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龙 《今日国土》2011,(10):24-26
10月20日,北京文化创意企业和聚集区首次集体亮相第十六届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MIF),推销具有北京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北京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梅松表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组团参展MIF意义重大,同时也是响应中央号召的体现。在地方政府发展文化产业风起云涌  相似文献   

2.
在过去的五年,中国交出了亮丽的经济答卷,文化的答卷同样令人刮目相看。文化产业发展速度之快,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机遇难得,发展前景广阔。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整体规模和实力快速提升。在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下,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在全国各地稳步推进。其中,山东、上海、辽宁、重庆四地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以文化创意产业为领头军,跨区域整体协同推进,文化产业成为经济新增长极。这些依托地方优势的文化体制改革亮点纷呈,结出硕果累累。  相似文献   

4.
文川 《今日国土》2011,(10):36-37
众所周知,世界上文化产业最发达的国家首推美国。20世纪上半叶,文化产业在世界范围都不太发达。但自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文化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美国式力量,向世界各国辐射、输出。无可置疑,美国文化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强势文化",凭借其稳固地位对其他国家进行着近乎"单方面"的输  相似文献   

5.
彭镇华 《今日国土》2008,(10):20-21
城市森林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点城市森林文化是生态文化的重要内容。它是关于城市中保护和建设森林以满足城市和谐发展和市民健康需要的文化。其内涵包括物质、行为、制度、精神四个层面,即城市森林物质文化,城市森林行为文化,城市森林制度文化和城市森林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6.
马艳 《中国测绘》2005,(6):78-79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企业精神风貌的充分体现,对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就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问题作一浅探。一、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共性特征企业文化是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基本精神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7.
以地图文化发展为主线,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地图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联,明确了社会文化是地图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土壤,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尝试为新经济形式下地图文化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8.
我国文化产业爆发出旺盛的生命力。2010年,我国电影实现票房100亿元,与2002年文化产业起步之初相比,短短8年时间,票房成绩后面多了一个0,令人惊诧的增长速度创造了世界电影史的奇迹。2010年,我国新闻出版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与2002年相比翻了三番;每天出版报纸452亿份,出版规模连续9年位居世界首位。  相似文献   

9.
蔡红 《今日国土》2013,(12):21-22,20
一、文化旅游与文化创意旅游的内涵界定 我们经常提文化旅游.也提及文化创意旅游.但是文化旅游和文化创意旅游的内涵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中国测绘》2015,(1):4-7
<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对文化发展普遍规律的深刻揭示,有助于我们认识人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真正把人作为文化建设的目的和中心,为测绘工程文化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从文化层面分析了测绘工程文化的组成和结构,用文化整体性的观点观察、分析和思考了测绘工程文化建设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提出了测绘工程文化建设的基...  相似文献   

12.
正事实上,传统文化衍生产品的概念逐渐成为文化产业的市场热点,其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动因几乎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是国家的政策热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经济结构调整,文化产业被推到了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核心位置。传统文化在当今遭遇窘境,它的宝贵众所周知,却难以在当代生活中觅得一席存在感。因为今日之社会经济环境已与它诞生之日相隔万里。所以,我们谈论"衍生品"  相似文献   

13.
《地图》2019,(4):74-81
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史,而承载中国历史文化的地理空间广袤复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经济、造就一方社会。不同个性特质、各具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不仅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发掘中华大地上不同特质的地域文化,详细地展现中国不同地域的人文历史、地理国情、生态环境以及发展成就和愿景蓝图,是中国地图出版社策划出版《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审视和表达地理环境的新视角,绿地图不仅表达了地理对象的客观存在,而且也专注于环境健康、经济完整性和社会和谐。通过分析绿地图的地图文化特征,提出了绿地图制图本土化的2个关键问题,旨在通过地理环境的细化,提取最具本土特色的环境和人文要素,体现绿地图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5.
《国土资源通讯》2013,(11):45-46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提升全省国土资源文化软实力,凝聚干部职工精神动力,推进国土资源事业全面发展,经研究,现就加强全省国土资源文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国土资源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国土资源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打造“和谐国土”、“阳光国土”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提高队伍能力素质、激发创新活力、破解“两难”局面的现实需要;是增强干部职工凝聚力、提升系统形象、推进国土资源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土资源文化建设贯穿于国土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之中,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实际大力推进国土资源文化建设,为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为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测绘》2011,(6):1-1
日前闭幕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再次吹响了文化建设的号角可以预见.一个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高潮即将到来测绘地理信息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测绘人抓住机遇,着力推动测绘地理信息文化快速发展,重任在肩.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7.
齐鲁文化是培育新时期山东精神的丰富文化资源,也是新时期山东精神的深厚文化基础.齐鲁书院曾经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机构.齐鲁书院与文化名人生平轨迹体现了古代文化、学术变迁的轨迹和趋势,大大促进了当今齐鲁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如今已有的少量对书院和文化名人的研究多为人文研究,对齐鲁地区书院与人文的时空分布研究同样较少.本文通过收集历史人文数据和自然地理数据,利用分布中心分析、缓冲区分析、空间统计分析、栅格运算分析和空间插值分析等GIS方法对齐鲁古代书院和文化名人的时空特征进行了深入探究,结果表明,书院建设受当时自然、政治、经济的影响较大;孔子、孟子等文化名人在各大书院的活动更是为当时齐鲁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书院不仅是人才的集中地,更是当时的人才培养基地,其空间分布也为当时人才选拔奠定了基础.本文中的时空分析对于了解古代齐鲁书院的发展、教育史,汲取良好教化资源和发扬地域文化,协同推近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朱炳贵 《地图》1999,(1):39-43
地图是一种古老的人类语言,它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产生的,它的产生发展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文化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生活方式的总和,包括人类智慧结晶的知识、行为和物质存在,以及凝结在这些存在中的思想意识、蕴含。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上生长起来的地图,凝结着人类的价值观念、创造精神、审美意识;同时,地图作为人类用图形方式表达对世界认识的语言,是一种文化手段、文化工具,它对文化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一、地图文化发展历程掠影地图的发展历史几乎与人类文明一样悠久,它是与文化共同发展起来的。自从人猿揖别,人类便开…  相似文献   

19.
地名是历史文化的化石。中国少数民族语地名中也蕴藏了大量历史文化的内涵.很多少数民族语地名都反映了该民族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20.
范毅 《地图》2004,(3):44-46
近年来.随着“入世”和北京申奥成功.中国进一步融入到国际社会.对外交往日益频繁.世界也越来越多地将目光对准中国.而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要素之一的地名.也在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教活动中起着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