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9 毫秒
1.
李清同志在《元素背景值计算问题探讨》一文中,论述了柯氏检验、偏度与峰度检验在处理化探数据中的应用,无疑地具有实际意义,这里不再赘述.不过,就笔者所见,在该文的后半部份,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下面是笔者的一些浅见,提出来供讨论. 1.元素含量所遵循的分布问题该文指出了“同一批数据既符合算术正态分布,又符合对数正态分布时”的现象.原则上,随机数据所遵循的分布必须是图形一致或类似的分布.而正态分布与对数正态分布的图形在大多数场合下并不相似,只有在对数均值m较大、对数标准差s较小时的对数正态分布才趋近正态分布.此时,随机变量x_i的对数可表示为:  相似文献   

2.
论煤中伴生元素的成因分布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30余幅元素分布类型图的分析,将煤和岩石中的伴生元素划分为原生型(服从正态分布)、叠加型(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流失型(服从负偏斜对数正态分布)、再生型(呈非正态分布)和复合型(呈混合态分布)等五种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3.
次生晕数据的对数正态泛克立格法研究及异常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景儒  姜毅 《地质与勘探》1991,27(10):43-50
首先介绍了对数正态泛克立格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对数正态分布,三参数对数正态分布,求解估值(Z_v)~*所需的权系数λ_α.及求解漂移值(m_v)~*所需的权系数ρ_α的对数正态泛克立格方程组.其次,笔者应用对数正态泛克立格法探讨了华北某测区的次生晕数据、元素统计分布特征以及变异函数及结构分析.最后,给出测区估计结果,元素综合异常图,划分出5个异常区,并结合地质条件对异常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常量元素大多服从正态分布、微量元素大多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观点,被广大的化探工作者所认同,利用对数变换进行异常下限的分析和利用对数0.1间隔进行地球化学图色阶值的设定也是基于这一理论基础。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发现,化探数据中的元素概率分布特征并非如此,利用对数进行异常下限的确定和色阶的设定会出现异常下限过高和色阶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可视化技术,利用大量的实测数据,对元素的统计分布特征和利用对数确定异常下限的过程进行了详细地探讨和分析,认为化探数据由于具有鲜明的空间性,所以并不一定具有正态分布的固有属性,同时确认,利用对数变换获得的异常下限过高是因为对标准离差的误用引起的。  相似文献   

5.
分形求和法及其在地球化学数据分组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形建模广泛地应用于具有自相似性不同尺度测量的地质现象空间分布特征。分形分布的特点要求大于等于某一尺度的数目,与物体大小之间存在幂函数关系,这种关系具有尺度不变性。这里提出的分形求和法可以确定地球化学数据分组界限。应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东北地区汇水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采用分形求和法确定其分组界限,并与传统的概率图模型结果进行比较。铜(Cu)元素数据划分二个部分,一部分是元素含量少于20 ppm的正态分布数据,另一部分是元素含量大于20 ppm的多个对数正态分布数据,能识别第三纪玄武岩区域和铜的主要矿化区。这一结论与使用传统的概率图模型方法得到的结论一致。该方法不仅适用于地球化学铜元素数据,而且还适用于其它元素和地质数据,具有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区域地球化学样品长期以来一直是采用间接方法对实际样品元素分析质量进行评价,有效地提高了区域地球化学样品的整体分析质量,但是当实际样品和外部质量控制样品含量范围差别较大时,间接评价的效果会减弱。本文从区域地球化学样品大部分元素符合标准(对数)正态分布的规律出发,运用SPSS、Excel等软件对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元素含量正态分布情况进行研究,通过计算元素含量实际正态分布图和标准正态分布图的重合度直接评价元素的分析质量。运用整套方法对实验室分析的江西某地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样品的分析数据进行了质量评价,正态分布检验表明微量元素需要通过对数转换才能进行正态分布分析,该地区钛、钨、铬等元素不适合用本方法进行质量评价;钴、汞、镓等18个元素的重合度都在0.9以上;氧化钙和氧化钠重合度小于0.9,样品实际结果分析表明需降低分析方法检出限,提高低含量氧化钙和氧化钠的分析质量。本方法对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的分析数据质量的直接评价作了有益的尝试,可以作为现有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质量评价办法的参考和补充。  相似文献   

7.
为了克服目前对标准化降水指数(SPI)计算必须首先假设服从某种分布的不足,依据最大熵理论分布对SPI进行计算,以东江流域为例,分别利用最大熵理论分布、Gamma分布、Weibull分布以及对数正态分布四种概率密度函数拟合多年不同时间尺度的降雨数据,并利用AIC、KS、AD法进行拟合度检验,最后将最大熵理论分布与Gamma分布计算的SPI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三种分布,最大熵理论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更适用于东江流域15个站点的3、6、12个月的降雨分布;在极端干旱(洪涝)的情况下,相对于Gamma分布,最大熵理论分布的SPI值更小(大),表明其对极端干旱(洪涝)的识别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8.
粒度分析是一种精细的统计工作,其数据的观测与处理均以概率论和统计学为基础,粒度分析工作者必须掌握基本的概率论和统计学知识,并熟悉常用的数理统计方法。一、概率论与统计学基础 (一)在基本概念方面应掌握:随机变量、总体和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频数、频率和稳定频率、概率、统计分组、分布函数和分布参数等。对于岩矿粒度分析具有重要意义的分布函数有:正态分布(算术正态及对数正态)、罗森分布、单众值分布、多众  相似文献   

9.
王志刚 《华北地质》2012,(4):315-320
化探异常下限的确定是勘查地球化学有效地应用于矿产勘查的一个关键性环节。传统的异常下限计算方法是以地球化学元素含量数据服从正态或对数正态分布为前提,而本文采用的元素含量-总量多重分形计算异常下限的方法,则基于地球化学变量服从分形与多重分形分布的理论与方法。作者以海南屯昌某测区化探数据为例,运用传统元素含量对数正态分布和元素含量-总量多重分形两种计算模型确定了测区主要指示元素的异常下限并圈定、对比了其化探异常图。本区槽井探对化探异常的揭露表明,采用元素含量-总量的分形方法确定化探异常下限的尝试是成功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拟合三参数对数正态分布时第三参数c的优选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地质数据中,许多数据常呈正偏或负偏分布,但并不服从对数或反对娄正态态分布。这时可考虑它们是否服从三参数对数或反对数正态分布。本给出一种估计第三参数c的方法。它可快速、客观、较优地确定此参数,弥补以往凭经验多次选择、反复试算等缺陷,为检验地质数据的统计分布型式,掌握分布规律,从而用于统计预测等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1.
元素背景值计算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和确定元素的背景含量,不但可以确定、对比、分析和解释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进而发现矿体,而且对于地层对比、了解和解决成矿物质来源等基础地质问题,也有很大的意义.但是,元素背景值的计算手续繁杂,花费时间颇多.为适应区域化探中大量资料整理工作的需要,我们经过对计算方法的研究和对比,提出下列较为简便的方法. 一般认为,一定地质过程形成的地质体,其金属含量分布,服从某种统计分布规律——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因此,在统计和处理数据  相似文献   

12.
北塘水库库底地层渗透系数的随机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渗透系数的随机分布特征,以滨海平原水库也是南水北调调节及事故备用水库的北塘水库库底地层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取样、室内达西渗透实验和颗粒分析实验等手段,获取了库底地层渗透系数的两组数据及其空间分布,借助于SPSS软件的P—P图以及单样本K-S检验,对渗透系数的空间随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正态分布相比较,北塘水库库底地层渗透系数更接近对数正态分布,这为库区渗漏量计算的可靠性分析、库底沉积物渗透系数的空间变异特征分析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多重分形与地球化学元素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进一步探讨用分形与多重分形的方法研究地球化学场中元素的分布规律的重要意义,运用Q-Q图和直方图探讨了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随后运用多重分形矩方法研究了安徽省长江以南以北各约22000km^2和18100km^2区域内5489个和4524个水系沉积物样品中14种元素的分形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金属地球化学场元素在空间上的分布并不是简单的正态或对数正态分布,而四连续多重分形分布,其α-f(α)曲线上凸且连续,拥有主要大型矿床的安徽江南地区α-f(α)曲线的开口明显大于成矿相对较弱的安徽江北地区。元素的多重分形谱函数的形态特征对区域成矿潜力研究将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唐炎森 《物探与化探》1985,9(4):319-320
在化探数据的分布型式中,对数正态分布是十分常见的。对数正态分布的期望值μ可用sichel's t估计量来估计:  相似文献   

15.
当地球化学数据并不服从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甚至连数据转换之后也不服从正态分布时,很难用传统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这里以一个具体的地区为例,应用了基于稳健统计学和EDA技术的地球化学异常下限确定方法,其具有简单和"稳健"的特点,也不要求数据服从任何分布。通过比较分析了基于稳健统计学和EDA技术的地球化学异常下限确定方法与传统方法的优缺点。实践表明,用该方法圈定的地球化学异常符合客观实际,异常范围大,与已知矿床(点)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16.
当地球化学数据并不服从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甚至连数据转换之后也不服从正态分布时,很难用传统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这里以一个具体的地区为例,应用了基于稳健统计学和EDA技术的地球化学异常下限确定方法,其具有简单和"稳健"的特点,也不要求数据服从任何分布。通过比较分析了基于稳健统计学和EDA技术的地球化学异常下限确定方法与传统方法的优缺点。实践表明,用该方法圈定的地球化学异常符合客观实际,异常范围大,与已知矿床(点)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17.
随机变量的分布有多种,如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泊松分布、二项式分布、t分布、F分布、x~2分布等,在随机变量的一切可能分布中,正态分布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分析化学中误差是属于随机变量,化学常量分析的误差分布一般都认为遵守正态分布的。 对痕量元素分析误差分布遵守或接近正  相似文献   

18.
在漫长的地质演化史中,地球表面经历了多期多阶段的地质作用,同一地层同一元素其分布状态存在差异,或其物质来源可能来自不同的母体,致使数据直方图呈现多峰形态。多峰分离是区分物质来源的基础,有利于提高地质解释质量。而地学数据大多服从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这就为多峰分离提供了数学依据。文章阐述了多母体样本数据分离的数学原理,并以遗传算法作为实现手段,从理论上证明了遗传算法对多母体样本数据的分离具有较好效果,其拟合优度可达95%。通过实例分析,遗传算法能正确区分白垩系大凤组第一段(Kd1)地层的两种岩性,说明其在地质研究中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赵伟  王烨  徐靖  王君玉  陈爱平 《岩矿测试》2010,29(4):419-424
介绍了黑色页岩样品中6个铂族元素铂、钯、钌、锇、铑、铱的标准物质研制过程。黑色页岩样品采自贵州黄家湾,为一次采集、一次混样的原始样品,随机抽取包装好后的样品进行检验与定值。均匀性、稳定性符合要求后,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34、35指南的基本要求和我国一级标准物质的技术规范,采用多个实验室协同测试的定值方式,利用不同原理的分析方法对此样品的6个铂族元素进行定值。以各实验室组数据作为最小统计单元,用Grubbs准则、Dixon法检验剔除离群数据,Shapiro-Wilk法检验各元素数据分布的正态性。检验结果100%的元素呈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定值的6个元素均符合标准值水平。  相似文献   

20.
锦屏Ⅰ级水电站右岸建基面发育有大量的绿片岩,它们是水电站建设中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中需要注意的对象之一。为了研究它们的迹长分布规律,利用3D激光扫描工艺,对锦屏Ⅰ级水电工程右岸建基面高差50m范围内的绿片岩出露区域进行了扫描,获得了准确的绿片岩出露的迹长数据,从而使绿片岩迹长分布研究成为可能。研究发现,迹长数据样本最集中分布于0~3m的区间;随着迹长的增加,落在子区间内的条数(频数)递减;在0~9m的各个子区间内,样本呈正态分布。整体而言,实测迹长样本数据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