.在保护规划图编绘的过程中发现已有的规划图编绘技术标准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突出地表现在现有规划要素图例不能完整地表达保护规划内容,本文根据古代水利工程保护特殊要求.结合当前已有的规划图编绘技术标准和成果,提出了京杭运河保护与管理规划图图例系统和具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7.
石家庄数字房产信息管理系统是石家庄市政府资助的重大信息系统建设工程。阐述了石家庄数字房产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系统功能组成以及系统的实现,为各城市的数字房产项目的开发提供一个参考和对比。  相似文献   

18.
机场项目的施工建设,由于保密与相关管理要求,一般均采用机场专用坐标系,建立机场专用控制网。但在改扩建时,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专用控制网被破坏,勘察、设计、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控制网进行恢复。本文结合宁波栎社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简述机场专用控制网的恢复建立方法,对当前的机场测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由于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输送距离长、建设规模大、地形复杂、施工管理难度大,利用无人机航摄技术和可视化管控系统[1-2]能够实现施工建设现场安全、质量、环保水保、通道清理等方面管控目标。但由于无人机沿线路进行航摄会产生海量的遥感影像数据,从影像中获取施工现场信息工作量极大。本文结合AE和GIS技术[3-5]研究无人机影像快速提取,实现从海量的无人机影像中快速准确地挑选塔基范围的影像成果数据,使管理人员在航摄完成当天即可获取施工现场的真实状况,实现了成果时效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对土地的需求日益迫切,为此,江苏的国土管理部门先后启动了大规模的城镇地籍调查工程。但是,调查工作结束之后,其成果未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作用,且无法与日常管理工作紧紧联系起来。本文通过大量的实践经验,从各个方面探讨了规模性地籍测量与日常地籍管理的无缝衔接的工作要点,特别是在测量队伍建设和日常测量工作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并提出了工程服务于工作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