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青海期在青海省东北部,面积4293平方千米(1992年资料),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也是我国最大的湖泊,湖面海拔3193米.是著名的高原湖泊,古称西海,蒙古语称“库库诺尔”,意为“蓝色的湖泊”。它介于大通山、日月山、青海南山之间,由于新构造运动使周围山地强烈上升,中间断层陷落成湖。从成因分类,它属于断陷湖,注入青海湖的河流共50多条,主要有布哈河、沙梆河、哈尔盖河,倒淌河、黑马河等,湖区干旱,寒冷多风,为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  相似文献   

2.
地球上有众多的湖泊,它们像镶嵌在陆地之上的明珠。湖泊若按湖水矿化度的高低,可分为淡水湖、咸水湖、盐湖三类,其中矿化度小于1克/升叫淡水湖,矿化度为1~35克/升是咸水湖,矿化度大于35克/升称盐湖。一般来说,内流区域的湖泊往往发育成咸水湖或盐湖.外藏区域的湖泊往往演变为淡水湖。  相似文献   

3.
<正>翡翠湖是大柴旦湖的一角,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柴达木盆地北缘。因其如翡翠一般纯澈清灵的湖水而成为网红旅游打卡地,它位于白雪皑皑的祁连山达肯达坂下,常年的冰雪融水滋润和强烈的蒸发环境下,形成独特的雪山—湿地—盐湖自然景观。实际上翡翠湖是历经多年的盐湖开采而形成的采坑,由于所含的矿物质浓度的不同,而形成颜色多彩的景象,特别是风平浪静的时刻,蓝色和绿色宝镜般的小湖散布在四周,倒映着蓝天白云和红旗雪峰,宛如仙境。翡翠湖水矿化度在340~380克升,  相似文献   

4.
大柴旦化工厂硼酸车间是用CO。法分解大柴旦湖底低品位硼矿制取硼酸,由于工艺中结垢问题一直无法解决,该厂硼酸车间自1989年建成后始终未能正常生产。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有关科技人员在分析了大柴旦湖低品位硼矿的性质和特点后,提出了用硫酸直接分解硼矿制取硼酸的工艺。该工艺用硫酸分解硼矿,可提高硼矿分解率,降低液回比,滤液直接冷却后就可以得到硼酸产品;同原来的CO。分解法相比,酸法工艺中省去了石灰窑、CO2净化及压缩工段,提高了分解液浓度.省去蒸发工段,解决了结垢问题,降低硼酸生产成本。大柴旦化工厂于1995年…  相似文献   

5.
青海湖,地处青海高原的东北部,位于西宁市的西北部,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它浩瀚缥缈,波澜壮阔,是大自然赐与青海高原的一面巨大的宝镜。青海湖,古代称为"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藏语叫做"错温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语称它为"库库诺尔",即"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青海湖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还要多。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乍看上去,象一片肥大的白杨树叶。青海…  相似文献   

6.
磷酸三丁酯从大柴旦盐湖卤水萃取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序言锂是重要的稀有元素,在冶金,化工、医药、电子技术、焊接、原子能、宇航等领域都有重要用途。世界锂的消耗量每年以10%以上速度递增。卤水已成为重要的锂资源,国内外均重视其开发研究。我们针对青海大柴旦盐湖的丰富锂资源,寻求适于该湖区卤水萃取锂的新体系,经实验研究,发现了国内货源多而价格不贵的  相似文献   

7.
陆莹  王乃昂  李卓仑  董春雨  朱金峰 《地理研究》2011,30(11):2083-2091
依据Q-型系统聚类分析方法,选取巴丹吉林沙漠湖泊水化学离子为变量,将研究区划分为A、B、C三个分带(区)。同时,利用遥感影像资料提取相应湖泊的面积信息,并进行等级划分,与湖泊水化学特性作对比分析,以探究二者的关系。结果表明:位于沙漠东南边缘的A类湖泊沿东北-西南向呈带状分布,以淡水湖和微咸水湖为主,湖泊面积极小;B类湖...  相似文献   

8.
我国西部地区湖泊水资源利用与湖水咸化状况分析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姜加虎  黄群 《干旱区地理》2004,27(3):300-304
湖泊咸化是指湖水含盐量逐步增加.湖泊由淡水湖向咸水湖、再向盐湖和干盐湖的演化过程,这是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湖泊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近几十年来湖泊萎缩咸化的状况,湖泊变化的所产生的原因,并初步提出改善我国西部地区湖泊水资源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阿尔金山依协克帕提湖畔黑颈鹤观察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概况依协克帕提湖位于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阿尔金山保护区的东部,即东昆仑山的北支祁曼塔格山脚下的凹陷盆地东缘,其范围为:37°15′—37°23′N,90°11′~90°20′E。该区域属藏北羌塘高原的延伸部分,在景观上具有中亚荒漠向青藏高原过渡的特征。依协克帕提湖为淡水湖泊(阿尔金山保护区中90%的湖泊为咸水湖泊),海拔3900m。湖泊面积约15km~2,平均水深1~3m。湖泊南端宽圆,北部细长,整个形状象一只向南游动的蝌蚪。湖东为砾  相似文献   

10.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盐湖资源集中分布区,受21世纪暖湿化气候和水量增补的影响,盆地多个盐湖呈现湖面扩张趋势,该过程开始影响盐湖资源离子含量和湖泊生态环境,也对湖区沿线公共基础设施造成一定影响。为了研究湖泊水量增补对盐湖资源及生态环境的影响,选取了柴北缘山前5个湖泊(苏干湖、德宗马海湖、巴仑马海湖、小柴旦湖和托素湖)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2017~2021年湖泊扩张、典型盐湖矿化度和资源元素变化趋势以及对周边基础设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资源型湖泊湖水淡化和资源品位下降;2)生态型湖泊周边植物群落发生变化(水生植物芦苇扩张、旱生植物白刺和梭梭衰退);3)淹没湖区房屋和旅游道路,危及周边的高速公路等公共基础设施。该研究结果不仅具有为柴达木盆地乃至青藏高原盐湖资源开采和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为青海省基础设施保护和建设提供决策依据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大柴旦盐湖DC1303沉积剖面硼矿层及其下伏沉积地层的矿物学、有机质烧失量(LOI)等环境指标的研究结果,首次探讨硼矿层下伏灰黄色粉砂质粘土层沉积以来大柴旦湖水水化学演变及其与区域气候变化的关联。根据剖面的岩性、矿物组合和有机质烧失量(LOI)将研究剖面划分为3个沉积单元:I.灰黄色粉砂质粘土层(623~423cm)、II.灰黑色淤泥夹结核层(423—407cm)、III.柱硼铁石矿层(407—395em)。研究结果表明,在湖底硼矿层形成之前的较长时期内,大柴旦湖是碎屑沉积为主的非盐湖相沉积环境,直到单元I顶层20cm沉积物中才开始出现少量石膏。此后快速进入硫酸盐型盐湖沉积阶段(II)和湖底柱硼镁石矿层形成阶段(Ⅲ)。有机烧失量在I1、I2和I3单元中呈阶段性增加预示区域气温稳步上升,由此导致山区降水量增加和湖区蒸发量增强。湖泊环境变化是区域水文气候条件改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盐湖产业基地,大柴旦盐湖为盆地内重要的固液相硼矿床,其卤水中富含硼、锂、钾、镁、钠、溴、碘等。通过勘查大柴旦地质背景和卤水储层地质特征,分析大柴旦湖水(地表卤水)、潜卤水、承压卤水水文地质特征、水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大柴旦地区硼、锂来源于地球深部,断裂构造为导卤构造,钾、钠、镁等盐类来源于周缘花岗岩,新构造运动形成大柴旦断陷盆地接受沉积,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沉积盐类地层,随着地下水补给增加,岩盐层溶解,形成高矿化度卤水,相应的硼、钾、锂等溶解于卤水之中,形成卤水(液体硼矿)。  相似文献   

13.
<正>"羌塘"藏语全称为"羌东门梅龙东",既"北方高平地"之意。羌塘高原是青藏高原的组成部分,亦为高原最大的内流区,是青藏高原内海拔最高、高原形态最典型地域。其平均海拔4 800 m,相对高度一般200~500 m,气候寒冷而干燥,年平均气温大都在0℃以下,最暖的7月平均气温6~10℃,年均降水量50~300mm,寒冻风化与冻融活动等形成的冰缘地貌普遍,为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带多年冻土最为发育地区。羌塘高原拥有世界上湖泊数量最多、湖面最高的高原湖区。面积总合超过25 000 km2,是中国湖泊总面积的25%。据统计,羌塘境内有近500个面积超过1 km2的湖泊和300多个面积超过5 km2的湖泊,其中比较大的湖泊有纳木错(1 920 km2)、色林错(1 640 km2)、扎日南木错(1 023 km2)等,这些湖的湖面均超过  相似文献   

14.
安岳县位于四川省内江市境内,境内有多处名胜古迹,其中尤以安岳石窟造像著称。安岳石窟造像始于东汉晚期,历经南朝、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前后历经1400年,以唐宋两代最为兴盛。安岳县境内石窟造像遗存非常丰富,遍及全县各个乡。据统计有数万尊石刻造像,其站立、坐、卧姿态万千,有的瘦骨清相,有的雍容华贵,有的雄健刚劲,样式五花八门,丰富多彩并且规模大,雕刻精湛,内容丰富。造像主要分布在城西北部的通贤区、城郊区、城东南的石羊区。这三个大的集中点都在一条直线上,并且都通有公路,交通比较方便。城西北地区多系佛  相似文献   

15.
<正>位于新疆最北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境内的高山湖泊——哈纳斯湖,其旅游环境和人文资源别具异彩,有"云海佛光"、"变色湖"、"浮木长堤"、"湖怪"的传说,在世人的心目  相似文献   

16.
巴木措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巴木措,又名布喀池,意为勇士湖,亦称巴木错。位于西藏那曲地区班戈县域内,西距西藏第一大咸水湖色林错120公里,南距西藏第二大咸水湖纳木错35公里。湖面海拔4 555米,面积约185平方公里,湖区年均降水量300~400毫米左右,年均气温0~2℃,是班戈县内较大的咸水湖之一,常年有卡莫曲、桑曲、拉青曲康、白桑桑曲等多条地表径流补给,湖中生长有高原裸鲤、温泉裸裂尻鱼等,湖周为高寒牧场。湖水随着阳光的强度和角度的变化,而在一日内呈现多种色彩的视觉转换,时而幽蓝深邃,  相似文献   

17.
 统万城筑城环境背景是认识毛乌素沙地北魏时期环境的关键所在。基于野外观察,结合历史文献、考古发现和已有研究成果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其中建城时周边的水环境和沙漠化程度是研究的重点。研究结果表明,统万城建城时水环境远好于现在,在统万城东北和西北存在多个湖泊,但单个湖泊面积不大。建城时有可能从西北查干圪台处的湖泊引水至统万城附近,并在沿途人工挖掘形成季节性的小湖。根据现今沙漠化程度划分标准,建城时周边的沙漠化程度属于轻度,局部为中度。本研究提供了认识统万城建城环境的新途径,在明确毛乌素沙地历史环境变化机制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柴旦盐湖化学沉积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大柴旦盐湖岩性地层层序依据湖底沉积剖面DCD-2和DCD03自上而下可划分为蒸发盐类盐层与灰黑色淤泥层混合层(Ⅰ层)、灰白色柱硼镁石矿层(Ⅱ层)和土黄色泥质沉积层(Ⅲ层)。湖底化学沉积以石膏为主,并见有石盐和碳酸盐等盐类矿物,这些蒸发盐类矿物几乎贯穿整个化学沉积过程,碎屑矿物夹杂其中,化学沉积分异很不充分。在柱硼镁石矿层形成前的较长时期内,大柴旦盐湖是以碎屑沉积为主的非盐湖相沉积环境,此后快速进入硫酸盐型盐湖阶段和湖底柱硼镁石矿层形成阶段。个别层位见有大柴旦盐湖这种独特化学沉积序列,与其它陆相和海相蒸发沉积序列有明显的差异,这可能主要受该地区的构造环境、物源背景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控制。新构造运动、气候的持续干旱化、湖底柱硼镁石矿层形成前后截然不同的湖区气温、水量平衡和水化学条件(包括化学动力学因素)以及盐湖硼酸盐矿物形成的内外耦合条件,促使全球分布有限的柱硼镁石矿层在大柴旦湖底形成。构造运动、气候干湿变化以及不同水体(包括入湖淡水、盐湖卤水和周边出露泉水)的掺杂兑卤作用的耦合机制控制了大柴旦盐湖如此特殊的化学沉积序列。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大柴旦湖区东南部表层底泥中的重金属(Cr、Cu、Pb、Zn、As、Co、Ni和Mn)研究分析,揭示出湖区不同地带的重金属污染物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不均匀特征。基于富集因子法(EF)、地质积累指数法(I_(geo))以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RI)对大柴旦盐湖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了量化评定。研究结果表明,大柴旦湖区东南部表层底泥中的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富集程度依次为EF(As)>EF(Mn)>EF(Cu)>EF(Zn)>EF(Pb)>EF(Cr)>EF(Ni)>EF(Co);表层底泥中重金属污染主要以砷为主,为湖区生态风险指数增高的主要因子。综合来看,大柴旦湖区东南部表层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程度整体上处于轻微状态,但随着周边地区人类活动的加剧,人为非自然排放将成为大柴旦湖区表层底泥中重金属的主要物质来源,需要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20.
在对大柴旦盐湖湖底低品位硼矿的组成、伴生矿物种类、含量等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各矿物物理性质的差异,通过正交试验法,确定采用旋流方法分离低品位硼矿中的石膏和碳酸盐,分别得到以碳酸盐为主要杂质的低品位硼矿和以硫酸盐为主要杂质的低品位硼矿,然后进行分别加工,有效降低大柴旦盐湖低品位硼矿加工过程分解剂的消耗,为大柴旦盐湖低品位硼矿的加工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