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开发勘探是矿井施工前的勘探工作,在资源勘探结束、矿井初步设计审批之后进行。它应贯穿在矿井施工准备到建成投产、达产等整个过程中,是精查勘探与生产地质之间的一个独立的工作阶段。其所以必要,是由诸如下列很多矿井基建过程中发现的地质问题决定的。 1 开发勘探的必要性 1.1 原精查报告勘探程度、精度不够导致采煤方法和井型的改变如河南义马新安矿将原设计的3个综采   相似文献   

2.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 12719-91和《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 0215-2002等规范,都没要求对计算的矿坑涌水量认定它的精度级别和可信度;也没有根据矿坑涌水量的大小,提出适宜的计算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勘探报告计算的矿坑涌水量,往往会出现满足不了矿山设计需要的情况。在分析研究了大量勘查报告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地下水资源分类分级标准》(GB 15218-94)中地下水可开采量的精度级别划分方法,将矿坑涌水量精度级别划分为5级:验证的矿坑涌水量(A)、探明的矿坑涌水量(B)、控制的矿坑涌水量(C)、推断的矿坑涌水量(D)和预测的矿坑涌水量(E),并给出了相应的可信度。说明了可信度的含义和认定的方法,介绍了勘探报告计算矿坑涌水量流程和9种计算矿坑涌水量常用的方法及其精度级别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3.
经过对国家和行业标准中有关煤矿床经济意义可行性评价工作要求的梳理,认为《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和《煤炭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规范》中有关可行性评价的规定由地勘单位提交可行性研究相关内容,与《关于全面实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和勘查规范有关事项的通知》有相抵之处,一是地勘单位一般不具备可行性评价的资质,也不拥有从勘探到开采再到营销各环节的专业人员,提供准确的可行性评价内容困难;二是若由非勘查部门提供相关内容,则地质报告的评审与可行性评价的研究则存在程序的不可操作性。建议修改现行《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与《煤炭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规范》中的相应条款,规定地勘单位在各勘查阶段仅进行概略研究的相关工作并体现在地质报告中。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勘探工作和勘探报告质量下降,固然与勘查单位的质量意识、业务水平、组织管理以及资金短缺等有直接关系,而勘探报告审批工作的质量亦是直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宁东煤田地震勘探的开展始于2003年,截至2008年底,共完成各种勘查阶段的地震勘探报告29件,累计完成二维地震勘探物理点约144270万个,三维地震勘探控制面积159.33km2。历经6年多的努力,已初步形成了颇具宁东(沙漠、半沙漠和戈壁复杂地震地质条件)特色的六项地震勘探优势技术,即:①沙漠区、戈壁区地震资料采集技术;②复杂地表高精度静校正技术;③共反射面元优化叠加技术;④叠前偏移技术;⑤小断层地震识别技术;⑥陡倾逆掩构造高精度地震成像技术。从而使地震勘探技术在这一地区的煤田构造勘探中的应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践表明,其三维地震精细地质构造勘探与二维地震快速控制地质构造勘探,可有效提高勘查精度、降低勘查费用、缩短勘查周期。  相似文献   

6.
基于Surpac系统的地质勘查自动化制图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地质图件自动化绘制是地质制图领域的重要目标。Surpac作为应用广泛的三维矿业软件,其绘制图件规范与我国地质勘查规范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以某金属矿山为例,针对岩性图案、钻孔结构、样沟、样号等多种地质信息的绘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实践证明,利用地质数据库,通过Surpac软件可以快速准确、批量化的绘制符合我国地质勘查规范的钻孔柱状图、勘探线剖面图和块体模型剖面图等地质图件,极大的发展了适应我国标准的地质图件自动绘制技术。  相似文献   

7.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 12719-91和《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 0215-2002分别划分了13、12种矿区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并给出了相应的工程量表。由于这种类型的划分和工程量与矿山设计的需要联系得不够紧密,以至于提交的勘探报告,往往会出现满足不了矿山设计需要的情况。我们认为,和一般矿产勘查规范一样,在满足矿山设计需要的前提下,根据所需勘查工程量的多少,矿区水文地质勘查类型也应该划分为简单、中等、复杂3种类型。文章给出了3种勘查类型和相应的工程量表。  相似文献   

8.
在辽宁河洼地区多金属矿近年来地质资源勘查认识的基础上,利用广域电磁法对该区成矿有利地质界面进行勘查,勘探深度及精度较以往工作有了较大提升,对该地区深部矿产资源勘查意义重大,为河洼地区多金属矿成矿理论研究、辽东地区金矿成矿模型建立等方面提供了较准确的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9.
攸县兰村煤矿区面积147km2,煤层多而薄且不稳定,对比难度较大,整体勘查程度低,各勘查单位编制的资源储量(勘探)报告中的煤层对比和构造解释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文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该矿区资源储量核查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0.
根据福建省近10年(2008~2017)矿产勘查地质工作项目数量和勘查资金投入情况,统计了矿产勘查工作在预查、普查、详查和勘探以及科研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并分各矿种总结了矿产勘查在新增资源储量、"攻深找盲"、新贮矿层位等方面取得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1.
对潞安矿区高河煤矿进行了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试验,通过实验获得区内合理的采集参数,并在处理和解释中采用了多项关键技术,如分频剩余静校正迭代技术、叠前时间偏移技术、正演模型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属性体切片和彩色剖面联合技术等。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解释结果与常规三维地震勘探解释结果的对比表明,高密度三维地震能够提高构造成像准确度和精度,避免误判,还可以提高下组煤层反射波的能量和连续性,是进一步提高潞安矿区三维地震勘探精度的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赵克荣  汪洋 《中国煤田地质》2003,15(5):61-62,65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其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开采利用对国家经济发展意义重大。采区地震是查清小构造。合理开采、充分利用煤炭资源和减少开采失误的有效手段,目前这一领域存在主体、价格与质量标准等诸多混乱和问题。本文拟就此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淮北矿区地处华东腹地,其采区地震勘探虽具有良好的激发条件及较高的煤层反射波能量,但因地质构造复杂、煤层数多、深层反射信噪比低、新生界地层厚度大及地面障碍物遍布等原因,致使三维地震勘探困难较大。通过开展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及岩性勘探,综合利用波阻抗反演、叠前时间偏移与叠前深度偏移等新技术手段,在淮北矿区成功地进行了煤层厚度预测、岩浆岩侵蚀带预测及小断层对比等,为煤炭安全高效开采及枯竭矿山接续提供了可靠的地质资料。根据淮北矿区10多年来三维地震勘探的实践经验,指出了采区勘探中依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根据姚楼井田地质勘探所取得的资料,分析了B煤开采上覆岩土层的水文地质结构及工程地质特征,对该井田厚松散层含水层下近露头带开采的防水煤岩柱尺寸作出了评价,为开采设计提供了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15.
应用模糊相似比原理,对电探小煤窑中的电测深曲线进行相似比计算,较准确地确定出小煤窑开采范围内的煤层、煤柱和采空区,提高了电测深曲线的定量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深部煤矿床就位机制和理清影响深部矿井安全高效开采各种地质因素的基础上,将深部煤矿床勘查类型划分为2类5型12亚类,讨论了不同勘查类型的地质保障任务、勘查方略与技术保障体系:新区和老矿区的深部煤炭资源勘查采取"快速扫面、筛选靶区、地面物探先行、深钻验证"方略;生产矿井深部资源勘查采取"物探先行、井下钻探验证";采区地质条件探测实施"物探先行、长钻验证";工作面地质条件探测实行"井下物探先行、长钻验证、短钻保证、巷探跟踪"。采取地面与井下结合的立体式勘查模式,优化配套勘查技术开展综合勘探,通过多手段相互补充与多成果互相验证,为深部矿井生产建设提供可靠的地质保障,是解决"有煤难采"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准格尔旗准格尔召镇富含优质煤炭资源,但区内煤层普遍存在自燃现象,致使生态环境明显恶化。以遥感为主要技术手段,结合物探验证、实地调查,查明区内明火点337个,燃烧区面积3.78km^2,潜在危险区达27.38km^2,并对主采煤层露天开采的合理性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3^#煤层适合进行露天开采,既能最大限度开采资源.又能根治煤火;3^#、4^#煤层间距小,大部分4^#煤层可与3^#煤层联合开采。  相似文献   

18.
矿业投资时,投资矿产应选择金、银、铜、铅、锌、钼、钨、锡、镍矿产,其次选择铁、锰矿产,最后是非金属矿产和可燃有机矿产煤。投资地区应选择投资在国家确定的十六个重点金属成矿区带上。新进入矿业投资的企业,探矿权应选择购买或入股取得,采矿权应通过对原探矿权人马上要探明或已探明资源储量注入资金进行勘探、开发和购买危机矿山取得。  相似文献   

19.
潞安矿区属黄土丘陵地貌,浅层地震地质条件较好,但由于矿区内村庄、工业矿区等地面建筑较多,严重影响数据采集质量。目前潞安矿区三维地震勘探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小构造遗漏较多,特别是5m以下的断层和20m以下的陷落柱;陷落柱的解释误差较大,影响巷道及工作面布置;时深转换不准确,煤层底板等高线出入较大;第四系厚度不准。虽然受测区地震地质条件和技术限制存在多解性和误差,但就潞安矿区已开展的三维地震勘探来看,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是潞安矿区精细化地质勘查的必要手段,其在煤矿生产的合理设计、采区的合理划分及巷道、工作面的合理布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华北型煤田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水文地球化学勘探是解决煤田开采过程中一系列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要手段。在概化华北型煤田典型水文地质结构的基础上,分析采动影响下典型水文地质问题,揭示了华北型煤田地下水多场耦合关系与水文地球化学勘探作用机制及其测试分析处理技术;通过回顾水文地球化学理论发展历史,明确华北型煤田水文地球化学勘探技术的可靠性;汇总地下水常用的水文地球化学组分及其测试仪器,并从图解法、数理统计法、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等方面阐述水文地球化学勘探的技术手段;在此基础上,从地下水资源评价、突水水源动态识别、水文地球化学时空演化、地下水动力异常反演、地质结构异常反演、地下水混合模式构建及水热资源勘察等角度综述了多场耦合下华北型煤田水文地球化学勘探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明确了水文地球化学勘探的优越性与可操作性。结合华北型煤田水文地质条件,提出华北型煤田水文地球化学勘探典型技术核心及其存在的问题,指明了水文地球化学勘探技术研究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