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定义了煤中有机元素并充实了有机地球化学概念,综述了近十年来关于煤中有机元素现状的研究、生物标志化合物、煤分子结构和煤微观超微观研究趋势,以及煤有机地球化学在地质、工业和生态环境中的应用,提出了研究存在问题并展望了未来这一领域发展趋势.近十年来,煤有机地球化学研究主要集中于高有机硫煤硫化合物、树皮煤脂肪烃和煤多环芳烃...  相似文献   

2.
余江滨 《岩矿测试》1989,8(3):233-235
根据镜煤反射率与碳含量的关系,估计出煤中碳及相应的氢、氦、氧的含量,再将电子探针所测煤中有机硫与标样疏的X射线强度比值作为硫含量的近似值,计算出煤中有机硫的ZAF校正因子。最后用ZAF,法得到有机硫的含量。实验表明其结果与化学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3.
吐哈盆地煤沼泥岩有机相型与源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主体原油性质表现为低密度、低硫、低凝固点、中等含蜡、富重碳同位素,总烃含量高,具有明显的姥鲛烷优势,富C_(29)甾烷等一系列典型的煤成油地化特征。油—源对比表明,盆地煤成油主力烃源岩为早、中侏罗世煤系地层中煤及沼泽环境下形成的泥岩。本文根据有机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包括氢指数(IH)、氧指数(lo)、生烃潜量(S_1+S_2)等)、沉积环境(包括煤系泥岩形成的氧化还原性、水动力条件、沉积环境序列等)及植物组合等有机相标志,将本区煤系沼泽相泥岩划分出四种有机相类型,即干燥森林沼泽有机相,潮湿森林沼泽有机相,流水沼泽有机相及开阔水体沼泽有机相。流水沼泽  相似文献   

4.
中国煤中有机硫的分布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290个煤样中有机硫的质量分数测试及研究,发现煤中有机硫质量分数基本分布在0%1.0%范围内。在低硫煤中硫分以有机硫为主,在高硫煤中以无机硫为主。中、高硫煤中,广西、湖南等地区很大一部分煤中硫分以有机硫为主。在所采集的样品中,高有机硫煤(有机硫>1%)均分布在华南、华北两大聚煤区,属于石炭、二叠纪煤。高有机硫煤中有机硫质量分数的变化与变质程度无明显关系。煤炭形成过程中海水作用的影响,是导致煤中有机硫含量偏高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灵武煤田延安组湖滨三角州沉积进行了煤沉积学与有机地球化学的初步研究,指出上三角洲平原、过渡带、下三角洲平原等三个亚环境及不同沉积序列,其有机地球化学参数值都有所不同且有规律性。下三角洲平原煤和过渡带下部煤具备作为良好烃源岩的潜力,水进沉积序列有助于煤产烃潜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利用绥滨勘查区早白垩世鸡西群城子河组煤质测试资料,从地球化学研究分析角度,对研究区煤中有机元素含量、有机元素原子比分布特征及与挥发分产率、埋藏深度、煤化作用程度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区内煤中有机元素含量高度离散,除受泥炭沼泽环境条件影响外,还受叠加变质作用影响;煤化程度增高,深成变质煤O/C原子比与H/C原子比趋于降低,且前者明显;在煤化作用过程中煤中有机氮难以脱除而有机硫易于逸出。  相似文献   

7.
采用计算机曲线拟合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峰处理,定量分析了9个中低煤阶高有机硫煤样的红外光谱(FT-IR)数据特征。研究表明,二硫醚与碳碳双键吸收峰面积比值(X1)、硫醇与碳碳双键吸收峰面积比值(X2)分别与Rmax以及有机硫含量(So,d)呈显著的正相关性。煤质参数相近,有机硫含量及其占全硫比例受微环境的影响。同一煤样中,二硫醚、硫醇、二硫化铁三种含硫结构红外参数均依次递减。低煤阶及低-中阶烟煤阶段,以二硫醚、硫醇为代表的有机硫与含氧官能团的红外参数呈现此消彼长关系,且在第二次煤化跃变点附近,参数急剧增大。高有机硫煤样随煤阶升高,脂肪链支链化程度下降,芳构化程度加大,与一般低硫煤结构演化特征相符。   相似文献   

8.
煤中有机态微量元素含量与煤级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逐级化学提取方法,分析了煤中有机质结构的合的微量元素含量与煤级关系。结果表明,有机态结合的微量元素在褐煤中含量比较高。烟烟中含量降低,到无烟煤阶段,有机态微量元素含量进一步降低,证明了随煤化程度增加,煤中有面态的微量元素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中既有煤型气又有腐泥型气。煤型气的来源为上古生界煤系源岩已无争议,但对腐泥型气的来源则存在着源自石炭系和奥陶系自生自储两种不同观点。研究了奥陶系碳酸盐岩中的有机显微组成特征,从有机岩石学角度将其细分为三个显微组分组、六种显微组分,其中的碳沥青组对于碳酸盐岩生烃潜力的评价及认识天然气来源具有指示意义。奥陶系岩石中沥青的成因与赋存状况的分析表明,奥陶系储层中的碳沥青主要为液态烃热演化的产物,奥陶系碳酸盐岩具有生烃潜力。同位素特征分析亦表明上、下古生界储层中天然气的同位素组成存在较大差异。认为腐泥型天然气来自奥陶系碳酸盐岩本身。  相似文献   

10.
本书由金奎励教授及他指导89博士、硕士研究生们共同编著。1997年3月由地质出版社出版。本书分上、下篇。上篇阐述激光诱导荧光法、机理和应用,下篇阐述激光显微热解色质联用、自动化测试、微束分析及染色等各种新技术。这些新技术有的属首创,有的是国内始用,其它技术也各有其创新之处。本书对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开展海相含油气区烃源岩及其生烃潜力研究,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主要有关内容为:(1)利用激光显微热解色质谱联用新技术首次研究对单个有机包裹体。有机包裹体与油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煤成油研究对挖潜和扩大石油的勘探范围,完善和发展石油勘探理论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并从有机岩石学观点出发,对煤成不同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2.
<正>煤中硫质量分数一般为0.5%~5%[1],可分为有机硫和无机硫两大类。无机硫主要包括硫酸盐硫和硫化物硫(以黄铁矿硫Fe S2为主),还可能含有微量的元素硫;使用物理方法可以脱除煤中大部分无机硫。然而对于有机结合态硫尚缺乏透彻了解,至今仍未能找出经济有效的脱除方法。因为这部分硫与煤复杂的有机本体结合在一起,难以分离和富集,以至于对其赋存形态的研究十分困难,甚至对其的精确定量都还是  相似文献   

13.
不同沉积环境成因煤显微组分的有机硫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运用扫描电镜能谱微区测试对不同沉积环境成因煤的有机显微组分进行有机硫含量的系统测定,结果表明在不同类型的煤中某一类显微组分的有机硫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同一煤中不同亚显微组分的有机硫含量也不同。综合分析发现煤显微组分有机硫含量主要受聚煤环境、组分凝胶化程度、氧化程度的影响,而聚煤环境为主导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中既有煤型气又有腐泥型气。煤型气的来源为上古生界煤系源岩已无争议,但对腐泥型气的来源则存在着源自石炭系和奥陶系自生自储两种不同观点。研究了奥陶系碳酸盐岩中的有机显微组成特征,从有机岩石学角度将其细分为三个显微组分组、六种显微组分,其中的碳沥青组对于碳酸盐岩生烃潜力的评价及认识天然气来源具有指示意义。奥陶系岩石中沥青的成因与赋存状况的分析表明,奥陶系储层中的碳沥青主要为液态烃热演化的产物,奥陶系碳酸盐岩具有生烃潜力。同位素特征分析亦表明上、下古生界储层中天然气的同位素组成存在较大差异。认为腐泥型天然气来自奥陶系碳酸盐岩本身。  相似文献   

15.
陈纯芳  翁成敏 《现代地质》1998,12(4):591-597
摘 要  通过对湘中南龙潭煤系不同煤级煤样的煤岩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研究‚概括了湘中南 龙潭煤系煤的有机显微组成和主要有机地球化学特征‚指出其中的气煤、肥煤和焦煤是具有 较高生烃潜力的烃源岩‚壳质组和基质镜质体是这一阶段煤中的主要生烃组分。  相似文献   

16.
煤和陆源有机质作为生油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和陆源有机质生油岩是我国第三类主要的生油岩。分析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并对这类生油组分、生油岩类型和成烃特征、煤成液态烃的初次运移和煤层孔隙特征的关系、有机岩石学评价方法等问题作了讨论并提出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吴俊  应育浦 《地质科学》1993,28(3):262-269
根据有机岩石学方法研究了南桐矿区煤有机显微组分的特征。在显微镜下发现了大量与煤成烃有关的有机显微组分,如渗出体,变渗出体,各向异性微粒体,各向异性沥青质体,变木栓质体等。它们与该矿区煤层的高含烃性有着密切的成因关系,并且是高含烃性煤成烃的显微光学标志。  相似文献   

18.
柴北缘大煤沟地区侏罗系记录了西北地区古环境演化的重要信息。文章通过对大煤沟剖面进行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尝试恢复大煤沟地区侏罗系的环境演化。分析认为,H/C比与C/N比、δ 13C呈现良好的负相关性。早侏罗世:C/N比和δ 13C整体逐渐减小,H/C比逐渐变大;中侏罗世:C/N比和δ 13C在前期保持稳定,后期急剧负偏,而H/C比则反之;晚侏罗世:C/N比和δ 13C基本保持低值不变,H/C比稳定在高值区间。早—中侏罗世有机元素C/N比多大于15,表明有机质来源主要以 陆生高等植物为主。大煤沟剖面古气候表现为两个旋回,在早侏罗世小煤沟组时期古气候特征为温湿—干热,自中侏罗世晚期古气候开始从温湿向干热演化。  相似文献   

19.
煤显微组分中有机硫的微区分析和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应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和波谱仪测定了煤中有机硫含量。a.在镜质体有机硫含量低于0.50%的煤中,惰质体的有机硫含量与其相近。而在镜质体有机硫含量高于0.5%的煤中,惰质体的有机硫含量大多为镜质体的40%~50%。各种镜质体和惰质体的有机硫含量随其凝胶化程度增高而增加。b.聚煤古地理环境对煤中有机硫含量起决定性作用。以镜质体为例,形成于湖滨三角洲平原环境的神木煤含有机硫0.21%,形成于滨海三角洲平原环境的水城大河边煤含有机硫0.84%,形成于泻湖海湾环境的兖州晚石炭世煤含有机硫2.24%。  相似文献   

20.
1 概述 煤的反应性是煤的重要工艺性质之一,它与煤的气化和燃烧有密切的关系。它是评价气化、动力以及冶金用煤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研究煤的反应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以往,研究煤的反应性主要侧重于煤的有机组成部分,诸如煤的变质程度;煤的组成结构;煤的有机显微组分;煤及焦炭的表面微孔结构,以及煤经焦化后其光学各向异性组织的发达程度等等。而对煤中矿物质对煤的反应性的影响,则未引起足够的注意。特别是在国内尚未见到有关的报导。但是,国外不少学者对煤中矿物质,特别是某些金属化合物对煤反应性的影响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他们通过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手段,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