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邓一民 《地理教学》2021,(17):31-34
综合思维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初中地理课程内容以区域地理为主,问题式教学以问题为纽带,体现教学内容的关联性,是培养地理综合思维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一课的教学实践,围绕综合思维的培养,从情境设置、问题体系设计、思维可视化等方面介绍问题式教学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2.
张完英 《福建地理》2004,19(4):60-63
本文从讨论式地理教学的具体实施和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等方面。阐述了在现代地理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适时采用讨论式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表达、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地理综合能力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讨论式地理教学的具体实施和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等方面,阐述了在现代地理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适时采用讨论式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表达、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地理综合能力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汪卫通 《地理教学》2022,(5):42-45+53
地理专题复习中存在着综合思维培养的误区,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而基于尺度思想,有意识通过不同时空尺度透析地理事象,实现具体地理问题的具体分析和解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本文以降水专题复习为例,尝试通过梳理要素尺度体系,培养要素综合思维;构建时空尺度关联,培养时空综合思维;融合区域尺度转换,培养地方综合思维,提升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陈颖  张俊侯 《地理教学》2021,(22):35-38
为了研究初中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本文选取沪教版六年级的"撒哈拉以南的迁徙之谜"作为评价案例,通过借鉴和创新设计学生评价量表,分别进行课中的形成性评价和课后的终结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多元的评价方式较单一的纸笔测试更利于获取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发展状况.在不同的评价方式中,学生的形成性评价的表现明显优于终结性评价的表现,一方面,说明关注过程的评价更容易捕捉到学生的思维闪光点;另一方面,在细化评价指标的终结性评价中,发现学生的整体思考维度还有待提升,一课时的教学对于结果的提升远不如过程的挖掘.同时,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发展轨迹,还需要加强单元评价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地理综合思维是解决地理问题的基本思维,其概念的界定和结构的明晰关系到地理学领域综合思维应用的规范性,也影响着地理教育领域综合思维培养方向的正确性。论文基于地理综合思维主流的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三维分类,尝试对细分小类进行组合,形成了6种地理综合思维认知结构模型假说。以高中学生为样本,运用地理综合思维测量量表获得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水平数据,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对地理综合思维的认知结构假说进行检验。结果发现结构假说与数据拟合不够理想。讨论认为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是地理综合思维外在的形式认知结构,它们表征了地理综合思维全面、系统、动态的思维特征,而体现心理发展本质的地理综合思维内在认知结构有待进一步研究和确立。  相似文献   

7.
陶倩君 《地理教学》2021,(20):46-48,59
近年来陌生概念出现在高考地理试题中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而且难度较大.在地理复习备考高考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利用陌生概念组织专题复习.本文以"冻融作用"为例,浅谈利用冻融作用涉及的陌生概念组织教学,一方面有利于减轻学生在考试中遇到陌生概念的畏难情绪;另一方面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调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提升地理综合思维和创新能力,灵活应考.  相似文献   

8.
潘艳 《地理教学》2023,(2):17-20
认识区域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点,综合思维是认识区域地理要素的基本方法。本文以“大江大河之旅”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通过打破教学结构、创新教学素材、重组教学流程三大策略,突破常规区域地理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综合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孙婷 《地理教学》2010,(5):27-29
作为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理图表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地域性与综合性。在地理教学中能否充分发挥图表的作用,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地理图表对地理知识点有较高的概括性,而且在整个学科知识中覆盖面广,是考查学生观察、判断、分析等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理想工具,是高考题考查地理知识、地理技能、  相似文献   

10.
了解高一新生地理空间思维的现状,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参考,有助于提升地理空间思维培育的针对性.本文在界定地理空间思维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空间思维测评试题,开发研制地理空间思维测试工具.应用统计手段,对测试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基本结论:1.高中生地理空间思维水平有待提升;2.学生的空间类比和空间关联思维能力普遍薄弱;3.学生的空间转换和空间建构思维表现差异大;4.不同性别学生在测试中的表现差异显著.从学生学习生活环境、课程教学组织和性别差异三个方面对测试结果进行诊断分析,对后续教学提出了五点建议:梳理地理教材,渗透地理空间思维培育;课堂教学中注重地图、教具学具、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强地理实践,在真实环境中培育空间思维;针对学生地理空间思维的差异进行教学;关注不同性别学生空间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