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柳  段玉山 《地理教学》2019,(10):22-25
"板块运动"作为地理学科重要的知识组成部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存在教学素材难以提供给学生动态、交互、直观的感知,通过常规教学素材难以使学生从三维视角建构起对板块构造学说及其与地震、火山、宏观地形之间关联的认知等问题,通过适当的教学媒介组织教学成为突破这一教学难点的关键。基于此,笔者提出了运用GEODE项目资源突破教学难点的构想,然后以GEODE模型为例提出了其地理教学资源的应用策略,接着以GEODE项目资源融入"地震、火山与板块运动"教学为案例进行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对运用项目资源组织教学的优点及其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以期为地理教师运用网站资源服务地理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一、研究背景 首先,地理空间素养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要素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前任校长俞立中教授曾经讲过:无论学生将来从事什么职业,空间分析能力都会是十分重要的。这里所说的空间分析能力就是地理空间素养的一部分。其次,地理信息技术的时空性、多维陛对地理空间素养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从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到勒皮雄“板块构造学说”,就是科学技术进步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3.
地理新课标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选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地理教学改革的突破口,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而情境教学主线就是以生动形象的情景激起学生学习情绪为手段,情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主线的特色是"言、行、情"三者融为一体,其核心就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一、情境教学主线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特点1.让地理教学更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4.
我校地理课堂多采用"主题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为了将课堂教学的主题探究延伸到课堂外,培养学生用地理视角分析身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能力,本文尝试在高二第一学期即将结束时布置不一样的"寒假作业"--地理主题阅读。主题阅读活动锻炼了学生的管理和组织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思维、拓宽了学生的地理视野、提升了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5.
陈俊 《地理教学》2015,(2):47-48
地理是一门生活化很强的学科,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明确指出:充分开发、合理利用地理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增强地理教学活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走近学生生活,在学生生活实际中进行地理课堂教学,将会使地理课堂活起来。本文就地理课堂中走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实践浅谈个人的几点体会。一、以生活实际引入新课,迅速让学生回到课堂学习中  相似文献   

6.
房晓飞 《地理教学》2014,(3):41-42,58
正为了使初中地理学业考试复习更有针对性,我对所教三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有关地理学习方面的调查。其中,"你认为初中地理最难学的是哪一部分?"这一问题,80%的学生回答为"区域地理"。对学生而言,抽象的"地球的运动"不是最难的,晦涩的"地形图的判读"也不是最难的,而丰富多彩的区域地理却让他们陷入地理学习的困境。那么,区域地理难在何处?——我想,问题应该源于学生意识里的"繁与杂"。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提出"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实践性的特征"。地理课程的"生活性"表现为"地理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反映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这是由于地理课程有利于增强学生生活能力,更大程度满足学生生存的需要,用学到的地理知识、技能、原理来理解和解释生活现象,解  相似文献   

8.
正"地理"是一种教养、"地理"是一种气质。高质量的地理教育可以使学生学会用地理的眼光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地理课程最终要帮助学生形成地理观念,其背后的"灵魂"是学科思想与方法。地理思想方法是人们在科学认识地球表层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及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具有发现和解释其他同类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观念和规则,是分析处理和解决地理  相似文献   

9.
单荣 《地理教学》2012,(9):15-17
"关注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是上海市二期课改提出的新理念。地理教学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产生活紧密结合,降低地理知识的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中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关注,是  相似文献   

10.
于传军 《地理教学》2013,(6):20-21,12
正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初中地理教学要充分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教师应鼓励和指导学生开展野外观察、社会调查等活动"、"教师应尽力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学生的这些学习体验和实践成果"、"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积累丰富的地理表象"、"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