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ArcGIS中地理编码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管理部门对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共享整合的要求日益迫切,急需利用地理编码技术把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联系起来。但是由于中国的地名、地址体系异常复杂等原因的存在,使得地理编码技术没有国外成熟,应用也没有国外广泛。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解决ArcGIS中组合定位器不支持中文等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并且通过应用于上海市青少年管理系统,提出了关于如何提高地址匹配成功率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数字湖北”中文地理编码数据库建设与服务共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数字湖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探讨了适合于湖北省省情的中文地理编码技术,将湖北省现有的地址实体进行空间化、规范化,建立标准化的地址数据库,并实现了湖北省中文地理编码服务共享。以标准地址数据库为基础,通过发布可供标准REST接口调用的中文地理编码服务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地理编码数据库是地理编码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地址匹配的效果。本文在青岛市地址体系的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青岛市地理编码数据库的建设流程,包括地址数据获取、地址数据标准化、地址数据入库和地址数据库组织的建设,并对地址数据的更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种基于地址分词的自动地理编码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多数城市地名/地址表述的不规范性,基于可伸缩地址模型提出地理编码数据库的构建方案,设计一种基于地址分词的自动地理编码算法.首先根据地理编码库编制地址词典,利用地址词典对地名/地址进行地址分词,形成地址要素及其级别;然后再对地址要素及其级别组合形成查询条件到地理编码库中进行匹配;最后分析影响这种地理编码算法精准度...  相似文献   

5.
地理空间数据分类与编码是指导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数据库建设的一项重要标准,本文从分析数字城市项目建设的主要地理空间数据分类与编码的基础上,依据现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将地理空间数据划分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公共管理地理信息数据、公共服务地理信息数据和专题地理信息数据四大类,并综合设计了城市级的地理空间数据编码,为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多种类、多尺度和多时相的地理空间数据整合、建库、管理及共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太原市地理编码基础库建设为例,深入分析和探讨了地理编码库建设中涉及的资料搜集、外业采集、内业整理及标准化编码入库工作,并以此为基础库将城市各类专题信息进行地理编码匹配和定位生成各类专题地理数据集,经过整合建库生成地理编码扩展库,二者统称地理编码库。地理编码库为城市资源信息"落地"和各类专题信息共享交换提供了空间定位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城市地址编码发展历史及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国内外城市地址编码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进行总结分析,重点分析北京的地址编码现状,总结分析现存地址编码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建立统一标准的城市地址编码体系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8.
地理网格通过对地理位置进行网格化剖分与编码,可有效表达地球各圈层、各要素的空间位置和相互关系,以提升多源数据融合、管理与应用效率。在梳理国际地理网格技术的标准化现状和应用简况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地理网格标准化的现状、技术特点以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为其在多源空间数据的信息集成、共享、分析处理、服务等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杨柳 《测绘工程》2012,21(6):8-12
全文检索是处理非结构化数据的强大工具,也是现代信息搜索引擎的核心技术之一。介绍全文检索技术,对其发展以及优缺点进行简单概括;继而在分析全文检索无法直接应用于空间数据搜索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地理编码的空间数据全文检索方法;最后应用Oracle Text结合ArcEngine空间数据引擎对该方法进行实验,验证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地理空间数据库联动更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浙江省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平台多比例尺、跨行业的地理空间数据整合与更新为背景,介绍了地理空间数据库的联动更新模式,描述了多比例尺数据的级联更新和跨行业数据的协同更新两种模式,以及支撑联动更新的两大关键技术,即实体级增量更新和地理实体编码。联动更新技术在浙江省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平台的运用与相关机制的建立,对提高平台各类空间数据的更新效率和数据一致性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1.
地理编码原理及其本地化解决方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理编码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使用它可以利用记录的属性数据直接定位出其地理坐标。完整阐述了地理编码的技术核心及实现方式,并对实现其本地化的关键技术-数据标准化提出了解决方案。在文章的最后阐述了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主要研究的是赣州市房地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利用.net开发平台和现代GIS技术,从体系结构、系统分析设计、数据库设计和与其他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等方面进行考虑,建立一个安全完善、灵活扩展的应用系统。进一步提升了赣州市房产管理的信息化和规范化水平,同时为"数字赣州"打下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地址数据标准化是标准地址库建设的重要环节。本文研究了地址数据标准化的数据转换、要素分级、地址编码等关键技术及其基于FME的技术实现,并将其应用于标准地址库建设,实现了海量地址数据的批量标准化处理。  相似文献   

14.
基于数字北京的空间信息工程的建设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李军  彭凯  李琦  郭玲玲 《测绘科学》2005,30(1):80-82
空间信息工程是指利用"数字地球"理论,基于3S等关键技术,深度开发和利用空间信息,建设服务于北京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依据北京市空间信息工程的建设进展,本文主要介绍了北京市遥感工程、北京市综合遥感影像数据库和北京市地理编码数据库的研究建设成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为了更好地实现排堵保畅,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够同时满足交管人员和市民需求的交通数字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仿真实现。系统实时分析传感器获得的交通流信息,显示交通拥堵情况,并提供相应的GIS功能,提高了交通管理的智能化程度;出现堵点时,系统还可以为精确制定排堵方案提供决策支持,利用"毛细"路打通"交通微循环",实现"智能排堵"。  相似文献   

16.
Address ranges used in linear interpolation geocoding often have errors and omissions that result in input address numbers falling outside of known address ranges. Geocoding systems may match these input addresses to the closest available nearby address range and assign low confidence values (match scores) to increase match rates, but little is published describing the matching or scoring techniques used in these systems. This article sheds light on these practices by investigating the need for, technical approaches to, and utility of nearby matching methods used to increase match rates in geocode data. The scope of the problem is motivated by an analysis of a commonly used health dataset. The technical approach of a geocoding system that includes a nearby matching approach is described along with a method for scoring candidates based on spatially‐varying neighborhoods. This method, termed dynamic nearby reference feature scoring, identifies, scores, ranks, and returns the most probable candidate to which the input address feature belongs or is spatially near. This approach is evaluated against commercial systems to assess its effectiveness and resulting spatial accuracy. Results indicate this approach is viable for improving match rates while maintaining acceptable levels of spatial accuracy.  相似文献   

17.
孙立财  陈以松  熊杰  罗安  王勇 《测绘通报》2021,(10):108-113
随着自发地理信息和中文地址要素切分技术的发展,地址要素的质量有待评价。本文针对中文地址文本切分产生的地址要素质量难以有效评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源数据和网络检索支持下的地址要素可信度评估方法。首先利用中文分词工具对地址要素进行分词与词性标注,通过分析词频和词性组合模式,对地址要素的命名结构进行可信度计算。其次基于大规模的地址样本、道路数据及POI数据,挖掘多源数据对地址要素的数据支撑,计算数据支持度。然后利用搜索引擎对地址要素进行快速检索,分析搜索结果与数量,对地址要素的网络可信度进行计算。最后提出一种地址要素综合可信度计算模型,实现地址要素的综合可信度计算。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与方法不仅能够高效快速地计算中文地址文本中地址要素的可信度,还能够有效发现地址要素中存在的偏僻、虚假等相关问题,为地址要素的自动化检测与标准化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数据库标准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马晶  曹银璇  燕琴 《测绘科学》2005,30(5):100-101
为了将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技术和成果进一步普及和应用,规范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数据库建设,依据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参考相关标准和规程,结合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业务特点,制定了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数据库标准草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