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矿脉控制点投影到工直纵投影图上的位置,是过矿脉控制点与垂直纵投影面相互垂直的直线和垂直纵投影面的交点。据此建立了求垂直纵投影面、与垂直纵投影面垂直的垂面、过矿脉控制点的水平面这3个平面的交点坐标为矿脉控制点的纵投影点坐标的数学模型,给出了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鲍振襄 《湖南地质》1993,12(4):231-233
该成矿区位于雪峰孤形构造带东北段,赋存在两条北东向断裂夹持并具矿源层特征的下奥陶统宁国组砂页岩中。矿脉呈中一陡倾斜柱板状产出,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成矿作用与构造活动同步,属动力变质热液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3.
王嘉歌 《地质与勘探》2018,54(5):1084-1090
本文基于渗流力学原理,综合运用保角变换与等值渗流阻力法推导出扇形板状油藏的产能公式,该公式可以考虑断层夹角、供给边界半径以及井在油藏中的位置等因素对产能的影响。通过与数值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产能计算方法的准确性。为指导生产实践,采用本文方法对扇形油藏的产能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到以下结论:产能指数随着供给边界半径的增大而减小,随着井到断层交点距离、断层夹角、井到断层交点连线与断层夹角的增大而增大,断层夹角对产能的影响最大,其次为井到断层交点距离、供给边界半径、井到断层交点连线与断层夹角。  相似文献   

4.
控矿构造对于矿床的意义非常重要,前人对于盘古山的矿脉认识为在水平方向由一系列NWW-SEE与NEE-SWW(近EW)走向的矿脉呈"X"状交叉展布。但随着开采中段的加深,深部矿脉逐步表现为NWW-SEE走向的矿脉十分发育,而NEE-SWW向矿脉并不发育。本文在矿山深部找矿成功预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垂直方向矿脉雁行式分布的变化特点,为进一步开展深部找矿提供构造控矿规律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5.
河南小秦岭地区广泛发育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床,主要工业矿脉依产状分为近东西向南倾及近南北向东倾两组,脉内工业矿体构造定位规律明显。研究表明,近东西向矿脉内工业矿体平面上主要产于控矿断裂走向东西方向段,剖面上产于断裂倾角较缓部位,在三维空间范围内工业矿体总体具向东侧伏展布规律;而近南北向矿脉内工业矿体主要受断裂走向变化影响,平面上多产于断裂带南北走向段,且在三维空间范围无明显侧伏现象。文章最后结合控矿断裂产状、空间形态变化及成矿期断裂运动方式特征等对矿脉内工业矿体规律性构造就位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我国首次发现的钕独居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钕独居石是在吉林省通化县傅家沟花岗岩破碎带中的稀土矿脉里发现的。该矿物呈浅黄色细小板状,与重晶石紧密共生。其化学式为(Nd_(0.66)Ce_(0.10)Pr_(0.07)La_(0.02)Ca_(0.15))_(1.00)P_(1.(?)3)O_4。矿物的晶体结构与独居石相同,X射线粉晶衍射数据亦相近似,该矿物是次生成因的。  相似文献   

7.
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法(ab initio)计算高岭石内层氢原子和外层氢原子的位置,计算出的内层氢原子平衡位置为:氢氧键与ab平面的夹角为-19.4°,氢氧键长0.098 28nm;外层氢原子平衡位置为:氢氧键与ab平面的夹角为64.4°,氢氧键长0.101nm。  相似文献   

8.
基于不同水压分布的平面滑动边坡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恒滨  何泽平  曹卫文 《岩土力学》2011,32(8):2493-2499
为研究地下水对平面滑动边坡的影响,归纳了平面滑动边坡常见的3种水压分布形式,并阐述了其分布假设的合理性。根据极限平衡理论,采用Matlab编制程序,通过有无张裂缝两个算例,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就不同滑动面水深、滑动面倾角、坡高、坡顶倾角、裂缝水平夹角等影响因子进行敏感性分析,重点探讨了在不同水压分布时影响因子对边坡安全系数影响的动态演绎规律。研究表明,平面滑动边坡临界倾角可通过极限平衡理论编制程序计算,并考虑地下水得出临界倾角变化趋势,取经验值10%为浮动范围;边坡影响因子对安全系数的影响随着地下水位的升高而变大,其中坡高对安全系数影响显著,坡顶倾角、张裂缝水平夹角和坡顶距张裂缝距离等对安全系数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小秦岭金矿田近EW走向的倾向南与倾向北金矿脉群金储量占全部储量的90%以上。以往大量矿床勘探工作未揭露到两组矿脉的交汇部位,有关断裂切割关系及组合形式始终存在疑问。通过采矿坑道的调查发现两组控矿断裂为共轭剪切关系。在平面和剖面上南倾与北倾矿脉均呈舒缓波状延伸,交叉部位充填无明显互相错开的膨大石英脉。两者在空间分布上还具有等间距性,北倾脉分布间距为200~400m,南倾脉间距为400~500m。共轭剪切断裂具有早期韧性、晚期脆性两个发展阶段:早期韧性阶段最大主应力(σ_1)为近直立状态,σ_1方向两组韧性断层共轭夹角约107°;晚期脆性阶段的破裂面继承早期韧性断层作伸展活动,充填含金石英脉,保持了原韧性阶段共轭剪切角。研究认为:早白垩世大规模花岗岩岩浆底辟侵位导致形成了热穹窿构造,以共轭韧-脆性断层为代表的伸展断裂系统发育于整个金矿田;含金石英脉可能并非形成于多级热液导矿渠道,而是以超临界流体(气态)充满热穹窿,降温后方成为热液。有关共轭剪切矿脉的认识不仅具有局部追索找矿意义,而且其分布的普遍性拓宽了找矿思路和范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一种与正常场选择无关的反演方法,该方法能准确地确定无限延深薄板状体原点的位置和板状体倾角与磁化倾角的夹角γ.当对找原点的方法作一些改进,亦可近似地应用于有限延深的条件.一找原点无限延深薄板状体△Z的解析式为  相似文献   

11.
阿希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阿希金矿产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第五岩性段构成的古火山机构西南缘。矿体产出形态及空间分布,严格受近南北向弧形张扭性断裂控制。主矿体呈厚大似板状体,以南北两个富集中心向NE50°倾角侧伏。矿石以石英脉型为主,其次为蚀变岩型。围岩为英安岩和角砾熔岩。属中一低温火山期后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安图县刘生店钼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生店钼矿床为斑岩型钼矿床,产于燕山期二长花岗斑岩体中。沿北西向断裂上侵就位后,受区域构造影响形成网脉状系统。矿体呈厚板状,连续性好,产状稳定,规模大,储量可观。矿石类型为含钼石英脉型与含钼细脉浸染型。本文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提出了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3.
湖南境内沿倾向发育较深的脉状矿床的地质特征及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镜友 《湖南地质》1995,14(1):44-48
湖南省境内有些脉状矿床,沿倾向延伸的长度为水平长度的数倍,而且还有侧伏规律。若脉状矿床发育于缓倾角的断层带上时,矿脉往往受断层上盘板岩、断层带上的泥质的或硅质的断层胶结物所控制,矿脉则发育于其下面;若矿脉发育于高角度的断裂裂隙中时,则矿脉往往是相互平行的多条,且呈雁行排列。这些特点和规律,对地质勘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The South Fergana Mercury-Antimony Belt extends parallel to Variscan structures along the north slopes of the Alay, Turkestan, and Nuratin mountains. Three principal types of ore deposits are recognized: 1) high-temperature complex-composition vein deposits, 2) tabular mercury or mercury-antimony deposits in jasperiod-hornfels breccia at limestone-shale contacts, and 3) lowtemperature mercury fissure fillings in carbonates or effusive elastics. Ore bodies of types 1) and 3) are conformable with regional ore-field and ore-deposit structures. Fissure fillings are the predominant shape of ore bodies. The relation of ore bodies to rock permeability, regional tectonics, and brecciation are analyzed as a guide for future prospecting. --M. Russell.  相似文献   

15.
福建武夷山上西坑钼矿为中温热液型钼矿.文章根据野外考察,在岩相学的基础上,进行了矿相学及辉钼矿矿石矿物学的系统研究,得出上西坑钼矿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构造角砾岩型、石英脉型.矿石构造主要有角砾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细脉状构造.矿石结构以细-中细粒鳞片结构为主,局部呈现厚板状、带状分布;矿石矿物辉钼矿铅灰色,多色性明显,2H多型,矿物成分中杂质含量较低,Re含量为1.479 ~34.35μg/g,显示其矿源为壳幔混合源;Re作为伴生矿产,具一定的综合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寺合金矿床位于秦岭褶皱系礼县-柞水华力西褶皱带和南秦岭印支褶皱带的结合部位,受与夏河-临潭-岷县-宕昌-西和-凤县深大断裂斜交的断裂带、印支-燕山期花岗闪长岩体的共同控制.矿床赋存于泥盆系变质砂岩、千枚岩中.矿体呈板状、似板状.矿石为多金属石英脉型,以原生矿为主,近地表为氧化矿石.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毒砂、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褐铁矿.今后应注意在有利的地层(岩性)、有利的构造和岩体周边找金,利用地化剖面在深部找金.  相似文献   

17.
敞沟矿段位于山东五莲七宝山多金属矿区矿区中南部,共由10条多金属矿脉组成,产于次火山岩体内侧,其中以Ⅰ号铅锌矿体规模最为大,矿体主要延伸方向为近东西,倾向南西,倾角变化较大,35°~80°不等。采用OPIS软件,对控矿构造及矿石品位等的主要矿化指标进行趋势预测与分析,通过各个矿化指标的等值线图分析结果表明,对Ⅰ号铅锌矿体矿化富集规律进行简要描述,结合矿体形态变化,最终得出两个可能的找矿区域,G710线中浅部,标高约-50~180 m区域,G707线中深部,标高约-150~-290 m区域。  相似文献   

18.
蓝岳彰 《黄金地质》2002,8(1):68-74
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和露采工艺特点,通过几何切面分析法建立分析模型图,推导出紫金矿露采矿石质量预算公式。已知矿体平均品位、水平厚度、倾角、边际和围岩品位、采矿台阶高度、开拓方向与矿体走向间夹角、岩矿石安息角、地质矿量等9项参数,且当炮孔倾向与平台推进方向基本平行,矿岩体重也近于一致时,露采矿山可以准确预算出矿品位、贫化率、损失率和出矿量。据此预算结果还可对上述可变参数进行动态分析,以便增加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摘要:胶东绿岩型金矿分布在绿岩带中,容矿围岩为斜长角闪岩、黑云变粒岩等。控矿构造为NWW向脆韧性断裂带,带内岩石含金平均高达588×10-9,矿体轴向组分分带自上而下为:AsZnSbPb—BiAuAgCu—SnCoNiMo序列;由矿体到围岩水平组分分带表现为对称分布:CuAs—Bi—AuAgPbZn—Bi—AsCu。并利用地质地球化学方法对胶东绿岩型金矿找矿做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张龙飞 《地质与勘探》2014,50(4):741-755
本文介绍瞬变电磁方法在冀东沉积变质型铁矿勘查中的应用。根据冀东地区成矿地质背景,以及BIF型铁矿的矿体形态、产状、赋存部位、规模大小及含矿岩层特征,建立了层状模型、透镜体模型与向形模型三种地质模型。将地质模型转化为可处理的地球物理模型,按实际地质情况改变模型参数,完成了瞬变电磁的时域二维正演计算。分析了三种模型在多种情况下(低阻覆盖层、不同倾角、不同深度、发射源特征和不同电阻率)的瞬变电磁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低阻覆盖层对于瞬变电磁场的扩散有一定的屏蔽作用,因而减小探测深度;随着矿体倾角的逐渐增大,瞬变电磁响应强度逐渐减弱,水平板状矿体比垂直板状矿体的响应要更为明显;勘探效果随着地质体埋深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发射磁矩的大小对于瞬变电磁场的强弱产生直接影响,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多方面因素,选择最佳的发射边长来达到最佳的勘查效果。利用冀东司家营地区进行的瞬变电磁勘察数据,研究了该地区铁矿床瞬变电磁响应特征,验证了上述模型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