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矿样品采样—加工—化验质量的综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索明源 《岩矿测试》2001,20(1):60-64
对不同类型金矿石取样方法和加工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对于任何一个新矿区金试样的加工制备,应查明矿石类型、主要万分、赋存状态,查清自然金粒度分布情况,通过实验制定切实可行的采样方法、加工流程,选择正确的分析方法,从而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黄金的可碎性、过筛、污染、贫化等问题.应用了新的缩分公式,提出在少量筛余物中加入少量石英为助磨剂提高黄金的粉碎度.制定了加工明金样品新流程,经用于含明金不同类型的矿区,均制得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相似文献   

3.
黄金测试样品的加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如晟 《安徽地质》2001,11(3):239-240
了解黄金的成矿条件,结合岩矿鉴定,确定金的粒度大小,矿体的基质,选择合适的样品加工流程,严格按流程的要求加工样品,能得到满意的金样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4.
提高金矿地质样品制样质量的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邱宏喜 《黄金地质》2002,8(4):68-71
金矿地质样品制备过程中,粒度和质量是保证样品代表性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把握好样品缩分,细碎工艺2个环节,即可获得较为理想的分析样品,提高金矿地质样品制样质量应增加样品采集次数,有效控制损失率,建立快速高效的质量反馈机制,从而进一步提高“采加化”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5.
周万峰  朱志雄 《贵州地质》2016,33(3):230-236
通过对黔西北某地含自然铜矿石样品加工过程中的分级、缩分及均匀性试验,确定样品经粗碎、中碎后,过1 mm筛(筛上物检测Cu,参与以后计算),筛下物混匀缩分(K=0.5),采用棒磨细碎,过160目筛(筛上物检测Cu,参与以后计算),筛下物混匀的加工流程是可行的,其经济性、可靠性、准确性能满足该矿区地质工作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6.
含粗粒金矿石品位分析试样的加工制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孝樽  毕慧明 《岩矿测试》1991,10(2):144-146
本文介绍了加工制备含粗粒金矿石的分析样品。对矿石含金品位低、脉石矿物硬度比较小类型的金矿全巷大样,在加工制样中筛上收>0.5mm大粒金。粒度<0.5mm矿石经缩分取样,用重选(摇床)富集粗粒金,分别检测结果,最终计算矿石总含金品位。实践表明,经本法加工试样检测结果所计算的金品位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含金地质样品的均匀性及代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金矿石的制样研究认为,金测定精密度和准确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样品加工中存在的问题。因此,研究不同类型的金矿石制样,改进加工流程,是保证金分析质量的前提.通过对甘肃李子园、小沟里、三洋坝等秦岭山脉区的粗颗粒性金矿石的制样研究,制定出了比较合理的制样流程。  相似文献   

8.
自然铜矿石样品的加工及分析测试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晓林 《岩矿测试》2008,27(4):279-283
对滇东北地区典型自然铜矿石样品的试验采取、粒度分级过筛、缩分及均匀性试验,认为样品在经过粗碎、中碎后,将颗粒大于2mm的矿物(95%以上为自然铜)用2mm隔筛分离后,余下样品经过棒磨,过0.246mm(60目)筛后进行缩分至常量细碎样品量,再进行0.074mm(200目)样品加工的工艺流程是可行的。样品中铜元素分析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碘量法和碘氟法)的选择符合矿区实际,其经济性、可靠性、准确性能满足地质工作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9.
含粗粒金矿,由于粗粒金的存在使其样品的采集、加工和分析极具挑战性,如何获得具有代表性和均匀性的化学分析样品,并提供准确的分析结果,长期以来一直是该类金矿资源勘查评价急待解决的技术难题。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含粗粒金矿样品的采集、加工和分析方法等3方面开展的研究工作及主要成果进行归纳分析,认为:1含粗粒金矿样品的采集是确保样品代表性的首要环节,含粗粒金矿样品分析结果的潜在误差有80%来源于样品采集,因此研究经济、有效的样品采集方法至关重要。2含粗粒金矿样品的加工主要从提高自然金的粉碎度,改进加工流程,选择样品加工设备等方面进行,但查明金的粒度分布及伴生矿物是拟定样品加工流程的关键。3含粗粒金矿样品的分析方法有常规的化学分析方法、批量浸金法和人工重砂加权平均法,相对于复杂的加工流程研究,后者有望成为此类样品经济有效的分析方法。本文指出,含粗粒金矿资源评价质量的误差来源于地质、采样、加工、分析等诸多方面,总体而言应最小化所有阶段误差,应特别重视样品采集方法的研究,确保采集样品的代表性是提高该类金矿资源评价质量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马坞金矿分布于岷(县)-礼(县)成矿带的东部,距中川岩体5~7km,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中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在对该矿区岩矿标本鉴定时,发现此地金矿存在裂隙金、包裹金的现象,为进一步证实岩矿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对2个标本分别做了电子探针。结果表明本矿区样品存在裂隙金,最大颗粒粒径达0.05mm,存在包裹金,包裹体为黄铁矿,数量达5~6颗。在样品的分析过程中由于包裹体的存在,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笔者通过选择合理的样品制备流程、检测流程、以及分析内、外检结果等几个方面对检测结果可靠性进行分析验证。经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火试金重量法方法比对,马坞矿区样品按照微细粒金矿样品加工流程选择合理,选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检测方法正确,报告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