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陈其英 《地质科学》1981,(2):153-158
内碎屑磷块岩是工业磷块岩矿床中一种常见的和重要的矿石类型,它和各类粒状磷块岩一起,常常构成磷块岩矿床的主体。 “内碎屑”原系福克碳酸岩分类中异化颗粒的一种,是指那些经过改造的、接近于同生的碳酸盐沉积物的碎屑,因为是在盆地内形成的,因此也称盆屑。  相似文献   

2.
因为金是不易发生化学反应的金属,所以,在含金矿化的岩石遭到破坏时,金就可以从中分离出来。它形成少量化合物,因而能被搬运到一个特定的地方聚集起来,形成砂金矿。这种金矿自太古代以来就开始形成。  相似文献   

3.
程国清 《铀矿地质》1990,6(2):72-76,120
本文阐述了某第四纪盆地108矿床的区域地质、矿床地质特征,提出了第四纪盆地铀成矿的四个方面的地质条件并对铀矿床的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碎屑矿物热年代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沛  周祖翼 《地球科学进展》2008,23(11):1130-1140
碎屑矿物热年代学是以沉积物中未遭受热重置的碎屑矿物颗粒为研究对象,将造山带抬升、剥露和盆地沉积联系起来的年代学方法。在物源分析、源区构造热历史、古地形恢复和约束地层年龄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在概述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从造山带剥露历史分析、物源分析中多种技术的联合运用和现代汇水区侵蚀速率计算3个方面介绍了这一方法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老黑山火山碎屑降落堆积物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祥 《沉积学报》1997,15(1):71-76
由中心式喷发形成的老黑山火山碎屑降落堆积物,主要是玄武质火山渣、火山弹、火山饼和少量岩屑。在火山爆发自身能量和北北西风的影响下,形成高耸的火山渣锥和向南南东展布的低缓的火山碎屑席地貌景观。区域上系统测量了火山碎屑席中火山碎屑的厚度、最大平均粒径、分选系数和中值粒径,均呈现规律性变化;剖面层序则反映老黑山火山经过两个大喷发阶段,多次脉动式喷发。经估算,老黑山火山碎屑席中火山碎屑量比火山渣锥中要少得多,老黑山火山碎屑属“建造火山锥”火山碎屑沉积。据投点,老黑山火山喷发属斯通博里型。老黑山、火烧山火山仍有再次爆发的可能。未来火山喷发的潜在危险主要来自火山喷发空落堆积物。老黑山、火烧山火山的南东、东和南,包括五大连池市在内有必要对未来火山爆发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6.
受冲击石英砂岩碎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大红  熊大和 《矿物学报》1996,16(4):389-393,T001
利用二级轻气炮将6mm直径的钢球加速到5~7km/s后撞击石英砂岩靶,利用磁性分选,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嵌靶受击后形成碎屑进行了矿物分类和鉴别,碎屑主要由石英,高硅玻璃,微量柯石英以及铁碎屑,微细钢球等组成,70%的碎屑分布在0.097~0.90mm范围内,无一弱磁性碎屑约占总重量的92%,其它为强磁性碎屑。  相似文献   

7.
碎屑颗粒裂变径迹热年代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碎屑颗粒热年代学是以同位素封闭温度理论(Dondson,1973)为依据,以沉积地层中年龄未发生重置的碎屑颗粒为研究对象,从而研究其沉积源区剥露特征及热淀化历史的一种年代学方法。最近20年来,随着测试技术的发展,碎屑颗粒热年代学方法被广泛应用到地质学研究中。在国内,碎屑颗粒热年代学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碎屑颗粒热年代学是否可以成功地应用于地质学研究呢?通过对临夏盆地详细地研究,获得了碎屑颗粒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数据、传统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数据和生长地层的数据。碎屑颗粒热年代学数据表明,构造活动发生在约8Ma B P,这次构造活动使积石山开始隆升,使临夏盆地和循化盆地解体(郑德文等,2003)。来自积石山的传统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研究结果和临夏盆地、循化盆地的生长地层研究结果都表明临夏盆地西部的积石山于约8Ma B P开始隆升。这表明碎屑颗粒热年代学可以成功揭示构造活动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碎屑锆石U-Pb 年代学是限定沉积地层年龄、追踪沉积物源、揭示区域构造演化历史等重要的手段,在地质学和地理学领域应用广泛。近年来,单颗粒碎屑锆石数据获取技术日渐成熟,数据量激增,然而,部分邻近甚至相同地区不同研究组获得的原始数据存在差异甚至相互矛盾。如何高效严谨地获取及处理数据,并挖掘其中所蕴涵的丰富的地质信息,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目前相关方面的研究较少。以青藏高原东北缘酒西盆地新生代疏勒河组砂岩碎屑锆石为例,采用标准实验流程,通过试验数据之间的横向和纵向对比,确定合理的碎屑锆石颗粒测试数量,利用碎屑锆石颗粒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特征相结合的方法,选择有效的测试点,发现单颗粒锆石阴极发光(CL)图像在数据测试、分析和应用方面极具前景。具体取得如下认识:1)碎屑锆石U-Pb测年前处理时需采用标准的重矿物分选流程,以保持所采集的碎屑样品中单颗粒锆石分布的全貌,避免引起年龄组分丢失或偏差;制作样品靶及选择测年颗粒时,需将全部锆石单颗粒在体视显微镜及扫描电镜下的特征紧密结合,得到最优有效数量的单颗粒年龄,提高效率及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2)数据处理、分析及应用中,必须结合单颗粒锆石CL图像,修正或剔除异常数据,避免由于激光剥蚀点或离子束跨越特征不同的生长环带产生无意义的“混合年龄”。该研究为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大数据处理及应用提供了基础技术支撑,且为有效甄别U-Pb测年数据质量进而合理、准确地应用于地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月球火山碎屑堆积物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球的火山作用是月球的重要内生地质过程,反映了月球的内部演化。由爆发式火山作用形成的月球火山碎屑堆积物(LPD)代表了比月海玄武岩更深部的物质,是月球探测的优先目标之一。反射光谱是研究月球火山碎屑堆积物、在全球尺度上区分月球爆发式火山与溢流式火山的重要手段。文中选取29个已经确认的火山碎屑堆积物并结合模拟月球玻璃样品开展光谱学研究,建立了富玻璃的LPD光谱识别指标。根据模拟月球玻璃的铁钛含量与其1 μm处吸收特征的关系比较了富玻璃火山碎屑堆积的相对铁钛含量,为今后提高月球火山碎屑堆积物的铁钛反演精度提供思路。研究结果表明,在这29个火山碎屑堆积中,Sulpicius Gallus、Gauss、Walther A、Birt E和Aristarchus是较为富玻璃的火山碎屑堆积。Aristarchus、Sulpicius Gallus和Birt E的钛含量低于Walther A、Gauss,Birt E, 1 μm左吸收肩偏短波方向,1 μm吸收深度较浅,这可能因为Birt E具有异常低的Fe含量,或者其光学成熟度较高。鉴于火山碎屑堆积物重要意义,其是未来月球采样的较佳候选地区。  相似文献   

10.
我国黄土以其广厚称著于世界,它与国民經济的豁多方面发生极密切的联系。而在解决有关黄土的各类問題时,成因的探討总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1.
12.
李树德  徐海鹏 《沉积学报》1995,13(A01):151-157
本文对大同火山群火碎沉积物的空中附落沉积和碎屑流动沉积的横向变化和垂向变化及组合进行了探讨性研究,进而发现空中附落沉积物在垂向上具有成层性,横向上沉积物的粒度和工随远离火山口的距离呈有规律的减小,但流动沉积物中浮岩粒级是颠倒的,细粒沉积物一般在距火山口很远处形成,但也有在火山口附近沉积的,这与火山喷发强弱有关,可见粗粒的坠落沉积物是近火山口的可靠指标,但细粒沉积物并不一定表示远离火山口。  相似文献   

13.
燧石在太古宙绿岩层中,燧石是次要的,但却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岩石类型。燧石可以出现在绿岩部面的任何部位,有时与火山岩相伴生,有时与硬砂岩-泥岩伴生,它也是条带状铁矿层的主要成分,常为几厘米厚的层状或条带状,厚层状一般很少。在一些绿岩带中,单个的燧石层沿走向可以追索好几公里,其变化厚度达50公里。在一些地区,角  相似文献   

14.
对碎屑沉积岩构造裂隙水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树义  闫海明 《地下水》1995,17(3):117-118
本文根据工作实践,重点分析在以地质构造为主导作用控制下,沉积岩地层构造裂隙中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和分布规律,探讨在缺水山区寻找基岩裂隙水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正> 前言从宏观上看,许多沉积层序都呈楔形。楔子的厚端,由陆源碎屑沉积物构成,而薄的一端,则由碳酸盐沉积物构成。碳酸盐沉积物相对来说不厚,但也不是特别薄。以往的研究,只集中在楔形的两端,很少涉及楔形的中段(即页岩部分)。关于页岩,我们认为它不是由于碳酸盐的外延造成,就是由碎屑岩的外延造成,很少把它看成是一个完整的沉积层。  相似文献   

16.
地震或强降雨诱发滑坡,滑坡体碰撞解体形成碎屑物质堆积在沟道内,在后期降雨作用下形成泥石流,这是泥石流形成的一种方式,可称为滑坡碎屑堆积体泥石流。笔者分析了影响碎屑堆积体泥石流起动的特征参数,通过实验研究了碎屑堆积体泥石流形成的过程,分析了堆积体表面坡度、黏粒质量分数、中值粒径(d50)以及不均匀系数(Cu)对泥石流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碎屑堆积体表面坡度对形成泥石流所需单宽流量无明显影响;黏粒质量分数在不大于5%时仅影响碎屑堆积体侵蚀,对碎屑堆积体揭底所需单宽流量无明显影响;影响碎屑堆积体形成泥石流所需单宽流量的因素主要为中值粒径和不均匀系数--随堆积体中值粒径、不均匀系数的增大而增大。通过实验数据拟合得出了中值粒径和不均匀系数与泥石流形成和揭底所需单宽流量的公式;由于公式中只考虑了影响碎屑堆积体形成泥石流的两个主要因素(d50Cu),因此对比水文计算结果偏小,但整体趋势基本一致。在实际应用到这类泥石流沟时,可通过修正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7.
引言研究太古宙碎屑沉积物的成因,主要限于砾岩的卵石和硬砂岩的岩石碎屑。研究这种碎屑是揭示这些碎屑沉积物的源区内长英质火山岩的重要性。从太古宙硬砂岩中富集的主要元素,可说明其源区地质体的平均总成分介于英云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之间。与岩石碎屑分布一道Condie等人用连同K_2O-Na_2O分布情况,检验硬砂岩的来源,图1说明太古宙四组硬砂岩,从沙巴组到怀俄明硬砂岩,其K_2O-Na_2O两者增加趋势反映出花岗质岩屑(富K_2O)含量的增加,而镁铁质和中性火山岩则减少。卡尔古利(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18.
对黑龙江省东部敦—密断裂以南的太平岭边缘隆起带上的黄松群杨木组石榴黑云片岩和阎王殿组黑云石英片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测年,结果表明:杨木组石榴黑云片岩中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峰值年龄分别为281.8 Ma、317.2 Ma、424.7 Ma、529.3 Ma;阎王殿组黑云石英片岩中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峰值年龄分别为310.4 Ma、384.4 Ma、484.7 Ma;两个组所获得的最年轻的锆石~(206)Pb/~(238)U年龄分别为280±4 Ma和285±8 Ma。此外,前人对黄松群研究结果表明其变质作用时代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因此,黄松群时代为二叠纪,海西期和加里东期岩浆岩构成了黄松群沉积物源的主体。  相似文献   

19.
碎屑颗粒圆度的分形描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碎屑颗粒圆度是指碎屑颗粒的原始棱角被磨圆的程度,用来表征碎屑沉积物的结构成熟度。目前普遍的做法是采用Powers 1953年作的一组图,表示从尖棱角状至滚圆状各级圆度的特征,这一做法属于定性描述。本文借助分形几何学理论,利用盒维数法实现了计算机对颗粒维数的自动统计计算,结果表明碎屑颗粒维数可以作为刻画碎屑颗粒圆度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20.
正发现于太古代沉积岩中的冥古代(40亿年)碎屑锆石是了解地球最早期历史的直接样品。锆石的Ti温度计计算显示冥古代碎屑锆石的形成温度可达700℃,另外,锆石中的包裹体存在长英质的矿物。因此,学界多认为这些锆石结晶自地壳深熔而成的花岗质熔体。其他一些地球化学研究(如Li含量和同位素组成)也支持这个看法。由此可推断,地球最早期的板块构造型式与现今相似。但是,也有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