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成都平原红土堆积的风成成因证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成都平原地区的红土剖面一般由3部分构成,自上而下分别为成都粘土层、网纹红土层、河流相砂砾石层.文章对位于成都双流的胜利红土剖面样品的粒度、石英颗粒表面形态以及稀土元素分布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将研究结果与甘孜地区的典型黄土样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红土剖面中的成都粘土、网纹红土层是以具有风成特性的细颗粒物质为主,并且其粒度分布及粒度参数特征与甘孜地区典型风成黄土样品非常相似,而与该剖面中下伏的河流相样品有很大不同.成都粘土及网纹红土样品的石英颗粒与甘孜黄土及北方黄土一样,大多数都呈不规则的棱角状、次棱角状.红土堆积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与甘孜黄土也非常相似.所有这些证据都表明成都平原红土剖面中的成都粘土及网纹红土层属于风成成因.本次分析结果结合以前的研究表明,第四纪中期整个长江流域的环境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冰期时植被覆盖率的大幅度降低,而青藏高原在此时期的快速隆升可能是形成该区环境变化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
提要:成都平原晚更新世成都粘土地球化学分析表明,不同剖面样品的化学组成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以SiO2(平均75.24%)、Al2O3(平均14.12%)、Fe2O3(平均5.81%)为主,地球化学特征与UCC基本相似。与北方黄土相比,成都粘土具有较高的TiO2/Al2O3、Zr/Al、Zr/Ti和Y/Al以及较低的Eu/Eu?鄢、LaN/SmN和LaN/YbN比值,这些特征与成都平原第四系深层土壤样品组成一致,表明成都粘土来源于当地,与北方黄土物源不同。成都粘土CIA平均值为78.59,高于北方黄土平均值(69.34),经历了中期的K迁移阶段,在风化过程中Ca、Na、Mg和K是主要的活动性元素。与北方黄土相比,成都粘土Na、Mg、K和Ca亏损较大,表明经历了更强的化学风化。  相似文献   

3.
成都粘土裂隙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成都粘土中裂隙特征与地质环境条件的分析,提出成都粘土中途中眩要裂隙类型的成因模式,上升剥蚀引起的垂向卸荷作用产生波状水平裂隙,冲沟切割引起的侧向卸荷作用,产生平行斜列隙裂。  相似文献   

4.
成都平原区成都粘土的粒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成都平原区内5个代表性的第四系剖面上的成都粘土进行了系统的粒度分析。结果表明,成都粘土以粉砂颗粒(5~50μm)为主,平均粒径约为7.1—7.3φ(7.4—6.6μm),缺少粗尾,〉63μm颗粒的含量很少,以细颗粒物质为主,呈双峰分布。其粒度分布及粒度参数特征与北方黄土及甘孜黄土非常相似,而与河流相沉积物有很大差异,表明成都粘土属于风成堆积。根据光释光测年(OSL)结果,成都平原区的成都粘土是晚更新世中期至晚期末次冰期堆积物,其物质主体是远源的。  相似文献   

5.
末次冰期苏北平原和东延海区的风尘黄土沉积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江三角洲北翼苏北平原和东延海区,晚更新世晚期顶部地层普遍为一层暗绿色至黄褐色的硬质粘土层。本文通过对苏北平原硬质粘土层与西部丘陵区下蜀黄土的地层对比以及粒度、地球化学、矿物组合、微体古生物和抱粉、石英颗粒表面电子显微镜扫描、14C测年等实验分析的综合研究,讨论了其成因和年代问题,指出该硬质粘土层为末次盛冰期风尘黄土堆积物经次生变化而演变形成,同期的风尘黄土在黄海、东海海底和陆架区也有堆积,为下蜀黄土在东部平原区和海区的延续。  相似文献   

6.
鹿化煜  安芷生 《沉积学报》1999,17(2):226-232
对黄土高原具有代表意义四个剖面的晚第三纪红粘土样品进行了粒度分析,并将结果与典型风成黄土古土壤样品的粒度特征进行详细对比,得到红粘土是风成成因的沉积学证据。结果表明,黄土高原红粘土与其上覆第四纪古土壤形成环境相似,红粘土是在相对于黄土堆积搬运风动力变幅小的条件下沉积的,在沉积之后受到较强的风化成壤改造作用。  相似文献   

7.
陈棠茵 《西北地质》2014,(2):132-137
成都黏土的成因一直以来以风成学说占主要地位,通过对成都东郊台地典型的成都黏土的发育特征、粒度成分、石英颗粒微结构形态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成都黏土的地理分布与风成地貌不符;粒度分析显示,占据黏土组分三分之二的小于0.01mm的成都黏土颗粒不满足风力携带的条件,具有流水搬运的特征。钙质结核的淋滤程度和分布形式反应了成都黏土发育时期的湿润条件,非干燥炎热气候;对化学元素分析,表明成都黏土与西北黄土化学元素的含量与其地域矿产分布相关,成都黏土与西北黄土非同一物源。  相似文献   

8.
黄河中游新第三纪晚期红粘土的成因类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地层结构、岩石组合、物质组成特点及化石埋藏状态等资料分析表明,新第三纪晚期红层成因类型多样,但以风积粉尘堆积为主,特殊的形成方式导致了红粘土组成的均一性。地层微结构研究显示红粘土沉积后经历了强烈的土壤化作用。地层所记录的成因信息和古气候信息与第四纪黄土—古土壤的类似,暗喻了二者间的继承性,红粘土成因的初步研究表明我国黄土高原区内的粉尘堆积有可能始于新第三纪中新世晚期。  相似文献   

9.
史致元  杨志光  孟广才 《吉林地质》2005,24(2):62-65,100
长春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粘土(黄土)矿产资源,在勘查长春市德惠杨树陶粒页岩矿过程中,对上覆粘土(黄土)及长春市周边红砖厂粘土资源经过配料烧陶试验与研究,获得成功。使矿床上覆粘土(黄土)、旧砖厂深层土和城市建筑挖掘的废土变废为宝,开发应用能创出较高的经济价值,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中国黄土之生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溶之 《地质论评》1944,9(Z2):207-224
黄土系一地质名词,指更新统之风积物,其在我国者包括华北之马?黄土,华中之下蜀与成都粘土,及两者间过渡区之结核性黄土。就土壤学言;为一种成土物质,可生成各种土壤。但其本身并非一种土类。  相似文献   

11.
成都粘土的工程地质特性及其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阐述成都粘土的化学成分、物理力学性质,研究成都粘土不同层位的工程地质特征,总结成都地区粘土地基中常见的工程地质病害,并提出工程处理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成都粘土地层是目前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中比较难以采用单独支护方式处理的一种地层。经对成都粘土地层不同深度的基坑进行总结和试验,通过比较提出对成都粘土地层支护的一些建议,可作为以后成都粘土地层支护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成都外环路高速公路东半环超过有20km的路段处在成都粘土分布区,针对成都粘土的易滑性,本文提出了全封闭的浆砌片石护坡,土钉墙,非全封闭的锚杆框架护坡,钢纤维混凝土喷锚全封闭护坡,重力式挡土墙等五种方法处理成都粘土路堑边坡工程,施工实践表明,这些方法行之有效,在该类土的边坡防护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张品萃 《矿物岩石》1999,19(1):81-84
针对了Fe2O3在粘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讨论了成都粘土游离Fe2O3质量分数与部分试验指标间的关系,分析了解游离Fe2O3对该种粘土工程性质的作用和影响程度。append  相似文献   

15.
在成都东部台地区域针对局部范围内的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等土层采用了深层搅拌及CFG桩法进行处理,通过对比,深层搅拌法明显存在优越性。通过该项目的介绍,为四川地区以后深层搅拌施工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6.
通过成都粘土中载体桩工程实例的载荷试验资料,探讨成都粘土中载体桩承载特征,以及JGJ135-2007规程承载力估算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不同降雨条件下成都黏土基坑边坡入渗深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降雨增湿导致成都黏土基坑边坡出现大范围的大变形或破坏,研究降雨过程中的入渗规律是分析边坡破坏机理及模式的关键。为了分析不同降雨条件下的入渗规律,确定入渗深度的大小,综合模型试验、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得到成都黏土基坑边坡降雨入渗规律及入渗深度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膨胀土模型试验的渗流相似条件难以完全满足,模型试验结果需要经过现场试验修正。降雨时长是入渗深度的主要影响因素,随着降雨时长、降雨强度的增大,入渗深度增大的速度逐渐减慢,采用分段线性拟合效果较好。成都黏土基坑边坡单次降雨的入渗深度小于1 m。  相似文献   

18.
郭见扬 《岩土力学》1989,10(2):47-54
本文介绍了1988年12月在成都召开的第三次全国工程地质大会上有关土体工程地质特性专题讨论的内容,并对在我国分布较广的和比较特殊的土类,如黄土、膨胀土、分散土、红粘土、海洋土和煤灰土等的工程地质特性和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