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1年12月2日至6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勘探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和桂林地球物理学会在桂林举行了第2届全国岩溶物探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18个省市、54个单位的77名代表和3位苏联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56篇。自第1届全国岩溶物探学术会议以来9年中的进展,主要为:1.单一方法发展到综合物探,当时只用直流电法和少量地震方法,目前,无线电波透视法、多频地面地磁法、地质雷达、地震反射波法、瑞利面波法、高精度重力法、核物探、遥感等方法技术已成功地用于岩溶物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现有海量航空物探、遥感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引入Geodatabase模型对资料中涉及的相关空间信息进行空间数据库存储,构建基于WebGIS的航空物探资料综合查询系统.根据用户需求设计了实用的空间查询工具,实现对于原有分散的、多类型的、不同专业的实测数据和资料基于同一地理底图的综合空间查询和网络共享,提高了航空物探资料综合查询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金属与非金属矿物探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要回顾了我国金属与非金属矿物探的历史及47年来所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物探方法由4种增加至40余种,一些已达国际先进水平.47年来,航空物探和区域重力调查基本覆盖了我国陆地面积,提出一大批基础地质和深部地质问题的新认识.物探发现了数以千计的金属与非金属矿的矿床.在技术方面,建立起了第二代航空物探系列、地面高精度重力和磁勘查系列、综合电法系列、综合核物探系列以及地下物探和测井系列.针对固体矿产的勘查任务,提出了物探的发展方向和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航空重磁勘探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6,自引:7,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概要介绍了我国航空磁力测量方法技术现状,近年来测量技术与解释方法方面的最新进展,首次介绍了我国引进国外航空重力测量系统以来的最新测量技术成果,分析了我国航空物探技术与国际上先进国家的差距,并对我国航空物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  相似文献   

5.
无人飞行平台作为智能搭载平台正推动航空物探技术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面向有人驾驶飞行平台的痛点,无人机航空物探技术的推广应用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及高质量数据的采集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基于最新集成的长航时彩虹4无人机航磁测量系统,对彩虹4无人机测量飞行安全和数据采集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彩虹4无人机经改装后,可安全有效的执行航空磁测测量任务,并可推广应用于航空物探领域.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煤田物探专业技术讨论会于1990年9月11日—14日在山东泰安召开. 这次专业技术讨论会是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中国煤田地质局,山东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联合举办的,并得到了有关领导和老一辈物探专家们的热情支持,顾功叙先生、翁文波理事长、夏国治常务副理事长为大会发来了贺信,赵文津、刘光鼎先生以  相似文献   

7.
1990年9月11日至14日在泰安市召开了煤田物探专业的学术讨论会。会议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主任赵文津主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顾功叙、傅承义与理事长翁文波、副理事长夏国治、蒋宏耀分别向大会作书面发言或送来贺信。理事刘光鼎和孙文涛在会上发言并作大会的总结报告。中国煤田地质局副局长曲宝林也在会上讲了话。 来自全国7个部门的12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101篇,宣读了97篇,其中重磁8  相似文献   

8.
国外物探仪器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吴璐苹 《地球物理学进展》1996,11(4):112-115,118
本文介绍了国外航空、地面及井中物探仪器的最新进展,和一些新型仪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当前,矿井物探作为我国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一个有力保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以矿井物探为主题,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CAJD)为平台,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检索我国自1977年至今40年矿井物探专业发表论文842篇,统计分析发表年度、期刊来源、论文作者、机构来源、影响程度、专业方向等6个方面,结果表明:我国矿井物探专业自"十一五"开始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煤炭科学技术》发文量最多,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矿业大学是这一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矿井电磁法和矿井地震依然是矿井物探领域的主流勘探方法,尤其矿井电磁法,发表论文比重超过55%,与此同时,以矿井物探技术与装备为基础的监测预警类方法正在兴起,应引起足够重视.通过回顾与分析,为矿井物探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主办的金属矿地球物理勘探学术交流会于1981年11月3日至7日在山东省烟台市举行。来自全国各有关部门的科学技术人员112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80篇。大会宣读13篇,分组会宣读33篇。这些论文介绍了近年来金属矿物探在科研及生产中取得的成果。包括:物探在寻找铁矿、有色金属矿、稀有金属矿及铀矿等方面所取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质普查勘探中的航空磁测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的航空磁测工作,已经有二十六年的历史。到1978年底为止,全国已完成了近700万测线公里,实际覆盖面积约750万平方公里(其中包括海域120万平方公里)。现在全国各个部门中,用于航空磁测的飞机,每年可达30来架,建立了相当的航空物探队伍。 航空磁测在矿产普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圈定的局部航磁异常达20000多处,其中反映和被证实为各种规模的磁铁矿床及其它金属矿床的异常,占总数的3.5%。以航磁异常为线索,新发现的铁矿和其它金属矿达240多处,其中大中型的占41%。 航空磁测在石油构造普查中,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几乎是各个含油气盆地都曾被普查过,覆盖的面积达480万平方公里(包括海域120万平方公里),为发现大庆、胜利、大港等著名油田,起了重要的作用。构造磁测在大地构造和深部构造研究方面,不仅从理论上而且从实践上都具有相当的地位,这已为地质界所公认。航空磁测确定的深大断裂带,是非常重要的地质构造单元,也是各种有用矿产普查的重要线索。 最后,作者还提出了对我国航空磁测研究发展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物理勘探委员会、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物探分会举办的“波动方程专题讨论会”于一九八○年十二月十二日至十六日在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关高等院校、研究所、石油和地质等部门共29个单位,代表共54人。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研究石油地震勘探中弹性波传播的正反演问题,讨论的重点是有限元方法在波动理论中的应用以及有关地震偏移和地震模拟问题。会上宣读了22篇论文,基本上反映出我国现阶段石油物探中波动理论的应用和研究水平,也展示了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已逐步接近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10月23日至10月25日,以"地球物理与国家安全"为主题的第11届国家安全与军事地球物理学术会议在陕西省西安市第二炮兵工程大学胜利召开.共有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北京大学、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卫星信息中心、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东北大学、长安大学、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兵器203所、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空军工程大学、信息工程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放射性(核)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发展国民经济中的应用学术交流会,于1986年9月22日至25日在北戴河举行。来自全国有关的36个单位58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收到论文50篇,摘要59份,在会上宣读了43篇。报告了各单位进行的工作。论述和介绍了放射性(核)物探方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当前国内外使用的各种放射性探测方法及新方法的应  相似文献   

15.
复杂地形条件下航空伽玛能谱地形改正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矩形辐射体航空伽玛辐射场理论,研究应用于复杂地形条件下的航空伽玛能谱资料的地形改正方法,并针对该方法进行验证. 本文利用航空物探测量过程中获得的DTM数据(达到了地形改正所需的地形起伏数据精度),应用矩形辐射体航空伽玛辐射场理论,根据地面辐射体与航空伽玛场分布之间的正演关系,对航空伽玛能谱解释方法的原理进行了正演分析和反演推导. 探索出一种按影响角进行地形改正的方法. 该方法特点是适合于任意飞行方式(缓地形和水平飞行均可)和任意地形条件航空伽玛能谱的逐点地形改正. 结果表明该地形改正方法能够基本消除航空伽玛能谱测量中的地形起伏产生的影响,经地形修正后的航空伽玛能谱异常能较正确地反映地面辐射体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6.
时间域航空电磁快速成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电磁法理论,编写了时间域中心回线航空电磁正演算法程序,并通过查表法求取了视电阻率,时间域航空电磁的快速成像采用了经本文改进的快速一阶与二阶近似成像算法,通过四种典型地电模型对两种成像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两种算法在航空物探应用中的优缺点.试算结果表明,本文的两种快速成像算法均得到了比较理想的拟合效果,二阶近似成像算法对地层电阻率变化灵敏性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1982年4月12日至16日国家地震局与中国地震学会在南京召开了“全国地下水干扰因素研究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震部门、有关协作单位及有关期刊编辑部等31个单位的9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共收到论文报告61篇,其中有关地下水位专业的26篇,有关水化学专业的25篇  相似文献   

18.
鲁西莱芜地区是国内重要的富铁矿基地之一,是典型的与中基性侵入岩有关的矽卡岩型铁矿,矿石品位高、储量大。该区铁矿找矿采用地面磁测、航空磁测和重力测量作为主要方法,在区内圈定多个物探异常,累计探明大中小型富铁矿床40余个。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该区富铁矿成矿规律,介绍张家洼典型矿床磁异常特征,建立莱芜地区富铁矿地质-地球物理综合勘查模型,得到以下认识:①航磁、重力异常圈定隐伏岩体效果好;②地质、物探密切配合是正确评价异常的关键;③研究低缓异常必须高精度;④要注重研究磁场的局部特征变化;⑤突破乱磁场区可能取得找矿实践。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地质学会古地磁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磁与高空物理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第三次全国古地磁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月6日至10日在广州举行。来自全国67个单位从事古地磁学和地学工作的15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及摘要86篇,其中64篇分别在大会和小组会上宣读  相似文献   

20.
《地震》1984,(3)
1984年3月13日至19日,在江苏省镇江市召开了“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前兆学术讨论会暨地震前兆专业委员会全体会议”。与会代表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34个单位,共117人。此次会议是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前兆专业委员会近二年多来召开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