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小岩体成因类型 1、岩体地质特征栾川县南泥湖钼矿田位于华北地台西南边缘,华熊沉降带西段的栾川—薄山陷褶断束内,黑沟—栾川超壳断裂之北侧。矿田及外围地区中酸性小岩体分布较广,计有20个。其主要地质特征归结如下: (1)岩体规模小,多呈小岩株状、岩筒状及岩墙状。与围岩呈明显的侵入接触。接触带见有侵入角砾岩(如上房岩体)。  相似文献   

2.
熊耳岭岩体位于河南省卢氏县龙驹街至熊耳岭一带。呈北西—南东向延伸的椭圆形复式岩基。出露面积约65平方公里。岩体北部与陶湾群地层呈断层接触,南侧与宽坪群呈侵入接触(图1)。该岩体过去没有同位素地质年龄资料,一直被误认为是燕山期产物。笔者经过各种室内外研究,认为:熊耳岭岩体应属加里东期产物,岩体年龄为450百万年左右。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江南造山带东北缘唐舍复式岩体成岩序列、岩石成因和找矿前景,采用区域地质填图、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全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野外地质接触关系厘定唐舍复式岩体的成岩序列为中粒二长花岗岩、中粗粒正长花岗岩、粗中粒斑状正长花岗岩和细粒正长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显示成岩时代分别为(140.4±...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呼鲁斯太地区出露的太古代贺兰山群变质岩中分布有大量早元古代花岗岩.过去将这些花岗岩一直认为是混合花岗岩,笔者通过1:5万区调研究认为这些花岗岩属于岩浆成因,并按花岗岩类岩石谱系单位划分方案建立7个单元,将其中5个单元并为两个超单元。本文通过岩体地质、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论述了花岗岩的成因,并进一步探讨了花岗岩的成因类型、岩浆起源和源岩物质成分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对河南省栾川县磨子沟钼矿区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了矿体特征为赋存于花岗岩与宽坪群地层接触带外侧蚀变矿化带中,并严格受其控制;矿床类型主体为脉型钼矿。根据矿体产出形态、矿石矿物共生组合、围岩蚀变特征、矿床地质条件等,得出本区矿床成因类型为中高温热液充填矿床。最后提出了找矿方向,并进行了前景分析。  相似文献   

6.
石家湾钼矿床是黄龙铺钼矿田中已知的三个大型钼矿床之一,为受构造控制的细脉浸染型单一钼矿床。矿化在时、空方面与该区燕山期花岗斑岩、花岗岩关系密切,是多期次、多阶段成矿活动叠加的结果,与相邻的其他二大钼矿床在成因及地质特征方面显著不同。本文着重分析了石家湾花岗斑岩与水岔花岗岩的关系,指出二者是同一岩体不同成岩深度的反映。矿质来源于这一岩浆,因蒸馏——对流等综合作用,使分散的钼相对集中形成矿床,提出了成矿的简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豫西—陕西洛南斑岩钼矿带,是我国重要的钼矿带,已积累大量地质资料。为使其条理化、定量化,并指导新的找矿工作,我们进行了系统整理,在定量分析地质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成钼岩体统计预测的数学模型。参加计算的岩体共49个(见表4),其中本区岩体42个,为了提高所建预测模型的代表性,並与国内外典型矿床相对比,除将本区三个岩基(老君山、蟒岭、老牛山岩  相似文献   

8.
从山东东部经鲁南、苏北到大别山地区分布的太古界—早元古界胶东群或大别群角闪岩相变质杂岩中有众多的榴辉岩、石榴石橄榄岩及橄榄岩体出露,有些以单一岩石类型的岩体出现,有些是榴辉岩与石榴石橄榄岩或橄榄岩密切伴生,大多数岩体与围岩呈整合接触,即岩体边界面产状与围岩片麻理产状相一致。这条榴辉岩—石榴石橄榄岩带(或称为深成高压变质岩带)延绵一千余公里,宽近百公里,有数千个岩体出露,大者数平方公里,小者长仅数米。这条岩带分三个区集中出露,一是山东东部区,包括山东荣成、威海、文登和乳山;二是鲁南、苏北区,包括山东日照和莒南,江苏东海、新沂和赣榆;三是大从山东东部经鲁南、苏北到大别山地区分布的太古界—早元古界胶东群或大别群角闪岩相变质杂岩中有众多的榴辉岩、石榴石橄榄岩及橄榄岩体出露,有些以单一岩石类型的岩体出现,有些是榴辉岩与石榴石橄榄岩或橄榄岩密切伴生,大多数岩体与围岩呈整合接触,即岩体边界面产状与围岩片麻理产状相一致。这条榴辉岩—石榴石橄榄岩带(或称为深成高压变质岩带)延绵一千余公里,宽近百公里,有数千个岩体出露,大者数平方公里,小者长仅数米。这条岩带分三个区集中出露,一是山东东部区,包括山东荣成、威海、文登和乳山;二是鲁南、苏北区,包括山东日照和莒南,江苏东海、新沂和赣榆;三是大  相似文献   

9.
陶湾群分布于洛南—栾川一带,分三个自然段出露。本文描述了各地段陶湾群代表性剖面,论述了层序划分和区域对比。文中依据地层接触关系、古生物资料以及同位素地质年龄,确定陶湾群的时代为奥陶纪。  相似文献   

10.
大旺金矿床是云开地区最近发现的小型金矿床,与米场钨钼矿床距离较近,相关研究工作较少。文章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成矿流体及硫同位素研究,总结矿床成因并探讨其与米场岩体周边钨钼矿床的联系。结果表明:大旺金矿床为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成矿与燕山晚期米场花岗岩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有关桂北平英花岗岩的类型及宝坛锡矿的成因众说纷纭。我们通过大量的野外工作,并结合矿物学、岩石(矿床)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和流体色体等的研究认为:平英岩体为壳源重熔型花岗岩,宝坛锡矿与平英花岗岩有成生关系。 一、地质背景 平英花岗岩体位于江南古陆南缘,广西山字型构造的脊柱部位,呈岩株产于四堡群内。宝坛锡矿田分布在平英岩体的东侧,有一洞一五地锡矿床(大型)、沙坪锡矿床(中型)、红岗山锡矿床(中型)等三处。锡矿体(脉)围绕平英岩体内外接触带有限空间展佈。  相似文献   

12.
一、岩体地概况 (一)地质特征位于山东省沂源县东南部韩旺、张家坡一带的韩旺花岗岩,呈北北西——南南东向展布,长22公里、宽1—4公里,面积约55平方公里(图1)。该岩体侵位于泰山群雁翎关组各种混合岩、变质岩之间,形态极为复杂。除主体(约20平方公里)外,大都(尤其是边部)呈不规则的枝状、条带状穿插体,主体内亦大量产出围岩残留体。岩体,包括各种穿插体与残留体的展布方向与泰山群变质岩系的片理、片麻理一致。  相似文献   

13.
三股流花岗岩呈椭圆形出露在前震旦系结晶基底中。岩体中捕虏体甚多,接触交代作用不明显。花岗质岩石具似斑状结构,钾长石斑晶分布极不均匀。副矿物类型为榍石型。岩体的氧化系数小。岩石化学成分Al_2O_3/(Na_2O+K_2O+CaO′)为1.01,A.R.为2.51,(Na_2O+K_2O)/Al_2O_3为0.51,为钙碱性花岗岩。据岩体的岩石化学,矿物特征,以及岩体与岩石的稀土配分、锶同位素~(87)Sr/~(86)Sr初始值、δ~(34)S组成范围应属重熔型花岗岩。在岩体周边形成的金矿和金矿化点,显然其成矿与三股流岩体有关。  相似文献   

14.
根据青海省1:100万航磁化极平面异常图反映,在哈拉湖北西地区有一高强度航磁异常带存在,局部地段见有超基性岩体出露,但出露面积岩体规模有限。中—酸性岩体—二长花岗岩在异常范围内断续出露,根据航磁异常特征推断,该异常是由隐伏的中—酸性岩体—二长花岗岩引起,并用航磁带异常二阶导数零等值线圈出了二长花岗岩体的分布范围;推断北西西向深部断裂一条。这一发现,对研究中、南祁连地质构造演化及地质找矿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群力铁矿床位于祁漫塔格—都兰华力西期铁、钴、铜、铅、锌、锡、硅灰石(锑、铋)成矿带上。区内矿床及区域上已发现的金、铅锌、铜等矿产与区域上出露的肉红色钾长花岗岩关系密切,矿化主要产于华力西期钾长花岗岩与围岩接触部位,成矿受断裂构造控制,属岩浆期后热液矿床。因此,查明区内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对于进一步提升矿床研究程度和查明矿床找矿前景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就其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6.
阿日特克山钼矿床是近年柴北缘成矿带东段新发现的一处斑岩型钼矿床。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其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通过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着重研究了成矿岩体特征及形成时代,确定其成岩地质年代为早三叠世晚期至中三叠世早期,侵入时代属印支期,成矿岩体成岩年龄与钼矿成矿年龄基本一致。并总结分析了矿床形成过程和矿床成因,明确了构造作用对成矿的影响,为该区今后的地质找矿和理论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根据青海省1:100万航磁化极平面异常图反映,在哈拉湖北西地区有一高强度航磁异常带存在,局部地段见有超基性岩体出露,但出露面积岩体规模有限。中—酸性岩体—二长花岗岩在异常范围内断续出露,根据航磁异常特征推断,该异常是由隐伏的中—酸性岩体一二长花岗岩引起,并用航磁带异常二阶导数零等位线圈出了二长花岗岩体的分布范围;推断北西西向深部断裂一条。这一发现,对研究中、南祁连地质构造演化及地质找矿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砬子山岩体出露于华北地台抚顺—清原古隆起带与吉黑地槽的相接部位。砬子山岩体是由石英闪长岩、似斑状石英二长岩、二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岩构成的杂岩体。4个岩性不同的侵入体构成连续的中-酸性钙碱岩石序列。岩体的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表明4个侵入体是同源岩浆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岩浆的演化机制为深部岩浆分异作用,岩浆则是来源于下部地壳。  相似文献   

19.
洛南—豫西斑岩钼矿带,属于东秦岭多金属成矿区的一部分,该矿带地跨陕、豫两省,西自陕西金堆城,东至豫西嵩县城西,南界蟒岭—老君山一线以北,北抵华山—小秦岭—崤山之南,其展布范围:东经109°05′~112°00′,北纬33°40′~34°20′,东西长190公里。南北宽38~70公里,面积万余平方公里,区内地质工作程度较高,成矿条件良好,除有与中生代斑岩体有关的钼矿床外,尚伴有铁、铜、铅、锌及钨等多种金  相似文献   

20.
华南南岭地区中生代花岗岩钨锡成矿活动十分剧烈。采集了南岭地区清湖岩体、姑婆山岩体(锡矿)、雪花顶岩体、骑田岭岩体(锡钨矿)和九峰岩体5处出露花岗岩锆石样品,并进行锆石UPb年代学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花岗岩年龄主要集中在146~166Ma之间,与前人所测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其锆石Ce4+/Ce3+值总体偏低(低于200),EuN/Eu*N值均小于0.4,无论是与锡(钨)矿有关的花岗岩还是普通花岗岩,都显示较低的氧逸度特征,明显低于年龄较老的大宝山铜钼矿、德兴斑岩铜矿的锆石Ce、Eu异常。因此,南岭地区中生代时可能离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带较远,受到俯冲流体影响较弱,可能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SW向俯冲背景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