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8.1 厄尼诺、东北低温的灰色预测模型及其微机软件系统 厄尼诺(EL Nino)是秘鲁、厄瓜多尔的太平洋沿岸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通常这一带的海洋表面水是冷的,但有的年份,在圣诞节前后,一股暖流在该沿岸流动,来替换冷的表面水,最初这种现象被称为厄尼诺。现在我们通常把秘鲁、厄瓜多尔沿岸和赤道东太平洋洋面温度持续上升现象称为厄尼诺。1982/83的厄尼诺引起了全球范围的气候异常,1986/87又出现了厄尼诺。朱正心、曹鸿兴运用厄尼诺年的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2.
热带太平洋地热散量与厄尼诺事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厚赞  刘梦玉 《气象学报》1989,47(4):501-505
国内外有关专家从海气间相互作用对厄尼诺事件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认为与厄尼诺有关联的秘鲁海岸外的海面温度上升,是由于东南信风减弱而引起的冷水上翻的减弱(Bjerknes,1966;Wooster和Guillen,1974)。然而,E.M.Rasmusson等指出,日界线以东(140—170°w)沿着赤道,风距平出现的东西减弱不是在厄瓜多尔—秘鲁沿岸海温正距平之前,而是在它之后。C.S.Ramage等通过统计,在单侧检验15%的水平上没有拒绝海面温度与风速无关的零假设。认为人们必须抛弃厄尼诺时期秘鲁海面的风异常弱的想法。  相似文献   

3.
厄尼诺(El ni(?)o)现象是一种异常的海洋和大气现象,是海—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其特征是在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尺度为几千公里的洋面上出现异常暖的表面水,对当地渔业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对太平洋及其东西两岸广大地区的天气和气候也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它是海洋学家和气象学家,尤其是长期天气预报的科研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但是,对于和厄尼诺现象有关的许多重要物理问题还不清楚,包括起始机制、暖水来源以及东部和赤道海洋环流之间的动力学交换。Wyrtki(1975)曾提出一种假设,认为厄尼诺现象是由南半球信风系统的大范围迟缓所引起的。Hurlburt 等(1976)曾通过对厄尼诺现象的开始和初期发展进行简单的数值模拟,认为内部开尔文波和罗斯贝波对典型的厄尼诺现象期间东部和赤道太平洋区域之间的海水交换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4.
厄尼诺与南海的台风活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厄尼诺年(赤道东太平洋SST有持续正距平)和反厄尼诺年(赤道东太平洋SST有持续负距平)南海的台风(包括进入南海的西太平洋台风和在南海生成的台风)活动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厄尼诺同南海的台风活动有明显关系:厄尼诺年平均台风数偏少,反厄尼诺年平均台风数偏多,其异常主要发生在8—11月份;在两广沿海登陆的平均台风数也是厄尼诺年偏少,反厄尼诺年偏多,其异常以10和11月最显著;在北部湾海域活动的台风多在8—9月份,也是厄尼诺年偏少,反厄尼诺年偏多。文本也对厄尼诺如何影响南海的台风活动提出了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根据已经得到的海洋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在东太平洋赤道洋面上已出现了强大的厄尼诺(El Nio)现象,有可能是近些年来一次较强的厄尼诺现象。在秘鲁北部的皮乌拉等地,接连不断的暴雨造成水灾;在厄瓜多尔沿岸地区予1982年10—11月也连降大雨,致使巴巴奥约河、卡拉科尔河和圣保罗河  相似文献   

6.
厄尼诺是影响全球天气和气候的重大气象—海洋事件,因此对厄尼诺事件发生的事前预测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用1860—1986年之间的厄尼诺年份的数据,按顺序每五个厄尼诺年构成一组,分别建立灰色模型,用这些模型作一步预测并与实况对比进行验证。同时,厄尼诺年与南方涛动指数间也建立了二变量灰色模型。所得结果表明,能用灰色模型对未来厄尼诺年的出现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厄尼诺现象与北半球环流的关系,提出了当厄尼诺现象发生时,北半球环流形势发生显著变化,并利用山东1951—87年资料分析了厄尼诺年及反厄尼诺年与山东降水的关系。 一 厄尼诺现象是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一个突出表现,它不只是赤道东太平洋的局部现象,往往导致全球范围的天气气候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近百年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与厄尼诺的关系,得出了在厄尼诺年,西太平洋(120°E以东)转向的台风路径比在反厄尼诺年偏多,而西行路径则偏少。厄尼诺与反厄尼诺年的台风路径差异主要是受副高形势的影响,有明显的月际差异。   相似文献   

9.
沿南美西北海岸从厄瓜多尔北部的艾斯麦拉达斯到秘鲁北部,考古发掘表明,许多世纪前,这里的居民们令人不解地离弃了他们的家园.一些考古学家认为,这种离弃与历史纪录中记载过的显著的气候变动有联系,其中有些与众所周知的厄尔尼诺现象有关. 当西班牙人以其不很坚固的航船在当时被称为南海(即后来的太平洋)的海上开始探险时,土著人告诉他们,风有时从岸上吹向海洋,有些时候则相反;他们也被告知,在一年中的一定时间内,由于风力太小,航海是不可能的.这些无畏的征服者们不久就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1957—1987共三十一年资料分析指出,厄尼诺现象峰值数月后对应鲁西南雨季降水及该年年降水量往往偏少;自东往西传播的持续型厄尼诺则对应在整个厄尼诺过程结束后的雨季降水及年雨量偏少。  相似文献   

11.
厄尔尼诺与深圳气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保 《广东气象》1998,(4):24-25
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意思是圣婴耶稣,它指圣诞节前后秘鲁和厄瓜多尔沿海海水的异常增温现象。在正常年份,随着季节的变化,圣诞节秘鲁外海的海面温度便不再升高了,但有些年份会出现反常的现象:海表水温不但不降,反而升得更高,明显地高出其季节平均值。这种反常现象,短的可维持半年多,长的可维持1~2年,海洋学家和气象学家把这种反常现象称为厄尔尼诺现象,人们把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年份称为厄尔尼诺年。在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和洋流是从美洲流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但当出现厄尔尼诺时,则风向和洋流发生…  相似文献   

12.
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厄尼诺(El-Nin ~o)与广西气温、降水及各种灾害性天气的统计特征,结果表明厄尼诺对广西的异常气候是有一定影响的:(1)厄尼诺年,广西的月气温、月降水出现异常概率分别为69%、75%;(2)厄尼诺年易出现春、秋季异常低温,春季多倒春寒,秋季寒露风日数偏多;(3)厄尼诺影响,引起广西部分江河致洪,而引起全区性洪涝机率较小,易造成广西异常干旱.  相似文献   

13.
1982年8月以来,世界各地连续出现气候反常现象,如厄瓜多尔、秘鲁几十年罕见的暴雨;澳大利亚、印尼和新几内亚大部分地区的持续特大干旱……。美国国家气象中心于1982年9月、10月和1983年2月出版了三期特殊气候诊断分析公报,认为这些自然灾害与“厄尼诺”现象有关。国家气象局局长邹竞蒙同志要求我国的气象工作者注意“厄尼诺”现象与我国天气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厄尼诺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包澄澜  向元珍 《气象科学》2000,21(3):277-288
厄尼诺事件可引起全球气候异常及各种海洋-气象灾害。九十年代以来,前期连续发生三次厄尼诺事件,1997~1998年更发生了一百多年来最强的一次厄尼诺事件。这种异常的厄尼诺形势必将影响到九十年代更为频繁而严重的自然灾害。据1949-1991年历史资料统计,厄尼诺年的当年或次年夏季,西北太平洋的年台风发生总数为低值谷年,江淮流域则是洪涝年。九十年代前期,台风发生总数连续出现三个低值谷年,1998年只有极  相似文献   

15.
应用统计分析方法 ,分析厄尼诺 (El- Nin ~o)与广西气温、降水及各种灾害性天气的统计特征 ,结果表明厄尼诺对广西的异常气候是有一定影响的 :(1)厄尼诺年 ,广西的月气温、月降水出现异常概率分别为6 9%、 75 % ;(2 )厄尼诺年易出现春、秋季异常低温 ,春季多倒春寒 ,秋季寒露风日数偏多 ;(3)厄尼诺影响 ,引起广西部分江河致洪 ,而引起全区性洪涝机率较小 ,易造成广西异常干旱。  相似文献   

16.
厄尼诺现象一般是指秘鲁外海及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海水温度异常持续偏高的现象,是大尺度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结果,每隔2至7年不规则的出现一次,每次持续1至2年。近几年来,厄尼诺对大气环流和大范围天气气候变化的影响,引来了人们的广泛注意。本文着重分析了厄尼诺与影响本省台风的关系,发现在厄尼诺年影响本省的台风在总次数和出现的月份上与常年均有较大差异,还对厄尼诺现象与西太平洋台风发生的环境条件作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厄尼诺(El—Nino)与广西异常气候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厄尼诺(El-Nino) 与广西气温,降水及各种灾害性天气的统计特征,结果表明厄尼诺对广西的异常气修是有一定的影响的:(1)厄尼诺年,广西的月气温,月降水出现异常概率分别为69%,75%,(2)厄尼诺年易出现春,秋季异常低温,春季多倒春寒,秋季塞露风日数偏多,(3)厄尼诺影响,引起广西部分江河致洪,而引起全区性洪涝机率较小,易造成广西异常干旱。  相似文献   

18.
范蕙君  胡治波 《气象》1987,13(4):7-11
使用日本静止气象卫星(GMS)观测的候平均云量资料,分析了1978年5月—1984年12月和1978年5月—1981年12月两个时期内,印度洋中部(90°E)至太平洋(170°W)热带地区云量的低频变化特征。主要结果如下: 1.考查地区的云量存在两类低频振荡:30—60天的季节内振荡和周期为2—4年的年际振荡(可称之为甚低频振荡)。 2.在非厄尼诺时期,30—60天的低频振荡较明显,可以一直东传到中太平洋;有厄尼诺影响时,它的东传过程将受到抑制,主要限于130°E从西地区。 3.130°E以西地区的2—4年振荡,主要与厄尼诺/南方涛动的信息有关;在非厄尼诺时期,这一类振荡消失。  相似文献   

19.
厄尼诺现象与山东旱涝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186O年以来的33次厄尼诺现象,分别对其发生的当年和次年与山东省的旱涝及夏季西太平洋副高的某些特征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厄尼诺现象对副高和山东旱涝有不同影响,其中弱厄尼诺现象的当年和次年夏季副高脊线较常年偏北,我省涝多于旱;强厄尼诺年我省旱涝发生频繁,出现旱涝的机率明显多于气候平均值;持续性厄尼诺过程的当年,夏季副高脊线较常年偏南,我省出现旱灾的机率为涝灾机率的2.8倍。  相似文献   

20.
几百年前,西班牙音译的“Elnino”在南美厄瓜多尔和秘鲁沿岸渔民的心中曾是一个非常美丽、可爱的名词kk圣婴,被奉之为“上帝之子”。它原意是指每年圣诞节前后,当地海水出现季节性增暖现象。在有些年份里海水增暖异常激烈,暖水区一直发展到赤道中太平洋,持续时间也很长,不仅严重扰乱了渔民的正常生活,引起当地气候反常,还会给全球气候带来重大影响。现在“Elnino”一词已被气候和海洋学家用来专门指这些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水异常增暖现象。90年代以来“Elnino”频繁出现(1991~199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